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骑虎难下成语故事_成语“骑虎难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骑上虎身,很难下来。

  【用法】

  用来比喻做事中途遇到困难,迫于形势而又无法中止。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所中下哉!”

  【成语故事】

  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历阳守将苏峻和寿春守将祖约,打着诛杀辅佐成帝的中书令庾信的旗号,率军攻打京城建康。在这危急时刻,江州刺史温峤挺身而出,联合逃亡到他那里的庾信,共同推举征西大将荆州刺史陶侃为首领,共伐叛军。可是,叛军人多势众,又挟持了皇帝,陶侃一连打了几个败仗,最后,连粮草也发生了困难。这时,陶侃心中萌生畏惧,便责备温峤说:“起兵时,您说您那里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只要我出来当个盟主就行了。可现在将在哪里,粮又在哪里?如果粮食再不能及时补给,我只能率部回营了,等以后粮草齐了再打吧!”温峤不以为然:“您的看法不对,战胜叛军的关键在于精诚团结。当年刘秀、曹操之所以能以少胜多,正因为他们是正义之师。苏峻、祖约之流有勇无谋,欺世盗名,我们一定能打败他们。现在皇上蒙难,国家危在旦夕,我们决不能半途而废。您好比骑在猛兽背上,不打死它,怎么能下来呢?您现在若撤军,一定会影响士气。”陶侃听从了他的建议,坚定信心,最终取得了胜利。

骑虎难下成语故事_成语“骑虎难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们曾是国家的功臣却因私欲膨胀 走上叛国亡命灭族不归路

    本文首发于大风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正月、明帝太宁元年(323年),执掌东晋军政大权的琅琊王氏家族的王敦,因不满晋元帝重用鼓吹强化皇权,削弱门阀大族权势的刘隗、刁协等,及面对晋明帝步步紧逼,同时重病缠身,急欲趁生前完成改朝换代的「”使命”,先后两次发动武装叛乱,兵犯京师。第一次武装叛乱,因晋元帝势力寡弱,准备不足,加之晋元帝推行的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程度不等地侵犯到其

  2. 此人是陶渊明曾祖父,虚伪堪称东晋岳不群,搬砖都能搬出优越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靠着一首首含义隽永的田园诗,奠定在诗圈儿的祖师爷地位。陶家出了这么一位宗师级人物,源自家族世代传承。陶氏家族在东晋算不上顶级豪门,比不上王谢庾桓等世代兴旺的大家族,但在陶渊明曾祖父陶侃这一代,一度成为东晋最有权势的大门阀。陶侃字士行,生于三国末年,跨越三国、西晋、东晋三个时代。历史人物但凡跟三国挂上都令人眼前一亮,一股英雄人物的即视感。况且此公连跨三

  3. 养不教父之过,但为什么历史中多是母亲教育的案例?

    从小就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在《烈女传·卷一·母仪》中就有所记载。孟子的母亲为了能够给孟子带来良性影响,屡次搬家。而也正是孟子母亲的深明大义和教育之心,才有了之后的孟子亚圣。当然历史中并不乏类似的情况,在五千年华夏文化里,多有母亲教育版样的案例。而且正史记载之中多有母亲对孩子教育的描述,却鲜有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这不得不说是一件特殊的现象。

  4. 桂平:清同治年间·浔州府属平南县域地图

    平南县,位于西江上游,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区。平南县境地区域的历史经历很丰富,近二千年历史沿革,曾分立过三州、十县。平南的历史上的行政归属,在旧时一段时间里,是浔州府属四县之一。相对其他三县,桂平,贵县,武宣来说,平南的县制历史要晚几百年。平南境内正式的郡县历史,就是从这一年的武城县开始记录的。

  5. 此名将头角初露时,已年近五旬,挽狂澜、建大业,孙子是李白偶像

    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冒姓建汉,克洛阳、取长安,于西晋建兴五年十一月迫降晋愍帝司马邺。由是,西晋宣告灭亡。第二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称晋王,改元称建武元年。东晋王朝徐徐揭开了序幕。东晋建武二年三月,愍帝遇害的消息传到建康,晋王司马睿才改称皇帝,史称晋元帝。东晋小朝廷草创,面临的困难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一番大混战过后,成三足鼎立之势。晋灭三国,江东是最后并入大晋版图的。

  6. 中国「 ”三大处世立命奇书”精华24句,做到这些,好运自然来

    明清是中国古代出版的鼎盛时期,不仅诞生了四大名著,在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也有许多著作问世,影响最为久远的莫过于《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三部,这三部书可谓字字珠玑,简洁明了,一看即懂,被后人称为「”明清三大处世奇书”,书中绝大多数道理,放到今天仍然受用。下面,朗读君精选了三部奇书中对我们当代人最有价值的部分,以飨大家。一、细细品味《菜根谭》,你的心智会越来越明「”人咬得菜根,则百事

