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庐山慧远

慧远,俗姓贾,是雁门楼烦人。他少年时酷爱读书,十三岁时随舅舅令狐氏游学许、洛一带,精通四书、五经,尤其擅长老庄。二十一岁时,打算到名儒范宣子处就学,恰逢后赵石虎已死,中原寇乱,南路阻塞,未能成行。 当时,高僧道安在太行恒山建立寺院,弘传佛法,名声很大,慧远前往归附。一见道安,慧远就认为只有道安才是他真正的师父。后来听道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和弟弟慧持一起弃世出家,跟从道安学习佛法。 由于慧远读书功底深厚,修行之心坚定,所以对佛学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慧远二十四岁时,就开始讲经说法。有些听他讲经的徒众,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始终弄不懂,慧远就引述《庄子》的内容进行比喻,使这些疑难问题迎刃而解。此后,道安特许慧远可以读世俗之书。 公元三七三年,前秦将领苻丕攻占襄阳。道安因故不能离开襄阳,便分派徒众前往各地。临分手时,慧远跪下对师父说:“弟子独自一人,没有师父的训导、勉励,恐怕不能成事。”道安说:“像你这样有功力的人不用担心。” 于是慧远带领弟子十多人,南下荆州,住在上明寺。后来想去罗浮山,走到浔阳时,见庐山风景秀丽,足以休心,便住在龙泉寺。龙泉寺附近没有水源,吃水困难,慧远便用锡杖敲打地面说:“如果我可以在这里住下来,地下当涌出清泉。”话音刚落,清泉涌出,汇流成溪。 当时有个沙门慧永与慧远是同门旧好,住在西林寺,邀请慧远到他那里去住。慧永对当地的太守桓伊说:“贫僧弘扬佛法,弟子很多,来问学的人也会很多。而我现有的地方很狭小,不够师徒们住,怎么办?” 桓伊就在庐山的东部为慧远修建了许多僧房和殿堂,这就是东林寺。东林寺背靠香炉峰,傍依瀑布,松树成林,清泉绕阶,收尽山色之美,前来瞻仰的人,倍感神清气爽。 当初,陶侃任广州太守时,有个打鱼人在海上见到佛光,每天晚上都发出鲜艳的光芒,过了十天之后,光明更盛。渔人感到很奇怪,上报陶侃,陶侃亲自前往察看,原来是阿育王像在发光,立即将神像接回,送到武昌寒溪寺。一次,寒溪寺寺主僧珍,因故前往夏口,夜里梦见寺院着火,只有阿育王像所居之屋有龙神围绕。僧珍醒来,立即赶回寒溪寺,寺院果然被烧尽,只有存放阿育王像的房子完好无损。 陶侃后来又调任他处,想带走阿育王像。谁知十多人把佛像抬到船上,船却沉没了。待慧远创建东林寺后,祈心奉请,阿育王像飘然自轻,自己来到东林寺。人们这才知道慧远的神威。 慧远率众行道,昏晓不绝,佛法大兴。因此信徒望风遥集,来到东林寺。鼓城的刘遗民、豫章的雷次宗、雁门的毕颖之、南阳的宗炳等一代名士,都舍弃世俗的荣华,来依附慧远。慧远在寺院的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共期往生西方极乐之世界。 慧远以弘法为己任,每有西域高僧到来,都要谦虚求教。他听说鸠摩罗什来到关中,立即写信问候,后来,二人书信来往,共商佛法要义。后秦姚兴很钦慕慧远的风范和才华,致信殷勤问候,还赠送了龟兹国的细缕杂变像,以示敬仰之心。 桓玄带兵征讨殷仲堪时,路过庐山,派人请慧远出山。慧远声称有病,桓玄便亲自进山。手下人对桓玄说:“殷仲堪曾经上山敬礼慧远,您可不要这样做。”桓玄说:“岂有此理。殷仲堪算什么人!”待见到慧远,桓玄不知不觉就上前敬礼,并问:“我不敢毁伤发肤,请问大师我应该怎样信奉佛教?” 慧远回答:“立身行道。” 桓玄认为慧远回答得非常正确。原来想好的一些驳难,一句也不敢说出来。谈到征讨殷仲堪的事,慧远一言不发。 下山后,桓玄对部下说,生平从未见过像慧远法师这样的人。后来,桓玄又多次邀请慧远出仕做官,但慧远态度坚决,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当时桓玄在姑苏城,认为僧人应当礼敬帝王,慧远随即写出《沙门不敬王者论》一文,说服了桓玄。大诗人谢灵运,恃才傲物,很少有人能受到他的推崇,等他见过慧远法师后,肃然起敬。 慧远在庐山上住了三十余年,从未出山踏入过世俗社会。每逢送客或散步时,都以东林寺前的虎溪为界,不再往前走。有一次,慧远与陶渊明、陆修静说佛谈玄,评诗论文,谈得十分投机,不觉红日西沉,天色将晚。陶渊明、陆修静起身告退,慧远送二人出寺,边送边谈,不知不觉间竟过了虎溪。只听山中猛虎吼啸不止,林树生风,草木摇曳。三人相视,抚掌大笑。慧远只好留步,与二人依依告别。这段佳话,被后人称为“虎溪三笑”。 公元四一六年八月,慧远感觉身体不适,弟子请求他喝些蜜水。慧远令解说戒律的僧人翻阅律文,看看是否能喝,律文还未翻完便去世了,终年八十三岁。 弟子们悲痛欲绝,就像失去父母一样。前来吊唁的徒众,更是络绎不绝。浔阳太守阮保在西岭为慧远修建坟墓,谢灵运亲自撰写碑文,歌颂他的功德品格。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庐山慧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史上最穷皇帝刘寄奴:不会写字却成南朝第一帝,死后只裹了个草席

