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 名:司马道福

别 称:余姚公主,新安公主

所处时代:东晋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成就: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三女

父 亲:东晋简文帝司马昱

母 亲:徐贵人

夫 君:桓济、王献之

女 儿:王神爱

司马道福——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三女

  新安公主名叫司马道福,是东晋简文帝的女儿,嫁给桓温的儿子桓济。后来桓济欲篡兵权失败被贬,新安公主就与桓济离婚,央求皇帝将自己改嫁给王献之。

  不过,当时王献之已经和郗道茂结婚了,夫妻感情甚好。

  王献之是古代第一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这个儿子既正派又潇洒,从小到大,都是被夸著长大的。

  王献之六七岁时就跟着父亲习字,父亲趁其不备,从后面猛然抓起他的笔往上一提,笔被他抓得很牢——这表示他小时候写字就遒劲有力。王羲之预言说:“我这小儿以后会成为书法名家。”王献之日后果然成为与父亲齐名的书法家。不过,他为人高迈,家里又阔,不靠卖字赚钱。求他一字很难,全要看他高兴。有一次,他到寺院逛,看见新刷的白墙,有了创作欲,就取来一把大扫帚,沾著泥汁写了一个大大的字。寺院的住持欢喜得要命,赶紧请人镌刻下来,很多人都来参观这个字,连王羲之也不得不佩服。

  还有一次,王献之到朋友家玩,这朋友穿了一件新的白袍子,正在午睡,王献之看他的白衣服鲜洁可爱,就蘸墨在衣服上写满了诗文。这朋友醒来后,如获至宝,把衣服珍藏起来。

  东晋的丞相和皇帝都十分喜欢他。有一次,王献之和哥哥们去拜会丞相谢安。王家兄弟走后,别人问谢安:都说王家兄弟出色,你觉得哪个最好?谢安说:“最小的那个最好。”问原因,他说:“小的那个说话少。——王献之为人沉静,并没有说多少话,就被看出是最有料的。

  新安公主的哥哥晋孝武帝也把王献之当着选婿的标准。他叮嘱替皇家物色女婿的人说:“王敦、桓温算什么东西?一旦得势,就要干预皇家的事。你替我选女婿,就拿刘真长(刘惔)、王子敬(王献之)做标准就最好不过了。

  不过,这位理想丈夫王献之,早年已经与表姐郗道茂成亲。郗家也是名门望族,郗道茂本是王献之母亲的外甥女,比王献之大一岁。长得美丽贞静,和王献之从小就很熟。到了婚嫁年龄,王献之赶紧央求父亲去求婚。王羲之就写了一封求亲的书信,客气地说:“你家女孩有没有中意的对象?(如果没有),就和我家小郎结婚,那是再好不过了。希望你考虑一下(中郎女颇有所向不?今时婚对,自不可复得。仆往意,君颇论不?大都比亦当在君耶!”)

  新安公主暗恋

  王献之对仕途不很热衷,加上父亲置办了大量的山林田产庄园,生活颇为富足,他便潜心研究书法,和表姐情投意合,清净度日。

  他并不知道,新安公主已经暗恋他很久了。新安公主早年不得不嫁给兵家子弟桓济,但她早就听说了王献之:又有风度,又有名节,又有才华。当年想嫁却没有机会。如今她从婚姻里解脱了,而且还很年轻。而郗家女,虽然已明媒正娶,但是目前没有儿子(只生了个女儿叫玉润,不过夭折了)。妇女无子,就可以当做黜妻的理由——此时对新安公主,正是下脚的机会。于是,她反复向皇太后央求,又去求皇帝下诏。

  皇帝一纸诏书,令王献之休妻再娶。

  这对郗家女来说,是晴天霹雳。她与王献之结婚后不到一年,父亲郗昙就去世了。这时要把她赶出王家,让她往哪里去呢?

  王献之也不肯另娶新安公主,不想从此加入到皇家的是非圈去。他想不出用什么 ... 抗旨,只有自残,用艾草烧伤了双脚,自称行动不便,不能娶公主——这个 ... 显然不奏效,公主声称不在乎,即使他瘸了,也要嫁。

  王献之娶新安公主

  可怜的郗家女,只有打点起自己的小包裹,离开了王家。她表示终身守节, 誓不再嫁。此时她的娘家已散,只能投奔她的叔父。王献之看到自己的前妻离开,想到她没了父亲,没了女儿 ,现在又没了丈夫,孤身一人,寄人篱下……王献之被伤心愧疚追踪了一辈子,到死也没有原谅自己。

  新安公主婚后的生活怎样,史无记载。但根据皇家对王献之始终很满意这一点来看,王献之对公主还是不错的——毕竟他是本性良善的人。

  他心里还是牵挂著前妻。因为是表亲,所以还有礼节上的亲戚往来。但已不能见面,只能偶尔通过信函传达问候,王献之曾给离婚后的表姐写过一封情书,述说自己被思念弄得快要发疯,这封信无头无尾,没有落款,收在“王献之文集”的杂帖中。

  信曰:“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大意就是说:我和表姐生活多久都不会厌的。即使是年复一年地相对,也可以当作是一日之欢。那种额头触著额头的欢畅,只是遗憾不能再尽兴一点、更尽兴一点。正想着要和表姐成双成对,白头偕老,哪知道命运如此不顺,分离到这个地步!实在是伤心惆怅啊,什么时候才能白天晚上都见到表姐呢?我只能仰首低头悲叹呜咽,实在没有办法啊,要跟表姐见面,只能等到我断气罢了(或者说,我气得差点断气?)!

