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且说那武松,前往清河县投奔兄长,在「”三碗不过岗”酒家连喝18碗酒,趁着夜色摇摇晃晃上了景阳冈,使尽平生力气,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下山被众多猎户围住,一起到阳谷县县令那里请赏,随后被封了个阳谷县的步兵都头。这个步兵都头换在现在来说是个多大的官呢,说出来你肯定不信。「”都头”的称呼,起源在唐朝时期,当时军队中已有「”都”的编制,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资治通鉴记载:「”唐之中世,以诸军总

且说那武松,前往清河县投奔兄长,在「 ”三碗不过岗”酒家连喝18碗酒,趁着夜色摇摇晃晃上了景阳冈,使尽平生力气,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下山被众多猎户围住,一起到阳谷县县令那里请赏,随后被封了个阳谷县的步兵都头。 这个步兵都头换在现在来说是个多大的官呢,说出来你肯定不信。 「 ”都头”的称呼,起源在唐朝时期,当时军队中已有「 ”都”的编制,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资治通鉴记载:「 ”唐之中世,以诸军总帅为都头。至其后也,一部之军谓之一都,其部帅呼为都头。” 也就是说,到了唐朝的时候,都头实际上是一个军职,而且来头还不小,能够管理很多人马,中唐时,也有人将统帅称作都头,比如唐宪宗时的刘悟,生擒唐朝叛将李师道,唐宪宗一看,此人立下大功,重重有赏!随即封他为都知兵马使,于是大家都叫他「 ”刘都头”。 而在宋朝时期,也沿用了唐朝军队都的编制,作为一级统兵官,当时军队分为马军和步军,马军的正副长官是军使和副兵马使,步兵的长官就是都头和副都头。在都头之下,还设立有一些小官衔,比如说军头、押官来管理部队。 不过这和《水浒传》里面的有些出入,这里的都头官职品位不知道比一个县令大多少,阳谷县的县令怎么可能越俎代庖,把武松封作都头呢? 我们其实可以看一下《水浒传》的成书时间,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清初的人,这本书大致也是完成在这个时候,当时的元朝的行政归化当中,「 ”都”作为一个行政归化区域,其级别在村以下,比如说赵家村一都,小石村二都等等,都设有都头,负责维护当地的治安。 《水浒传》里面,施耐庵可能就使用的元朝「 ”都头”职能来称呼形容武松。 但是如果是放在真实的北宋年间,县里根本不存在「 ”都头”这个职务,它始终都是一个军职名。武松的职责是负责抓捕罪犯,管理治安,放到现在,应该算得上一个县城公安局的局长,还是蛮大的官了,可是过去,说出来也就是个抓人的衙役头子罢了。 这样听起来着实不雅,因此出于对打虎英雄的尊重,施耐庵也使用了一个非常威风的称呼来形容武松。 这种情况在《水浒传》当中并不少见,相似的还有林冲,书里称他为「 ”八十万禁军教头”,宋朝中央有着规模庞大的驻军,但是按照宋徽宗年代推断,那个时候东京城禁军人数不过二十万。而且教头并不是一个多么威风的职位。 水浒传里面多次出现过教头一职,王进林冲是禁军教头,金 ... 徐宁是教头,曾经在柴进庄上怒刷了一波存在感的洪教头也是教头,这个职位只不过是一个在军队里面教授武艺的枪棒教练,虽然能算个公务员,但是官阶是在不高。 就好比如今的健身俱乐部教练有十万人,你在跟学员作介绍的时候说,我乃十万健身教练,只怕人家会一脸懵逼,不知所云,放在过去宋朝也同样是这一个道理,只是表面上听着威风罢了。
本文标签:武松中国古代史宋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