    据小道消息流传啊,这位皇帝在死后,也是节俭如寻常百姓一般,一张草席包着,就下了葬。所以今天要提的这一位皇帝,就是在五胡乱华期间,北伐收复了大半疆土的穷二代逆袭——刘裕。说起这个名字,可能不少人会陌生,但说起他的乳名——寄奴,就一定会有人觉得熟悉了。

随机推荐

  1. 人和佛的交流

    深夜,寺里一人一佛,佛坐人站。佛:你能确写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吗?

  2. 笔翰如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ǐhànrúliú【解释】指文笔快捷无滞。【出处】《晋书·陶侃传》:“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例子】无【相关】百度“笔翰如流”

  3. 搞笑说说带图片 超有内涵的说说图片加文字 让你笑趴下!-感人的情话

    绝...眼球的搞笑图片,别忘记分享到你们的QQ空间,微博及博客等其它地方.Morefrommysite有一种放弃叫爱情请忘记我在我忘记你之前-感人的情话一句话简短伤感的短语痛苦是爱情的一部分-感人的情话qq女生说说心情短语我瞒过了所有人,继续喜欢你-感人的情话我想你的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心情不悲伤难过的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累的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微信朋友圈经典心情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女生心

  4. 眼睛:内眦_看相大全

    眼睛:单眼皮_看相大全

  5. 冷战时期的卫星监视喜马拉雅冰川

    利用解密的间谍卫星数据,研究人员已经创建了横跨喜马拉雅山的冰川的三维图像,科学家说。新的三维地图揭示了喜马拉雅冰川在气候变化中的表现。研究人员说,世界上大约20%的人口依赖喜马拉雅冰川的季节性融水。科学家从美国代号为Hexagon的间谍卫星计划中收集了用于绘制喜马拉雅冰川新的三维历史地图的图像,该计划于1971年至1986年运行。

  6. 梦见小麦丰收

    周公解梦梦见小麦丰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小麦丰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后海先河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òuhǎixiānhé【解释】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出处】语出《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例子】及乎年齿渐大,闻见益增,始知后海先河,为山覆篑,而炳烛之光,桑榆之效,亦已晚矣。清·顾炎武《与陆桴亭札》【相关】百度“后海先河”

  8. 周厘王姬胡齐简介 周朝东迁后第一位被"尊"的王

    —前677年),东周第四代君王,谥号厘王。>周厘王姬胡齐档案>职业:东周王朝第四任天子>生卒年:公元前?周厘王的运气确实不错,他老爸周庄王姬佗谈妥了跟齐国的联姻之后死去,并没有享受到什么成果。>取得成就之后,齐桓公立即向周厘王汇报工作,把战利品拿出一部分来献给厘王,表现出「尊王」的一面。厘王以天子的名义,任命齐桓公为霸主,有权召集诸侯组织会盟。

  9. 黄金贼

    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为了小心起见,他们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确定没人看见后,便弯下腰捡拾这些黄金。城外的另两人也被黄金蒙蔽了良心,决定不顾情义,...人灭口。不稍片刻,二人即不支倒地,毒发身亡。

  10. 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意耳逝世

    在325年前的今天,1691年12月30日,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意耳逝世。1691年12月30日,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逝世。化学史家都把1661年作为近代化学的开始年代,因为这一年有一本对化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著作出版问世,这本书就是《怀疑派化学家》,它的作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就在他诞生的前一年,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著名论断的近代科学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刚去世。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比波义耳小16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