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织金县城,有一座凤西书院,就位于沿河路旁,这里青砖石瓦间透着古色古香的韵味。织金古城在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孕育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而其中最知名的便要属清朝洋务运动的重要成员丁宝桢了。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

在织金县城,有一座凤西书院,就位于沿河路旁,这里青砖石瓦间透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织金古城在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孕育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而其中最知名的便要属清朝洋务运动的重要成员丁宝桢了。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 科举出生的丁宝桢,从小就收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在走上了仕途之后也是严格按照我国儒家传统的思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在山东做巡抚其间,曾因智斩安德海一事震惊了朝廷,当时的安德海虽然只是一个六品的蓝翎太监,却因为办事机敏,能察言观色而深得当朝慈禧太后的喜欢,持宠而娇的他甚至连当朝的大臣也不放在眼里,朝廷的很多官员都很痛恨他,在同治八年(1869年),安德海想出宫游玩并借机敛财,美其名曰为同治帝办婚礼用,在他的再三请求下,慈禧太后同意了他去江南置办龙袍,来预备宫中婚礼所需,可是到了山东境内之后,就被当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用巧计就地正法,当时这一件事震惊了整个朝廷,就连曾国藩也赞叹丁宝桢为「 ”豪杰士”,智斩安德海不仅让整个朝廷大快人心,丁宝桢也获得了「 ”丁青天”的美誉。 凤西书院为木结构建筑,两重飞檐,建筑巧妙,气势恢宏,正门楼屋檐上的垂脊设计为中间分段,高低错落,以加重建筑的构造。凤西书院占地1800平方米,三开间的门楼,大门位于正中位置,中间门楼高度、进深,都远大于两侧耳房。大门门扉附着的混凝柱处,是典型的木头大门。 坐落于织金县城贯城河边的凤西书院,始建于清朝初年,是县内最早的办学场所之一,培育了许多织金名士豪杰,丁宝桢曾在此讲学。书院占地1800余平方米,主殿便是丁宝桢陈列馆。 人来人往的凤西书院,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向先辈致敬,这是大家学 ... 楷模。
本文标签:织金丁宝桢清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