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千多年前,一本被盗墓贼带出的惊世史书,彻底颠覆了中国的历史

说到史书,大名鼎鼎的要数《史记》,更早的还有孔子编撰的「 ”让乱臣贼子惧”的《春秋》。 影视剧中的孔子 无论是《春秋》还是《史记》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张「 ”法先王”,其实就是学老祖宗贤明的做法,为此对夏商周三代以及三皇五帝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可是,西晋偶然的一个盗墓事件,却让人们对《春秋》、《史记》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古墓天书横空出世 西晋咸宁五年(另说是太康元年或二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距离洛阳不远的汲郡发生了一起盗墓案,这本是一个小事,却在中国文化史上掀起了 ... 澜。 盗墓贼的名字很奇葩,叫「 ”不准”(其实这两个字念作「 ”否标”)。 这个不准几乎盗遍了所有春秋和战国时代的大墓,基本上都是皇族和贵族的大墓。 有一次,不准潜入了魏襄王的陵墓,把金银珠宝和古董席卷一空后,他还发现了一些竹简。 对于贼来说,这些竹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不仅不值钱还重,甭说带走了,他看都懒得看。 后来不准的踪迹被人发现了,等官员的人赶到的时候,这个墓都已经被偷盗完了,地上只剩下被遗弃的竹简,竹筒上有一些形似蝌蚪的文字。 官员们觉得这些蝌蚪文非同小可,立即将此事上报朝廷,并收集竹简,足足装了十车。 古代竹简 这十车的竹简还不是全部的存量,据说当时不准进入魏王陵墓的时候,带来的火把突然熄灭了,为了照明,他就直接拿起旁边的竹简烧了起来。 据后人考察,他最起码烧掉了几十片竹简,果然,没文化,真可怕。 恰逢当时的皇帝晋武帝是个文化人儿,所以对这些竹简相当重视,让学者们苦心钻研,最终整理出了先秦古书十几种,共七十五篇。 其中《纪年》十三篇尤为珍贵,由当时西晋帝国最有文化的御用秘书荀勖、和峤首先将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时通用的文字誊写,形成初释本,又称「 ”荀和本”。 不过,这二位还未认真研究,就相继挂了,也许是嫌他们寂寞,晋武帝不久也下去了。 晋惠帝即位后,秘书丞卫恒又奉命考正竹简,但卫恒不久被 ... ,佐著作郎束皙继续了未竟的事业,形成考正本,又称「 ”卫束本”。 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咸阳,导致战国之前的史书大都消亡,《纪年》十三篇成为唯一未经焚毁和篡改的上古史料,意义非同一般。 因为在汲郡古墓中发现,称之为《汲冢书》,又因为写在竹简之上,称之为《竹书纪年》。 上古机密惊人爆料 相比《竹书纪年》的象征意义,它的内容就更加亮瞎狗眼了。 我们在《史记》里知道,尧帝把位子让给了舜帝,舜帝又因为大禹治水的功劳把位子让给了大禹,这种代表最原始的民主的禅让制,很受儒家思想的推崇。 但在《竹书纪年》中,舜帝是另一副面孔,不仅尧帝年老痴傻,舜帝还囚禁放逐了他,不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丹朱见面,禅让变成了 ... 裸的篡位。 还有那个「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伊尹,不想治理天下的厨子不是好厨子,李大嘴你羞愧不? 《史记》上说因为太甲不明,伊尹让他在桐宫闭门思过,三年后又亲自将他迎回,这多么伟光正,伊尹多像商代帝王严厉而又负责的老师。 在《竹书纪年》中,伊尹流放太甲而自己称王,结果太甲潜逃后 ... 死伊尹复位,国之栋梁变成了篡位的乱臣贼子。 大家一定记得「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词语,提醒我们防微杜渐,不要因不起眼的小事坏了整个大局。 这话说的其实就是春秋的周厉王,因倒行逆施,导致国人暴动。 《史记》上说周厉王出逃以后,周公、召公二相共同执政,而《竹书纪年》却说是由共伯和,即共国的伯姬和,暂代君位。 要说西周后期最雷人的君主,周厉王真算不上,那位「 ”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才是。 《史记》上只说犬戎攻破镐京后,周平王宜臼即位,西周变成了东周,这就完事了。 但《竹书纪年》却记载周平王是外公申侯所立,周室则拥立周幽王之弟余臣,称为周携王。 也就是说,有段日子,是「 ”天有二日”。 这是不是很颠覆我们正常的三观,按说这样一本有轰动效应的书,应该像今天的爆款文章一样,轻松10W+,红遍大江南北。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竹书纪年》在之后遭遇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竹简原书被毁,初释本、考正本传世,却一路散佚,到了宋朝已不见记载。 好不容易现世,却因为内容太过惊世骇俗,被统治阶级和学术界主流视为异端,恨不得一把火烧掉,也禁了一千多年。 花开两朵谁真谁假 虽然《竹书纪年》有一些与正史不同的地方,但断言它颠覆了中国历史,也实属于夸大其词。 三皇五帝 上古历史本来就是一本糊涂账,竹书纪年也只是一例孤证,所谓孤证不证,怎么能无条件接受? 再说了,原简是用先秦古文写成,到西晋时能识别的人已经不多,后人难免误读,再加上不断散佚,总会有些鱼龙混杂的说法,或者出现不同的解读版本。 元末明初乃至于明代中期,就出现了「 ”完整”的《竹书纪年》,春秋战国部分采用了周天子纪年,它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但清代学者大多断定它是托名的伪书。 现代学者通过考证认为,尽管今本真伪存疑,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古代竹简 真书有纰漏,伪书还有价值,这里边的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 不过,无论《竹书纪年》中记录的历史真也好,假也罢,它只是对历史的另一种见解,代表着一种思想和价值观。 孟子言:「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历史的了解,史书资料只是作为参考,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一千多年前,一本被盗墓贼带出的惊世史书,彻底颠覆了中国的历史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7.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平心而论是什么意思?

