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太祖朱元璋执政的明朝是历史上封建政权对贪污进行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明太祖起义前即对元末贪官污吏的苛剥深为嫉恨,也深知官吏贪污横行对朝廷统治的危害。所以,他利用严刑峻法来整顿吏治。到明宣宗朱瞻基时代,对惩治贪官、整治风气问题,也是决不心慈手软的。> >   刘观是明初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期的御史,在朝中掌握着一定的实权,曾经显赫一时。随着官位的升迁,他的贪心也越来越大,导致最后自取灭亡。> >    刘观,雄县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中了进士,被封为太谷县丞,又受到推荐被提升为监察御史。洪武三十年(1397年),又被提升为左佥都御史。永 乐元年(1403年),他被提升为云南按察使,但没有上任,就又改任为户部右侍郎。二年(1404年)调任他为左副都御史。他在担任这个官职的时候,还能 够主持正义,办理案件很有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永乐七年(1409年),他处理政务时触犯了法律,受到皇太子的谴责,并要对他进行处罚。永乐帝在北 京得知此事后,特别指示皇太子,说:“作为一名大臣犯了小小的过错,不应该马上就对他进行惩治。”此后,他仍被委派到各地处理政务,如征讨凉州叛羌,参赞 军务,督办疏浚黄河漕道,巡抚陕西,考察官吏等,政绩较为突出。> >   仁宗登上皇位之后,提拔他做了太子少保,享受二品官的俸禄。这在当时 是很高的荣誉。仁宗的时候,大理少卿弋谦直言上奏,全力陈述现时的弊病,激怒了皇帝,弋谦受到了处分。刘观为了讨好仁宗皇帝,借机会又下令他手下的十四道 御史,上书皇上弹劾弋谦,把他押进大牢,为此,刘观受到了朝中公正大臣们的鄙视。> >   仁宗死后,其长子瞻基继位,为明宣宗。仁宣之际,随着明朝社会日趋稳定、繁荣、发展,朝廷上下都沉醉于歌舞升平享乐之中。宣德初年,朝廷中的大臣、官僚为了追求享乐,经常设宴、 ... ,以奢侈、淫乐相互攀比,歌妓满堂。贪污的风气愈加严重,是朝廷政治一个极大的弊病。> >   刘观在经历了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个朝代之后,已经蜕化成为贪污、行贿、受贿的十恶不赦的腐败分子。他私下里收受贿赂,品质十分低劣。他部下的各个御史也都效仿,争着贪污受贿,到各地鱼肉百姓,无所顾虑,为害一方。> >    宣德三年(1428年)六月,宣宗针对当时贪污、腐化问题,召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等到文华门前,对众位朝中大臣说:“祖宗在位时,朝中大臣都严格要求 自己,制约自己的行为,没有贪污腐化的现象。可是,近年来贪污成风,行贿、受贿在朝廷上下屡见不鲜,有不可阻挡之势,这是为什么呢?”听完宣宗的问话,杨 士奇回答:“在永乐年的末期,朝廷中的大臣都已经有了贪污的风气,只不过那时候刚刚开始,不像现在这样严重。”杨荣又说:“永乐末年,最大的贪污犯是方 宾,没有谁能够超过他。”宣宗听了杨荣的回答后,立即追问道:“今日朝中谁最贪婪无比?”杨荣回答说:“现在朝中贪污最严重的就是刘观。”杨士奇又说道: “刘观身为都御史,都如此肆无忌惮地贪污,他的部下的御吏官员也都纷纷效仿,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大肆贪污掠夺,御史到各地名为巡视考察民情、官吏,实际是到 各地搜刮民脂民膏。这种恶劣的风气又影响到地方官员,他们也都效仿。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贪污腐化的风气便到处蔓延,不能控制。”宣宗听罢杨士奇、杨荣一番 话,既气愤又叹息,立即下令道:“扫除邪恶一定要干净,将刘观免去职务,予以惩治。”> >   在决定了将大贪污犯刘观撤去职务查办后,由谁来 接替刘观做左都御史的职务呢?这成为宣宗十分头疼和棘手的问题。他向杨士奇、杨荣征求意见。杨士奇回答说:“通政使顾佐廉洁奉公,并很有威信,可以替代刘 观。”杨荣继续补充道:“顾佐在担任京尹期间,能够严格要求、考察他的部下,任职期间正本清源,革除积弊,政绩卓著,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好官。”听了杨荣的 一番话,宣宗很高兴,在杨士奇、杨荣的推荐之下,宣宗颁布了旨令:革除刘观左都御史的职务,令他出京巡阅河道。同时,任命顾佐为左都御史,代替刘观原来的 职务。> >   在大学士杨士奇、杨荣的辅佐支持下,宣宗惩办了贪污犯刘观。这个重大的举措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多数人拍手称快,百姓的怨恨也被平息了。同时,给那些有贪污、行贿、受贿行为的人敲响了警钟,让他们就此悬崖勒马,痛改前非。> >    刘观贪污案被揭发之后,一些了解他实情的部下都上书宣宗,揭露他们父子贪污的罪行,弹劾刘观违法的事情,并且告发了他(刘观)的儿子刘辐许多贪赃枉法的 行为。宣宗看罢奏疏甚是愤怒,立即下令将刘观父子逮捕,押上大堂,将揭发他罪行的材料拿给他看。刘观不服,上疏为自己的罪行辩解。宣宗见他拒不认罪,更加 气愤,拿出廷臣先后上的密奏,其中有证明刘观枉法获得黄金超过千两的真凭实据。刘观在具体事实面前,不得不如实招来,低头认罪,于是他被关进了锦衣卫的监 狱。> >   宣德四年(1429年),刘观被依照法律判了死刑,杨士奇、杨荣上报宣宗,请求免去刘观的死刑。在大学士“二杨”的劝阻下,刘观 被免去死刑,他儿子刘辐被发配到辽东戍守边疆,命刘观随其子一同前往。最终刘观因犯风寒病而死。宣宗罢刘观,惩一儆百,澄清了吏治,改善了社会风气。七年 (1432年),杨士奇上报请求命风宪官考察各级主管官员是不是有贪赃枉法的人。宣宗恩准了他们。从此之后,明代的贪污风气受到了制止。> >   宣德三年(1428年)六月,宣宗颁布旨令,工部尚书吴中被捕,革去少保的职务,并罚他官银一年。> >    吴中,字思正,武城人。洪武末年担任过营州后屯卫经历。成祖攻占大宁时,他出城投降。之后,在负责押送粮食、军费,抵抗敌军中多次立下战功,被封为右都 御史。永乐五年(1407年),改任工部尚书。永乐十九年(1421年),因为劝阻成祖北征而被关入狱中。仁宗即位后,将他从监狱中放出来,恢复了他的官 职,并加封他太子少保职衔。宣宗当上皇帝盾,对他这位有功之臣,前朝的元老,颇为敬重,但是他犯了法,宣宗也就秉公执法,惩办了他。> >    宣德三年(1428年)三月,宣宗体恤山西受灾百姓,就下旨免去了山西各个受灾区的税。当时,主持工部事务的尚书吴中向朝廷上报说:“山西省到京城来服劳 役的工匠们,现在该换掉了。”宣宗看罢奏折后,立即批示:“山西自去年以来,久旱无雨,庄稼颗粒不收,灾情严重。百姓到处乞讨,不能过活,连饭都吃不上, 还怎么能服役呢?今后凡是受灾地区,停止一切徭役的派遣。如今还在京服役的工匠,立即都遣返回家,并做出安排,以解救他们的困顿。”这道谕旨下发后,工部 立即释放工匠,免除差役,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深受匠役的欢迎。

