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传习录》里王阳明的原话是:「”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必有所谦,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有人把「”集义”解释为「”行善积德”。平日不能集义,就是平时不干好事,心里有鬼,自然怕这怕那。还是「”平时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的逻辑。如果平时的言行能够「”合于神明”,那还怕个毛线?这个「”神明”到底怎么合呢?王阳明没有具体说,不过古人却多有论述,也无非就是一个光明磊落。如《孟子·尽心上》中

《传习录》里王阳明的原话是:「 ”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必有所谦,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有人把「 ”集义”解释为「 ”行善积德”。平日不能集义,就是平时不干好事,心里有鬼,自然怕这怕那。还是「 ”平时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的逻辑。 如果平时的言行能够「 ”合于神明”,那还怕个毛线?这个「 ”神明”到底怎么合呢?王阳明没有具体说,不过古人却多有论述,也无非就是一个光明磊落。 如《孟子·尽心上》中就记录了孟子「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名言,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自然是「 ”合于神明”的。 而一辈子 ... 人无数的雍正皇帝,能不能如此坦坦荡荡,不怕鬼神就不知道了,不过他曾经手书「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自我安慰,也能从侧面说明这个「 ”无愧于心”是多么的重要。 后来王阳明的弟子马明衡又问:「 ”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就是啊!就算你言行能够合于神明,是个大好人,甚至大善人,但恶鬼可不管这些啊。难道猫要吃老鼠还要区分一下,哪一只老鼠更卑鄙,哪一只老鼠更高尚? 王阳明怎么说的呢?先生曰:「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王阳明说了一大堆,意思就是「 ”邪鬼”迷不了「 ”正人”。首先还是承认了有鬼存在,但是害不了正直的人。被迷,只能说明你还「 ”不正”,因为你「 ”好色”,所以「 ”色鬼”才能迷住你;因为你「 ”好货”,所以「 ”货鬼”才能迷住你;「 ”怒鬼”「 ”惧鬼”能在你身上起作用,莫不如此。 显然,这样的解释是很不究竟的。好在,后来弟子们又把他的另一句话附在了下面:「 ”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这就对了,所有的鬼啊神啊的,其实还都是从你的自心里跑出来的,只要你把你的那一颗心定住,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也符合王阳明「 ”心外无物”的学说观点,怕不怕鬼,有没有鬼,还只此一心耳!都在你自己心里,有也是你自己生出来的。民间说的更通俗叫「 ”信则有,不信则无。” 那么,到底有没有呢?孔子不说,只一句子不语乱力怪神,便把人们的视线从「 ”死”拉回到「 ”生”上。就是啊,活人的事情还研究不完呢,研究什么死人!孟子也不说,只一句「 ”浩然之气”便霸气地把一切阴暗小心思都给震荡开来。原话是: 孟子曰:「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看到没,何等的霸气,至大至刚,就是真有鬼也都分分钟给降服了。而且,这里面也有个「 ”集义”,好像他这个「 ”浩然之气”,就是「 ”集义所生者”。这就有意思了,这个「 ”集义”到底是指什么呢?应该不是仅仅「 ”行善积德”那么简单吧。 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用的是「 ”集义”,到明朝了,王阳明还是用「 ”集义”二字,这到底是儒家的一脉相承,还是他们不立文字的以心传心呢?想不明白! 那就不用想了!继续讨论这个不怕鬼的问题。问道君之前也很是怕鬼,不但怕鬼,还怕黑,只要天一黑,立马就紧张,尤其是黑咕隆咚的乡下。不但怕黑,还怕自己一个人,哪怕是灯火通明,但只要是家里只有一个人,也是怕得要死。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被子蒙着头和全身,仿佛只要自己看不见外面一丁点儿,那自己就安全了。 当然,这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小时候,可实在是没有干过什么「 ”伤天害理”的事情,纯粹就是怕。不知道这种情况,王阳明该如何解释,这跟善恶可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后来即使大学毕业后,一个人生活,心中也是隐隐地怕。直到后来,读《金刚经》,读到「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才有所好转。就是啊,凡是你所能看到的「 ”相”都是假的,都是虚妄,都不可怕。也只能以此来安慰和说服自己了。 后来问道君自己思考,为什么自己胆子这幺小,从小就怕鬼。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父亲总是讲一些鬼故事,小时候农村没有电,小孩子的世界观才刚刚建立,结果父亲一到晚上就有鼻子有眼地讲一些自己听说的,亲眼所见的「 ”紧张”故事,等于是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恐怖的种子,时时刻刻都在自我幻想,自我恐惧。 二是胆子没有发育好。生理的变化绝对会影响心理的变化,就像一个人身材高大,自然就不会因为个子问题而自卑。同样,小孩子的胆子跟身体一样,都在正常发育,结果从小被吓住了,停止发育,或者发育不完全,自然反过来更影响胆量。 总之,关于怕鬼这件事。为人父母者,千万千万不要给小孩讲这些恐怖的东西,幼小的心灵,尚未形成的三观以及正在发育成长的「 ”胆子”,都承受不了这些东西。 那么,成人呢?到底鬼存不存在,可不可怕?已经无所谓了。用曾国藩在《诫子书》中的原话说就是「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只要你「 ”内省不疚”,那是「 ”可以对天地质鬼神”的。鸭的,只要你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就是有鬼神拦着你的路了,你也能直接上前质问「 ”它们”一声:你想咋的!
本文标签:王阳明国学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