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交通改变城市:清代的郑县到河南省会郑州

导语: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我国华中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郑州的兴起与铁路息息相关,近代京汉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修筑,直接带动了郑州的大发展,郑州因此被称为「 ”铁路拉来的城市”,和湖南省的株洲市并称为「 ”北郑南株”。本文尝试分析铁路对郑州的意义。 郑州 1.郑州的历史沿革 郑州在春秋时期先后属于管国、郑国,战国时韩国灭掉郑国,遂为韩国故地。西汉建立后,为故市侯国辖地。汉武帝时期,废故市侯,属三川郡中牟县。东汉、魏晋到东魏时期,中牟县先后隶属河南尹、荥阳郡、北豫州、荥州。北周静帝时,始设郑州,这是首次出现郑州之名,隋代先后更名为管州、郑州和荥阳郡。唐代建立后,恢复管州,天宝年间又改为荥阳郡,乾元年间复置郑州,宋代仍为州制,州治管城县,熙宁年间废州,管城县隶属开封府。金代改郑州为故市,元代建立后复改郑州。明代沿袭元制,置郑州,管辖四县,属开封府,清因明制,雍正二年升郑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废直隶州,仍属开封府。 1911年,郑州火车站铁质天桥 从郑州的历史沿革来看,郑州在清代属于开封府管辖下的州,地位不是很高,郑州地位的提高得益于清末两条铁路的修建。 2.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修建 1889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向清廷建议修建京汉铁路,但是当时清廷内部保守势力强大,很多大臣反对修建铁路,加之当时国库空虚,因此清廷并没有采纳张之洞的意见。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直隶总督王文韶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再次上书清廷,请求修建京汉铁路。1895年,张之洞第三次上书清廷,请求修建京汉铁路。在张之洞三番五次的上书之下,清廷终于允许商民自行筹款修建。1896年,张之洞和王文韶奏请设立铁路公司,清廷准奏。 平汉铁路全图 次年,盛宣怀在上海设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先后向比利时、法国、俄国等国借款,1898年5月,从滠口和保定两头向郑州勘测,卢沟桥至保定段于1899年1月建成,1899年2月通车,京汉铁路于1905年11月全线铺通,1906年4月正式通车。京汉铁路在过黄河时,因开封附近黄河地势较高,造桥成本高,故而放弃开封而选择从郑州过黄河,这一决定对郑州和开封两座城市的发展影响深远。 平汉铁路郑州火车站 陇海线自江苏连云港引出,终点为甘肃兰州。1903年11月,盛宣怀与比利时铁路公司代表在上海签订《汴洛铁路借款合同》,开始修筑汴洛铁路,汴洛铁路从河南开封引出,经中牟、郑州、巩县、偃师到洛阳,全长185.4公里,1905年6月开始动工,1907年3月,开封至郑州段铁路建成,1908年12月开封至洛阳段全线贯通。1907年,清 ... 批准成立商办河南省铁路公司,次年在开封正式成立。铁路公司成立后,便积极筹划开封至连云港段和洛阳至兰州段的修建工作,因受财力、革命以及战争的影响,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国民 ... 才修通连云港至天水段的铁路,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8月,陇海铁路全线通车。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点就在郑州,这就直接带动了郑州的经济发展和地位的提升。 3.铁路修筑成功后对郑州的影响 在铁路没有开通以前,中原和周边地区的贸易运输主要是依靠驿路和水路运输。明清时期,河南地区繁华的商埠多是分布在内河沿岸。例如地处卫河沿岸的道口镇(今河南省滑县),在明清时期就发展成为河南北部与天津之间的交通要道,长江以南和华北地区间的传统交通渠道,大多以汉口为起点,由陆路运至道口,再经由卫河,通过水路将货物运至山东,天津和北京等地。再如地处河南开封府商水县的周家口(今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位于沙河,颍河和贾鲁河的交汇处,是淮河最大支流颍河的航运终点,由周家口出发的船只,沿贾鲁河上行至朱仙镇,再沿沙河下行入淮河,由运河通长江,贸易的便利带来了周家口这个集镇的繁华,江南地区的货物经周家口转运至北方各地,河南省东南部的货物则由周家口转运至江南地区。 陇海铁路示意图 铁路开通以后,对传统的驿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产生了重大的冲击,相对于铁路运输,驿路运输存在运输迟缓、费用高的问题,水路运输存在速度慢,运输时间长,且容易受季节影响的缺陷。铁路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渐渐让位于铁路运输,位于铁路沿线的城市开始取代传统的水路商埠,而郑州就是这些城市的杰出代表之一。 4.郑州崛起 随着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的相继通车,郑州处于两大南北和东西交通干线的交汇处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交通的便利提高了货物运输的速度,运输的大宗货物主要是煤炭和棉花。 京汉铁路黄河铁路桥 郑州周边的煤矿资源丰富,如著名的六河沟煤矿、清化镇煤矿。这些煤矿出产的煤炭大部分先聚集于郑州,再从郑州经由铁路运至全国各地。郑州周边的棉花资源也非常丰富,1915年到1924年,经由平汉铁路运输的棉花数量从18929吨增长至35307吨,最高年份运输量达到67090吨。当时郑州周边的河南省、陕西省和山西省的棉花都先聚集至郑州,然后再从郑州运送至全国,一年的集散量大约为60万担,所以当时人称这批棉花为郑州棉。 民国时期函谷关和陇海铁路隧道 大宗货物的运输也带动了郑州工商业的发展,最初各类商贩多集中在火车站一带,以后商贸活动逐渐扩展到大同路、二马路、操场街一带。到20世纪20年代初,郑州被辟为商埠,商贸发展的更加繁华,棉花、粮油、药材和杂货等交易行和商店等鳞次栉比,由于交通的便利,郑州很快成为中原地区大宗土特产的集散地,交易量较大的有棉花、粮食、油料、中药材和皮毛等产品以及由沿海商人经销内地的轻工业产品和洋货。随着棉花运输的发展,郑州也逐渐出现棉纺织加工业,1920年5月,穆藕初在郑州创办豫丰纱厂。棉纺织加工业的出现,也带动了面粉业等轻工业的发展。郑州逐渐变成了一座工商业城市。 郑州国棉一厂 5.蓑翁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郑州的政治地位也相应的提高了。在京汉铁路的通车的当年(1904年),清 ... 便升郑州为直隶州。民国时又改郑州为郑县,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综合考虑,1953年,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这为郑州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进一步巩固了郑州的地位。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司绍晞:《郑州历史沿革考略》 2.马义平:《近代铁路通行对中原城镇格局变动的影响》 3.刘守科:《近代郑州的城市规划方案及其比较》 4.张平主编:《郑州市志》 4.宋谦:《铁路与郑州城市的兴起(1904-1954)》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 欢迎关注今日头条号/微信公众号:江南蓑翁 合作与转载,请联系:2697383062@qq.。

