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

由季羡林之子季承执笔的《李政道传》在西单图书大厦首发。季承曾为李政道助手12年,在本书30万字的篇幅中,季承全面系统地披露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半世纪的学术恩怨内幕:名字排序之争。 时间背景 >2009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举行,同日,由季羡林之子季承执笔的《李政道传》在西单图书大厦首发。季承曾为李政道助手12年,在本书30万字的篇幅中,季承全面系统地披露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半世纪的学术恩怨内幕:名字排序之争。 >季承坦言,“我写他们的恩怨,是抱着客观的态度写历史,历述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对于这段恩怨,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深以为憾,但各执一词。杨振宁虽然认为和李政道友情的永久破裂是他一生的遗憾,但是他最先对外公开“事实真相”。杨振宁还曾引用苏东坡与其弟诗“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不了因”,来表达他对苏轼兄弟情谊的羡慕,他说:“很遗憾,我和李政道没能做到这点。” >李政道是如何看待这段恩怨的?2003年7月李政道曾公开发表一封信,“我和杨振宁的分裂,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很大的悲剧,但它是事实,无法回避。”同时对真相作了公开说明,“我和杨振宁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在1956年我们合作发表,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中,有关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详细过程 > >初识 >40年代,李政道正在西南联大读二年级。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觉得原 ... 很重要,也要造原 ... 。他找到西南联大的物理教授吴大猷、化学教授曾昭抡和数学教授华罗庚,对他们说,给你们十万美元,一个大礼堂作为工作场所,请你们造原 ... 。 >吴大猷他们说,造原 ... 要先培养人才,建议选拔一些人去美国学习。 >李政道被选中,于1946年来到美国。但由于美国并不开放原 ... 制造技术,考察小组只能解散。据指示,他们可以用领取到的经费在美国深造。于是李政道就去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学起了理论物理。 >那时杨振宁已在芝加哥大学当助教,他接到吴大猷的通知,给李政道他们在大学国际公寓预定了房间。杨振宁也是西南联大校友,但比李政道高两个年级。这是李杨的初次谋面。 >同在一所学校,交往自然开始。二人开始联名发表论文,在生活上也成了亲密的朋友。 >李政道入学后不久,由于他有双份奖学金,经济上比较宽裕,就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1947年夏天,他和杨振宁、凌宁开着这辆车去西部旅行。除了在大峡谷遇险的故事外,书中披露,李政道还说起一个有趣的细节:出发前,杨振宁提议三人按比例出钱,把那部车子买下来,回来后再由李政道一人出钱买下车子。杨振宁的这个提议究竟意味着什么,后来李政道才琢磨过味来。他对杨振宁的精于算计颇有感触。 >合作 >博士毕业后,1950年,李政道到伯克利加州大学工作,担任物理系助教。当时, ... 战争爆发,加州地方反华气焰嚣张,因而李政道在加州并不愉快。 >此前,1949年秋,杨振宁来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访问成员。他知道李政道在加州的情况,于是两人商量,李政道也来普林斯顿,可以一起作研究。 >书中写道,杨振宁去找了院长奥本海默(美国“原 ... 之父”),请他给李政道发出邀请信。于是,1951年9月,李政道偕夫人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李杨两家比邻而居,两家人来往密切。杨振宁正在进行两维伊辛模型的磁化计算研究,他希望李政道加入。“这是他们合作的真正开始。”季承写道。 >1951年秋,他们写了两篇统计力学论文,首次给出了不同热力学函数的严格定义。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不同的热力学函数在有相变的情况下是不可解析延拓的---这个发现揭开了统计力学研究新的一页。 >两位年轻中国学者的论文引起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重视。1952年的一天,二人受邀与爱因斯坦见面。谈话时间很长,爱因斯坦问得很多,很细。最后,他站起来同李政道握手,恳切地对他说:“祝你未来在物理上成功。” >两位年轻人在普林斯顿的合作及其卓越成果,以及他们个人和两个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一时传为佳话。奥本海默曾说,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草地上讨论问题,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 >第一次分手 >李政道在普林斯顿工作,既有成就又很愉快。