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文名称:扬·索别斯基

外文名称:Jan III Sobieski

别名:约翰三世·索别斯基,波兰之狮

国籍:波兰

出生地:利沃夫附近的奥莱斯克

出生日期:1629年8月17日

逝世日期:1696年6月17日

职业:国王

信仰:天主教

扬·索别斯基——波兰立陶宛联邦最后一个强有力的国王

  扬·索别斯基Jan III Sobieski( 1629.8.17-1696.6.17) 波兰立陶宛联邦最后一个强有力的国王,称约翰三世·索别斯基(1674-1696在位)。索别斯基的22年统治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稳定时期,曾经因为解除1683年解维也纳之围而被称为波兰之狮,可惜没能改变波兰的没落。

  1629年8月1629年8月17日生于利沃夫附近的奥莱斯克。他母亲的祖父是波兰王室大指挥官斯坦尼斯瓦夫·若乌凯夫斯基,他父亲雅科夫·索别斯基通过婚姻继承了克拉科夫的若乌凯夫城堡。他从小在克拉科夫受过良好教育。年轻时曾和哥哥马雷克用2年时间周游法国、荷兰和英格兰。曾参加反对赫梅尔尼茨基起义的战争,1655年瑞典人入侵波兰时,他曾追随瑞典人反对国王约翰二世·卡齐米日。翌年改弦易辙,成为驱逐瑞典人的领袖之一。在乌克兰同鞑靼人和哥萨克人进行的一系列战役中,赢得名声。1665年任大元帅,1667年在波德哈伊策附近大胜。1668年凯旋,被任命为波兰军队总司令。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来源于觐学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扬·索别斯基的简介_扬·索别斯基生平事迹_扬·索别斯基怎么死的_扬·索别斯基的评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饮马地中海,直指大西洋:蒙古人征服欧洲的足迹最远到了哪里?

    蒙古兵自后驰逐,待敌军疲困,次第屠之,其死于沼泽者为数亦众。然而,正当蒙古大军在匈牙利云集,准备征服欧洲之时,窝阔台大汗病逝的消息传来,心系大汗之位的蒙古各王子归心似箭。欧洲自从阿提拉以来的一次最大危机得以化解。

  2. 西方艺术史:19世纪东欧诸国美术-波兰历史画家 扬·马特义科「84」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19世纪东欧诸国美术从地理观念上讲,东欧仅指苏联的欧洲部分,可是通常我们把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以及阿尔巴尼亚统称为东欧国家。当然,东欧诸国之间在艺术上也有区别,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色。他的历史画借古喻今,通过波兰历史上的屈辱、苦难来警醒世人,从而激励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3. 游戏与历史:《火与剑》中的波兰翼骑兵和历史原型

    而在塞尔维亚王国崩溃之后,一些塞尔维亚骑兵前往波兰服务,这些身穿轻便衣甲、手持不规则盾牌和骑枪的巴尔干轻骑兵,就成为了波兰翼骑兵的前身。波兰城堡在军饷方面,波兰翼骑兵的军饷往往是每个旗3个月15兹罗提,而皇家翼骑兵部队往往是每旗18兹罗提。翼骑兵的经济状况和国家的经济情况是紧密相关的。波兰翼骑兵的整套铠甲重量只有15公斤,和他们习惯使用的轻便马鞍相辅相成,以保证冲锋的高速度。

  4. 闪击波兰,为什么我们只记住德国,还有位凶手却被刻意遗忘

    希特勒认为英法不会因为波兰问题与德国开展,因此在1939年4月28日终止了《波德互不侵犯条约》。波兰随即与法国签订了一个同盟协议,法国承诺如果波兰遭到袭击,法国会在15天内加入战斗。与苏联的密谋在德国入侵波兰之前,德国参观团看到波兰士兵在军营外大小便,于是便认为波兰此时的军纪涣散。

  5.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英法承诺的提供保护,为何变成纸上谈兵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对此,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在战后受审时表示,假如德国入侵波兰时,法军能借道比利时对德军形成威胁,那么闪击波兰的行动可能就不能顺利进行。所以,当德国并不怎么努力就占领波兰后,德国的海军就向英法打响了海上战斗。赌徒在赌国运二战德国入侵西欧,为何是英法绥靖政策作茧自缚,使德军不战而胜二战德国闪击波兰后,为何陆军对西征缺乏信心,与佐森计划有关

  6. 瑞典的前身,以及瑞典的崛起,不可谓不狂

    瑞典人的形象基本是内敛、温和、勤劳,但又有冷漠、抑郁、「”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等...名。不过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倒是让中国人认识到了瑞典人牛逼哄哄的一面。事实上,一千多年来,这个民族常常是牛逼哄哄的。中国与瑞典相距遥远,自古没有交往。中国人对瑞典的印象,形成时间短暂,可谓盲人摸象,难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海盗军团瑞典人最早登上历史舞台,并不是在瑞典本土,而是在西欧。793年6月8日,相当于中国唐德宗贞

  7. 红军华沙城下折戟原因只是兵力不足、后勤不力、缺乏协同吗?

