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赵阅道焚香告天的故事

这是举一个例子说明,讲怎么样生起恭敬。『赵阅道』,宋朝人,《了凡四训》里面有提到他,这是一位圣贤。他在宋朝时候进士及第,进士就是过去最高的学位,就像现在讲博士,博士是最高学位。进士及第之后一般朝廷就会请他做官,那么他在宋仁宗时期做到了殿中侍御使。干什么的呢?就是在朝廷上专门弹劾那些失仪的人,就是不守规矩的,威仪不够,这赵阅道就会弹劾。可见在宫廷里头非常注重威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扭扭捏捏,赵阅道看到这种人一定就向皇帝弹劾。 没有威仪的人就没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实际上就不忠君,不敬天。这种人那就不是圣贤君子,那么皇上就不能重用这种人,他在大劫面前可能道德就守不稳。一定是平常都是恭恭敬敬的人,谨小慎微才能养他的大德。赵阅道本人就是这样的一种人,所以他敢弹劾别人,人家做不够他就敢批评。为什么?他做的正,他要做不正,那他自己就被弹劾掉了。所以皇上任命他做殿中侍御使就因为他真的做到了,所以他为人是气宇轩昂,庄严正直。在弹劾人的时候不避权贵,不管你是皇亲国戚也好,还是什么大官也好,凡是你犯了错误他就批评,就向皇上禀报,正气十足。所以京师称为他是铁面御使,他是刚正不阿,大公无私的人,不讲私情,只讲公理。 这位赵阅道早年就崇信佛法,跟一位法师叫佛慧禅师很熟。赵阅道对三宝非常恭敬,每次见到佛慧禅师都虚心的请教佛法,不厌其烦。而禅师对他反而是呵斥,从来不好好的跟他回答问题,只是 ... 他,而且不给他机会去辩驳。这赵阅道他修养也很好,你看他身为大官,在禅师面前就做一个小学生,挨批挨 ... 都不敢,不会去反驳,为自己辩护呀,甚至顶嘴呀,不敢,这是尊师重道。为什么他能尊师重道呢?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在家能够孝养父母,对父母能够尽孝,能够恭敬,自然你对老师,禅师就是老师,你就会有恭敬心。你不敢跟父母顶嘴,你当然也不会跟老师顶嘴,你就会一切顺从、听话、老实,那么你在朝廷做官也自然能够忠君爱民,所以一切德行全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 赵阅道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学佛也非常有成就。你看它这里讲每天都是「焚香告天」,实际上他就是用《感应篇》,用这个功过格对照自己,一天犯了哪些过错,绝不苟且,犯了过错一定把它记录下来。那么今天行了善事也把它记录下来,这叫功过格,功就是善,过就是过错。把一天的善恶记录等于说我们现在讲做日记,日记应该怎么写啊?不是写你今天去哪儿玩了,见到什么人聊什么天了,不是写那些废话,就写你今天修行。行了什么善,犯了什么过,有什么心得,写这些,修行日记呀。那么他写在黄纸上,然后每天晚上在他的庭院里头设上几案,焚上香,把这个纸焚化,禀告上天。请天地鬼神来监察他,他讲的这些全是真实的,不敢欺瞒天地鬼神。晚上不敢写的,白天就不敢造,用这种 ... 来激励鞭策自己断恶修善。这是他那种改过的 ... ,纯用真诚心。 古人都敬畏天地,都敬畏鬼神,他们知道真的它们都有。有一些人他有天眼他能看到,像有些小孩,受的污染不多,心思比较纯净,他就能看到。看到他自己可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去问大人,大人也觉得小孩是不是胡说八道,以为是幻觉,实际上不是幻觉,真的看到。但是他慢慢长大了,知道的事儿多了,心就不清净了,慢慢就看不到了。就是那天眼就没有了,这是他道德的天眼,刚刚生下来他这天眼能保持。但是慢慢就没有了,为什么?心污染了。想要保持没有别的,那就得修行,保持自己的心地纯净纯善,你才能够保持这种本来天性中带来的这种功能。 赵阅道学佛也很用功,修行改过也非常认真。结果有一次,跟同僚一起吃茶宴坐,忽然听到一声雷鸣,当时赵阅道听到雷声当下大悟,开悟了。结果说了一首偈子,佛慧禅师听到这首偈子给他印证,这第一次赞叹赵阅道,说赵阅道撞彩了。撞彩了意思是说他已经打开他的玄关了,开悟了,碰上了。开悟确实要碰上,但是我们自己要做好我们这个准备。怎么才能开悟呢?把心里空了,你才能开悟,什么妄念都没有了,心全空了,这就是法器。这个法器还没开悟,但是遇到一个因缘的时候,比如说赵阅道听到雷声,他就开悟,震开他的悟门了。有的人可能看到了雨打芭蕉开悟,有的是他的老师给他点了一句话开悟了。每个人开悟因缘不同,但是条件是一样的,就是我们的心是空的,完全清净,没有妄念,这时候就能开悟。那你要想没有妄念,下手处就得学赵阅道,用功过格检点内心,先断恶修善,把心中的恶念都洗刷干净,然后善念也自然就很容易洗刷掉了。当你把善念都放下了,不思善不思恶,这时候遇到了开悟的因缘就能大悟。 所以赵阅道后来官做到了很大,做到了太子少保,等于是太子的老师了。然而他的修行并没有间断过,他在自己家里面筑了一个小屋,在一个高处筑了一个小屋。每天退朝之后就在那里独坐禅修,真的是非常的精进,持戒也很精严,生活非常简朴。后来七十七岁的时候,就在他自己住的这个「高斋」,他自己命名叫「高斋」,就是高处一个小屋,坐化。他预知时至,坐化之前写了一封遗书给佛慧禅师,感谢他。跟禅师说,"非是平日警诲,至此必不得利益",就是说"如果不是师父你平日每次对我的那种警策、教诲甚至是棒喝,到这个时候,就是临死的时候,功夫必不得力"。意思说现在功夫得力了,也是靠师父对我这一生的那种教诲。所以这是一个真的开悟的大德,在《五灯会元》里头有对他的记载,这属于禅宗祖师级的人物,虽然他是在家人。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你想修行有成就,那下手就是用功过格《感应篇》,天天都是「字字反入身来」,反省检点。我们想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要用这种 ... ,所以我们学《感应篇》决不会耽误我们修净土,反而是辅助我们能够更好的念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赵阅道焚香告天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卷一

