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为什么古人用“桃李”来代称学生?

  每年一到教师节,老师们最常听见贺词就是桃李满门、桃李满天下、桃李遍天下,用来赞美老师培育了众多的学生。这几句贺词中的“桃李”,指的就是学生。当然古籍中也有很多记载,如唐朝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诗:“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及唐朝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那么,为什么古人用“桃李”来代称学生呢?

  原来,“桃李”一词典出《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这里记载了一段故事。

  战国时代,魏文侯在位时有个臣子子质,当官却因罪而向北逃亡。在北方,他遇到了简主,并向简主说︰“从今以后,我不再栽培人才了。”简主问他︰“这是为什么呢?”质子说︰“大堂上有半数的士人是我栽培的,朝廷上有半数的大夫是我栽培的,边境的士卒军官有半数也是我栽培的。现在大堂上的人在国君面前说我的坏话,朝廷上的大夫用法律来恐吓我,边境上的人也拿着兵器抢劫我,所以我再也不栽培人才了。”

  简主说︰“唉!你的话错了。如果春天种的是桃树、李树,夏天就可以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就可以采食它们的果实。但如果春天种的是蒺藜,夏天不但不能采它的叶子,到秋天还会长出刺来。从种树来看,问题出在你所栽培的人身上。现在你所栽培的人,都不是正直的人。所以,君子要先有选择,然后再栽培他们。”

  后来,人们就把“桃李”用来比喻老师所培植的优秀人才,并逐渐也把所栽培的后辈、门生都称为“桃李”,最后“桃李”也就成为学生的代称了。

为什么古人用“桃李”来代称学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桃李与蒺藜

    春秋战国之际,有个叫子质的人在魏文侯手下做官。有一次,他得罪了魏文侯。这时,他培养提拔的士、大夫、武官纷纷落井下石,在魏文侯面前大讲他的坏话。赵简子不同意他的看法,叹了一口气,说:“你的话讲得不对。要知道,春天种植了桃李,夏天就可以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就可以吃到果实。如果春天种了蒺j藜,夏天不能摘取树叶,秋天得到的也只有刺。由此看来,关键在于种植什么。你培养的人没有选好,这怪谁呢?”

  2. 关于桃花的爱情诗句 洛阳城东桃李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鱼郎来问津。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3. 形容美女诗句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月出佼兮,佼人撩兮。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密态随羞脸,娇歌逐软声。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美人一何丽,颜若芙蓉花。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满堂开照曜,分座俨婵娟。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体若游龙,袖如素霓。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胪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何彼浓矣,华若桃李。

  4. 新年对老师的祝福语

    新年对老师的祝福语1、您的关怀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谢谢您老师:祝您节日快乐”2、拨动真诚的心弦,铭记成长的辛酸,成功的道路上永远离不开您,亲爱的老师,祝您永远幸福!

  5. 司马迁用这一句话来形容李广,完全凸显了他的君子风范

    桃花这种不言不语的“闷骚性格”非常符合儒家“君子敏于行而讷于也”的精神,也就是闷声干大事,桃李自然也就具有了一股君子之风。>司马迁在《史记》里就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形容忠厚朴实的飞将军李广。南北朝时期社会治安混乱,强盗横行,尤其是北朝的前秦苻坚时期,统治残暴。为了自保好多人聚集在一起,自建城池,形成一个小天地,称为坞。这为他写桃花源奠定了基础。

  6. 桃李杏三种水果都不能多吃

    桃、李、杏各有不同的营养价值,从中医上来说,它们还能起到一定的食疗作用,但是3种水果在吃时都要注意适度。而李子属于寒性食物,多食会使人生痰,甚至发虚热,让胃肠剧烈蠕动,脾胃虚弱和肠胃消化不良者应少吃。但是,杏和李子多吃“伤人”并不代表它们没有营养。

  7. 诗经——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何彼襛矣,华如桃李?齐侯之子,平王之孙。王姬出嫁的车马。诗歌开头以华丽的唐棣花起兴,铺陈出出嫁场面的豪华,车马的众多。紧接着又以桃花和李花为比,点出新娘和新郎,他们是平王的孙女,齐侯的儿子。末尾以钓鱼的鱼具为兴,表现出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婚姻和谐美满。纵观这首诗的意境,唐棣、桃李的铺垫,无不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奢华气派的景象。难得的却是这两位新人还能和谐相处,互敬互爱。

  8. 带有桃字的成语

    包含有“桃”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桃弧棘矢——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古人认为可辟邪。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艳如桃李——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桃腮粉脸——形容女子粉红色的面颊。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桃李门墙——指生徒众多的师门。

  9. 带有李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李”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李树代替桃树而死。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浮瓜沉李——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正冠李下——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桃李门墙——指生徒众多的师门。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

  10. 【漫山】的意思是什么?【漫山】是什么意思?