第八节 惩治贪官,警钟长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历史上的这一天:4月7日-伟大的美国表演家

    历史上的今天::1891年4月7日,“每个人都有一线希望”——P.T.Barnum“伟大的美国表演者”,P.T.Barnum,于1891年4月7日去世。被认为是美国娱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生活》杂志还称他为“发起人的守护神”。一直以来,他都是一个完美的商人,据说他最后的想法是关于“巴纳姆和贝利世界上最伟大的秀”。这场秀出现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巴纳姆要求有人“问贝利昨晚花园的票房是多少。”P.

  2. 一双鞋

    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急匆匆地上了车,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拖下另一只脚上的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去的方向扔下去。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 梦见拴牛

    周公解梦梦见拴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拴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伍迪艾伦简介

    艾伦获得24次提名,并获得四项奥斯卡奖:三项最佳原创剧本奖和一项最佳导演奖。他比任何其他作家都有更多的编剧奥斯卡提名。出生:1935年12月1日出生地: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市年龄:83岁一代:无声一代中国黄道:猪星星座:射手座文章和照片辛纳特拉拍下了世纪辛纳特拉的战斗为...·阿里和乔·弗雷泽之间的“世纪之战”当摄影师。

  5. 梦见写字

    周公解梦梦见写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写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老公哄老婆的话 爱你嘴边的笑容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经典情话请关注:哄老婆开心短信给老婆写的浪漫情话13、老婆,基于你昨天的良好表现,现特颁发锦旗一面,授予你21世纪还未死绝的新好老婆称号!

  7. 纳粹军官阿尔伯特·斯皮尔的坦率与谎言

    阿道夫·希特勒和阿尔伯特·斯皮尔于1943年。资料图:1945年4月30日,在...上,当苏联军队以挨家挨户的方式向柏林帝国...府开战时,阿道夫·希特勒用枪指着自己的头开枪。柏林很快投降,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结束了。然而,希特勒选定的继任者、海军上将卡尔多尼茨(KarlDonitz)与其他忠于德国北部的纳粹党人一起逃走,成立了弗伦斯堡...。作为盟军,联合国战争罪...会(UN.N.Warc

  8. 梦见买书_周公解梦梦到买书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买书好不好

    做梦梦见买书好不好?梦见买书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买书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买书,预示著自己金钱运将有所增加,如果生活中能虚心学习,将会有更好的结果。梦中如果见到一批计算用书,指示你应该意识到关注自己的资源。梦中见到这类圣书,可能显示著研究神圣知识的愿望,或者寻求在正确途径上的再保险。

  9. 梦见快要死去梦到快要死去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快要死去好不好

    做梦梦见快要死去好不好?梦见快要死去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快要死去的详细解说吧。死亡是一种稳定、安宁的状态,梦中的死亡,是一种异常吉祥的征兆。梦见自己即将去世,预示著梦者将不必再为生活烦恼,身体十分健康,能够长命百岁。梦见眼肿梦到眼肿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眼肿好不好梦见恋人即将去世,预示著恋人已找到了安定的生活,将会与自己结婚,从此幸福、美满地生活。

  10. 高才疾足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gāocáijízú【解释】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同“高才捷足”。【出处】宋·陈杰《金石客》诗:“高才疾足长叹息,御卿无权挽无力。”【例子】无【相关】百度“高才疾足”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