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张芃捷认为,中国式肥胖有两大趋势。相关研究显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肥胖情况存在性别差异。张芃捷说,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中国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就是中心型肥胖。很明显,中国男性比女性更胖。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城市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是最高的。张芃捷认为,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的情况急需引起人们重视。可见超重、肥胖对于中国青少年影响之恶劣。
核心提示
过去,我们常常会将肥胖认为是有福、富态的标志。现在,人们逐渐了解到肥胖的危害:肥胖不仅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引发包括心脏病、痛风、糖尿病等健康问题。人们对肥胖还存在哪些认识误区?如何合理地减肥?本期生活周刊将进行关注。
3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是胖子。近日,记者从市卫生信息中心了解到,2014年我市成年人的超重率为32.1%,肥胖率为9.9%。这相当于10个人当中有3个人体重超重,10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属于肥胖。而在十年前,我市的肥胖率仅为7.27%。
市卫生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张芃捷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肥胖人群将越来越多。
张芃捷认为,中国式肥胖有两大趋势。
趋势一:男人比女人胖
10月13日,在江北区一家健身俱乐部里,家住观音桥的张玲女士正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张玲告诉记者,自己身高160cm,体重却有126斤。两年前,她开始锻炼,并聘请专业教练指导减肥,如今已经瘦了10斤。
该俱乐部健身教练刘成刚却认为,与俱乐部里的男性会员相比,大多数女性会员其实并不肥胖。
相关研究显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肥胖情况存在性别差异。发达国家的成年男人比女人胖,而发展中国家则是成年女人比男人胖。其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既需要劳作又需要照顾家庭,没有时间去管理体重。而在发达国家,女性思想前卫且生活压力较小,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减肥、塑形。
这种情况在我国有所不同:虽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但男性肥胖率高于女性。张芃捷说,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中国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就是中心型肥胖。从1993年到2013年这20年间,我国成年男性的腰围均值从76.5厘米增至84厘米,女性从75.3厘米增至80.6厘米。男性中心型肥胖率为22.5%,女性中心型肥胖率为21.7%。很明显,中国男性比女性更胖。
趋势二:农村小孩肥胖率更高
10岁的蒲小勇是巫山县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家里经济条件不错。蒲小勇的爷爷蒲玉成说:“孩子饭量大、饿得快,又喜欢吃肉,每次放学,他就嚷嚷着要吃鸡腿、蛋糕。”
如今,身高不到1米6的蒲小勇竟有130多斤,看着小勇每天挺著圆滚滚的肚子,蒲玉成不禁有些担心。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城市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是最高的。但事实上,随着我国农村学生营养的改善,农村青少年肥胖率也年年攀升。2005年农村青少年肥胖率首次超过城市青少年,并逐年增加。
张芃捷认为,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的情况急需引起人们重视。根据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数据,上世纪90年代我国儿童肥胖检测率还几乎为零,而近年来儿童肥胖已全面蔓延。2012年,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显示,我国有12%的儿童超重,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在我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有1.9%的孩子患有糖尿病,患者人数相当于美国同龄人的四倍。可见超重、肥胖对于中国青少年影响之恶劣。
编辑:admin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