但此时 ... 却发生了,由头是他们合写的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问题。 >这两篇论文的总标题是《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第一篇《凝聚理论》署名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第二篇《格气和伊辛模型》署名是李政道和杨振宁。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勉强同意。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着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 ... 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 >李政道决定离开普林斯顿,去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三年后,1956年,他29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共获诺贝尔奖 >李政道离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本来就是想和杨振宁拉开距离。一件偶然的事情,却使二人恢复了合作。 >1953年,杨振宁曾去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工作一年,和米尔斯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其中提出了后来十分有名的杨-米尔斯规范场方程。 >但是,当时李政道对这篇论文的出发点是否正确持严重怀疑。一次,杨振宁到哥伦比亚大学来看李政道,李把他的看法告诉了杨。经过激烈的讨论,杨同意了李的意见,还共同署名,李前杨后,发表了论文《重粒子守恒和普适规范转换》。 >这件事使他们重拾合作,这也是他们物理生涯中富有浪漫和神奇色彩的一段。李政道在他的文章《破缺的宇称》中有如下描述:“从1956年到1962年,杨和我共同写了32篇论文,范围从粒子物理到统计力学合作紧密而富有成果,有竞争也有协调。我们在一起工作,发挥出我们每个人的最大能力。合作的成果大大多于每个人单独工作可能取得的成果。” >他们共获诺贝尔奖的合作成果,就是产生在这个时期。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革命。根据《李政道传》所写,这一发现是由李政道先找到突破口的: >1956年大约是4月底和5月初的一天上午,杨振宁开车从长岛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看李政道,在李的办公室里进行了讨论。不久,杨振宁要移动他停在街上的汽车,他们就走到街上。把车停好后,由于饭馆都还没开门,他们就近在125街和百老汇大街路口的白玫瑰咖啡厅边喝咖啡边讨论。李政道把最近的工作以及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性想法,统统告诉了杨振宁。 >杨振宁激烈地反对李政道所说的一切。但经过反复的讨论,他逐渐被说服。午饭后,他们回到李政道的办公室,杨已经完全被说服,并表示愿意与李合作。他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李不要急忙发表上述那篇论文。他说,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突破,应该用最快的速度,将整个弱作用领域一下子都占领下来。这样更加完整,有更大的意义。 >李政道觉得十分有道理,同时觉得如有杨振宁的参加,会使整个事情做的更好。 >两人开始了友好的竞赛。他们在大约两周内完成了全部的β衰变分析。这需要进行大量计算。两人在计算能力上不相上下,都做出了贡献。 >一个月后他们完成了对这些过程的分析,写出了论文。这篇论文是由李政道执笔,署名也是李政道在前。这就是轰动一时后来获得1957年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 >决裂 >195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当年的物理奖授予李政道和杨振宁。 >11月,李政道要为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做准备。他们都要写发言稿和讲演稿。那时,在诺贝尔奖 ... 会通知以及所有媒体的报道中,两个名字的次序都与获奖论文的署名一样,李政道在先,杨振宁在后。 >“没有想到”,书中写道,当他们到了斯德哥尔摩,杨振宁忽然提出,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受奖,而他夫人杜致礼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也就是说,在进入晚宴会场时她要走在最前面,杨振宁次之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 >李政道对此大为惊讶,不同意这么做。但是,杨振宁又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秦惠对李政道说,假如为这件事闹出笑话,让外国人看不起,太丢脸。这样李才勉强地同意。 >这是一个插曲,李政道虽心有不快,但很快被诺奖的荣耀冲淡。而不久后的一篇文章却让他们走向分裂---1962年5月12日出版的美国《纽约客》杂志上刊登了伯恩斯坦写的《宇称问题侧记》,记述李杨合作发现宇称不守恒的故事。 >当时,李政道已经回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四月他收到伯恩斯坦文章的校样,没作什么修改。可是杨振宁却提出了许多意见。他说,文章里有“某些令人痛苦的地方”,要和李政道讨论。 >杨振宁提出,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另外,他夫人杜致礼的名字也要放在秦惠之前,因为杜致礼年长一岁。第二天,杨振宁到李政道家里提出,凡是文章里提到“李和杨写了”的地方都要加一个注,说明是出于字母排序的习惯。 >对杨振宁的这些要求,李政道觉得太无聊。当天晚上,杨又打来 ... ,说那些注或许可以不加,但文章里都要写成“杨和李”。 >李政道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书中说,杨振宁随即变得十分激动,开始哭起来,说他是非常愿意继续合作的。但李政道感到无可奈何。最后他们都同意暂停合作。 >当年11月,李政道向奥本海默递交了辞职书。奥本海默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尖锐地说,李政道应该不要再做高能物理,而杨振宁应该去看看精神医生。 >各执一词 >当然这只是李政道一方的表述,在《李政道传》中,作者季承也尽量引入杨振宁的表述,以求平衡。 >杨振宁写于1982年,于1983年出版的《文集》里,在《初识李政道》一文里写道:“他才华出众,刻苦用功。我们相处得颇投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费米做了他的学位论文导师,但他总是转而向我寻求指导。因此,在芝加哥的岁月里,事实上我倒成了他的物理老师。” >在《和李政道的最后的合作》一文的后记里,杨振宁对两人的合作做了总结:“我对他就像一位兄长。在粒子物理和统计力学领域里,我在1950年代初就已经成了名。我们的合作关系中,我是资深的一方。敏锐地警觉到不应该挡住他的道,我便有意识地往后靠,尽量在事业上扶持他,同时,在公开场合对我们合作关系的实质严格地保持缄默” >在写于1982年的《获诺贝尔奖的论文产生经过》一文后记里,杨振宁的版本与李政道截然不同:“我们的讨论集中在θ-τ之谜上面。在一个节骨眼上,我想到了,应该把产生过程的对称性同衰变过程分离开来。于是,如果人们假设宇称只在强作用中守恒,在弱作用中则不然,那么θ和τ是同一个粒子且自旋、宇称为0-(这一点是由强作用推断出的)的结论就不会遇到困难李政道先是反对这种观点。我力图说服他,后来他同意了我的意见。” >无解的谜局 >李杨之间的恩怨,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个人范畴,延伸到了日后中国基础学科的发展。 >197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先后回国访问,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科学事业。季承写道,围绕着高能物理的发展,过去在中国素来就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自从李杨这两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自天外归来、陆续回国访问并介入其间,这一分歧就带有了浓厚的个人意气的色彩,成了李杨不和的易地之战。 >例子很多:李政道主张建高能加速器,杨振宁反对;李政道主张重视基础科学,杨振宁力主搞应用科学;李政道创立特殊的考试办法帮助中国学子赴美留学,杨振宁就说是“丧权辱国”,等等。 >“他对中国高能物理发展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甚至主张冻结基础研究的经费,说这是全民族的利益,主张科学院要以发展性研究为主,从而‘生产第一,生产第一,生产第一’。”书中这样对杨振宁的态度作总结。 >季承写道:“推而广之,似乎只要是李政道赞成的,杨振宁就反对。杨振宁的个人意气远超出了高能物理领域。意气的来源完全在杨振宁。相反,李政道却没有表示出对杨振宁回国后所作所为的个人意气。人们看不到‘只要杨振宁主张,李政道就反对’这种现象。” >季承对本刊记者表示:“我写他们的恩怨,是抱着客观的态度历述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 >“他们之间的分歧,已经是一个科学史的问题了。其是非曲直,应该由历史来判断,应该由科学史家来研究。至于结论,这恐怕是没有人,没有什么机构,可以做出的。”季承说。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位民国数学家,他身边人全是大师,杨振宁:当年读他文章受教了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如繁星,每一位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在皓月之光的照耀下,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教育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今天野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声传播不那么广泛,但是却一直未我国教育作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刘薰宇。杂志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的师生好评,除了刘薰宇等人外,还吸引不少各个领域的大咖来为《中学生》杂志撰稿。