    【拼音】píngxīnérlùn【解释】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平心而论,王弻始变旧说,为宋学之萌芽。”【例子】当前踧落,固是数之不偶,平心而论,文亦未便登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反义词】弄虚作假【相关】百度“平心而论”

  2. 鹰犬塞途是什么意思?

    【拼音】yīngquǎnsāitú【解释】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出处】【例子】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相关】百度“鹰犬塞途”

  3. 伴食中书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ànshízhōngshū【解释】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出处】《宋史·胡铨传》:“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例子】人有投匿名诗云:“文章声价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又西;回首湘江春水绿,鹧鸪啼罢子规啼。”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李西涯》【相关】百度“伴食中书”

  4. 清华毕业生出家8年收养26弃儿

    清华毕业生出家8年收养26弃儿1995年出家前,智宏法师是清华大学哲学系学生,因为“在哲学中没有找到需要的答案”,毕业后她选择宗教,选择了佛门。从01年至今,她收养了26名弃儿,其中的20多名已在国内的一些佛学院就读或毕业。智宏法师将小女孩带回庙中,却一直不见小女孩的家人来接孩子,而且发现女孩身患重病。在和智宏法师相处的日子里,小女孩对智宏法师产生了依赖。至今已捡到24名女孩,2名男孩,大多身患疾病。

  5. 中国古代有关“大与小”的诗句有哪些? | 历史新知网

    作者:唐白居易出处:《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2、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作者:唐杜甫出处:《新婚别》3、古今功独出,大小隐俱成。作者:唐姚合出处:《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4、大小适相同,本来无别处。作者:宋苏辙出处:《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其一_百度汉语》5、大小且相依,荣枯何足顾。

  6. 《人物故事图》册(明)

    (责任编辑:admin)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7. 多积阴德

    多积阴德明·管东溟昔人有云,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万世传家之宝训也。善而曰积,不尚阳德而尚阴德也。必举家咸务阴骘,而后可称积善之家。愚讲修身齐家之道,一一以孔子之庸德庸言为矩。而所以行庸德,谨庸言,亦必归重于程朱之绳墨。独于三世因果,及三祗修证之实际,则不得不破程朱之关。一身不足以尽积善之庆,故其余又及于子孙。

  8. 普布利乌斯·奎因克提里乌斯·瓦卢斯是谁_普布利乌斯·奎因克提里乌斯·瓦卢斯死因_普布利乌斯·奎因克提里乌斯·瓦卢斯在哪死的

    本名:普布利乌斯·奎因克提里乌斯·瓦卢斯所处时代:古罗马共和国末期和帝国前期民族族群:古罗马人出生地:罗马城出生时间:公元前46年?日去世时间:公元9年9月10日主要成就:平定潘诺尼亚行省平息土著的叛乱;日耳曼尼亚行省新的总督;瓦卢斯——条顿堡森林战役主将普布利乌斯·奎因克提里乌斯·瓦卢斯,公元前46年?西方文明的版图从此大致形成,而瓦卢斯恰恰是这一历史转折点的标志性悲剧人物。

  9. 大缪不然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àmiùbùrán【解释】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同“大谬不然”。【出处】明·张敬修《文忠公行实》:“太师心知其事大缪不然,为解说于上,请以百口保其无他。”【例子】无【相关】百度“大缪不然”

  10. 安史明金汤解毒

    安史明看见了,进店买了壶酒,两碟拼盘,把一个精致的竹篮放在桌上,独自喝起酒来。安史明匆忙随人走了。>>安史明故作焦急地说:“快,快,快吃金汤,只有金汤才能解药性!”安史明用手指指门口的几挑子大粪说:“那不是?要是再过一阵,只怕就连金汤也解不了啦!”>安史明这才说:“我叫安史明,刚才点心里并没有毒药,这次稍稍惩罚你一次,你要记住,臭的不是大粪,而是你这种粪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