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证严法师:小鸟与阿育王

印度有一个古老的小故事──某个安适的午后,人们正在树下乘凉、聊天时,突然听到一只小鸟奋力鼓动翅膀的声音,以及哀凄无奈的叫声。 仔细一看,原来有只小鸟飞得低低的,一下子就掉落下来;再一次挣扎着飞起来,却又掉了下来,看来非常痛苦的样子。可是有一群小孩却很兴奋地追逐牠,大人们看到了,也当成好玩的事,哈哈大笑。飞羽负重抟不起 仁王应机救苦教化这时,一位身穿朴素白衣的人走过来,挡住那群小孩,并且弯下身,双手小心地捧起小鸟。噢!原来小鸟的脖子绑着一条绳子,绳子尾端绑着一粒石头,难怪牠飞不起来啊!白衣人心生怜悯,想救这只小鸟,那群孩子却说:「小鸟是我们的,还给我们!」「那我把小鸟买下来,要多少钱呢?」孩子们听到有钱可拿,都很高兴,就把小鸟卖给他。白衣人轻轻地松开绳子,小鸟非常欢喜地展翅飞翔,在白衣人头上绕了好几圈,叫声变得很快乐、很好听,令人心旷神怡。白衣人摸摸孩子们的头,说:「你们看,小鸟自由飞翔、快乐唱歌,这样是不是很美呢?每个生命都有其生存的价值和权利,这就是天地间的生命之美!」小孩们低下头来,旁边的大人们也觉得很惭愧。白衣人再次摸摸每个孩子的头,然后向前走了。大家望着他的背影,都觉得他气度不凡,说的话也很有道理,不像个普通人。一个孩子突然大叫:「我想起来了!他是我们的国王!」小孩所说的国王,就是「阿育王」。当时正是阿育王的时代,他是虔诚的佛教徒,爱民如子,经常穿着白衣走入人群,了解民情,在乡村陋巷亲手救济贫民。仁德之人才知道生命之美,也才知道要及时付出爱心、护惜生命。希望大家好好地体会天地间生命之美,培养对一切生灵的疼惜之心。本文摘自:《慈济月刊》 367 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证严法师:小鸟与阿育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阿育王统一印度后,假如效仿秦始皇,印度的历史会如何发展?

    而我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也有分裂时期,但最终都是走向了统一,那么不妨做一个假设,假如阿育王统一印度后,效仿秦始皇,印度的历史会如何发展呢?首先对内,秦始皇肯定会废分封行郡县,阿育王统一印度后,并没有打破印度原有的社会体系,各地奴隶主仍享有很大的自治特权。可见,统一印度的阿育王假如有秦始皇的谋略,印度完全可以自主实现统一,并能减少外敌入侵的次数,维持较长时期的和平。

  2. 全球通史:改革与反改革,孔雀帝国,以及产生的影响

    以法、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作为基本原则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宗教制度最基本的部分,最初,雅利安人信奉的雅典的部落神都是自然力的化身,如因陀罗为雷和战争之神,这些自然之神对畜牧业是很合适的,但是,当雅利安人定居下来改营农业时,他们就不得不转向新的神,因而,出现了印度教的三大神,这些新神,尤其是湿婆,与印度河流域一些遗址中发现物惊人的相似,并不是偶然的,因为那是,雅利安人自然会占用当地古代农业文明在数千年中相

  3. 阿育王造塔供養勝緣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覲見優波崛多尊者,告知國王即將率眾前去請法。尊者聽到消息後思惟,如果阿育王浩浩蕩蕩率眾前來,勞師動眾對國力便有所損減。於是,尊者告知使者:「我會親自拜訪阿育王,請大王不須前來。」接獲消息後,阿育王立刻造船迎接尊者,並於全國各地修整道路。」當阿育王一聽到眾聖僧們已經踏上國土,生大歡喜,立刻取下價值千萬的瓔珞準備供養尊者。

  4. 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

    為報三寶恩德,阿育王欲造八萬四千塔供養佛舍利,便率兵至當初佛涅槃時八大國王共分佛舍利,各自起塔供養的地點,首先來到王舍城,取阿闍世王佛塔中所存的佛舍利,回復並修治此塔。當時的龍王亦請得佛舍利供養,於是阿育王又來到羅摩村,向龍王請求希望能取得佛舍利,廣造舍利塔利益眾生,龍王遂捨舍利予阿育王。因此,於一天當中造八萬四千塔,所有眾生慶喜無比,人人皆稱之為法阿育王。

  5. 阿育王登基勝緣

    當阿育王子領軍出發的消息傳到邊境,德叉尸羅國的人民竟然開始修橋鋪路,家家戶戶作種種裝飾,準備了吉祥水及供養物,挾道迎奉王子來到。裡應外合之下,阿育王子一舉殲滅了殘害百姓的惡臣。已身染重病的國王,一心想立修師摩為王,告訴大臣,改派阿育王子出軍討平亂事。阿育王如法禮葬父王後,立阿樓陀為大臣。修師摩王子聽說國王駕崩,立阿育王子為王,心有不甘,便召集兵眾,欲討伐阿育王子,欲奪王位。

