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燃料弹药不用光,我们就一直往西打:1986年苏联还惦记着三战

1945年7月17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柏林市西南郊的波茨坦召开会议,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解决欧洲问题展开讨论。就在这场会议上,美国高层意识到自己同苏联毕竟在形态意识上毕竟处于根本对立,许多问题根本谈不到一块去,因此,美国方面做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就再打一仗。波茨坦会议刚一结束,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就命令艾森豪威尔制定一份专门用来对付苏联的作战计划。 在这份作战计划中,美国相当依赖核武器,也希望借助它尽可能快速地解决麻烦。根据计划,一旦与苏联爆发战争,美军会将至少20个苏联主要城市作为打击目标,在战争爆发初期就使大部分苏联战略枢纽陷入瘫痪,极大地折损苏联的作战实力;同时,部署在欧洲的美军和盟友部队会对苏联展开 ... 打击,以求在苏联的战争潜力得以兑现之前结束战争。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确实有这样的资本;尴尬的是,一直到这份计划作废,美军也没能拥有足够的核武器和投掷核武器的B-29轰炸机。 1949年8月25日,随着苏联第一颗原 ... 的成功试爆,美军先前的计划宣告作废。不过,此时美军手中有了更好的底牌——核武库大大充实,核武器的威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在新一轮的作战计划中,美军将核打击目标扩大到了200余个,它们分布在苏联100座大城市或中小城镇中。美军希望通过一次性投入300枚核弹和3万颗各类炸弹的地毯式毁灭性打击,一次性使苏联工业体系陷入瘫痪,同时摧毁敌方超过80%的工业潜力。次年初,美军又制定了一份专门应对苏军在东海岸登陆的反击计划,其中,美军不但要凭借陆、海、空一体作战夺回失地,更要一举将战线推到欧洲,在敌人后方建立 ... 基地以持续无间断地对敌军目标实施打击。 1957年,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托马斯·鲍尔提出,「 ”第三次世界大战”一定会是场核战争,因此,谁先动手便至关重要。因此,鲍尔建议美军派出战机在苏联边境进行全天候巡逻,一旦对方有一点不对劲的动静,美军就立刻展开核打击。古巴导弹危机后,鲍尔的建议得到了五角大楼的默许,随后,越来越多的北约飞机和舰船频频出现在苏联领空领海,其中不乏后来在历史上颇有名气的小冲突。我们由此可见,随着苏联军力的不断提升,美军的计划也在不断修改,虽然规模在不断提升,但美军的计划中明显多出一份被动与无奈;苏联则恰恰相反。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讲到二战结束那会儿,损失惨重的苏联曾主动寻求同西方国家的合作,但美英法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令苏联高层忍无可忍。1947年,苏联 ... 部发布政令,声称虽然经过数轮裁军,苏军总规模仅有约500万人,且根据当下的计划,苏军总人数可能会进一步裁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可能爆发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好准备。根据高层要求:「 ”‘反苏维埃战争’一旦全面爆发,苏军将在10天内恢复到1100万人。”这些部队足以让苏军在西部边境和东欧诸国之间填充数十个满编集团军。 不过,那会儿的苏联军力跟美国毕竟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武器装备水平的不足令苏联的处境相当尴尬。因此,我们从苏联最初版本的作战计划中不难看出,苏联高层的战略战术观念仍停留在二战时期,「 ”人海战术”的意味相当浓厚。当时美军的轰炸机可以轻而易举地突袭苏联本土,而苏军却无法触及美国,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据说当时的苏联专家居然想出了这样一套方案:将一面聚光镜送上太空,让汇集起来的太阳能直射到美国城市,让整座城市变为焦墟。这个放到今天也让人有点不太敢想的「 ”作战计划”居然得到了军方的高度重视,高层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 一手导演「 ”西方-81”军演的苏军元帅维克托·格奥尔基耶维奇·库利科夫曾表示:「 ”中欧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西方国家来说,它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在苏军的「 ”三战计划”中,战火可能触及的地区被划分为14个战区,而中欧地区则是整场战争的关键。围绕着这个核心,苏军最初的作战计划大概可以概括如下:以坦克、火炮和轻型战术轰炸机组成的突击集群沿易北河向西攻击前进,「 ”只要燃料不断,弹药不完,向西的进攻绝不停止。”为了胜利,苏军甚至可能「 ”像法西斯一样凶残的敌人使用非人道武器”——这颇有不择手段的意味。 这份作战方案有点「 ”光脚不怕穿鞋的”意思,但当第一颗原 ... 爆炸成功后,苏联立马咸鱼翻身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军不但收获了原 ... ,远程轰炸机和弹道导弹的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随后的十年里,苏军军力得到长足发展,不过有趣的是,苏联人似乎更加倚仗常规武器,同时,苏联也并不急于同美国抢先手,而是重点考虑如何在西方国家的核打击后仍然保持相当强度的反攻。直到60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才渐渐改变战略观念;70年代初期,苏军核洲际导弹数量超过美国,同时手握无坚不摧的「 ”钢铁洪流”,在这种优势下,苏联制定了一套以「 ”主动进攻”为主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作战计划”。 根据这套计划,苏军要「 ”一周内渡过莱茵河”,苏军将协同民主德国部队从中路突破,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负责对巴伐利亚州方向展开进攻;苏联喀尔巴阡、敖德萨军区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部队则「 ”借道”南斯拉夫,一举摧毁位于那不勒斯的北约南欧司令部。最终,多股部队将在法国里昂会师,整个过程不超过两三周。在陆战发生的同时,北方舰队、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会将整个欧洲大陆的北约入海口封锁,切断美英对大陆上盟国的支援。另外,一旦美国对苏联城市展开核打击,作为回应,苏联将会核平北约的所有战略枢纽和重要城市,其中包括布鲁塞尔、汉堡、法兰克福、安特卫普等。 2007年,当一份与苏联「 ”第三次世界大战作战计划”的文件在布拉格被发现时,北约 ... 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苏联的作战安排精确到了小时。就拿民主德国为例,仅20万民主德国部队能够在2小时内完成作战动员,而海军则随时可以发动进攻。相比之下,美军「 ”长达”两个星期的部署显然是迟了许多。得益于强大的动员能力,莫斯科似乎对这场计划中的战争志在必得,根据档案,苏联方面甚至印好了占领各国后接管对方 ... 的官员证件,甚至为联邦德国准备了新的货币。 值得一提的是,为「 ”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的不仅仅是美苏两国,不敢落寞的英国同样也有一手准备。然而面对苏联这个强悍的对手,骄傲的「 ”日不落帝国”却有点耍赖的意思。根据一份20世纪70年代解密的英国机密文件显示,英军的作战计划就是用核武器轰炸苏联主要城市;「 ”如果能 ... 死1000万俄国人,这种巨大的、难以承受的伤亡会让他们停止战争。”随着冷战的推进,「 ”第三次世界大战”反而越拉越远,西方国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尔虞我诈上,唯独苏联仍在不断地壮大军力。 北约专家彼得·卢尼亚克说:「 ”直到柏林墙被推倒前三年,苏联人还在不断完善第三次世界大战计划。”站在当今的视角看,为一个搭眼一看就知道很难发生的事情还如此动真格,苏联人的「 ”执着”还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燃料弹药不用光,我们就一直往西打:1986年苏联还惦记着三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2. 最无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岛之战中的SBD「 ”无畏”俯冲轰炸机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战争片《决战中途岛》正在火热上映,片中美军俯冲轰炸机冒着日军战舰密集防空炮火进程俯冲轰炸的场面令人震撼。

