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如法师:人生智慧无边

战胜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一再以亲情及丰厚的财富试图动摇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直徘徊在亲情与佛道之间,为此苦恼不堪。 这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向佛陀禀明,请佛陀为他开示如何降伏内心的烦恼魔。 佛陀于是向他说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锄头贤人,他原本是个农夫,从早到晚辛勤在园里锄草种菜,后来他就发心出家。出家之后,觉得很不习惯,又还俗回去种田。但是种田实在辛苦,想想,还是出家没烦恼,就又出家去了。出家以后,他又无法适应每天早晚的精勤修行,为了不辱佛门清净勤朴的形象,又再度还俗。如此出家、还俗,还俗、出家,总是不能持久,而慈悲的佛陀总是方便包容了他的进退。 这一次,他维持了一段长久的出家生活,不曾动过还俗的念头,忽然看到一把从前用过的锄头,心念一动,又想起从前农夫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多么逍遥,忍不住就荷着锄头,一路走一路想,不知不觉来到江边,望着滔滔的江水,终于下定决心:“都是这把锄头,害得我在佛道里进进出出,来来去去。唉!人生究竟有多少的岁月可以蹉跎呢?今天决定不再退心还俗了!” 他毅然决然地把锄头往江中丢去,只见锄头迅速的沉没,泛起阵阵涟漪,所有的挣扎疑悔也随之消失,顿然有种解脱的感觉,心想自己以后再也不必挣扎了。 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位国王作战胜利,率领一大批兵将班师回国,一行人浩浩荡荡乘船而下,锄头贤人忍不住大喊:“你们作战胜利了吗?你们能打倒敌人,却不能胜过自己。我,锄头贤人,今天终于战胜了天下最顽强的敌人——自己,我丢掉了锄头,放下了我的执著,战胜了我心里的烦恼,我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啊!” 说到这里,佛陀无限慈爱地告诉他:“世间上最可怕的敌人不在外面,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贪瞋痴烦恼。修行就是和自己的烦恼作战,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听了佛陀的开示,比丘若有所悟,发愿一定要战胜自己,做个堪受佛法的大器。 四个儿子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早上一定要到佛陀面前顶礼,从来没有懈怠、懒惰。有一次,她请佛陀到家里受供,佛陀知道她的来意,故意问道:“你设斋供佛,想获得什么样的功德?” 女居士恭敬地回答道:“如果有福报,我希望求得四个儿子。” “为什么要求四个儿子?”佛陀温和地问道。 “佛陀!如果我有四个儿子,长大以后,大儿子去经商,可以赚很多钱;二儿子去务农,年年有丰富的谷米收获;三儿子教他努力用功,将来做官光耀门户;四儿子让他出来学道,修成圣果,接引父母及一切人,这样,我就满足了。” 佛陀听了她的心愿以后,说道:“好的!让你满愿。” 女居士很高兴地供养佛陀,没有多久就怀孕了,之后生了一个男孩。从小这个孩子就聪明伶俐,和一般的小孩不同,所以父母宠爱有加。 小儿慢慢长大了,他的母亲虽然希望有四个儿子,可是再也没有弟弟,因此将爱四个孩子的心都贯注在这个儿子身上。 有一天,在闲谈中母亲将供佛及愿求四个孩子的事情告诉了他的爱儿。这孩子听了母亲的话以后,牢记在心中。长大了,就学做生意,以他的伶俐聪明,不到一年,就赚了很多财宝,父母高兴极了。此后,他不再做生意,改行到田里去耕种。在他的勤劳灌溉下,谷物加倍的丰收,邻近的人都非常称叹。家里既有钱财,又有米谷,已经成为大富豪。这时他就要实践母亲的第三个愿望,做官光宗耀祖。本来他就是个才子,求官当然不甚困难。做了大官,家里又富有,现在还有什么可愁呢?可是他的最高愿望并不止此,当了一年官以后,就对他的母亲说:“妈妈!您老人家所要求的四个愿,儿子今已完成三愿,只剩下最后的一愿,如果我出家了,那不是能让您心满意足了吗?” 母亲知道儿子要求出家,其实这也是她自己的本意,因此很欢喜地答应了。儿子高高兴兴地辞别母亲,到佛陀那里请求出家做沙门。仗着佛陀的功德,以及自己的善缘,加紧精进修行,不久便证成大阿罗汉。成道以后,又回家度他的父母及一家人。从此,自己踏上了弘法的道路,利益众生,成就众生。 友有四品朋友好比一面镜子,善友可以规过劝善,恶友可以引以为鉴,自我警惕。世上有人因为交友不慎,不辨善恶,而误入歧途,因此不可不慎。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问佛陀:“如何才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佛陀告诉他:“友有四品,不可不知。” “哪四品呢?”信徒问。 “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是谓四品。” 佛陀接着说:“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弃;见富贵附,贫贱则弃,这是花友。 何谓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这是秤友。 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这是山友。 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这是地友。 ” “这四种朋友,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信徒再问。 佛陀说:“前二者,攀富贵,弃贫贱,有赠则尊敬,无赠则怠慢,都是嫌贫爱富的酒肉朋友,不能视为知己。后二者,能把欢乐给人,卫护一切众生,恩厚不薄,这才是我们所要交往的朋友。”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如法师:人生智慧无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梦见卖化妆品_周公解梦梦到卖化妆品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卖化妆品好不好

