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苏关系正常化背后:勃列日涅夫的"绝唱"

  当年的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一样,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许多中国外交官是这段往事的亲历者,李景贤大使就是其中一位。

  李景贤,1939年2月出生。曾任中苏边界谈判办公室科员、副处长;中苏谈判办公室副处长、副司级参赞;外交部苏欧司副司级参赞、副司长;欧亚司副司长、公使;驻俄罗斯使馆公使;驻格鲁吉亚大使;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1963之后的30年间,李景贤一直在苏联--俄罗斯这个方向工作。中苏关系正常化,是令他印象深刻的一段往事。

  中俄“老死不相往来”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到苏联1991年解体,中苏关系这段历程有42年零86天。对中苏关系的“四个十年”,李景贤的说法是:十年“亲热”、十年“冷战”、十年“热战”、十年“回暖”。

  新中国一成立,出于对国际形势和国内需要的考量,就开始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对外政策。苏联也因内政外交上的需要,给了我国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中苏两党、两国经历了一个将近10年的友好合作时期。

data-filtered="filtered"

  但是,1958年接连发生的“长波电台”、“联合舰队”、“金门炮击”等突发事件,使得中苏两党之间关系骤然起了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中苏关系开始恶化。到了1969年春夏,在中苏边界珍宝岛等地区多次发生了武装冲突,双方都有伤亡。本是“鸡犬之声相闻”的两个社会主义邻国,却“老死不相往来”很长一段时间。

  中苏关系恶化,使双方都付出沉重代价。后来的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曾提到了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仅仅在资源方面,苏联自身就白白消耗掉了至少5000亿卢布,按当年的汇率算,几近9000亿美元之巨。

  值得庆幸的是, ...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致力于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这就为我国调整对外战略,包括缓和对苏关系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苏联方面也开始调整对外战略,逐步缓和对华关系。小平同志紧紧把握住时机,对苏联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

  勃列日涅夫的“绝唱”

  1982年3月24日发生了中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天,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讲话,向中方发出了改善关系的信号。他在讲话中仍对中国进行攻击,但明确表示,从未否认过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完全承认中国对台湾省的 ... ,反对“两个中国”的提法;表示准备就改善中苏关系问题与中方举行谈判。

data-filtered="filtered" 勃列日涅夫

  26日,在外交部中苏谈判办公室工作的李景贤一上班就得知,“邓办”来过 ... ,说小平同志指示外交部立即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作出反应。

  当日上午,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举行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他说注意到了勃列日涅夫的讲话,表示坚决拒绝其对中国的攻击,强调要看苏联的实际行动。

  三句话一讲完,发布会就告结束。李景贤回忆说,当时记者们的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情。有外电评论称,对抗的中苏两党两国“似有和解的可能”,事情果真如此的话,“世界面貌就会为之改观”。勃列日涅夫发表讲话230天之后就去世了,所以这篇讲话就被人称为勃氏“绝唱”。

  小平同志的另三个回应

  勃列日涅夫“3·24”讲话后,小平同志还作出了三大回应:首先,4月16日,小平同志请访华的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给勃列日涅夫传口信。

data-filtered="filtered" 齐奥塞斯库

  其次,这一年夏天,小平同志邀请陈云、 ... 等 ... 同志到家里进一步商量对策。他提出,要采取一个大的行动,向苏方传递信息,争取中苏关系能有一个大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必须是有原则的,条件是苏方得做点事才行。“做点事”指的是苏方要在消除牵制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方面采取实际行动,也就是“三个撤军”:苏联劝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苏方从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撤军,从阿富汗撤军。

  第三,在当年秋天,我方就中苏关系正常化问题开始与苏方进行副外长级的政治磋商。

  对苏“葬礼外交”

  常言道,世事难料。同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突然因病去世。我驻苏使馆很快就收到了一条消息:小平同志决定派 ... 兼外交 ... 黄华作为我国特使到莫斯科参加吊唁活动。