    苏波战争中的骑兵第1集团军1920年8月,所向披靡的红军在华沙城下惨败。关于失败的原因,最直接的当然是协同不力、后勤支援不足以及兵力缺乏等,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苏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随后,俄国3次瓜分波兰。托洛茨基坚决反对,认为成功有赖于支持红军的波兰工人的武装起义,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前提条件。

  8. 万里转战,骑兵第1集团军征战波兰战场,战功赫赫代价重大

    1920年5月加里宁和布琼尼检阅骑兵第1集团军当时,红军在对波兰方向相对兵力薄弱。此外,集团军协助西南方面军击溃了波兰第2集团军。基辅战役示意图沃伦斯基新城战役1920年6月17日-6月27日,骑兵第1集团军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骑兵第1集团军在苏波战争中最后一次获得完胜。之后,集团军与波军隔河对峙。

  9. 拖欠工资会有多危险?东边大明完了,西边哥萨克连番起义

    哥萨克在近代历史上,可谓是赫赫有名。在波兰和立陶宛结成联邦之后,开始施行注册哥萨克政策,就是给哥萨克发身份证。同时波兰议会还多次拒绝了他们扩编在册哥萨克的请求。对于逃走或是反抗的哥萨克,波兰大贵族往往对他们施以极其残酷的刑罚。综上所述,联邦和扎波罗热哥萨克双方已经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10. 你没见过的老照片,超级淡定的波兰妇女,站在入侵德军中间看热闹

    通过下面一组波兰战役期间的历史老照片,我们可以对这场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重大战役有更多的了解。不过此时一名波兰妇女却淡定地站在侵略者中间看热闹,而德国人也丝毫不介意她的存在,大家各自该干嘛干嘛。■波兰战役期间德军占领但泽自由市,希特勒亲自进入这块德国一战战败后被迫割让的领土,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随机推荐

  1. 有蚊子怎么办?夏季防蚊五大诀窍

    夏季防蚊五大诀窍如何防蚊子叮咬?不过,并非所有的香味都会招惹蚊子,如男士常用的古龙水中因带檀香味,反能起驱蚊的作用。蚊虫叮咬五招快速止痒1、用西瓜皮反复擦拭蚊虫叮咬处,即可止痒。西瓜等蔬菜瓜果的汁液、藿香正气水里的乙醇蒸发时能够带走热量,可以收缩被叮咬处的毛细血管,减少炎症的面积,达到止痒的目的。

  2. 【里胥】的意思是什么?【里胥】是什么意思?

    ★「里胥」在《汉语大词典》第14336页第10卷369★「里胥」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里胥lǐxū指里长。《汉书食货志上》:「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颜师古注引孟康曰:「里胥,如今里吏也。」唐·韩愈《谢自然》诗:「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参见「里长」。

  3. 不胫而走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ùjìngérzǒu【解释】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出处】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例子】袁伯珍慌忙把家里所有的东西,检点一番;别的一样不缺,只有金银首饰和钞票洋钱,却一概不胫而走。(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近义词】不翼而飞【反义词】秘而不宣【相关】百度“不胫而走”

  4. 周桓王简历 怎么评价周桓王姬林

    周桓王名为姬林,是周平王的孙子、姬泄父之子,东周时期的第二位周王。周桓王继位时的王权已经没有诸侯重视了,他想要恢复周朝当年的统治已经无法力挽狂澜了。周桓王>周桓王简历>周桓王姬林(?>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周桓王即位。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去世,谥号桓王,其子姬佗继位,是为周庄王。>怎么评价周桓王姬林>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明珠弹雀古来讥,岂有天王自出车?传檄四方兼贬爵,郑人宁不惧王威!”

  5. 梦见饭桌

    周公解梦梦见饭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饭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经典爱情语录精选:爱和不爱都要有颗坚硬的心

    真正的疏远,总爱穿着热情的衣服。不该有什么中间状态。在爱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软肋。

  7. 发愿品:胜莲如来刹土庄严

    此一万大菩萨众说完齐声诵道:“顶礼胜莲如来。”此时众中有一菩萨名叫宝光,从座而起,恭问佛道:“胜莲如来所住刹土距此世界远近如何?他成佛后已过多少时日?”

  8. 解放战争陈赓的纵队为何能所向披靡

    解放战争陈赓的纵队为何能所向披靡解放战争时期,陈赓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以及后来的陈谢集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实际是受中央...直接指挥的。但在解放战争中,4纵各主力团队的团长,已由红军资历的干部渐渐变为决死队的干部。解放战争中,陈赓指挥的第4纵队,以及后来的第13军和第14军各部队深谙此种战法,体现所部擅长野战、主动攻击精神强、韧劲足和机动能力强的作战特点。

  9. 岩栖谷隐是什么意思?

    【拼音】yánqīgǔyǐn【解释】指隐居山谷之中。亦作“岩栖谷饮”。【出处】宋叶適《总干黄公行状》:“士不遇,岩栖谷隐,姓名沦灭,其常也。”【例子】故岩栖谷饮、绝粒噏精者,守形之士也。明张居正《得道长生颂》【相关】百度“岩栖谷隐”

  10. 赵二解史第33讲——关于周朝的一些冷知识

    此后,秦至清的两千年,仍然一直是封建社会,虽有进步,但并不大,没有在社会制度上取得突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