  6. 渴於佛法(阿育王)

    阿育王是佛教著名的护法王,在位期间极力支援辅佐佛教,甚至经常在王宫中举办法会,请著名僧侣讲经说法。有一次,阿育王请众位比丘入宫吃饭,便对其中的一位产生了戒心。阿育王问其所以,优波罗回答说是自己前世积善修行的结果。阿育王立即对之表示了敬意,但防范之心也因此更重了,将原来的规定又向宫中殡妃重新申明了一次。这却违犯了阿育王的禁令,势必受到重责。

  7. 庐山慧远

    当时,高僧道安在太行恒山建立寺院,弘传佛法,名声很大,慧远前往归附。桓伊就在庐山的东部为慧远修建了许多僧房和殿堂,这就是东林寺。桓玄带兵征讨殷仲堪时,路过庐山,派人请慧远出山。慧远声称有病,桓玄便亲自进山。手下人对桓玄说:“殷仲堪曾经上山敬礼慧远,您可不要这样做。”桓玄认为慧远回答得非常正确。下山后,桓玄对部下说,生平从未见过像慧远法师这样的人。慧远只好留步,与二人依依告别。

  8. 阿育王弟出家造石像記

    《阿育王傳》記載,阿育王聽聞弟弟證阿羅漢,法喜充滿並恭敬頂禮,希望能長期供養弟弟。

  9. 沙彌雖小不可輕

    有一次,與大臣們出巡,途中遇見一位小沙彌,阿育王很想向他禮拜,可是一想到自己堂堂一個帝王,又有眾多的大臣跟隨,在眾人面前向一位小沙彌頂禮,有失威嚴。然後,小沙彌也拉著阿育王的手說:「請大王也不要向別人說,我小沙彌能從小瓶子進進出出的事啊!」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當下豁然頓悟:即使是小沙彌,也是不容輕視的。

  10. 阿育王與龍王

    ■宥任看完這則佛典故事,使我領悟一個道理:阿育王因為量大願大,又廣植佛田,所以才能使龍王臣服。阿育王這句話,說得可真是名副其實。過了一段時日,阿育王思忖著:「不知如今出征的機緣成熟了沒?朕的福德與龍王的福德究竟誰大?」阿育王畢竟是聰明多智、善於變通的。從此以後,阿育王便以恭敬心供養佛舍利,並建八萬四千寶塔,弘揚佛法,廣闡大乘不輟。

随机推荐

  1. 梦见自己脚出血了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脚出血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脚出血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现代因果报应录(七十九) ... 的悲剧

    现代因果报应录(七十九)...的悲剧唐湘清著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恶的,如果邪淫而至...,那更是丑中之丑,恶中之恶,现在要谈发生于五十余年以前...的悲剧。翟光远与侄媳钱氏的...,终于给他嫂嫂常氏撞见了。常氏的儿女,看到自己的母亲惨死,发觉翟光远的嫌疑重大,就向光远追究诘问。最奇怪的,人们如果呼牠姓名翟光远,或叙述牠生前与侄媳...的往事,怪牛不禁激下涔涔如雨,俯首表示忏悔。

  3. 梦见买新裤子_周公解梦梦到买新裤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买新裤子好不好

    梦见买新裤子是什么意思梦见买新裤子意味着,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却有出现什么人或事件中途阻挠的暗示。周公解梦关于"买新裤子"的数理吉凶宜忌分析:梦见买新裤子穿是什么意思梦见买新裤子穿的吉凶:一鼓作气,勇猛奋斗,运势浩盛,容易成功达到目的,功名成就,若原命喜火之人,妙能以此之名更加两倍以上之辉煌成就,然若凶数则欠人助,以自力奋斗,也易招孤苦失意,令人可惜。

  4. 褒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褒”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褒”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示贬于褒——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5. 蒙古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于是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

  6. 梦见他人哭

    周公解梦梦见他人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他人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出入生死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ūrùshēngsǐ【解释】犹出生入死。【出处】唐·韩偓《海山记》:“吾常亲锋刃,冒矢石,出入生死,与子同之。”【例子】无【相关】百度“出入生死”

  8. 梦见神仙劝告梦到神仙劝告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神仙劝告好不好

    做梦梦见神仙劝告好不好?梦见神仙劝告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神仙劝告的详细解说吧。梦到神到来向你劝告、警告,表示你一直感觉做错的事情,果然需要改进,而曾经有恶行的人梦到神仙警告,是要请你浪子回头。梦见鬼吃小孩梦到鬼吃小孩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鬼吃小孩好不好入神庙神动大吉。梦见女神,意味着更多的宽容和容忍能帮助自己获得成功。

  9. 梦见山楂很酸

    周公解梦梦见山楂很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山楂很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颂古非今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ònggǔfēijīn【解释】指不加分析地颂扬古代的,否定现代的。【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例子】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新民主主义论》)【近义词】是古非今【反义词】厚今薄古【相关】百度“颂古非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