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东晋军队的人数虽然少,但符坚的几十万大军也没有集结完毕,双方在前线的人数相差并不大,而谢玄敢于主动向符坚发出挑战,就是因为他算准了符坚此时的军队人数并不多。在笔者看来,淝水之战最后东晋打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出格的事,东晋赢在准备充分方面,并不全是以少胜多的奇迹。

淝水之战被延续了东晋的国运,但真的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吗? 前秦符坚在统一北方后,最大的梦想就是渡江消灭东晋,成为统一天下的皇帝,如果这个心愿实现了,那么符坚将是第一个以少数民族身份登上皇位的人。 为此,符坚不顾众人反对,一意孤行。不想,却在淝水打了打败仗,不但没能统一中国,连自己的国家都丢了,成为历史的笑柄。那么,淝水之战东晋真的是以少胜多吗? 符坚深信自己能够投鞭断流,踏平东晋 符坚成为大秦皇帝后,以王猛为宰相,在北方发起了统一战争。 经过几年的拼 ...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基本上都被他收服,大秦成为中国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国,而长江以南的东晋,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是符坚的对手。 前秦苻坚(图片来源影视剧照) 志得意满的符坚,觉得比东晋强大的对手都被自己打败了,那么收拾东晋应该不在话下了。 可惜,王猛短命,患病而死。在弥留之际,王猛提醒符坚,东晋虽然偏安,但这个时候绝对不是消灭它的时机,相反,那些暂时归顺的北方政权,才是应该提防的。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对王猛言听计从的符坚,此时却觉得这个智囊的话不那么正确了。 因此,在王猛去世没多久,符坚就开始召集大臣商量怎么消灭东晋。 东晋时期势力地图 符坚的大臣们纷纷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反对意见,无奈,符坚却听不进去。 在他看来,大臣们的反对意见无非是东晋有长江天险,但东晋有什么力量对抗自己?自己手下有九十万骑兵部队,这些人,就是把手里的马鞭扔进长江,就足可以让长江断流了。 因此,符坚决定任何人的话都不听,任命那些刚归顺不久的少数民族首领为大将,跟着自己一起去讨伐东晋,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战斗,让自己成为大一统的皇帝。 在笔者看来,符坚有当帝王的实力,但却没有当一个帝王的性情,因为缺乏容纳反对意见的胸怀,使得符坚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并且越走越远。 东晋有实力对抗符坚,而且实力还不弱 东晋自从在健康建国以来,虽然北伐的口号喊得很响,但一直都没有具体的行动,从上到下,除了少数几个人外,都认为能在健康过下去,就是很不错了。 因此,无论谁掌权,都是把重心放在经营江南上。 东晋的这个国策,可以说是正确的,当时北方几个政权不断打仗、抢地盘,撑不住时还主动向东晋方面求援,所以,东晋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慢慢积攒了实力。 尤其在军队组建方面,依靠北方的流民,建立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北府军,成为抵抗北方少数民族侵略的柱石。 东晋不仅有了强大的军队,还涌现了无数治国能手和 ... 人才,士族大家谢家,此时就是东晋依靠的台柱子。 谢安是丞相,掌握东晋的军政大权,而谢家其他人如谢玄、谢石等人,则以 ... 指挥见长,更不要说猛将刘牢之等人了。因此,从各方面看,东晋都有能力和符坚对抗。 谢安画像 在听说符坚要南下时,谢安就开始进行了部署,谢玄和谢石带领军队在前方迎敌,而谢安则安居在健康遥控。 面对这场大战,谢安镇静自若,一点都不慌张,甚至在前线打响时,他还在别墅里和人下围棋。当报捷的战报送来时,他也不惊喜,只是随便看了一眼,就放在一旁,继续和人下棋。 