    释海山·释大恩·释昌臻主编前言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卷一前言《太上感应篇》本为道教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这就是我们整理《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的原因。《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一书,是由释海山、释大恩、释昌臻等法师发心主持下完成的。南无阿弥陀佛□李智明1996年6月16日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卷一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2. 求往生是否应该先要做个善人

    所以往生这个事情不在于你是不是一个善人,而是要看有没有信愿。你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做不到但具足信愿就能往生;反过来说,你把《弟子规》、《感应篇》的要求都做到了,但不具足信愿,你也往生不了,是这么一个关系。

  3.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第二三0集)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2000/3/19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19-12-230请掀开《感应篇》,第一百零八节:【无行于妻子。《感应篇汇编》是把儒释道三家的教诲,都会集在这一篇文字之中。果然能够依教奉行,我把《感应篇》列在教学七门功课里面的一门,我们学佛这七种书不能不读。《感应篇》不能少,《感应篇》从佛家观点上来说,它是戒律,它是修心修身的根本、基础,我们要非常重视它。我们看看《感应篇》里面,字字句句符不符合这个标准?

  4.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第二0九集)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2000/2/22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19-12-208此集无经文,属于个别开示,所以不放入此讲座中。请看《感应篇》第九十四节:【贪冒于财。我们展开《感应篇》,《感应篇》里面所说的善,在现代的社会很难得见到;《感应篇》里面所说的恶,在这个社会普遍、而且加速度的在蔓延、在增长。我们茅蓬里面有一位达宗法师,东北人,他每天拜一千二百拜。所以我们读《感应篇》,这是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用这个小册子,每一天来反省、检点。

  5. 求往生是否先要做个善人

    临命终时,一个五逆十恶的要下地狱的众生,他至诚恳切念十声乃至一声都能往生;反过来说一个善人,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他没有强烈的要往生的心,就不能往生。所以往生这个事情不在于你是不是一个善人,而是要看有没有信愿。

  6.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太上感应篇》最初著录于《宋史、艺文志》,南宋理宗出钱刊布发行。但考虑到这样做将会使父母伤心,因此犹豫不定,几天以后,其父赵申乔劝他编撰《太上感应篇注训证》,并身体力行。《太上感应篇注训证》共四卷,除正文外,还有‘注’、‘训’、‘证’。《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一书,是由释海山、释大恩、释昌臻等法师发心主持下完成的。

  7. 《印光大师法语》感应篇

    印光法师感应篇――代重刊序弘法敬辑一、感应篇之概述1、感应篇的来源问,《感应篇》,谁人著作。《三编卷三复福州佛学社书》《感应篇汇编》,宜令熟读,此正本清源之要务。而《阴骘文》、《感应篇》等皆直说,好领会。《增广卷一与周法利童子书》若日说因果报应,与生徒讲《感应篇》、《阴骘文》、《觉世经》。迨读书时,先将《感应篇》、《阴骘文》令其熟读。

  8. 感应与业报——《感应篇》是佛法吗?

