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阿底峡尊者的开悟

阿底峡尊者的开悟  阿底峡尊者是公元十一世纪印度最伟大的班智达,他是最后一所大规模学佛中心超戒大学的领导之光。他应一位住在 ... 西部地区受监禁的国王邀请来到 ... 。这位国王放弃自己的生命,而以他的赎金用于将佛法带给他的子民。阿底峡将生命最后的十二年留在 ... ,教学并建立了噶当派的传承。 阿底峡的大乘名著《菩提道炬论》及关于《修心七要》的教法,都在阐扬如何培养及训练菩提心,也就是如何发展利他的情操而达证悟。今天,在许多藏传佛教的系统里,阿底峡精湛的教学与实修法的传授,仍被广泛应用于学修。 阿底峡是东孟加拉国的王子,生于公元980年。年少时,绿度母曾示现在他梦中,劝诫他不要为世俗有刺的诱惑物牵绊,因为他在过去五百五十二生中已是一位具足戒的僧人,并且是博学的班智达,解救众生脱离轮回是他的使命。 认清重续使命的必须性,阿底峡离弃世俗生活,出家为僧。他不倦怠地四处寻访证悟名师,在他们座下学习。后来在密续上师罗睺罗教导下,成为一位博学、有成就的阿阇黎,也就是佛法教师。阿底峡研读佛教三藏所有经典及梵文大乘经论。依照那个时代的习惯,他背诵了许多经典以及相关注释,成为非常有名的大法师。 有一天,阿底峡思考着:“直接引向开悟,哪一条路是最迅速的呢?”因为他怀疑,如果遵循大乘菩萨道,必须在无量劫中救度他人,才可达到涅盘寂静。那么他有可能开悟吗? “我要怎样才能到达涅盘彼岸呢?”这位年轻学者叹息着,“我是否得无止尽地轮回?” 就在那一刻,具神通的罗睺罗上师突然召唤阿底峡,仿佛洞悉弟子的想法。罗睺罗告知阿底峡说,任何形式的自我关怀都无助于圆满证悟,禅定的专注、学问、辩论技巧甚至涅盘经验本身到头来都毫无用处。若能精进不懈地长养菩提心,发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更好。接着,罗睺罗上师预言他的弟子与大悲观世音菩萨一样,终将证得自利利他的最高成就。 “忘却自己的利益,多关怀他人的福祉。”罗睺罗劝诫着,“视别人比自己更重要。执着自我是不满足和痛苦的根源,征服自私自利的两面巨魔!一个单独的自我也不过是另一种幻想。因此,有谁能逃离轮回而达到涅盘呢?如果你愚昧地避离轮回而追逐涅盘,要得到绝对解脱是很困难的。最好是超越这二元对立的观念,了悟到无分别,使一切事务达到圆满。” 不久之后的一天,阿底峡在菩提迦耶,佛陀证悟的圣地,绕着大佛塔经行时,二位庄严的年轻女子站在靠佛塔南边的莲花池畔。她们长得太美了,绝不是世间凡人。其中一位问另一位说:“什么是达到圆满开悟的最好 ... ?”另一位天女回答:“无我的菩提心是成佛的大道。一个人如何能转身弃他人不顾呢?” 第二天,阿底峡又去绕佛塔及塔旁的菩提树,释迦牟尼佛曾在这棵树下 ... 。阿底峡听到一位老丑的乞妇告诉一位年迈的麻疯病人说:“平等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是超越苦海,获得圆满开悟的最好 ... 。”她解释着:“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放弃自私自利的想法。” 阿底峡心想:“此地每个人,从最尊贵到最卑贱,似乎都知道开悟的最好 ... ,与上师所说吻合,为何独我一人迟疑不定?” 翌日,阿底峡手持念珠缓缓地绕着圣殿,他看见一只小鸟栖息在观世音菩萨像的膝上,佛像刻在佛塔四面石头壁龛里。他听到佛像对小鸟说:“舍自爱他的菩提心是圆满证悟的最好 ... 。优先考虑他人,将胜利与益处荣归他人,自己承担失败。”就在这一刻,十分不可思议地,阿底峡自己发现他所有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了。 当阿底峡站着兀自冥思,凝视菩提树下金色佛像的宁静容颜时,他突然了解苏门答腊岛上的金洲法称大师是真正护持珍贵菩提心的上师。为了达成他的使命,阿底峡决心去寻访金洲大师。在这位上师座下修学十二年,阿底峡成为他的法嗣。 晚年时,阿底峡尊者已是一位有名望受欢迎的上师。每当他提到尊贵上师金洲法称的名字,他总是合掌当胸,阖上双眼并微微行礼。阿底峡从这位慈悲的上师学到了“自他交换”的大乘修法:将自己置于他人之处境,而将他人的负荷承担起来。这成为噶当派特殊而主要的修持 ... 。 阿底峡在印度本土成为一位伟大的法师,并住在超戒大学。许多年后,几位 ... 皇室使者满载黄金来迎请他到他们愚昧的地区教学。阿底峡向观世音菩萨和度母祈祷请求指引,询问他到 ... 是否能真正利益彼邦。 度母告诉阿底峡,如果他愿意前去,将对这雪国有大助益。然而她又说,如果他前去 ... ,将于七十二岁死于彼国,如果留在印度,将活到九十二岁高龄。阿底峡展现他无我的菩萨誓愿,长途跋涉前往 ... 。 阿底峡改革了 ... 的佛教与社会,重整道德作为佛法的基础。在 ... ,他以“皈依班智达”一名而著称,因为他授的皈依戒实在太多了。七十二岁那年,果如预言,这位佛法导师圆寂了。

