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大明風華》最近的劇集中,老皇帝永樂御駕親征討伐瓦剌等部落,而宮中大小事務都交給了梁冠華飾演的太子朱高熾,然而一生戰績輝煌的朱棣,在這一次北征中卻屢屢受挫,尤其是最新的劇集中更是天公不作美,又是風又是雨使得明軍進退兩難損失慘重,而當朱高熾看到軍報獲悉前線的戰況後,勞累焦慮之下突然就噴出一口血來。輔政的三位大臣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從太醫那里得知,太子的身體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如果好好休整還能多
《大明風華》最近的劇集中,老皇帝永樂御駕親征討伐瓦剌等部落,而宮中大小事務都交給了梁冠華飾演的太子朱高熾,然而一生戰績輝煌的朱棣,在這一次北征中卻屢屢受挫,尤其是最新的劇集中更是天公不作美,又是風又是雨使得明軍進退兩難損失慘重,而當朱高熾看到軍報獲悉前線的戰況後,勞累焦慮之下突然就噴出一口血來。
輔政的三位大臣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從太醫那里得知,太子的身體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如果好好休整還能多活幾天,如果繼續操勞不已那么很快就要完了,一方面老皇帝身在前線而且展示緊張前路未卜,另一方面監國的太子又熬壞了身體撐不了太久,如果處理不當那么很可能會引起天下大亂,於是乎這三位監國大臣就開始了「 ”密謀亂政”。
首先第一步他們扣下了太醫對太子的診斷書,從太醫剛才的話來看這個診斷書算是太子的一個病危通知書吧,三個人軟硬兼施軟磨硬泡,喊話將太子的病況跟軍報一起呈報給老皇帝。
接下來三人找到一個僻靜的所在繼續「 ”密謀”,而主導者就是身為首輔的楊士奇,楊士奇開門見山,喊話不打算將太子的病況呈報給老皇帝,並給出了兩點原因:第一不想讓老皇帝分心從而影響軍心,第二不想讓漢王和趙王知道太子的病況,如果他們二人得知後很有可能會調轉馬頭回京爭奪皇位,這樣不僅會讓老皇帝孤立無援,同時也會造成時局的動盪。
楊士奇的態度和傾向已經很明顯了,是站在太子和太孫這一邊的,堅決不讓漢王和趙王染指皇權帝位,而楊榮卻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在他看來如果老皇帝知道了太子的病況,很有可能會陣前易儲改立漢王為儲君,一方面老皇帝好勇斗狠不會讓漢王和趙王離自己而去,另一方面又不可能直接傳位給太孫,因為這樣很有可能重蹈靖難之役的覆轍。
楊士奇和楊榮各執一詞,那么關鍵就看另一位輔政大臣楊溥的了,楊溥的立場很清楚也是傾向太子的,而且他的勸說很機智,楊溥首先表示如果漢王做了皇帝也算是英武有為,不過漢王為人有點好大喜功,關鍵是漢王的子嗣當中沒有一個能比得上現在的太孫朱瞻基。
接着楊溥喊話「 ”好聖孫”三個字是得到老皇帝親自認可的,於公太子和太孫可保大明朝五十年繁榮強盛,最後楊溥決定跟楊士奇站同一個隊伍。
正當楊榮還要反駁的時候,楊士奇擺出了一個有關私人利害的原因,因為三個人都是太子一黨,所以不管是漢王還是趙王當皇帝,他們三個人的下場要么流放要么抄家絕無善終,就這樣於公於私兩個方面的考慮,三個人決定站隊太子和太孫。
既然站好隊伍了,那么接下來就要為太子的順利繼位做好准備,三人又做了這樣兩件密謀,一方面對留守京城的三營做了調整,將親近漢王和趙王的部隊調出去,同時將太子一黨的山東備倭兵換進來,另一方面封鎖九城和三海關、晉陽、大同等邊關要塞,嚴密防止換防的消息泄露出去,當然主要是防止消息泄露到老皇帝和漢王以及趙王那里。
雖然後面太子剛剛洞悉這些事情的時候,對三位大臣「 ”密謀亂政”很是憤怒不滿,但楊士奇說的利害關系以及後果局勢也是太子能預見的,所以接下來太子也肯定會接受采納三人的安排布局。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老皇帝朱棣將在此次北征返回的路上病死,而繼承皇位的正式太子朱高熾,而這也要歸功於三位輔政大臣的「 ”密謀亂政”,不管是朱高熾還是後來的朱瞻基,都是歷史上英明有為的好皇帝,所以說這三位大臣的「 ”密謀亂政”,實際上是為大明朝選出了兩代好皇帝啊,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朱瞻基也僅僅在位十年就英年早逝,這跟楊溥所說的五十年真是相差甚遠啊,而隨後的朱祁鎮則使得大明朝由盛轉衰了,劇情越來越精彩了千萬不要錯過哦。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