  2. 97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谈1.5小时,我却没有得到智慧,很遗憾

    我国历史上杨振宁的出现,应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他23岁留美,在3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其成就可想而知。那么他和爱因斯坦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两人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与他谈了一个半小时。

  3. 一手培养华罗庚、李政道,最大的「 ”学术成果”是79位院士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的人物,他为新中国培养了79名院士,例如李政道,华罗庚等等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巨匠。但他们的老师——叶企孙,却并不为众人所知。从小立志,用自己的能力为国家作贡献叶企孙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的庇佑,与他父亲的严厉要求之下,他拥有的学...机会比同龄人多。在叶企孙九岁那年,他已经熟读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甚至还广泛涉猎了西方的科学文化。这时叶企孙的父亲意识到了孩子要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

  4. 讲述|杨振宁夫人杜致礼是怎样的人?杨振宁对她的挚爱不言而喻

    杜致礼是成功男人(杨振宁)背后的女人,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人。1927年,杜致礼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杜聿明是...高级军官。杜致礼的童年及少年处于动荡的乱世,父亲作为军官,一直都奔波在前线,自然很少陪伴她。小时候的杜致礼,感受到更多的是母爱。

  5. 28年的默默无名,换来我国在世界上响当当的核大国地位——邓稼先

    父亲曾对他说:「”稼儿,以后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科学对国家有用”!在离开北平南下昆明时,他掷地有声地对弟弟说:「”毛弟,我现在只有仇恨,没有眼泪”。在他赴美留学时,他对朋友说:「”学成我一定归来”!当准备隐姓埋名去往西北大漠研制原...时他对妻子说:「”只要做好了这件事情(研制原...),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价值,就是死也值得”!他在中国的核事业发展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的核事业发展历

  6. 我的梦校竟比美国历史还悠久?!盘点美帝历史最悠久的100所大学

    美国历史不长,但是很多大学却是历史悠久。那些延续到现在的历史悠久的美国大学,大多数也都是名声远扬的一流大学。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一般分布在美国的东部,特别是新英格兰、中大西洋地区和弗吉尼亚地区等沿海地带。美国独立战争后为纪念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而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896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

  7. 季羡林珍贵书信流入旧货市场

    季羡林珍贵书信流入旧货市场青年画家荣宏君向本报透露,他近日在石景山北方旧货市场购得国学大师季羡林的部分出版合同和近百封书信,包括红学家周汝昌,诗人臧克家,学者汤一介、袁行霈、吴组缃、饶宗颐等人写给季老的书信。季承对此非常震惊,表示将彻底追查此事,或将求助警方。家属要追查流失物品昨晚,季羡林之子季承先生看了部分信件和合同。

  8. 杨振宁讲他的故事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杨振宁曾多次谈到,清华园的8年,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至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段令杨振宁,也是令整个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耻辱历史。杨振宁是一个非常念旧重情的人,对于他来说,师恩终身难忘。杨振宁一生从事的研究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统计力学。杨振宁决定在印度加尔各答搭乘去美国的运兵船。但这对杨振宁一生的科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9. 潘汉唐和杨振宁侃辽沈战役

    杨振宁元配杜致礼女士的尊翁杜聿明将军是我自幼心目中“国军第一战将”。辽沈战役时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名义上剿总总司令是卫立煌将军,但人人都知杜聿明将军才是真正的主将。“您真是功德无量”,我举杯向杨振宁致敬,并一饮而尽。历时五十余天的辽沈战役结束。杨振宁做了个睿智的结论:“国共战争,应从中国文化﹑国共差异及蒋毛特质来客观评估。”

  10. “中国的爱因斯坦”束星北 一个被历史所遗忘的科学家

    >束星北——这位曾经培养启蒙过像李政道、程开甲、吴健雄等著名科学家,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的国际级科学大师,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名字与事迹却不被普通中国人所熟悉。>在中国科学教育界,束星北是最为独特的人,没有之一。此后,爱因斯坦邀请他当自己的助理。大学的有关领导也认为此事有损王先生的面子也有损于山东大学的名声。饥饿和管制让束星北失去了尊严。

