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阿育王造塔供養勝緣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覲見優波崛多尊者,告知國王即將率眾前去請法。尊者聽到消息後思惟,如果阿育王浩浩蕩蕩率眾前來,勞師動眾對國力便有所損減。於是,尊者告知使者:「我會親自拜訪阿育王,請大王不須前來。」接獲消息後,阿育王立刻造船迎接尊者,並於全國各地修整道路。為了攝受阿育王,尊者帶領了一萬八千位阿羅漢抵達摩偷羅國。」 當阿育王一聽到眾聖僧們已經踏上國土,生大歡喜,立刻取下價值千萬的瓔珞準備供養尊者。阿育王於是率領大臣與眷屬們前往尊者之處,五體投地做最敬禮,並長跪合掌說道:「比起本王統理閻浮提,都沒有今日見到尊者這樣地歡喜!看到如來的弟子尊者您,就如同親睹佛陀一樣!」當時,阿育王恭請尊者一行入城,備妥座位恭請尊者入坐,隨行的羅漢僧眾們則先前往鷄雀精舍。阿育王對尊者說:「尊者相貌端正,威儀莊嚴,身體柔軟,反觀本王卻是皮膚粗澀,長相醜陋啊!」尊者於是為大王說此偈子:「我行布施時,淨心好財物,不如王行施,以沙施於佛。」 此時阿育王告訴大臣們:「我過去生捧一沙土供養佛陀,就能獲得今生為王的果報,你們為何還不對世尊生起恭敬之心呢?阿育王於是請求尊者:「懇請尊者引領我朝禮佛陀曾經說法弘化之處,本王當前往供養禮拜。」於是,阿育王率領四兵軍眾,帶著種種香花、幡幢、伎樂等供養具,在優波崛多尊者的帶領下,前往朝禮聖地。 當一行人抵達藍毘尼園時,尊者說:「這是如來出生的地方。」阿育王立刻五體投地供養禮拜,並下令在此處建造佛塔。接著朝禮菩薩六年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乳糜之處。一行又來到菩提伽耶佛陀成道的菩提樹下,尊者告訴阿育王:「這裡就是菩薩以慈悲三昧之力降伏眾魔的擾亂,最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聖地。」阿育王即以無量珍寶供養,並在此處建造宏偉的塔廟。 後來,尊者帶領阿育王抵達拘尸那竭國,說道:「如來弘法度眾圓滿後,就是在此處示寂,入無餘涅槃。」聽聞此語後,阿育王頓時憂惱迷悶仆倒在地,啼泣淚流。於是決定在此地供養種種寶物,並建築莊嚴的塔寺。當時,阿育王再度祈請尊者:「我非常希望能夠見到佛陀,而世尊的諸大弟子們皆為其所授記,也希望供養諸大弟子們的舍利,請尊者引領我參禮。」尊者讚歎阿育王:「善哉!大王能夠發起如此殊妙之心,真是太好了!」 於是尊者繼續帶領阿育王來到舍衛國的祇桓精舍,指著前方的塔說:「這是舍利弗尊者之舍利塔,大王應當供養。」阿育王問道:「舍利弗尊者有什麼功德?」尊者回答:「舍利弗尊者是如來座下的第二法王,常隨如來大轉法輪。」阿育王生大歡喜心,布施十萬兩珍寶供養舍利弗尊者的舍利塔。 接著來到大目犍連尊者的舍利塔前,尊者說道:「大王應當供養這座舍利塔。」阿育王請問:「大目犍連尊者有何功德?」尊者答覆:「大目犍連尊者是如來座下神足第一的弟子,他用腳觸地,地即震動上達天宮,此外,尊者還曾經降伏難陀龍王和跋難陀龍王。」阿育王隨即布施十萬兩珍寶,供養大目犍連尊者的舍利塔。 緊接著參禮大迦葉尊者的舍利塔,尊者說:「此處是大迦葉尊者用功的禪窟,大王應當恭敬供養。」王問:「大迦葉尊者有何殊勝功德?」尊者答:「大迦葉尊者少欲知足,是修苦行頭陀第一的弟子,如來曾經分半座禮遇尊者,並將衣缽傳授予尊者,尊者愍念眾生,於如來滅後住持正法。」阿育王即刻布施十萬兩珍寶,供養大迦葉尊者的舍利塔。 接下來朝禮薄拘羅尊者的舍利塔,尊者說:「此處是薄拘羅尊者的舍利塔,大王應該供養。」王問:「薄拘羅尊者有何功德?」尊者答:「薄拘羅尊者是佛陀無病第一的弟子,他一生寂默無言,甚至不曾為人說過一句佛法。」阿育王一聽,只供養此舍利塔一錢銀子。隨行大臣請示阿育王:「諸位尊者都是如來座下的大弟子,功德一樣殊勝,為何大王只供養薄拘羅尊者舍利塔一錢銀子呢?」 阿育王以偈回答:「雖除無明癡,智慧能鑑察,雖有薄拘羅,於世何所益?」阿育王話聲方落,剛才供養薄拘羅尊者的一錢銀子竟然從舍利塔中飛出來,回到阿育王身邊。眾人見狀,紛紛異口同聲讚歎:「此事稀有!薄拘羅尊者真是少欲知足,連一錢銀子都不需要。」 最後,一行人來到阿難尊者的舍利塔前。尊者說:「此處是阿難尊者的舍利塔,大王應當至誠供養。」王請問:「阿難尊者有何功德?」尊者答:「阿難尊者是佛陀的侍者,也是佛座下多聞第一的弟子,佛滅度後,尊者於首次經典結集中誦出經藏。」阿育王立即布施百億兩珍寶供養此塔。大臣們又好奇地問阿育王:「請問大王為何供養阿難尊者,勝過前面幾位尊者呢?」 阿育王以偈回答:「如來之體身,法身性清淨,彼悉能奉持,是故供養勝。法燈常存世,滅此愚癡冥,皆由從彼來,是故供養勝。」 典故摘自:《阿育王經.卷第二》、《釋迦譜卷五.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記.第三十一(三)》 省思 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佛塔或右繞、或禮拜、或供養者,當得授記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一切宿障、一切罪業,悉皆消滅。」導師 覺大和尚亦曾開示:「如果是以恭敬心、清淨心、虔誠心、平等心來布施、供養,就是最大的功德。」行者當把握因緣,廣修布施,或造塔、或供養、或禮拜,皆植下眾善之根,成就生生世世成佛的勝因。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阿育王造塔供養勝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2.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3. 全国唯一不供佛祖的佛寺,被帝王尊崇上千年,门票0元少有人知

