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

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公很不光彩,所以认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这一笔是对传主的诬蔑。在此同时,却又承认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但是,没有小人高昭子,孔子不可能见到齐国当今。显然,孔子为做官不惜钻营。

网络配图

齐景公就施政纲领询问孔子。孔子说:“国君是国君,臣子是臣子,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都必须摆正关系,不能错位。” 齐景公称赞地说道:“好!如果国君不成为国君,臣子不成为臣子,父亲不成为父亲,儿子不成为儿子,关系摆不正,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口吗?

孔子是语言大师,将简单的“君臣父子”四个字重复叠摞,竟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不仅道出了皇权至上的儒学精髓,并勾划出宝塔型等级社会的框架。这是孔子三纲学说的原始态,之后发展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遂使“三纲学说”成为儒学的纲领,成为中国社会万古不变的精神枷锁。儒学理论中,最恶莫过于“三纲”。由“三纲”衍生出忠、孝、节三重道德,都不是以己推人的主人道德,是强加于人的奴化道德,直接服务于统治阶级,扼杀着民众的天性。

网络配图

孔子的施政纲领,自然受到齐景公赞赏,准备将尼谿之田封赠孔子,使孔子取得贵族身份在齐国做官。齐相晏婴阻止说:“儒者奸诈狡猾,能说会道,不敢相信;高傲任性,自以为是,难于领导;对丧事特别看重,竭尽哀情,为了葬礼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敢令这种风气成为风俗。他们四处油嘴滑舌的跑官要官,抱着这样的目的,根本不可能为国家考虑。自圣贤相继下世以后,周王室衰微以来,繁复的周礼已经被淘汰多年,今天孔子又主张恢复这些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都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②。”晏婴批评儒学的四条依据,读者自会作出公正地评判。

有必要将晏婴做简单的介绍。晏婴,姓晏名婴字仲,死后谥平,故而又称晏平仲,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是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生活节俭,谦恭下士,爱国忧民,敢于直谏,一生中多所建树,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崇高声誉。孔丘赞扬他说道:“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之后,《史记》著者司马迁、《晏子春秋》著者刘向都非常推崇晏婴,将其与管仲相提并论。

网络配图

由于晏婴的干预,更由于“齐大夫遇害孔子”,齐景公遂下逐客令,孔子只好卷铺盖走人。孔子走得非常狼狈,即正在淘米的时候,得知齐大夫欲加害于他,匆忙中提着湿漉漉的米袋子逃跑,带着学生返回鲁国。

晏婴使齐国民众能一时间免遭入学的毒害,可悲的是,此后,中国却未能幸免,在这一荒谬理论指导下,造成几千年权势者骄奢淫逸、作福作威,世代民众低声下气、逆来顺受;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及其他权势者的觊觎,更造成五千年来的内战不已,买单者一直都是无辜受难的普通百姓。

晏婴与孔子 孔子错失过的第一个机遇:晏婴竟看不上孔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王阳明一出山就把刁民横行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心学的强大

    从贵州到江西,这一路王阳明足足行了一个多月。而我们的主角王阳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管了庐陵。不出所料,王阳明第一天上班,在县衙外面击鼓鸣冤的百姓便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王阳明的承诺丝毫不抱希望。做出承诺以后,王阳明派人把庐陵的各种税收单子调了出来,发现这里的杂税多如牛毛,而且大多来历不明。

  7.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8. 历代王朝虽是以儒为政,但杂家才是整个古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当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自然都基于统一的国家制度框架,不过当中的具体执行者却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也都各具其能、各安其职。

  9.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10.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随机推荐

  1. 耳旁风是什么意思?

    【拼音】ěrpángfēng【解释】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例子】无【相关】百度“耳旁风”

  2. 佛家故事:万物皆有灵

    石头上那一圈圈被水浸泡出来的纹路,很美丽,只是不知道要经历怎样的痛苦才能绽放出来这种“美丽”?万物皆有灵,果真如此。最让我感叹的还有一件事:一天傍晚,公司里有一包水泥袋子碎在了地上,从中掉出一颗小石头。

  3. 刘备误食女人肉后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刘备误食女人肉后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刘备是仁慈之主吗?他误食女人肉之后,不但不对死者之死抱以丝毫同情态度,惩罚凶手,反而禀明丞相曹操,令孙干赏金百两给凶手刘安,从这点上看不但不是,而且非常残忍,尤其是对女人。  三国时英雄辈出,也冤案多多。发生在号称仁慈之主...

  4. 脱发如何自我调理

    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脱发的情况,每天5根10根的掉,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要是一天当中,脱落的数量很多,那我们就要引起重视,是不是有不良习惯,是不是饮食上没有注重营养的均衡,都要细心的排查才行,不然去治疗的话,医生一问三不知,这样对治疗效果是没有任何帮助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调理带来的效果。

  5. 罕見老照片,圖1杜月笙和兩位絕色佳人,圖7末代皇帝被小舅子騎着

    青幫大佬杜月笙和兩位絕色佳人,左邊女子是他的子女章遏雲,上世紀三十年代與胡碧蘭、孟麗君、雪豔琴當選“四大坤旦”而馳名南北。右邊的女子是他的五姨太孟小冬,是他苦苦追來的。杜月笙喜歡戲劇,還曾經霸佔母女三人,四姨太姚玉蘭也是一名戲子。歷史老照片,留學日本時的郭沫若(中),和留日同學合影。他年輕時相貌英俊,才華橫溢。因爲不滿父母的包辦婚姻,和原配張瓊華結婚五天後就離家出走,去日本學醫。張瓊華便在家中侍奉

  6. 体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体”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体”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不识大体——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赤身露体——指露出大部分身子,也指全身 *** , *** 。 芳兰竟体——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7. 今天的气候变化比地球在过去2000年经历的任何事情都要严重

    相比之下,现代气候变化正在搅乱整个世界。这意味着地球上几乎每一个地方都在过去2000年里同时经历了最热的几十年。研究人员利用这些记录绘制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详细地图。作者写道,前2000年的证据表明,短期火山事件是气候波动的主要驱动力。

  8. 历史上的今天11月9日 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在97年前的今天,1918年11月9日,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为了防止革命爆发,1918年9月30日德国皇帝宣布实行国会制...,答应在普鲁士改革三级选举制。这些措施并未能阻止革命的爆发。11月12日,人民全权代表...会发布《告德国人民书》,宣布了施政纲领。1月15日,德共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被害。1月19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2月6日,国民议会在魏玛召开,通过魏玛宪法,建立魏玛共和国。至此,十一月革命结束。

  9. 在新春联谊会上的讲话稿

    向虽离开统计岗位但仍心系统计事业的老领导、老前辈以及关心铜川统计改革与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刚刚过去的年,是加快转型、提速发展、富民强市的关键一年,也是铜川统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首次举办了全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首次开展了区县统计巡查,建立了市级部门统计联席会议制度,成功承办了全省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创办了“铜川统计大讲堂”,扎实开展了建党90周年职工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

  10. 得手应心是什么意思?

    【拼音】déshǒuyīngxīn【解释】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同“得心应手”。【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例子】得手应心,奚事揣摩之计;入经出传,耻为孟浪之谈。明·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相关】百度“得手应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