  3. 伤亡小只因技术好?为何美国天天在打仗伤亡率却一直非常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最擅长的操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此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国参与的战争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美国的伤亡率却始终微乎其微。难道是美国大兵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才降低的伤亡吗?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之所以战争伤亡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技术先进技术上的碾压优势,是美国在历次战争中伤亡较小的根本原因。

  4. 炸弹也能打水漂?炸毁了德国水坝,死了1000多个苏联人

    1943年5月16日夜里,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分成两个编队和一个预备编队,以莫恩水坝和埃德尔水坝为主要目标,其余三个小水坝为次要目标。随后5架中的两架成功的将水漂炸弹投放并在水坝预定位置爆炸,成功将莫恩水坝炸出了一个大缺口。但航空队也付出了8架飞机的代价,死亡3名机组人员,其余53名迫降或者跳伞后沦为德军俘虏。而德国人方面直接损失两台主要水坝,电力中断。

  5. 日军发动最大规模「 ”万岁冲锋”试图刺刀战,美军:我不怕人多

    二战初期日军的...素养完全挑不出毛病,有八路军战士回忆,日本老兵两枪就可以判定射击的位置,第三枪还没打出去,日军的...就已经打过来了。

  6. 汉朝的5种武器中,其中一种利用的最多,打败匈奴功不可没

    列举五种汉朝时期的武器,各有各的作用。据史料记载,汉朝里的大黄弩需要十石弩才能发射,汉朝一石约30公斤,也就是说需要大约300公斤才能发射,可见这是多人操作的武器。

  7. 为啥冷兵器和热兵器都叫「 ”枪”?为何不继续用「 ”铳”称呼火器?