    佛教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佛教对我国中原王朝影响意义深远,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比如说人们熟悉的梁武帝,只不过他最终的结局不好,王朝也没有成功统一。缙云寺建立之后,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封赐。因此在隋朝时期,缙云寺没有受到皇帝的尊崇。

  4. 佛陀之死,学佛是理性的思辨,不是迷信的狂欢

    佛陀认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关键要探讨求源!佛陀的一生就是辩论的一生,辩倒了无数婆罗门,逼着对方不得不改革自己的宗教。佛陀很伟大,但是也是人,生老病死一样不能少。82岁的佛陀,耗尽了最后的力量。他用一生告诉世人,不要偏执,不要迷信。夜,一颗罗沙树下,佛陀进入了弥留之际,阿难哭了。佛陀所有秘密之言,唯有阿难能知。佛陀的一生,从无神迹,他开创了一个独特的,帮助世人理解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体系。

  5. 阿育王统一印度后,假如效仿秦始皇,印度的历史会如何发展?

    而我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也有分裂时期,但最终都是走向了统一,那么不妨做一个假设,假如阿育王统一印度后,效仿秦始皇,印度的历史会如何发展呢?首先对内,秦始皇肯定会废分封行郡县,阿育王统一印度后,并没有打破印度原有的社会体系,各地奴隶主仍享有很大的自治特权。可见,统一印度的阿育王假如有秦始皇的谋略,印度完全可以自主实现统一,并能减少外敌入侵的次数,维持较长时期的和平。

  6. 全球通史:改革与反改革,孔雀帝国,以及产生的影响

    以法、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作为基本原则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宗教制度最基本的部分,最初,雅利安人信奉的雅典的部落神都是自然力的化身,如因陀罗为雷和战争之神,这些自然之神对畜牧业是很合适的,但是,当雅利安人定居下来改营农业时,他们就不得不转向新的神,因而,出现了印度教的三大神,这些新神,尤其是湿婆,与印度河流域一些遗址中发现物惊人的相似,并不是偶然的,因为那是,雅利安人自然会占用当地古代农业文明在数千年中相

  7. 金蝉子为啥被贬下界?你看他以前在灵山干了啥

    虽然说唐僧转世之前的金蝉子确实是风光,身为佛祖的二弟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来巴结,但是不巧,金蝉子因为犯了一个错就被佛祖贬下来了,那么金蝉子为啥就被如来佛祖贬入下界了呢?金蝉子在灵山干了什么呢?