    【漫山】的意思是什么?【漫山】是什么意思? 【漫山】的意思是:漫山màn shān满山,遍山。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漫山」在《汉语大词典》第8068页 第6卷...

随机推荐

  1. 俄底修斯和忒勒玛科斯

    欧迈俄斯将自己从俄底修斯口中听来的编造的经历对他说了一遍,并请求忒勒玛科斯将漂泊者接回自己家中。忒勒玛科斯甚至不敢将自己归来的消息告诉珀涅罗珀。忒勒玛科斯惊呼道。俄底修斯爱怜地拥抱儿子,满含热泪亲吻忒勒玛科斯。欧迈俄斯则俯身轻声向她述说了忒勒玛科斯吩咐他说的一切。欧律玛科斯赶忙安慰珀涅罗珀,说求婚者绝对不会加害于忒勒玛科斯。

  2. 梦见香椿树枯死

    周公解梦梦见香椿树枯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香椿树枯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书画收藏心理因素浅析

    人们爱好书画收藏的第二个心理因素,是书画作品保值与升值潜力的吸引。书画收藏的第三重心理因素是显示身价。而后,质疑者纷纷要求进行鉴定,结果被认为是伪作,只值几百美金,在美国纷纷扬扬的此事才告一段落。书画收藏的第四种心理因素是人类占有欲的促使。

  4. 双节棍传说是哪个皇帝发明的?

    传说双节棍是宋太祖赵匡胤创始的,原称大盘龙棍和小盘龙棍(小扫子)。但当时的大盘龙棍一端较短,一端较长,专用来扫击敌军马脚,破甲兵或硬兵器类,使之丧失战斗力。后来这种兵器由南传至菲律宾,由东传至日本。由于历史的变迁,双截棍被改为现在的样子:全长72CM,棍身每节约30CM,中间有一铁链或尼龙绳连结,长约12CM。李小龙的双截棍,就是这种标准的72CM的双截棍,区别于传统的大小盘龙棍。

  5. 你敢吃蓝色的西红柿吗

    多年前,瑞士有一个很有名的设计师,他为某种品牌的即溶咖啡重新设计包装图案,以淡紫色的斜线条为主,整个构图完美精致,无懈可击,而赢得了设计大奖。但这种品牌的即溶咖啡,在以新包装上市后,销量却惨跌。原因是消费者觉得“淡紫色”并非咖啡的颜色,紫色的咖啡让人觉得怪怪的,引不起饮用与购买的欲望。你若不信,可以将猪肉染成绿色、盐巴染成黑色,西红柿染成蓝色吃吃看。

  6. 喜眉笑眼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xǐméixiàoyǎn。

  7. 常见菌类的养生保健作用

    常见菌类的养生保健作用包括各种耳类和菇类:如木耳、银耳、蘑菇以及竹荪等。菌类拥有高蛋白、多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多矿物质,同时又无胆固醇、低脂肪低糖的神奇食用效果。此外菌类还有可观的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防治心血管病、保肝健胃的作用。

  8. 中国古典文人书画风格的现代中兴

    中国古典文人书画风格的现代中兴从文化的层面观察江兆申的艺术成就一、前言江兆申先生於去年五月中过世,不但是当代中国艺坛,亦是中国文化极重大的损失。

  9. 梦见婆媳不和_周公解梦梦到婆媳不和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婆媳不和好不好

    梦见婆媳不和好不好,代表着什么?梦见婆媳不和,适合参加聚餐,气氛很活络。梦见和婆婆不和,暗示梦者婆媳之间可能已经出现了有些隔阂的苗头,说到婆媳之关系,自古以来难相处。梦见婆媳不和意味着:得到的赞赏和幸运来自长辈!求学者梦见婆媳不和预示考试成绩差。生意人梦见婆媳不和预兆近期财运方面:佳。

  10. 三十年结一对

    清代有一个孝廉,叫赵礼甫,他一向喜好诗词对联。结果,满座的诗人词客,包括叶廷琯在内,尽皆语塞。>席散之后,叶廷琯总是忘怀不下,但也没有找到好联相对。道光二十三年,时逢乡试。叶廷琯闻讯,灵机一动,随即对出下联:>龙主考,龚主考,龙龚共主考。兼之云、贵邻省,龙、龚同科,遂使这个“共”字进一步坐实。>这一联语的形成,前后经历了三十年的岁月,堪称难得的佳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