交通改变城市:清代的郑县到河南省会郑州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00年前,孙中山设想建设3个世界级港口:以港口来带动中国的复兴

    一,孙中山的港口建设思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不就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按照「”南北议和”的协约让给了袁世凯。孙中山认为此时已经实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和民权,只有民生尚待实现。于是孙中山从当年就开始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收集资料,并且宣传「”平均地权”、「”兴办实业”「”修建铁路”等思想。到1918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上海写下了《实业计划》、《民权初成》,

  2. 同为清末民初的「 ”长江五虎”,为什么独独安庆在近代走向衰落?

    安庆,位于安徽西南部,皖江与长江交汇处,西接湖北,南临江西,东周时期就是古皖国的所在地,今日安徽简称「”皖”,即是因此得名,南宋时期,为守卫长江,在此建城,因绍兴年间的舒州德庆军改称为舒州安庆军,故以安庆名之。由于地处长江沿岸,安庆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守卫南京的西大门,自明末一来,就由巡抚在此镇守。乾隆25年,安庆升级为安徽省布政使司所在地,至此,安庆完成了从...重地向政治重地的转变,而随着长

  3. 10岁赴英14岁留德,会9门外语13个博士学位傍身,却痴迷一夫多妻

    提起民国,不得不得民国的知识分子。乱世民国,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社会转型,名士辈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可以匹敌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代大师辈出:王国维、蔡元培、胡适、康有为、梁启超、鲁迅、陈寅恪、吴宓、刘文典、冯友兰、钱钟书、郭沫若、章太炎、赵元任、叶企孙、梅贻琦、林徽因、钱玄同……

  4. 100年前,孙中山规划了一条西南出海铁路,如今显得遥遥无期

    1917年,孙中山开始将自己的实业计划写下来,到1919年完成了《建国方略》。在其中的《实业计划》的西南铁路系统中,孙中山设想7条主要的铁路,以连接珠三角地区和云贵川地区。

  5. 咸阳老照片:国棉一厂,东方红,505,北门口,大世界,文化宫

    西北国棉一厂电影院十字西北角的服务楼旅社东方红商场最早广场的毛主席像渭滨公园东门的工农兵雕像咸阳原邮电局大楼咸阳原邮电局大楼电影院十字505广场北门口十字北门口转盘「”咸阳第一高楼”美誉的凌云楼大世界商场和人民副食商场五中——育才中学西...族学院(民院)实验中学一号大桥一号大桥工人文化宫财政局市...西北国棉七厂二印西北国棉二厂八十年代人民路上的梨树丰收了(咸纺机大门口段)陕西第一毛纺厂陕西第一

