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笔者前几天写了一个帖子,里面提到了...的弟弟李玄霸避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讳,改名李元霸的事情。李元霸在正史上,是李渊排行第三的儿子,这跟演义里排行第四是有差别的。>>李渊剧照,感谢原作者>《唐会要》成书于宋朝,...的弟弟李玄霸在《唐会要》里面,一开始是作“李玄霸”。

笔者前几天写了一个帖子,里面提到了 ... 的弟弟李玄霸避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讳,改名李元霸的事情。有网友问我说:“唐朝的李玄霸怎么要避康熙皇帝的讳,谁早谁晚啊?”> > ... 剧照,感谢原作者>笔者今天得空,就网友这个问题作一番解答。古代的中国,有“为尊者讳”的传统,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要避开尊长之人的名字。皇帝的名讳,臣民是不能乱用的。比如说清朝同治年间江苏书局发行的《唐会要》,为了避康熙皇帝“玄”字讳,李玄霸就被写成了“元霸”,并且排在《高祖二十王》第一位。说到这里,大家也许纳闷了,李元霸不是传说中李渊的第四个儿子吗,怎么会排在《高祖二十王》第一位呢?> >同治版《唐会要.高祖二十王》截图,感谢原作者>李渊有22个儿子,这个说法没问题,《新唐书》《旧唐书》都是这么记载的。李元霸在正史上,是李渊排行第三的儿子,这跟演义里排行第四是有差别的。李渊的大儿子,最后的爵位是隐太子。太子是储君,储君也是君,所以不能算王。李渊的二儿子,大家肯定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 ... 。连“隐太子”都不能算王, ... 肯定不能算王了。老大、老二都不能算王,老三李元霸排在《高祖二十王》第一位,这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李渊剧照,感谢原作者>《唐会要》成书于宋朝, ... 的弟弟李玄霸在《唐会要》里面,一开始是作“李玄霸”。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清朝顺治年间。在后来,爱新觉罗.玄烨当了皇帝,清朝的臣民就不能用“玄”字。所以自康熙朝之后,李玄霸就不得不改名“李元霸”了。自康熙朝之后,清朝刊发的《新唐书》《旧唐书》《唐会要》等涉及李玄霸的史书,就全部改成李元霸了。> >李元霸剧照,感谢原作者>清朝的时候,一本《说唐全传》成了爆款小说。李渊的儿子李玄霸也被这本小说写成了李元霸,原因很简单,就是要避爱新觉罗.玄烨的讳。在清朝的时候,忘记避圣讳,运气不好的话得 ... 头,运气好的话不死也得脱层皮。《说唐》流行于街头说书人口中,在那个时代,借那些说书人熊心豹子胆,他们也不敢说“玄”字,也不敢说李玄霸。清朝说书文化的盛行,人们在街头听说书人说“李元霸”听多了,于是李元霸的事迹就深入人心了。到了大清完了的时候,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李元霸在隋唐演义类小说里的名字也没有改回“李玄霸”。> >爱新觉罗.玄烨剧照,感谢原作者>讲了这么多,大家应该知道李玄霸和李元霸是同一个人,只是由于《说唐》比正史《新唐书》《旧唐书》更有人气,使得李元霸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李玄霸。在《说唐》里面,李元霸是隋唐第一条好汉,使一对大锤秒天秒地,打得一众反王服服帖帖。正史上的李元霸不以武艺见长,而是“幼辩慧”。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只是小小年纪,就病死了。他还没来得及参加李渊的太原起兵就死了,所以李玄霸在正史上没有存在感。>避讳的制度,其实并不止清朝有,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比如唐太宗 ... 的“世”和“民”字,唐朝的臣民就应该避讳这两个字。据《资治通鉴》记载,由于这两个字实在太常有了, ... 曾经特地下令只要不是“世”“民”二字连起来用,就可以不避讳。按照 ... 的命令,“济世安民”这样的成语,在唐朝是肯定不能用了,其他带“世”字或“民”字的并不要求避讳。> >唐高宗剧照,感谢原作者>还是据《资治通鉴》记载,到了唐高宗登基称帝的时候,作为儿子的他为了表孝心,下令把冲撞 ... 名讳的官职改了。比如民部尚书,就被改成户部尚书。虽然世民二字不连用没有强制避讳要求,但是一些读书人还是会自发为太宗皇帝避讳。比如《隋唐嘉话》就把王世充写成王充,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就把“平民”写作“平人”。>为避清朝皇帝讳改名的 ... 的亲戚,不止李元霸一个。 ... 名义上的女儿,实际上是侄女的弘化公主,就因为避“爱新觉罗.弘历”讳,在清朝刊行的《唐会要》里改成“宏化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在《唐会要》也改成“唐元宗”。> >李隆基剧照,感谢原作者>避讳制度,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清朝顺治年间,因为要避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名讳,搞得人们都不敢用“福”字。顺治皇帝知道后,还特别下旨说“不可因朕一人,叫天下百姓无福”,老百姓才避免了无福可用的局面。由于避讳制度实在太麻烦,所以在大清完了之后,就被废除了。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李玄霸李元霸中国古代史唐朝清朝历史李渊旧唐书新唐书说唐唐会要二十四史玄武门之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