  14日清早,使馆又收到了黄华特使发表的书面谈话。原来,他乘坐的飞机起飞后不久,小平同志就指示立即发表谈话,并直接请被海外华人誉为“大陆文胆”的胡乔木拟稿。胡乔木按照小平同志口授的内容,很快就草拟出这篇书面谈话。

  李景贤说,当时他看到打印出来的这篇谈话内容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昔日被我方批判为“苏修头目”、“新沙皇”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如今却得到了相当正面的评价。“谈话”称勃列日涅夫为“苏联卓越的国务活动家”,说他的逝世“是苏联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损失”。并指出他逝世前不久,“曾在多次讲话中表示将致力于改善中苏关系”,中方对这些讲话表示“赞赏”。这些提法与我外交部发言人7个多月以前所说的那三句话相比,又前进了一大步。这是小平同志的一个“大手笔”。老人家这是借悼念逝者之机,对他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也着眼于苏联老百姓,做苏共新领导的工作。

  “谈话”还有两个生花的妙笔。一个妙笔是,文内有这样的提法: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后”,中苏关系“恶化达到了严重的地步”。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是有意按下的一个“软钉子”,暗示正好在这一时期执政的勃列日涅夫,应对两国关系的“严重恶化”承担责任。

  另一个妙笔是,“谈话”末了有这样一句话:“希望安德罗波夫书记和苏联党政当局作出新的努力,促使中苏关系得到逐步改善。”这里边一个“书记”,一个“党政当局”,暗含着对苏联 ... 执政地位的重新公开承认。

  11月14日中午,黄华特使飞抵莫斯科。在中苏间人员往来长期断绝的情况下,此举在国际上立即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 ... 对苏共新领导发动的一次'葬礼外交'”。黄华特使在莫斯科逗留了三天半时间,受到了超规格的接待。

  磋商变成“马拉松式”谈判

  从1982年10月起,李景贤和他的同事们跟随钱其琛副外长在北京、莫斯科两地间穿梭,就中苏关系正常化问题与苏方进行政治磋商。

data-filtered="filtered" 钱其琛

  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钱副外长紧紧抓住苏联对我的威胁不放,提出改善关系应从消除“三大障碍”入手。苏方则避重就轻,主张通过增加相互往来等办法改善两国关系。双方的观点针尖对麦芒,“聋子对话”了整整3年时间。不过,当时苏联国内的情况特殊,这种磋商变成了“马拉松式”谈判:在不到两年半时间内,克里姆林宫就三易其主,苏联3位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先后去世。在这种情况下,中苏关系正常化这样的重大问题难以解决。

  1985年3月,年仅54岁的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书记一职。为了打破谈判僵局,小平同志于当年10月9日请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给他带口信,后来还通过传媒发表谈话,强调苏方如能在柬埔寨问题上迈出扎扎实实的一步,他愿破例到苏联任何地方同戈尔巴乔夫见面。随后,苏方在这一关键问题上逐渐表现出松动。

  到了1988年秋天,戈尔巴乔夫出于内政外交的需要,终于决定迈出实质性一步,借此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实现与 ... 的会见。于是,历时6年,在莫斯科、北京两地举行过12轮的中苏政治磋商,终于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

  中苏领导人“不拥抱”

  到了1988年年底,中苏关系正常化已水到渠成。中苏双方商定,两国外长于1988年12月初、1989年2月初进行互访,为中苏高级会见做准备。

  谈及与苏联领导人会见有关的问题时,小平同志曾特意交代:与苏联人见面时不拥抱。老人家这是用“不拥抱”这种形象说法来告诫我们:应致力于与苏方发展一种新型关系,再也不能回到50年代那种“结盟”中去,否则,将有损我国的根本利益,也会震动世界。

  1988年12月1日,钱其琛外长抵达莫斯科,开始对苏联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次日,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钱其琛外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戈尔巴乔夫主动表示,对苏中之间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苏方“也有过错”。苏联最高领导人正式向中方承认有过错,在中苏关系史上,此前只有斯大林一人。