来源:大成就者的故事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阿底峡尊者的开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沙彌的發心

    一日,他帶著弟子──一位年輕的沙彌一起進城去辦事。沙彌背著行李跟在長老的後方。行走間,沙彌心想:「人生世間無不受苦,欲免此苦,當興何等道?」於是思惟:「佛常讚歎菩薩的殊勝,我應當發菩薩心,廣度一切有情。」方才起這個念頭,老比丘以他心通照知沙彌已發菩提心,功德無量,於是告訴沙彌:「讓我來背行李吧!」於是老比丘從沙彌手中接下行李,還讓沙彌走在前頭。等到休息時,沙彌合掌請示老比丘其中的原由。

  2.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_宗教信仰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今天我们有这样一个殊胜的因缘,在贵林演说《金刚经》。在唐朝时候,禅宗五祖忍和尚、六祖惠能大师极力的提倡,所以《金刚经》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流通不绝无过此经,用现代话来讲,佛经里面知名度最高的无过于《金刚经》。我过去跟随李老师学习,《金刚经》也讲过好几遍。通行本《金刚经》,前后两周的问答,经文上都作「云何应住」。

  3. 佛法让人生更美好_宗教信仰

    有损害到自己利益的情况,就会引起斗争。而佛菩萨有一次示现为不如法的僧人进行赌博,以试探皇帝是否对佛法僧三宝怀有诚心。而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大部分也是以不如法的形象出现渡化众生的。因此,看一个人是不是菩萨,不能专以外表来论,而是要看他的内心有没有菩提心,有没有利益众生的行为。在我讲法的过程中,多数居士对出家师父特别地恭敬,这种恭敬缘于对佛法僧三宝的尊重。

  4. 放生 ... 问答 (放生素食问答汇集3)

    (四)仪式简单隆重:放生的仪式宜简单隆重,放生过程宜迅速确实,千万不可因人为因素拖延搁置,害笼內众生多受不必要之苦。放生时,若时间充裕,最好给被放生的动物按照完整的放生仪轨念诵完再行放生,并给它们撒上甘露水。另放生后念七遍“南无宝胜如来”可避免被放生的动物再次被别人捕捉。

  5. 转贴一篇我师兄的妙文----喇嘛狂吐鸡……

    一方面是,最好能使被放的众生听到念诵的音声。但同时也要考虑周围的环境,在不适宜的场所声音也不要过大。所以,有些师兄担心水中的鱼听不到我们念佛号或念佛机的声音,看来是多虑了。不论是六字大明咒,还是一句“南无佛”,都可以种下解脱的种子。

  6. 净土法门大意

    故为说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常人谓净土宗惟是送死法门。岂知净土宗以大菩提心为主。常应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众生之宏愿。修净土宗者,应常常发代众生受苦心。修净土法门者,固应诵《阿弥陀经》,常念佛名。故修净土法门者,常读诵此《普贤行愿品》,最为适宜也。否则他人将谓净土法门是小乘、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关于净土宗修持法,于诸书皆详载,无俟赘陈。故惟述应注意者数事,以备诸君参考。

  7. 发菩提心即胜二乘

    阿罗汉知道他的想法,就取走衣钵袋子背到自己身上,让小沙弥走在前面。《优婆塞戒经》说:“如果有人发菩提心,诸天皆大欢喜,说:‘我们今天已经获得了人天之师。’”只是发心,就已经胜过阿罗汉了。

  8.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先从一个愿望和一种发心开始的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先从一个愿望和一种发心开始的>我们无始以来就是以自我为主,所以常常习惯说“你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这我没有兴趣,那个我很有意愿”等,这些都是以我为主,所有的烦恼通常是围绕着自己在打转。能发出菩提心就是一个大善巧的法门。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先从一个愿望和一种发心开始的,先想才能做。

