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网上展馆]盛世明鉴浅谈汉代铜镜西汉连珠纹昭明镜直径12厘米,边厚0.3厘米,重量210克。从传世数量和种类来看,汉代铜镜成为汉代金属工艺中一个主要的品种。西汉时期,铜镜逐渐厚重,纽多作半球形,或作柿蒂形。此种铜镜纽座外和镜缘均为内向连弧纹,流行于西汉中期。此类铜镜兴盛于王莽时期,为汉代铜镜最精美、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在这几个方面的创新,正是汉代铜镜受到后世重视的重要原因。
[网上展馆] 盛世明鉴 浅谈汉代铜镜
西汉 连珠纹昭明镜 直径12厘米,边厚0.3厘米,重量210克。
汉代 四乳四虺纹镜 直径10.7厘米,边厚0.3厘米,重180克。
东汉 驾兆龙铭文镜 直径13.3厘米,边厚0.4厘米,重385克。
汉 青白连弧纹铭带镜 直径11.8厘米。
汉 四螭纹铜镜
汉 四乳四飞兽纹铜镜
汉 青铜印四兽纹镜 高11.9厘米。
汉 尚方四神伯矩纹镜 直径16.2厘米。
东汉 龙虎纹镜 直径13.8厘米。
汉代 建筑形式纹画像镜
东汉 贞夫画像镜
东汉 贞夫画像镜 直径24厘米。
汉 汉有善铜规矩纹丹阳镜 直径11.3厘米
西汉 五钮龙纹长方镜 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
汉 汉有名镜规矩纹丹阳镜 直径11.3厘米
东汉建安十年 神兽镜 直径13.5厘米
汉 新有善铜规矩纹丹阳镜 直径11厘米
西汉 龙纹五钮长方镜 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
东汉 七乳纹带镜
西汉 鎏金博局纹镜 径13.8厘米
中国历史进入汉代以后,在大一统盛世中,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为青铜工艺品,汉代铜镜 ... 也继战国以后又一次出现盛况。从传世数量和种类来看,汉代铜镜成为汉代金属工艺中一个主要的品种。为此, ... 设专员管理生产,使得其 ... 工艺和艺术表现手法,都有了很大发展。
西汉时期,铜镜逐渐厚重,纽多作半球形,或作柿蒂形。图案布局和纹路也有新的变化,出现了以四乳钉为基点组织的四分法布局形式,主纹突出,地纹逐渐消失。主题纹饰素朴,图案结构简单,改变了战国时期那种严谨的细密风格。当时主要流行的镜子有草叶镜、星云镜、日光镜和昭明镜、四乳禽兽纹镜。
草叶镜,圆纽座外有方形铭文带,周围装饰草叶纹,中间饰四乳,连弧边缘,流行于西汉前期。星云镜,因其花纹如同天文星象,故名。亦有人认为系蟠螭纹的演变。此种铜镜纽座外和镜缘均为内向连弧纹,流行于西汉中期。日光镜和昭明镜,纽座外有内向连弧纹,外区为铭文带,是此类铜镜的特征。铭文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等字者,名日光镜;铭文有“内清以昭明”等字者,名昭明镜。流行于西汉后期。四乳禽兽纹镜,亦称螭形镜,有四乳四虺纹、四乳四神纹、四乳禽兽纹等,流行于西汉后期。这些铜镜多用平雕,以连弧纹作边饰,镜面平,镜边较简略。
西汉晚期规矩镜成为最精美的类型,纹饰以四神为主,图案有四神、动物、禽鸟及群邪、羽人之类,活泼生动。纹饰布局突破了“心对称”古样设计,出现了“轴对称”式新风格。此镜主要特征是在其装饰花纹中间,有规则地饰着3个符号,国外学者依其形状像英文字母“TLV”,故称为TLV镜。铭文多有“尚方”、“善铜”、“佳镜”,以及“王氏”、“朱氏”等字样。其图案纹饰一般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故又称为规矩四神镜。其边饰有锯齿、卷云、卷草等纹样。关于规矩纹“TLV”的意义,有多种解释,一般认为是与六博图纹有关。此类铜镜兴盛于王莽时期,为汉代铜镜最精美、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
东汉时期铜镜的主要类型有连弧纹镜、变形四叶纹镜、神兽镜、画像镜。
连弧纹镜,一般为柿蒂形钮座,间饰以“长宜子孙”字铭,以内向连弧纹为主要装饰,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变形四叶纹镜,钮座外有4片呈蝙蝠形的叶纹,四叶内有“君宜高官”,“位至三公”等字铭,流行于东汉晚期。神兽镜,多有纪年铭文,并用浮雕手法表现出龙、虎、神仙等题材,因而使铜镜纹样装饰进入一个新阶段,此类镜主要流行于东汉晚期的南方地区。画像镜,其装饰多为浮雕的人物、车马、歌舞、龙虎、瑞兽等题材,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另外还有方铭镜、阶段式镜、透光镜等。特别是“透光镜”的出现,给汉镜带来极大光彩。所谓透光镜,是指将镜面对着日光或其它光源时,与镜面相对的墙壁上能映像出镜背文饰或铭文的字样的铜镜。此期铜镜,较之前代已有发展,其镜面微凸,使人面得以全部照出,较为科学,纹饰多柿蒂,纽较大,其连弧纹多在内区,创浮雕式作法,纹饰突出,种类增多,铭文多为吉祥字语。
汉镜不仅式样丰富,工艺精巧,而且其文饰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装饰花纹出现程式化。其装饰由纽座的放射式到轴对称,由平面到浮雕,边缘更为复杂,而铭文已成为整个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工精良,纹饰优美,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之珍品。正如《古镜图录》中说:“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在这几个方面的创新,正是汉代铜镜受到后世重视的重要原因。
通过一面面汉代铜镜,我们感受到当时现实生活对汉代的匠师的强烈呼唤,我们也体会到铜镜纹饰、铭文背后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上升阶段所产生的对新思想、新追求的热情。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