  1989年2月2日至4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对中国进行了回访。小平同志在上海会见他时,说出了已经成为“世纪经典”的8个大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邓戈历史性会见

  1989年5月15日,戈尔巴乔夫以“苏共中央书记”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双重身份,开始对我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是苏联最高领导人30年来首次踏上中国的领土。戈此访的“重头戏”是与小平同志的会见。两人的会见定于5月16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

data-filtered="filtered" ... 接见戈尔巴乔夫

  8时许,李景贤与时任外交部苏欧司司长的 ... 同志和两位俄语高翻,早早就来到了会见大厅。钱其琛外长指定李景贤给小平同志做记录,记下他会见戈尔巴乔夫时的谈话以及会见前的内部谈话内容。

  10时整,戈尔巴乔夫来到小平同志跟前,中苏两位最高领导人的手握在了一起。一两百架照相机的闪光灯顿时闪成一片“银色火海”。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会见。

  中午12时,会见已进行了整整两个小时。小平同志此时谈兴正浓, ... 同志递上了一张条子。李景贤坐在老人家后面的椅子上,纸条上的字看得清清楚楚:会见的时间已过。但小平同志并没理会。12时20分, ... 同志又递上了一张条子,提出午宴时再边吃边谈。过了好一阵,老人家才拿起一张条子看了看,略带歉意地说:“哦,时间过了,人家在催我呢!好吧,现在就吃饭去,好在等一下子还可以边吃边谈。”

  整个会见进行了两小时又30分钟,小平同志当时已经是八十有五的高龄,手头连一张小纸片都没有。这不仅由于小平同志的记忆力惊人,而且也因为他为这次会见准备了三年多时间。

  戈尔巴乔夫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一落座,就庄重地对小平同志说:“我们 ... 全体都赞同您那句著名的话('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会见时,这位年仅58岁的苏联最高领导人一直聚精会神地听小平同志讲话,边听、边记、边点头,偶尔也插插话。

   ... --戈尔巴乔夫会见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中苏间长达二十多年不堪回首的过去,开始了两国间一种新型的关系。


 斯大林如何谋划中国新疆:将其变中苏“缓冲地带”

 美国人如何看待中苏珍宝岛冲突 令人感到意外

 社会主义“老大哥”变脸:礼单上的中苏分与合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中苏关系正常化背后:勃列日涅夫的"绝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戈尔巴乔夫本是立场坚定,反对德国统一立场,为何最终却让步?

    作为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1989-1990年期间,在关于德国统一这一问题上,经历了一个从反对、阻止再到被迫赞成的心路历程。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使戈尔巴乔夫转变了对东西德国统一的态度。但是德国统一必定危及苏联在东欧的地缘政治利益,所以苏联根本不希望德国统一。

  2. 苏联为什么会塌台?超级大国甚至无法制造耐穿的鞋子

    在两上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冲突中,核战争似乎迫在眉睫。198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宣布苏联是一个邪恶的帝国。但是在1985年,苏联选择戈尔巴乔夫作为他们的新领导人。他愿意批评苏联的经济,并充分意识到它的缺陷。改革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是苏联经济转型所必需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经济政策为他赢得了西方的信任。

  3. 揭秘 ... 首次访苏逼斯大林重签友好条约

    中苏同盟的建立和中苏同盟的分裂,与...这两次访苏究竟有什么关系?6月份,...率领...代表团秘密访苏,使得两党关系更加密切,斯大林答应了...提出的几乎所有要求,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出了一个问题,原来中苏之间有一个同盟条约,1945年蒋介石和斯大林签的条约,按照那个条约,中国同意外蒙古通过公投分离出去,同意把旅顺港租给苏联,还牵扯到大连港的行政权,等等。1945年苏联和国民...签订的条约怎么办?

