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自1909年满铁在抚顺发现“能燃烧的石头”后,就开始研究通过油页岩提炼液体燃料的...。九一八事变后,为扩大侵略战争,日军急需大量的液体燃料资源。由于日本石油资源贫乏,原油使用量的90%靠进口。日伪掌控的抚顺页岩油炼制企业因此成为其掠夺液体燃料的重要手段。日军统治下的东北>1933年2月,在日本关东军的指使下,伪满洲国...设立了“满洲石油株式会社”,作为垄断伪满洲国石油开采、冶炼和销售的特殊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燃料是日本帝国主义很早就十分重视的掠夺资源。自1909年满铁在抚顺发现“能燃烧的石头”后,就开始研究通过油页岩提炼液体燃料的 ... 。九一八事变前建立抚顺西制油厂抚,年产原油约63万吨。九一八事变后,为扩大侵略战争,日军急需大量的液体燃料资源。由于日本石油资源贫乏,原油使用量的90%靠进口。因此,日本投入很大力量在东北寻找石油资源,但始终未能找到可供利用的油田。于是,利用东北贮藏丰富的煤和油页岩炼制石油就成为日伪解决石油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日伪掌控的抚顺页岩油炼制企业因此成为其掠夺液体燃料的重要手段。 日军统治下的东北 >1933年2 月,在日本关东军的指使下,伪满洲国 ... 设立了“满洲石油株式会社”,作为垄断伪满洲国石油开采、冶炼和销售的特殊股份(有限)公司。1934年,日伪在东北地区寻找原油资源无望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抚顺西制油厂的第一期改建和扩建工程,以增产页岩油。“页岩油工业由于出油优选法的提高、富矿的精选和工作人员的特别紧张努力,因而取得了自从此项事业创始以来的好成绩。干馏了油页岩2734411吨,平均含油率为6.18%,出油率为5.25%,干馏效率为85%,生产粗油143676吨,比执行的计划增产3319吨(2.4%),从而炼油的收支也出现了良好的成绩。” >日本关东军 >1936年2月,伪满洲国原油生产能力在72万吨基础上翻了一番,达到145万吨。接着又开始2期扩建,以达年炼油30万吨的能力。该计划从1937年起被纳入日伪产业五年计划。但1939年的产量仅达到19万吨。为增产原油,1939年日伪又开始新建抚顺东制油工厂,建成投产后可年产原油50万吨;另在三姓地区开发30万吨制油厂。但日伪计划实施困难重重,抚顺东制油厂建设一度停工,直到1944年才部分投产。虽然如此,产油量中的重油产量也从1936年度的66万吨,增加到1941年的113万吨;挥发油产量从1936年度的7千立升增加到1941年的13千立升。 >满洲石油株式会社 >页岩油生产的增加,仍远远不能满足日本侵华战争的需求,于是,日本又投入巨大力量开发所谓“人造石油”,即煤炭液化工业。1936年,经日本 ... 批准建立抚顺煤炭液化工厂,并于1939年2月建成日处理煤炭100吨(后改为50吨)的煤炭液化设施,同年7月制成一次加氢液化油。1941年,二次加氢液化油也试制成功。 张宪文、张玉法:《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二册)》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所研究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石油页岩油能源原油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