  这种毫无回天之力的男人表白,其实是比较自私的。似乎表达了一个好男人的深情和安慰,但主要用处还是让这个“好男人”自我良心谴责减轻一点。通常情况下,古代收到这类信的女子,只有更绝望一步,常常会死得更快些。

  二人生活

  《世说新语·简傲》里记载王献之和郗家交恶:郗家的重要人物郗嘉宾(郗超)死了,王献之和哥哥们去吊丧,他们衣着宽大随便,穿着高底拖鞋,样子漫不经心。郗家请他们坐,他们说:“我们忙着呢,没时间坐。”等他们走后,郗家人气得大骂,说要是郗嘉宾还活着,准得教训他们。

  郗嘉宾死时,王献之应该是三十三岁左右,推断这次交恶,应该是离婚之后。自从王献之娶了公主,官就一直升。而郗家的权势人物不在了,难免怨恨王献之攀附公主,对往日的亲家态度轻慢。

  其实郗家是有点多心了,王家兄弟要是这样的人,也不会集体去吊丧了。王家兄弟那样,也许另有原因,他们都是奉仙学道的,经常磕药,服寒食散,为了发散皮肤的热燥。不得不常年穿着宽大的旧衣服和拖鞋,也常常神色涣散。特别是王献之,到郗家去,肯定是很惶恐的,因为这种家祭的场合,很容易遇到表姐——他要怎样去面对表姐呢?于是不敢久坐,赶紧提议离开郗家了。

  总之,王献之今后与郗家的来往更稀少更困难了。

  由于他常年磕药,再加上当年为避国婚烧坏了脚留下后遗症(可能是反复感染吧),他不到四十岁就受病痛折磨,在死前一两年的往来书信里,他总要提到“我的脚啊我的脚”——那个令他痛苦了整个后半生的脚:

  “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

  “奉承问,近雪寒,患面疼肿,脚中更急痛……”

  “仆(自称‘我’)大都小佳,然疾根聚在右髀。脚重痛,不得转动。左脚又肿,疾候极是不佳……”

  他已经预料到这病是凶多吉少了。

  他病危的时候,家人为他请来道士。按道家的规矩,应该向天神报告自己生前的得失,类似基督教里的临终忏悔。

  问:“你此番来(天国)有什么要忏悔的(来有何异同得失)?”

  王献之说:“我一生做事都凭良心,没有什么要忏悔的。只有一件事情,让我一直不安,就是和郗家女离婚的事(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3]

  王献之四十一岁时,才和新安公主有了一个女儿,取名叫王神爱。此后新安公主的生活就史无记载了,估计在王献之死后不久也去世。女儿王神爱后来做了皇后。王献之得女不久,娶了一位年少的可爱青楼女子桃叶为妾,桃叶未生养,没有给他带来儿子。王献之死时四十三岁。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来源于觐学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新安公主的女儿_新安公主一生不得原谅_新安公主活到多少岁_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2.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3.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4.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5. 上官云珠女儿姚姚的悲剧人生,看了让人泪下

    上官云珠一生有三次婚姻,每任丈夫给她留下一个孩子:大儿子张其坚、女儿姚姚、小儿子韦然。其中女儿姚姚是上官云珠与第二任丈夫姚克所生,母亲是大明星,父亲是剧作家,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6. 这位五千年间最年轻的英烈、最早熟的少年,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尤其是夏完淳,这位十六周岁就英勇就义的少年诗人、民族英雄,并不见诸中小学历史课本,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包括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可是,他真的不应该被人们遗忘,恰恰相反,他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因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侵略的反抗,还代表了文明与野蛮的抗争,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是危难之际民族精神的象征。

  7.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等到驾崩才传位?分析当中遗留的历史因素

    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不管在现有古装剧还是古代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或作妖或慈祥的皇太后、太皇太后,但就是没怎么见到过太上皇的身影。大家应该清楚,中国历史上的皇位都是世袭制,父亲把皇位传给儿子,儿子即位后,退位的父亲就成了太上皇。

  8. 伯邑考惨死之谜:他真被商纣王剁成了肉酱?还被父亲姬昌吃下?