  7. 截发筵宾:这位母亲为了儿子的前程也是拼了

    相信很多人对陶侃这个名字一定会很陌生,不过他的曾孙大家就非常熟悉了,那就是著名的田园派诗人陶渊明。

  8. 史书评价颇高的庾亮为何频繁出丑?只因他的对手叫王导

    陶侃的几个儿子最先出局,因为他们兄弟并没有很明显的高下之分,所以一直在内讧,无法联手接管陶侃留下的权力。但陶侃留下的权力实在太大了,无论谁来接管,都必然会拥有凌驾于庾亮之上的权力,并足以与王导抗衡。就算司马衍有权力决定荆州刺史人选,他也不会任命庾亮。基于这两个疑点,我的看法是:庾亮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权力,应该是王导默认的。为了不成为众矢之的,就只能便宜庾亮了。

  9. 庐山慧远

    当时,高僧道安在太行恒山建立寺院,弘传佛法,名声很大,慧远前往归附。桓伊就在庐山的东部为慧远修建了许多僧房和殿堂,这就是东林寺。桓玄带兵征讨殷仲堪时,路过庐山,派人请慧远出山。慧远声称有病,桓玄便亲自进山。手下人对桓玄说:“殷仲堪曾经上山敬礼慧远,您可不要这样做。”桓玄认为慧远回答得非常正确。下山后,桓玄对部下说,生平从未见过像慧远法师这样的人。慧远只好留步,与二人依依告别。

  10. 海滨常见流光数丈 打捞上老一尊金佛像

    后因功高盖主,遭到权臣王敦忌妒,贬官出任广州刺史。等到在...建筑旗坛时,渔人经常看见海滨流光数丈,经日不绝,于是将此奇特景象告诉陶侃。陶侃派人在放光处打捞,没过多久,就从海底打捞起一座金佛像,金像座下刻有铭文,却是一段梵文。由此可见,当日打捞这尊佛像,就是阿育王所造文殊菩萨像。文殊菩萨像有如此灵感,大概也是因为所请之人不同:陶侃有缘,方获海底文殊菩萨金像;慧远有德,才能有幸供养神圣金像。

随机推荐

  1. 梦见小三哭闹

    周公解梦梦见小三哭闹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小三哭闹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旧床

    周公解梦梦见旧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旧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新疆「 ”吐鲁番市”概述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当时吐鲁番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主,并渐渐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下来。据《史记》的记载,生活于吐鲁番盆地一带的土著居民是姑师人。他们在吐鲁番盆地上建立了姑师国、狐胡国、小金附国、车师后城长国、车师都尉国。西汉时期,中国北部的匈奴控制着西域大部,并不断侵扰汉朝。

  4. 阿耳戈船英雄在楞诺斯岛的故事

    顺利航行了不长一段时间,阿耳戈船英雄来到鲜花盛开的楞诺斯岛。阿耳戈船英雄在楞诺斯岛靠了岸,派出一名使者进城联络,这时候岛上的人都集中在市内广场上商议对策。年轻的许普西皮勒提议不放阿耳戈船英雄进城,她担心阿耳戈船英雄们知道她们所犯的暴行。但是年老的波鲁克索提出异议,她坚持认为应放阿耳戈船英雄进城。她们恳求英雄们不要抛弃她们,恳求英雄们留在楞诺斯岛上。

  5. 《往生论注》讲记五

    讲记五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当然欲界贪染最重的是异性,这是一大根本,所贪的也是这五样欲尘。“兴大悲”就是油然生起誓欲把无量众生救出三界的大悲心。《辨法法性论》:“涅盘法由法性安立”也是说它。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

  6. 梦见男生

    周公解梦梦见男生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男生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通文调武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ōngwéndiàowǔ【解释】指卖弄文才和武艺。【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严刑》:“我这里是甚麽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例子】无【相关】百度“通文调武”

  8. 摧坚陷阵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uījiānxiànzhèn【解释】摧:击溃;坚:锋芒,引伸为精锐;陷:攻入。攻入并摧毁敌军的阵地。【出处】《南史·桓康传》:“摧坚陷阵,膂力过人。”【例子】【近义词】摧锋陷阵【相关】百度“摧坚陷阵”

  9. 梦里寻己千百度 -周公解梦

    梦里的她,有种求助无门的凄惶。这样的梦,一再重复上演,即使醒过来后,她仍为梦中当时的惶恐,充满深深的无力感。然而,每一次相同的梦境里,她依然是那个心焦的女孩,在自她建筑的愁城中暗自担忧。她想,梦中的情境无疑地反射出她的内在性格,她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故做坚强的人。梦里的她,遍寻不著自己的座位,或许就是现实生活中,她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产生不确定感。

  10. 马使爷与五营将帅

    马使爷与五营将帅  五营将帅为:  中营李元帅统帅,其色黄,统帅三千军马及三万兵员,号称三秦军;  东营张公圣者都督,其色绿,统九千军马及九万兵员,号称九夷军;  南营萧公圣者都率,其色红,统八千军马及八万兵员,号称八蛮军;  西营刘公圣者统领,其色白,统六千军马及六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