  6. 秦皇岛老照片:朝阳街,福寿里,人民影院,燕滨商场,蓓蕾商场

    70年的文化路70年铁路公路立交桥1977年秦皇岛火车站70年代的秦皇岛市医院邮政局办公楼1978年,康乐里,秦皇岛第一批楼房!分明是乡村么......1983年,秦皇岛第一家酒吧人民医院秦皇岛百货大楼秦皇岛新华书店人民影院长城马路五金店门口提起燕滨商场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它离我单位最近,而且货物比较齐全,三天两头逛燕滨,想起来还挺留恋的。

  7. 王荷波:临难前留给家人遗言「 ”绝不能走与我相反的道路”

    王荷波,男,1922年加入中国...。曾任...中央局...、临时中央......、中央监察...会主席、...中央北方局书记等。王荷波王荷波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是中国...早期领导人之一。

  8. 大同老照片:四牌楼,红旗商场,大西街,御河桥,东方广场,九龙宫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9. 甲午战争后中日成为世仇,康梁变法失败为何还逃往日本?

    1853年「”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打开国门,这也激励了日本变法图存、学习西方的...,日本派100多名官员到西方学习,促成了「”脱亚入欧”的明治维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船坚炮利的日本战胜了庞然大物的中国,致使中国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自此之后,一批年轻的士子如康有为、梁启超,致力于变法图存,一些洋务派官员如张之洞、陈宝箴等也利用手中的权力,推行实质性的变革,师夷长技以制夷。戊戌年

  10. 1910-1911年东北的肺鼠疫流行及应对

    1910-1911年东北的肺鼠疫流行,就可以认为是处在这两种趋势的交错点上的事件。1910年9月16日,在俄国的达乌里亚发现了首例患者。到11月,肺鼠疫流传至哈尔滨等东北北部地区,至1911年1月,在包括东北南部的广大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流行。1910年10月27日,哈尔滨的俄国租界发现了第一例肺鼠疫患者。俄国方面派出来自东清铁路公司的人员,偕同医师对傅家店的肺鼠疫发生情况及相应对策展开调查,并会同商会协商应对举措。

随机推荐

  1. 刘备落魄时期先后投奔过七人 他是怎么拿下大汉的半壁江山的

    眼看这性命不保,聪明的刘备果断选择离开曹营,投奔在袁术帐下。所以说,刘备投奔过的主子,还真的太多了。说到刘备自己真正的谋略,是比不上同时期的北魏曹操和东吴孙权的。在这两场战役中,皆是刘备亲力亲为,无论任用人事还是战事布局,无不没有他的影子。而这三场战役下来,基本上让刘备拿下了大汉的半壁江山。

  2. 梦见不上班了

    周公解梦梦见不上班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不上班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喂猪梦到喂猪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喂猪好不好

    做梦梦见喂猪好不好?梦见喂猪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喂猪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喂猪人是自己,预示的是你的财产会越累积越多,而生活安稳又幸福。单身的人士梦见自己喂猪,那就是爱情在慢慢靠近,只要给点耐心追寻即可成功。梦见猫生小猫梦到猫生小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猫生小猫好不好商人梦见喂猪,请不要担心,这是吉兆,生意会有起色,收获不少。

  4. 李贺很经典的一首诗,其中一句充满了豪情壮志,鼓舞了无数人

    古人讲究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于是常常会出现避讳的现象。

  5. 大鸿胪

    新莽改为典乐,东汉时复称大鸿胪。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汉的少数族君长,在接受汉的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属于礼仪方面的事务,都由大鸿胪承办。大鸿胪秩为中二千石,有丞。魏晋至明清,大鸿胪职掌屡有变化。魏晋及北魏,大鸿胪在掌一般殿廷礼仪的同时,仅负责夺爵削地事务,其余权力分归尚书省吏部、礼部、刑部。

  6. 时过境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íguòjìngqiān【解释】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出处】【例子】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之一0六回)【近义词】时移俗易【反义词】一如既往,依然如故【相关】百度“时过境迁”

  7. 梦见订亲

    周公解梦梦见订亲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订亲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西周是什么时期?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西周的国家实行分封制,即古书中所说的“封建”,而分封制的基础则是宗法。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由它构成了等级阶梯,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形,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完备的程度。刑罚是用来控制、镇压平民和奴隶的,有死刑、墨刑、流刑、鞭刑、罚金等刑罚和一套诉讼审判制度。

  9. 少年壮志

    少年壮志   经典少年壮志励志文章一:   题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今日再徘徊,明日必伤悲。在这如花的年华,咱们有的是时刻,但是咱们却在时刻上输不起。不管你怎样,时刻依旧在走,你我无法将它停止,也无法使它倒转,既然咱们都无能为力,那何不逆而顺之...

  10. 韩山片石

    南北朝时著名文学家庚信,受梁明帝派遣出使北周。很喜爱北魏文学家温子升所作《韩山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