  4. 舌尖上历史:一道西洋菜引爆了1960-70年代中苏论战

    「”古拉希”是匈牙利饭菜中一道颇具代表性的家常名菜。即把牛肉、土豆加上红辣椒和其他调料用小陶罐子炖得烂烂的,汁水浓浓的,然后浇在米饭上,很是好吃。匈牙利饭菜在欧洲很有名,欧洲人常用「”古拉希”来称赞匈牙利饭菜,就像用「”北京烤鸭”来称赞中国饭菜一样。别看这一道普通的家常菜,却引来了不少的是是非非,甚至成为上世纪60-70年代中苏思想大论战的引爆点。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苏共...赫鲁晓夫访问匈牙

  5. 波兰如何获取「 ”卡廷惨案”的档案?多亏戈尔巴乔夫和苏联解体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进行了一系列交接,除了把苏联的财产、军队及核弹按钮等移交给叶利钦,戈尔巴乔夫还移交了一份重要档案,此档案后来被公布,立即引起了世界关注。

  6. 越南为何能打败美国,实现统一?你看它从中苏两国拿了多少援助

    越南人能打赢这场战争,赶走美国人。除了自身英勇奋战,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牺牲,也与中国、苏联的援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苏联到底援助了越南多少物资?1950年1月18日,新中国...宣布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随后的抗美援越,中国继续以空前的力度和规模向越南提供无偿援助。截至1976年,中国对越物资援助折价达200多亿美元,从食品、油料到交通工具、武器装备,应有尽有,而当时中国的GDP不过1000多亿美元。

  7. 为何说维尔纽斯事件加速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执政5年犯低级错误

    从苏联解前戈尔巴乔夫一系列动作来看,表面上戈尔巴乔夫巩固了自身权力,但戈尔巴乔夫却在处理一些事件中,既优柔寡断,而且还宽容大度,导致一系列问题失误,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苏联加盟国的离心力。

  8. 「说谍」既是独立运作的最高情报系统,又和军统横向联系的军令部

    全面抗战伊始,蒋介石首先在南京成立了大本营,以原参谋本部为基础,扩大成立大本营的第一部掌管作战。军令部是对日作战的最高指挥机构。作为掌管战略情报的军令部的第二厅,是抗日战争期间最高的...情报机构。正由于这个特殊情况,第二厅自成立起,就与军统组织结下了不解之缘。军令部下属测量总局广西局徽章军令部第二厅的成立和军统的关系军令部第二厅首任厅长是徐培根。

  9. 苏联为何解体?原因很多,戈尔巴乔夫的秘书知道其中详情

    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末任领导人,也是首末任总统。他在苏联历史占有一个重要地位。该地位很尴尬,那就是戈尔巴乔夫导致苏联解体。

  10. 苏联最后的克格勃掌门,曾提醒戈尔巴乔夫,为何没阻止苏联解体?

    2000年,俄罗斯诞生了第二任总统普京。在普京就职典礼上,来自各国、各界名流齐聚普京的就职典礼。

随机推荐

  1. 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  《北史。长孙道生列传》  「雕」是一种大型而凶猛的鸟,原也作「雕」,鸟旁,隹旁,意思相通。  「一箭双雕」是说只用了一支箭,却同时射中两只雕。长孙晟是南北朝后周时的人,生性聪敏,擅长军事和射箭。长孙晟有次出使到突厥,突厥王摄图很欣赏他的技艺,常常和他一起出去...

  2. 生擒刻律涅亚山上的牝鹿

    欧律斯透斯给他的第三个任务是要他生擒刻律涅亚山上的牝鹿。这是一头漂亮的动物,金角铜蹄,自由自在地住在亚加狄亚的山坡上,这是女神阿耳忒弥斯在首次打猎时捉到的五头牝鹿之一,只有她被放回树林,因为命运女神规定有一天让赫拉克勒斯为追捕她而累得疲惫不堪。赫拉克勒斯终于在安诺埃城附近,邻近阿耳忒弥斯山的拉同河岸上,追上了牝鹿。她责问他为什么伤害她放生的牝鹿,甚至想夺走她的猎物。赫拉克勒斯扛着活牝鹿回到迈肯尼。