    下面详细介绍关于梦见卖化妆品的相关解法,快来看看吧!梦见卖化妆品是什么意思梦见在卖化妆品意味着,形象的思维方式,比较适合这两天的你。女人梦见在卖化妆品,感觉被人搅浑水的一天。梦见卖化妆品意味着,同性朋友之间一起行动愉快的一天。

  2. 食伤为用神的女命如何选择自己的婚姻

    食伤是食神和伤官统称,一般概念当中,食神多了以伤官论。引领时尚的或者从事前沿创新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大多数是食伤为用的。所以,食伤为用大多数清气重,男女俊雅秀美,人中龙凤。因此,有食伤用之为美,忌之为恶。这种逢合的主见性不足,缺乏主心骨,而食伤为用的女命最善于自作主张,因此一唱一和,夫妻能走的更顺畅。

  3. 他被残忍 ... 害 却在临终前为凶手指引逃脱之路

    国王马上答应,并为提婆菩萨设坛,与当时颇具威望的八方婆罗门召开公开的辩论大会。外道依照提婆菩萨慈悲的叮嘱,安全地逃往深山。而弟子们发现提婆菩萨的情形,纷纷放声哭泣,有的甚至在惊怒之余,分头要去搜捕凶手,以便报仇。

  4. 排毒食品,吃什么排毒?

    尽管人体内部具有一定清除自身“毒素”、净化血液的能力,但当体内废物积蓄过多或机体解毒排污功能减弱时,废物不能有效地按时排出时,就将对身体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科学地选择如下食物,有助于排出人体产生多种“毒素”。特别是它们能将积累在细胞中的毒素“溶解”,最终经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有报道,饮葡萄酒可预防和纠正酸中毒,还有利尿排毒作用。它们都属堿性食品,有净化血液作用。

  5. 汉代西域神秘的36国都哪些国家?之二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在今天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有10国,为汉通西域北道的必经之地。

  6. 庸医 ... 人 见鬼而死

    从前有一个医生,姓刘,名太初,曾经医治薛司法妻子的病,因为诊断疏忽,用错了药,竟把薛氏的妻子医死了。过了几年,刘医生的家中,白天来了一个穿著绯衣的女人,自称是薛司法的妻子,前来求医,适值刘医生不在家中,那绯衣女人就在路上与刘医生相遇,诉述以前的病情,以及服药致死的经过,刘医生听了大惊,回到家中,一进门就昏倒去世。

  7. 和珅摔珍宝:从历史角度看职场政治,办公室里要不要结盟?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是讲述贪官和珅的。和珅得到了两件宝物,是两个一模一样的宋朝汝窑的三足笔洗,共花了一万两银子,全天下都没人拥有第三个。而和珅,却直接摔碎了其中一个三足笔洗,而且摔碎的正是完美无缺的那个。其实和珅的做法,是对职场政治的精准理解。

  8. 梦见碟子_周公解梦梦到碟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碟子好不好

    梦见碟子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碟子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光洁发亮的盘子,通常表示成功、丰收,安适幸福的生活。梦见肮脏的盘子,则表示生活不如意或家庭不和,困窘郁闷。梦见盘子上堆满了食品,预示会有好运气。梦见旅行箱_周公解梦梦到旅行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旅行箱好不好梦见空盘子,暗示最近有些停滞不前。原版历史新知磁碟者,主口舌至。《历史新知》梦担盘提盘,盘络。

  9. 1955年十大元帅授衔时,在场的元帅为何一同向周 ... 敬礼?

    在1955年...亲自为十大元帅授衔后,在晚上举办了一场隆重而质朴的庆祝酒会,当时周...发言庆祝被授予军衔的将领。而在他发过言后,朱德带领着当时在场的元帅一起走到了周...身前,然后一起敬重的向周...敬礼,当...还在疑惑的时候,朱德开口说,你也是元帅。周...是搞政治工作的,为何也能被授元帅呢?只不过后来周...渐渐的转型成为一个政治工作者,不过他在军队中的威望是丝毫没有降落的。

  10. 钱玄同

    第一个我便举出钱玄同来。钱夏字玄同,后来又名疑古玄同。最有名的林琴南的两篇小说,在《荆生》里假借了荆生这一个旧礼教的保护人,对这班人加以惩创,小说里的“金心异”这人,便是玄同,所以鲁迅后来的文章中,就以金心异作玄同的外号。正如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时候,鲁迅坚决地主张现代青年不必读旧书,一部也没有开,所以玄同也赞成将旧书扔进毛厕去。这极端的反复古主义,玄同坚持到底,虽然他在学术上仍旧弄他的文字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