就这样,谢安一直等到把客人送走之后,才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往内室跑的时候,一时不注意,把木屐上的齿都在门栏上弄断了。可见,谢安的激动程度。 淝水之战插图(图片来源网络) 在笔者看来,双方在硬实力上东晋不如秦国,但在软实力上,东晋却大大超过了秦国,尤其有谢安这样的人坐镇后方,使得前方将领能心无杂念地准备战争,这就决定了符坚想打赢这场战争是不可能。 东晋和秦相比,兵力并不差,甚至在局部还占优势 淝水之战被认为是符坚不该发动的一场战争,许多专家认为,东晋之所以能够取胜,是运气好,因为符坚性子急,一心想快点成为统一天下的皇帝,所以想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 这导致他在内部矛盾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仓促组建了大军。 而他的军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杂牌军,军队民族成分多样化,与他离心离德,还有东晋的降将朱序当内应,这些不可预料的有利因素,都让东晋遇到了,想不打赢都不可能。 淝水之战地图 其实,这种看法只是孤立地夸大了战争中不可预知的一些因素,却没有考虑到当中在前面正面对敌的东晋将领的 ... 能力,也没有把东晋军队的战斗力考虑进去。 作为前敌总司令的谢玄,虽然是世家子弟,从传统上看,世家子弟应该没什么通病才能,只能做一些吟诗作赋的杂事。 但谢玄却不是那种无用的酒囊饭袋,而是一个在战场上磨练了十多年的帅才,他所统帅的军队,是当时战斗力非常强悍的北府兵。 在谢玄的统领下,北府兵一直都是抵抗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主力,而且谢玄和他的北府兵几年来,一直都有和符坚的军队交手的经历,从无败绩。 只是东晋在各方面都不如符坚的秦国,一直都处于守势,即便打赢了,也无法对符坚造成伤筋动骨的损失。所以,符坚才没有把东晋的军队当作对手。 东晋军队 等到符坚带着军队来到淝水准备作战时,在他的意识里,还认为只要度过了淝水,东晋政权就会土崩瓦解,他要做的事就是进入健康去受降。 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天真的想法,所以符坚从出征以来,就对怎么打仗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只是命令自己的部队不断前进、前进。 等和谢玄的军队在淝水边相遇,符坚才发现对方的军队根本不是不堪一击的草包,而是难以啃下的硬骨头。 东晋大将谢玄 符坚和他的弟弟符融登上寿阳城,观看谢玄的军队的虚实时,竟然把鸡公山上的树木都当成了东晋的军队而吓得面容失色.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符坚对自己能否打赢这场仗,心里是完全没有底的。 符坚虽然害怕了,但却没有对军队做出相应的部署和应对,只是一味地担忧。 但此时,谢玄却展示出一个优秀将领的素质,他没有丝毫耽误,马上派名将刘牢之出兵,攻占了洛涧,打破了符坚想两边夹击东晋的图谋。 这还不算,谢玄还派兵攻占了淝水上的渡口,这样,东晋军队就占据了战役的主动权。 等到谢玄把一切都布置妥当时,符坚的 ... 思想还没有成型,他对于是打快速歼灭战还是持久战一直没有定夺,所以,军队调配也没有完成,数十万大军还在后面慢腾腾地前进。 东晋军队的人数虽然少,但符坚的几十万大军也没有集结完毕,双方在前线的人数相差并不大,而谢玄敢于主动向符坚发出挑战,就是因为他算准了符坚此时的军队人数并不多。 符坚在接到谢玄的挑战后,没有经过思考就答应了,并且还决定暂时后退,让东晋的军队过河。 苻坚画像 在他的想法里,是想等东晋的军队只有一半人过河时,就发动袭击。没想到有朱序做内应,符坚的军队一后腿就不可收拾,最终在各方不利因素的作用下,符坚失败了,秦国也因此而灭国。 在笔者看来,淝水之战最后东晋打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出格的事,东晋赢在准备充分方面,并不全是以少胜多的奇迹。 文献资料:《资治通鉴》、《谢安传》
本文标签:淝水之战东晋淝水谢玄符坚谢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