  8. 照片中:火化的佛像和佛像

    精神发现这尊菩萨雕像是260多尊雕像中的一个,被发现埋在火化后的遗骸附近,铭文上写着高达摩佛或者仅仅是佛陀)。火化的遗体火化的人类遗体被发现在这个陶瓷盒子里。偷偷偷看一张陶瓷盒的x光照片显示的是罐子和后来被火化的人类遗骸。一个国王这尊雕像展示了一个被称为“天王”的神。这尊菩萨像高34厘米,一位探索者这尊菩萨像被发现时头部和身体分开,必须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中国文物》杂志上。

  9. [网上展馆] 木雕神明造像选粹

    民国黄杨木瘦骨罗汉高22厘米清黄杨雕罗汉高18cm清晚期东方朔像高12厘米,座子高3.5厘米。传统木雕神明造像自东汉开始可分三类:一、道教造像。武财神名赵公明,传说是钟馗同乡,陕西终南人氏,后遇张天师而得到。被信徒奉为财神,来自《封神榜》神魔小说。因此,后人将契此塑造成大肚弥勒佛,名扬四海。本期展馆我们特选了数个木雕神明造像,愿与木雕爱好者共赏!

  10. 释迦牟尼故事(5)

    释迦牟尼的佛法,从此向更广泛的地域传播。释迦牟尼曾答应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在当时的古印度,除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之外,还有六个较为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在佛经中将这六个教派称为“六师外道”或“沙门六师”。释迦牟尼到后宫去看望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侯罗。释迦牟尼这次回故乡虽然只住了7天,但由于他宣讲佛法,感召了许多王族的子弟。

随机推荐

  1. 他汀药物是心脑血管的「 ”保命药”,但长期吃有副作用,请及时复查

    药物的治疗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如今的疾病治疗基本上都离不开药物,药物对于疾病的控...用很是强的,今天我们着重分析的就是他汀药物,它的的地位与日俱增,毕竟现代社会的人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这种药物能够很好地应用进去,已经成为阿司匹林的黄金搭档。他汀药物的使用虽然方便常见,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2. 佛教故事——心无外物

    印度的三藏法师自诩神通,他来到慧忠禅师面前,与他验证。三藏使尽了浑身解数,天上地下彻照,全不见国师心迹,一时惘然不知所措。只有心无外物,才能让人无所察觉。

  3. 志心念佛 伏灾风火

    志心念佛伏灾风火住在台东镇大同里宾桑路的陈玉芳居士,她未闻佛法以前,是一位服装专家。当时玉芳居士与阿乖二人,一见火势已经冲入,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即时跪在地上合起掌来,志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4. 贫血者要注意喝豆浆时间

    植物中的铁是几乎不被人体吸收的,比如同样富含铁元素的菠菜和猪血,猪血进入人体后可以被吸收70%,而菠菜不到10%,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通过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了,豆浆会使贫血患者的病情更加的加重,希望引起贫血患者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贫血患者不要盲目的喝豆浆。

  5. 龙纹图形案在元明瓷器上的运用

    龙纹图形案在元明瓷器上的运用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怪兽。龙能走善飞,呼风唤雨,上能登天,下能入渊,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北宋美术理论家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比较完整的指出了画龙的“三停九似”说。画龙者析出“三停: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也。”

  6. 老子道德经导读:虚心

    老子道德经导读:虚心  【经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什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帛书甲本: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呵...

  7. 一位硕士生对姐姐的忏悔

    2005年8月18日,北大BBS社区发出了题为《致父亲的信:一位硕士生对姐姐的深切忏悔》的寻亲信,引起了社会的不小震撼。直到2005年8月,已成为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他,从一张卫星航拍实景地图上,清晰地看到了从广东东莞到河南信阳的山山水水,想到姐姐的苦,他的心瞬间被震撼了。媒体也刊发了他姐姐的照片,积极帮助寻找。12月4日中午,唐梅娇在当地报纸上看到一篇寻找姐姐的报道。如今,姐姐杨艳梅已经重新习惯家里的生活了。

  8. 龟龙麟凤是什么意思?

    【拼音】guīlónglínfèng【解释】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龟龙麟凤”

  9. 有心计的狼

    有一只很有心计的狼懂得人性的弱点,为了得到口味鲜美的羊,它决定实施一个陰险的计划。牧羊人感动了,以为狼真心悔改了,便收留了它。>>接下来的日子里,狼老老实实地守护着羊群,并且一点坏事也没干。牧羊人开始还对它小心防范,提心吊胆,十分警惕地看护着羊。狼始终一声不吭地守护着羊群,丝毫没有要伤害羊的迹象。一次,牧羊人因事进城去,便把羊留下交给狼独自守护。于是,狼乘此机会,咬死了大部分的羊。

  10. 高冠吾帮日本人在南京做了什么事情?让人唾 ... 至今

    1937年,日军攻进南京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面对毫无人性的日本人,他们只能躲在南京城内,伺机逃出城去。这个自称是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家伙,就是臭名昭著的大汉奸高冠吾。可是等待他们的却不是美国人的庇护,而是无情的屠...。高冠吾帮助日本人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屠...自己的同胞,虽然短暂的苟活于世,但是他却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至今仍然遭人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