    说到「”枪”字,现在大家会想到什么呢?绝大多数人应该会想到现代最普遍的轻武器,什么...,...,机枪…同时,也有一些人会想到古代一种冷兵器,杆端有尖刃,用于戳刺。那这就有些意思了,汉字那么多,为啥一个「”枪”字同时会用来表示两种完全不同的兵器呢?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咱们先说说两种枪是谁更早出现吧,这地球人都知道,肯定是冷兵器最早出现啊,其实对于这种戳刺类的兵器中国古代有很多称呼,比如「”矛”、

  8. 西班牙帝国变的是由盛转衰,不变的却是强盛的海军造船业

    战争新视界,专注近代战争历史,鉴古知今,以史明理西班牙帝国变的是由盛转衰,不变的却是强盛的海军造船业西班牙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强盛的西班牙帝国领地横跨欧、亚、非、美、大洋五大洲,殖民地遍布全球,查理五世曾自豪地宣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而正是这样强大的「”日不落帝国”,随着本土工商业的凋亡,债务滚雪球般增长,以及在与敌国的战争中越陷越深,这一切都在渐

  9. 德军一天6支,美军一周7包,苏军万物皆可,香烟对士兵真的重要吗

    相较于食品、武器,香烟在战争中也是战备物资的一种,虽然人们早就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香烟在战场上的作用依旧不可替代,和平时期我们是无法理解战争中士兵对香烟的感情的,大多数的新兵都是在进入军队后才开始学会抽烟,每天处在艰苦、紧张的环境下,减缓恐惧、缓解紧张唯一有效的...就是香烟了,就像一战时期为协约国效力的比利时士兵一样:「”给我再糟糕的食物都无所谓,但请给我们烟草”。烟草在军队中是一直留存的,明

  10. 二战前期同盟国联军实力更强,为什么在法国战役中反被德军碾压?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二战中著名的「”法国战役”拉开序幕。此战德国共动用了132个师(包括10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师),其中93个师分成三个集团军参与前线进攻,39个师作为后备力量被部署于西线。在武器装备方面,德国共部署了约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约7500门火炮,约5100架作战飞机。作为当时德国的对手,法国与英国、比利时、荷兰组成了同盟国联军,共出动了134个师(包括6个装甲师

随机推荐

  1. 剖蚌求珠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

  2. 梦见坠机飞机坠落 梦见坠机飞机坠落什么意思

    梦见坠机飞机坠落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坠机飞机坠落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飞机坠机,意味着自己的愿望会落空。工作人员梦见坠机,会被降职。病人梦见坠机,病情会恶化。商人梦见坠机,生意可能会破财。女人梦见飞机坠落,预示梦者近期运程运气亨通。若梦中在水上飞的飞机突然坠落,表示开心的事没了,灾难即将降临。

  3. 邪事

    张小姐失踪多日后其家人才报案失踪。警方先从他初步调查是给了官际广泛的高老板一个面子。说完,他的眉头舒展了,却很快又凝成一个疙瘩:“他妈的还真有这种邪事啊。”

  4. 笔冢研穿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ǐzhǒngyánchuān【解释】秃笔成坟,砚磨穿孔。指写作著述功力极深。【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支言俚说不足供酱瓿,而翼飞胫走,较拈髭呕血笔冢研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例子】无【相关】百度“笔冢研穿”

  5. 给与拿

    >彼得响亮地回答:“拳击家!”

  6. 梦见面包里有生姜

    周公解梦梦见面包里有生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面包里有生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表示安身之地的成语_描写安身的成语_猜成语网

    含有安身的成语、形容安身的成语:15条关于安身的成语及解释。比喻走投无路的人又获得了安身之地。辗转迁移,无处安身。流落失所——流转沦落,没有安身的地方。鹿死不择荫——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鹿死不择音——指庇荫的地方。容足地——形容勉强能够安身有地方。置锥之地——插锥尖的一点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终焉之志——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8. 受三归依功德果报

    ├得法身,则不得色身。受三归法降伏四魔┤├无色身,则无死。└无三魔,则波旬,自不得便。

  9. 梦见哈雷彗星 梦见哈雷彗星什么意思

    梦见哈雷彗星是什么意思?梦见哈雷彗星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哈雷彗星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哈雷彗星,表示有意外的考验等着你,你有可能会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慢慢名气大争,变得家户喻晓,是一个好梦。而在身体方面,梦见流星,可能预示将面临一场疾病。原版历史新知梦见云破而阳光照耀梦见云破而阳光照耀什么意思流星不落,主移居。《历史新知》梦见流星,住宅不安。

  10. 老照片: 清朝的那些 ... 鬼 一个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

    ...,也可以算是最古老的毒品了。这些清朝时期的老照片,真实记录了那时候的...鬼。>清朝中叶,...在我大天朝流行开来。>长期抽...,使得人体的机能被破坏,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对日益空袭的国库,清朝也曾数次禁烟,可效果不大,后来清...干脆自己生产...。>这些家伙躺在那里什么事都不干,就是抽...,抽得一个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也难怪被人家称为“东亚病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