    剧中的伯邑考被塑造成了一个天下首屈一指的美男子,还是个大大的孝子。因为拒绝了苏妲己的投怀送抱,而遭到打击报复,被妲己陷害,遭至剁肉之刑,甚至还被做成肉丸子,送给父亲姬昌吃下。可次子姬发继承了西伯侯,说明当时伯邑考已死,但具体的死亡之谜,笔者前面分析过,不可能是商纣王残忍...害,那他的真实死因,可能是那几年姬昌征伐戎狄的过程中,伯邑考战死沙场的。你认为伯邑考是怎么死的评论区交流一下~

  9. 百年之后重回「 ”麦田”:塞林格文字中的柔情与爱

    中央公园的鸭子。100年前,一个男婴出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被送到...学校,参加二战,退伍后正式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作品大获成功后又选择去乡间隐居,直到去世。

  10. 李靖简单的四个字,瞬间使哪吒回头,直戳心窝窝

    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似乎一直都是比较严厉的形象。

随机推荐

  1. 古代男女约会中不为人知的细节:如何发生性行为

      阅读前人笔记和古典文学作品,发现古人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诠释,总是不遗余力,甚至连一贯的惜墨如金作风也大为改变,虽依然是之乎者也,却在细节上描绘得极为详尽,想必古人对香艳故事也颇有兴致。比如《西厢记》,本来就是一出男女爬墙约会的简单...

  2. 梦见甘蔗

    孕妇梦见买甘蔗孕妇梦见自我去买甘蔗,暗示孕妇对目前现状不满,期望生活更好。孕妇梦见吃甘蔗,也是预示宝宝发育健康。中老年人梦见买甘蔗则健康关注的重点转向肾脏。梦食甘蔗,文士学问日进,仕官禄位日隆,商贾财利日益。参考周公解梦资料二:甘蔗是富庶的象征。参考周公解梦资料三:一:小孩子梦见吃甘蔗,预示著领悟成绩提高,会得到大人的表扬。

  3. 三国将领秦宜禄的生平简介,秦宜禄的人物事迹

    >3人物杂谈>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和秦宜禄生有儿子秦朗,曹操对这个继子还不错,他在魏国一直挺受重用。《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初,羽随先主从公围吕布於濮阳,时秦宜禄为布求救於张杨。关羽屡请曹操,欲得秦宜禄妻。宜禄归降,以为铚长。

  4. 农历出生月看你未来的婚姻状况

    记得提醒你的闺蜜一起来看看,她的优质好女人特点与未来婚姻状况!农历三月此月份出生的女人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的好女人。农历四月农历四月出生的女人,为人大度,从不斤斤计较,不会因为老公犯了错而恶言相向。农历六月女人生于六月,成熟稳重,朴素大方。农历七月生于农历七月的女人,有修养和气质,有着与别的女性不一样的内在魅力和外在气质。

  5. 孕妇梦见吃东西周公解梦破解 – 周公解梦

    梦见买东西吃、偷东西吃又是什么意思呢?孕妇梦见吃东西,可以期待收入不断增加,口袋中绰绰有余。不过,要注意不可凭一时的冲动而买些没用的东西。梦见偷东西吃被抓,预示著自己对未来的计划没有信心。“吃”最基本的象征含义就是获得满足,而获得满足的内容是因人而异、因梦而异的。表示金钱运上升。

  6. 梦见老公腰上缠钱,很多一百元钱

    从科学角度看,这种梦有两种解释:梦见走到玻璃门时,玻璃门倒向自己1、梦中的钱一般代表有价值的事物,例如:金钱、物质、能力、权力、信心、地位等。如果在梦中感到愉快,见钱眼开,经常代表在生活中对金钱或物质感到不满足。腰上缠了很多钱,代表渴望拥有着舒服的人生。

  7. 李基·韩德森简介

    出生于1958年12月25日出生地: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年龄:60岁一代:婴儿潮一代中国十二宫:狗星星座:摩羯座事件在里奇·亨德森的生活中1979-06-24瑞奇亨德森在奥克兰首次亮相,并在1980-09-30赛季抢走了他的第一个垒,瑞奇亨德森创造了98个垒的失窃纪录,在通往100个垒的路上,1982-06-01。

  8. 王守仁阳明学简介 日本人与阳明学的那些事

    日本人与阳明学。日本人采用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这个原则。融合了西方。东方文化。才有了明治维新。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书名,日本人与阳明学。作者,【日】冈田武彦等。译者,钱明。ISBN,9787516816233。类别,哲学。页数,392。定价,49.80。出版社,台海出版...

  9. 援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援”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援”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孤立无援——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围城打援——指一种战术。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据守城镇之敌,诱使敌人从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 八方支援——形容各方面都支...

  10. 往生到极乐后还会迷吗

    《妙法莲华经》是告诉我们:我们都具有佛性,不是说我们已经是佛,以后又迷了,不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得到无生法忍,永远不会再迷了,但如果我们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个世间仅仅修了一点功德,但是见思惑没有断,继续轮回,那我们就会迷。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成为永远觉悟的一种状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