  9. 佛陀三滴眼泪震动三千大千世界

    佛陀三滴眼泪为何震动三千大千世界>《旧杂譬喻经》中讲过一则公案:有一次,佛坐在树下为无数人说法。此时,佛陀脸色无有光彩,像是特别忧愁的样子。阿难问佛是何缘故。说完,佛陀流下三滴眼泪,三千大千世界为之震动,数不清的天、龙、神、人都发起无上菩提心。

  10. 不同佛前之最初发心

    释迦牟尼佛接着又说道:“当时在地狱中心生慈悲之众生即为我前身,我最初发菩提心之对境即为地狱众生,后来即开始对一切众生皆发慈悲心。”陶师最初为获无上菩提而发愿之事迹,在《贤劫经》中也有相似记载。此外,依靠佛陀而造作之微小善根,或依佛陀而发之诸愿亦绝不会空耗。如是上述种种公案皆在叙述释迦牟尼佛初发心之情况,其他

随机推荐

  1. 峻宇彫墙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ùnyǔdiāoqiáng【解释】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峻宇彫墙”

  2. 执迷不返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zhímíbùfǎn。

  3. 为何有些人容易做恶梦

    在民间,梦常常预示着生活中某些事情,所以,中国自古就是解梦之说。西方将梦作为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命理学、风水学上也有关于梦的理解和解释。从命理学上来说(一)八字格局里面正官、七...数量多,而正印、偏印或是食神、伤官又非常少,甚至没有的时候,可以说,这也是容易发恶梦的重要标志。这种风水峦头,最容易发恶梦,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思维、引起精神方面的毛病。因此,这种情况下,家里也会有人经常发恶梦。

  4. 劉備自稱漢室宗親,為何漢獻帝在家譜中查不到他,這是怎么回事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對劉備的印象不是太好,大致與宋江一樣,有些虛偽,有些矯情,有些軟弱,有些無能,當然,最為看不起他的是,動不動就哭。所以,民間有歇後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諷刺他拿孩子當工具實現其野心。其實,他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放在今天,絕對是一位勵志青年楷模。你看,人家父親早死,家徒四壁,二十八歲還沒娶上媳婦,更沒學可上,靠自己織席賣草鞋維持生活,最後卻做到蜀國國君,三分天下有

  5. 染出来的青豆长期食用伤肾脏

    近日,张某去超市购物时,给儿子买了包产地标称为广东汕头的青豆给孩子吃。工商分局从张某购物的超市取回了正在销售的两个批次青豆的样本送检。据工商人员介绍,“柠檬黄”是一种合成色素,实际上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染料,具有增加色彩的作用,该染料主要是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这种染料的潜伏期很长,具有一般毒性和致泻性,人体长期摄入对肝脏危害很大且潜伏期长。目前,工商已对这两个批次的青豆作下架处理。

  6. 经典的一句话心情说说-感人的情话

    恋爱中的女人,用心在爱,大多双眼是蒙蔽的。多年以前的熟悉,多年以后的今天,一切的一切早已烟消云散,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一样的陌生人。《陌生人》6.如果有个人,能让你一想起就充满能量,能让你每天想到都能安心的入睡,高兴的起床,在遇到困难时ta总是能给你动力,让你对未来满怀期待,那你就没有爱错人,反之,以爱的名义互相折磨,相处都是痛苦,那你一定爱错人了。最隽永的感情,就是彼此陪伴,成为对方的阳光。

  7. 顾炎武自督读书的故事

    顾炎武自幼勤学。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

  8. 梦见儿子被水淹

    周公解梦梦见儿子被水淹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儿子被水淹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南非应该如何记住种族隔离的缔造者?

    1966年9月6日下午,种族隔离的缔造者弗沃德在南非全白议会前就座。他的白发整齐地梳向一边,他自信地站着。64岁的韦尔沃德是骄傲的南非白人,他将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建立在石头上。当钟声敲响时,他倾听着议员们对会议厅的呼唤。这是南非人几十年来一直记得的一天。在2点25分,一名议会信使突然冲进会议室。穿上他的官方制服,他一定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引起注意。但后来这位信使描述为“一个40多岁的高个子、强壮、白发

  10. 姑娘叨着大烟袋

    姑娘叨着大烟袋抽烟,这往往是老年人的事。在关东,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往往是十几岁,怎么她也叨上了大烟袋呢。在关东民间,这是大人小孩都熟悉的一条谜语,而谜底就是“烟”。这条谜语有趣地描写了烟的生长形态,...过程的特性及用途,可见烟在关东已和人们有了多么密切的关系。据民间传说,烟别名叫“相思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