  3. 学佛

    发初心时,读经、念佛、行动勤奋。一段时间后,懒看经书,仅念佛号,积极于一些表相。再后,师开导,师纠错,心悟稍多。请众位菩萨给我开示。

  4. 熊向晖 钱壮飞_熊向晖一生愧对胡宗南_熊向晖简介

    人物经历熊向晖1919年4月出生在山东省掖县的一个官宦家庭。1943年,熊向晖获得了一份胡宗南为进攻陜北地区而作的战略部署的情报,并立即报告了党组织,党中央向外界及时揭露了这个阴谋,使之破产。1947年7月,熊向晖被胡宗南派赴美国留学。之后不久,胡宗南知道了熊向晖的真实身份,气得暴跳如雷。当年有很多关于胡宗南重要行动的情报都是由熊向晖提供给周恩来的。

  5. [专家点评]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花卉博古图盖罐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花卉博古图盖罐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花卉博古图盖罐(另面)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花卉博古图盖罐(另面)此器通高26.2厘米,腹径21.8厘米,底径12厘米。肩部青花回纹锦地边饰,腹部饰四组上下相对的青花的折枝花云肩,中间四个菱花形开光内分别为花卉和博古图,底边是一周回纹锦地边饰。盖顶面青花双圈弦纹内花篮图,盖壁一周如意云肩,口沿一道青花双圈弦纹。

  6. 龙和大鹏鸟的前世今生

    大鹏金翅鸟的翅膀这么长,牠的力量也特别大,有多大?一天要吃一条大龙你看,大鹏金翅鸟的翅膀一展就有三百三十由旬那么长!为什么每一条龙系上一缕佛的袈裟线,大鹏金翅鸟就没有法子吃龙呢?大鹏金翅鸟皈依受戒那么佛为龙授戒后,龙种就得以生存;可是大鹏金翅鸟一再地扇干海水,也看不到龙,没有龙可吃就会挨饿,牠也就不能生存了。“世尊!您救龙,也要救救我们大鹏金翅鸟啊!”

  7. 岳飞死后有人建议抄家灭口,秦桧竟直接驳回,他是这样说的...

    >而这个人竟然不是秦桧,而是当时福建漳州地区的知州。>岳飞的惨死震惊了朝野,但是他的妻儿又是什么情况呢?>成了岳飞的第二任夫人,为岳飞生下了3个儿子2个女儿,分别是生有岳霖、岳震、岳霭(霆)三子。>岳飞遇害时候,岳云追随父亲一起冲锋陷阵,一同被...,妻儿被悉数发配岭南。>秦桧要对付岳飞的时候,张俊还帮着秦桧制造假证。

  8. 元宵祝福语_经典元宵节祝福大全_元宵祝福

    元宵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当然要给你身边的人送上最经典的祝福!经典元宵节祝福大全1.火照香锅生紫烟,遥闻香气直扑鼻,垂涎直下三千尺,缘是汤圆甜满心!祝元宵节圆源缘愿!元宵节已到,祝你元宵节快乐!预祝元宵节快乐,生活幸福美满!

  9. 婚后幸福生活的句子

    20、人人都想拥有一份有爱有质有量的婚后生活,希望能和至爱一起把这份美好的幸福快乐婚姻生活营造更加完美和谐!

  10. 兔年大吉 三八妇女节送祝福

    美女,三八节快乐!每年都有你们的节日!每一年的这一天,我都想对你说一句话:你这个死三八!今天是你的节日,我的老婆,清晨我为你做了早饭,当你打开手机的那一瞬间,是我送给你的第一个祝愿。用手记忆你的样子,用耳朵记忆你的声音,用嘴唇记忆你的味道,用心记忆你的一切,我爱你老婆,三八节快乐!为此,我们祝福天底下每一位女士——节日快乐!世界因为女性的诞生,显得分外美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