随机推荐

  1. 民间传说:九天玄女帮助汉高祖刘邦建都的故事

    刘邦好不容易建立了汉朝,但困难重重,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等到破土动工之日,突然地动山摇、天崩地裂,白鹿原顿时成为一片汪洋。张天罡在危机之时,大呼素有灵验的九天玄女来拯救,只见一片五彩祥云自西天而降,九天玄女向白鹿原撒下一把净土,白鹿原立马被恢复原状,无数施工的民工得救了。九天玄女告诉张天罡:白鹿原下有一巨鲸,这里不适合建都,要另选都址。

  2.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四大神秘组织: 皇帝也拿它没辙, 有的至今仍存在

      在中国诸多武侠小说中,作者们都喜欢用武林、江湖等字眼来解释这个社会。社会上到处都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江湖人又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神秘而又强大的门派。少林、武当、峨眉这些武林高手云集的门派简直可以当做是今天的清华北大,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可都是人人都梦想去...

  3. 梦见家里地震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中梦见地震表示你意识到内心不安。梦见家里地震是什么意思梦见家里地震,预示你的环境或家庭将有重大变化,比如母亲突然病例,或者父亲公司倒闭,失去原先的经济地位等。梦见长时间观看地震,预示事业或生意会有好转。梦见地震,也有可能象征压抑。梦见自己偷东西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4. 糖做的房子

    冬冬是个很可爱的孩子,又聪明、又能干、就是有一点不好,老是缠着妈妈要零食。冬冬抹抹眼睛说:“妈妈不给我买糖公鸡。”冬冬说“不,好孩子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傻孩子,我是你的姨婆,你小时后我还抱过你呢!来来来,吃吧”,冬冬看着那只红红的糖公鸡实在忍不住了,就吃了起来。>老太婆走到树林里一幢小屋子前,打开口袋,把冬冬叫了出来。>冬冬走进小屋子一看,哈!又对小猴和冬冬说:吃吧,吃吧,吃得胖胖的。

  5. 心里难受的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时候,我沉默著一句话都不说,因为我无力诉说。用天真与无知来逃避这世间的风风雨雨。

  6. 英文个性签名大全2017最新版的-感人的情话

    Thereisnolovequeenoftheworld.女王的世界里没有爱情。Ourfirstappearanceofagingbutisneverdesperateaggressiveshare.我们最先衰老的从来不是容貌而是那份不顾一切的闯劲。Iwanttobeyourbride.我想成为你的新娘Letthetimetellthetruth.任由时间说真话Bethebestversionofyou.做最好版本的你。IthinkIfallinlovewithyouThereisgraveThereis

  7. 夏天用马齿苋泡水,经常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所以,在夏季人们会喜欢用马齿觅泡水喝,预防疾病保健康。那么,在夏天喝马齿觅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在中医理论中马齿苋是寒性的,功效是祛湿止带,清热解毒,适合体内火气大的人常喝。而且,马齿苋是可以长期服用的,可以去除湿气。虽然马齿苋是寒性,但是用量小对身体无害,一旦剂量用多了,就会出现拉肚子,肚子疼的情况。此外,马齿苋还是70多种药食同源食物中的一种,吃法有很多。还有,夏天没有比喝马齿苋水,更养生的了。

  8. 此人曾「 ”出卖”晁盖,后来救了梁山13名将领和5000士兵

    不过,许多人都盯着他出卖了晁盖这一个黑点,看不起他,实际上这不能怪白胜。另外,白胜在上梁山后,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救过梁山十几位头领及五千军士。先说出卖晁盖事件晁盖等人劫走了生辰纲之后,没躲着藏着,就在晁盖的庄子里呆着呢。济州府尹因为被蔡京勒令限期破案,所以把火撒到了何涛身上。

  9. 梦见洪水泛滥后救人

    周公解梦梦见洪水泛滥后救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洪水泛滥后救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女儿被迷奸

    周公解梦梦见女儿被迷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儿被迷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