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白话翻译

  春天,隐公将到棠去看补鱼。臧僖伯进谏说:「凡物不能够用来讲习大事,它的材料不能用来做有用的器具,那么国君就不需理会它。国君的责任是将人民纳入轨和物,讲习大事以端正法度叫做轨,取用材料以彰显器具叫做物。不合轨度、不择器物,叫做乱政。乱政频繁,是国家败亡的原因。所以春搜、夏苗、秋狝、冬狩,都是利用农闲时来讲习军事。每三年出兵演习一次,入城时整齐队伍以尚威武,入城后祭告宗庙而后饮酒,这是借以检查军备、昭显车服旌旗的华彩、明示贵贱、辨别阶级、调顺长幼、讲习威仪的。如果鸟兽之肉不摆入祭器内,其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装饰器具,那么国君就不去射猎,这是古代的制度。至于山林川泽的产物,制造器具的材料,是贱役的工作,官吏的职责,不是国君应当过问的。」

  隐公说:「我是要去巡视边地的。」于是就前往了。让渔人陈列渔具,看他们补鱼,僖伯推说生病,没有跟从。

  《春秋》记载说:「隐公到棠检视渔具。」这是讽刺隐公不合礼,而且还说棠地太远,是表示隐公不该去的。

古文观止卷一‧臧僖伯谏观鱼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文观止》卷十・宋文:欧阳修10篇 苏洵4篇 苏轼5篇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

  2. 杜老师读书:教育培养学生预见能力(古文观止第18篇 蹇叔哭师)

    鲁僖公三十二年,秦国进袭郑国,秦大夫蹇叔极力劝阻秦穆公,蹇叔认为劳师袭远,秦国必败,秦穆公非常恼怒,甚至中伤蹇叔,说出「”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恶毒之语。后来秦穆公兵败崤山,验证了蹇叔的预言。蹇叔神奇的预言烛之武退秦师两年后,留守在郑国的大夫杞子掌管郑国北部,他鼓动秦穆公偷袭郑国,争霸诸侯。秦穆公求教于秦国大夫蹇叔,蹇叔当时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烛之武也是七八十岁的老同志,晋文公也是六十多岁才当上诸

  3. 一起学!古文观止上册卷一左传第十二篇《子鱼论战》

    《子鱼论战》原文:楚人伐宋以救郑。

  4. 国学精粹《古文观止》中的六大巅峰之作

      《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左传》、《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5. 《古文观止》不用全读,只需记住这些经典名句!

    《古文观止》不用全读,只需记住这些经典名句!  《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全书按时代先后分为7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重点作家和作品。  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左传》、《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  由此可以...

  6. 16本国学经典满载中华传统智慧

    16本国学经典满载中华传统智慧  国学经典  16本国学经典,满载中华传统智慧  1.《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中国传统开蒙教育书籍的首选。  明代吕坤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

  7. 古文观止 卷九‧释秘演诗集序

    古文观止 卷九‧释秘演诗集序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

  8. 古文观止 卷九‧纵囚论

    古文观止 卷九‧纵囚论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

  9. 古文观止 卷九‧朋党论

    古文观止 卷九‧朋党论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

  10. 古文观止 卷九‧袁州学记

    古文观止 卷九‧袁州学记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僭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才放失,儒效阔疎,亡以称上旨。通判颍川陈...

随机推荐

  1. 春节祝福语短信 送给父母的春节短信祝福语

    老爸,新春快乐!树上落下一枚两枚甜嫩的浆果,便使我获得丰富的营养。爸爸,祝您春节快乐!祝福您,永远安康!新年快乐您无私的奉献给了我灿烂如金的生活真谛,虽然岁月燃烧了你的青春,但只会让它弥久而愈明,关怀和勉励将伴我信步风雨人生。父母起码永远是我们最亲的人,那么在这一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就让我们用感恩的心问候我们亲爱的爸爸。祝天下的父亲新年快乐!

  2.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会害怕汉献帝吗?

    历史朝代是不断变更的,一个朝代的兴起与衰败都离不开“民心所向”,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贪官污吏所导致的,说起东汉年的汉献帝刘协,许多人就会想到曹操这个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故事,但是曹操为什么不废掉汉献帝,是害怕汉献帝吗?但是十分幸运的是,汉献帝趁着他们两个人争夺权利的时候逃出了长安,不过最后被曹操所救,曹操将汉献帝带回了许县。那么为什么曹操会在刚抓住汉献帝的时候害怕汉献帝呢?

  3. 四头骡子

    可农夫爽快地指着那头老骡子说:“没问题,沃里克可以把你的车拉出来!”再三谢过农夫后,他忍不住问,“你赶沃里克的时候,为什么要装作还赶着其他骡子的样子?你喊沃里克之前,为什么还喊了那么多别的名字呢?”农夫拍了拍老骡子,笑着说,“我喊的都是我原来那些骡子的名字,它们以前都和老沃里克一起拉过车。老沃里克是头瞎骡子,只要它以为自己在队伍之中,有朋友帮忙,干活就特别有劲,连年轻力壮的骡子都比不过它。”

  4. 梦见打小孩预示什么 -周公解梦

    梦见打小孩预示什么梦见在欺负小孩,是表示你会让别人跟你勒索好处。梦见欺负小孩儿,表示人际关系有阴影。梦见仇人打孩子,预示你的仇人近期可能会倒霉。病人梦见打孩子,预示疾病短期内不会痊愈,即使病好了也只是短期的,会反反复复发作。学生梦见打孩子,预示学习成绩会比较差,受别人排挤。女人梦见打孩子,这是慈爱的一种表现,在现实种你是舍不得打小孩的。梦见这些象征不好,你梦过吗-周公解梦

  5. 【麟趾】的意思是什么?【麟趾】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麟趾línzhǐ1.麟足。宋·陈亮《<三国纪年>序》:「故自麟趾以来,上下千五六百年,其变何可胜道,散诸天地之间,学者自为纷纷矣。」麟趾的拼音línzhǐ麟趾是什么意思麟趾línzhǐ1.麟足。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4.《诗周南麟之趾》的简称。

  6. 爱不忍释是什么意思?

    【拼音】àibùrěnshì【解释】对所喜欢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例子】得见钱唐陈小云司马《香畹楼忆语》钞本一种,爱不忍释,亟问假归,手录展玩。(清·王维鋆《香畹楼忆语序一》)【近义词】爱不释手,如获至宝【反义词】弃若敝屣,不屑一顾【相关】百度“爱不忍释”

  7. 梦见被人强迫

    周公解梦梦见被人强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人强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峨嵋派真的存在吗?峨嵋派当代发展是怎样的

      关于峨嵋派武术的历史资料,零星而分散,很难搜集齐全。由于三大派武术的起源和发展都与道教佛教密切相关,使之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而有些明清时期创编的拳术或其它套路,往往托名唐宋或更早的高人,又无法考证,关于它的错综复杂门派,至今还难以全面地概述。  清末以后,由于洋枪...

  9. 带珠字的成语

    珠翠之珍——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珠沉玉磒——比喻美女的死亡。珠连璧合——指日月、五星同时出现于天的一方。随珠和璧——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掌上明珠——比喻接受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好语似珠——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10. 新中国7次特赦: ... 建议 ... 颁布主席令

    1956年首次释放日本战犯和1959年特赦首批国内战犯,标志着...战犯改造政策的胜利。中国...主动释放日本战争罪犯的决定,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应。中国...能在新中国成立七周年之际释放这些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日本战犯,表明中国...在改造战争罪犯方面采取的是开明政策。到1964年底,在押的1062名日本战犯全部释放回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