    初阅《太上感应篇》,见其中“祸福无门,为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文字,以为它也是讲因果报应,劝人行善止恶,与佛教的业因果报说一样;然而细读其文,方知谬矣!那么,《感应篇》是一篇什么文章?一.《感应篇》是什么书?《感应篇》,全称《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宋朝。

  9. 感应说不同于业报说

    感应说不同于业报说《感应篇》的中心思想就是感应说,什么是感应呢?显然,这是汉儒董仲舒“天人感应说”思想的末流,明显不同于佛教的业报说。而佛教的业报说是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理论基础的。

  10. 赵阅道焚香告天的故事

    赵阅道本人就是这样的一种人,所以他敢弹劾别人,人家做不够他就敢批评。这位赵阅道早年就崇信佛法,跟一位法师叫佛慧禅师很熟。赵阅道对三宝非常恭敬,每次见到佛慧禅师都虚心的请教佛法,不厌其烦。赵阅道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学佛也非常有成就。这个法器还没开悟,但是遇到一个因缘的时候,比如说赵阅道听到雷声,他就开悟,震开他的悟门了。所以赵阅道后来官做到了很大,做到了太子少保,等于是太子的老师了。

随机推荐

  1. 被称“三百年才出的奇人”吴昌时,最后被一个平庸皇帝清除

    作为周延儒心腹的吴昌时就在那时被崇祯皇帝注意。吴昌时之所以被称为“三百年奇人”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手段独特,不仅结交朝廷各大文物大臣,就连皇帝身边都有他的眼线。>三个月后,吴昌时被斩首示众。崇祯虽然不能称为伟大的皇帝,也不是明君,但在吴昌时与魏忠贤的事上还是非常聪慧的。

  2. 东汉王朝的外戚专权,在大一统的王朝中,可以算是独树一帜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宗室起事、豪强崛起,纷纷扰扰。南阳刘秀兄弟也是较早起兵的一支队伍,他们与平林、新市等豪强队伍合并后,推举更始帝刘玄为首领,但由于刘秀兄长刘縯名望甚盛,刘玄一伙阴谋将其除掉,而刘秀身陷重围之中,极力压抑心中悲伤,表现得淡然自乐,并向书刘玄请罪。刘玄本是头脑简单,毫无主见的人,无故...害刘縯,他也觉得于理说不过去,便没有再加害刘秀,反而加封他「”破虏大将军、大司马”之职

  3. 关于机器的名言

    ——清·李鸿章2、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是形成近代资本主义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日)渡边公平3、机器的生产方式是现代工业最本质的特征。——《机器侠》5、机器人怎么了,机器人也是人造的,造得出你,同样也毁得掉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机器侠》6、机器是世界具有潜在意识的大脑。——清·梁启超10、所有已发明的机器是否已使人类每日的劳苦有所减轻,值得怀疑。

  4. 五百菩萨的大愿

    过去旷野菩萨化身为鬼,散脂菩萨化身为鹿,慧炬菩萨化身为猕猴,离爱菩萨化身为羚羊,尽漏菩萨化身为鹅王,一共有五百名菩萨都各自化身为种种飞禽走兽的模样,而且他们的身体都发出智慧的光彩。每一菩萨都举起一盏明灯,让灯光高高照着,照亮整个天地,因为五百菩萨都要去供养各地的佛。

  5. 庞振坤住怪旅店

    庞振坤和几位同乡进京赶考,路遇一旅店,门牌上写:“明天吃饭不要钱。”大家好生奇怪,就住了下来。谁知第二天,老板照样收饭钱。>>赶考归来,庞振坤他们又住此店。>>第三天,老板来结账,庞振坤说:“急什么,我们还要住下去,明天再给吧!”这样一连十几天都是如此。>>老板焦急地说:“你叫说明天给我,何时才有个尽头呢?”

  6. 这几个部位长痣的人适合异乡发展

    最近易友们在后台的留言老易大致都看了,不少易友这几天都在问自己身上的痣会不会影响事业运,老易今天就挑了几种比较常见的,跟事业运有关的痣相来跟易友们聊一聊。这期适合去异乡发展的痣,老易就跟大家聊这么多,不管是去异乡还是留在家乡发展,也不论是事业上一帆风顺还是波折多,易友们都要在做事的时候保持踏实认真的态度,这样在工作上的发展方能越来越好。

  7. 惊奇:道貌岸然的孔子与美妇南子的疑似绯闻

       孔子的另一面  自打读了那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远之则逊,近之则怨”,笑得满地打滚儿之后,孔子在我心底就和我一大学老教授的身影重合了,且再难翻身。那教授平日潇洒张扬,但每次看到他和夫人在一起,都亦步亦趋,神态恭敬。  跟老外尼...

  8. 曹操嫌自己丑不敢见外国使臣,现在跟史书的是否一样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文武全才。>>无论是在史书上,还是其他的资料上,我们认识的曹操似乎都是身材魁梧,威风凛凛,一表人才。但事实上,曹操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如此说来,曹操是个小个子,今人又有考证,说曹操身高只有一米五九。>>东汉末年,群雄乱起,曹操用自己的谋略保住了整个国家,他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伟大的诗人,虽然他没有称帝,但他的儿子曹丕后来称帝。曹操的能力足以建立一个新的帝国。

  9. 贺龙一怒之下解散中国足球队

    中国足球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乎同龄。在开国大典后两年,第一届国家队就宣告成立。中国足球队首次“留洋”去哪个国家?匈牙利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当时的中国队水平是零,而匈牙利是珠穆朗玛峰。初到匈牙利时,中国队只能同当地工厂队踢比赛。1964年,这支被寄予厚望的国家足球队,在北京主场负于来访的巴基斯坦队。贺龙一怒之下,解散了这支国家队。

  10. 梦见幻想中的动物

    周公解梦梦见幻想中的动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幻想中的动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