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宋蝉砚北宋歙石蝉砚(底图)以蝉的实际比例,历代玉器造型颇为流行。而以蝉为象形在砚谱中并不多见。透过陈年包浆,蝉砚罗纹银花间有青黑晶莹的角浪罗纹,色泽青中泛绿,属歙砚中弥足珍贵的典型石质。所以罗纹砚中呈现标准的老坑色泽,既石色淡青,如秋雨新霁,是宋代流行评品歙砚色泽的最高标准,甚称砚中极品。所谓“角浪罗纹”是指图案似水上波纹起几何形规则并呈四方连续,有如海面涟漪,更似龙麟映月。
[专家点评] 宋 蝉砚
北宋歙石蝉砚(底图)
以蝉的实际比例,历代玉器造型颇为流行。玉石材料亦能恰如其分地表现这个和人类一样难耐酷暑的知音。而以蝉为象形在砚谱中并不多见。将一只小小的蝉儿夸张为硕大的块头,不象人们看到把水牛或大肥猪缩小为玉饰配件那么顺理成章。蝉儿因其小巧方才若人怜爱,眼前这个硕大的造型要与蚱蝉小虫联系在一起,使人感觉颇为滑稽。
关于砚的最早记载见于汉刘歆《西京杂记》,说汉制天子开始“以玉为砚”,就此断定石砚就一定迟于玉砚,仅凭这一记载未免失之偏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宋代这方蝉砚无疑源于古代玉蝉的造型传统。
古代美术史充分证明唐宋金属工艺早已精工富丽,当时的铜镜装饰图案就是例证,但唐宋美术的整体特点还是以气势圆浑、饱满为理想。铜镜是闺房情调,而砚台是书房里的君子气度,早期刻砚基本上不离简朴大方。宋代刻砚的经典造型不是花鸟虫鱼的动物造型,而是以几何结构或简单的以物象形为多,如赵宋代表性作品“龙尾黼砚”、“箕样插手”等。这件蝉砚不饰细节,不求形似,也体现了宋砚注重造型整体感的突出特点。
透过陈年包浆,蝉砚罗纹银花间有青黑晶莹的角浪罗纹,色泽青中泛绿,属歙砚中弥足珍贵的典型石质。歙砚石品花样为四大名砚之冠。在歙砚众多名贵的石纹图案中,又可概括为三品:珍品紫玉金星,妙品豪华金晕,极品暗细罗纹。所以罗纹砚中呈现标准的老坑色泽,既石色淡青,如秋雨新霁,是宋代流行评品歙砚色泽的最高标准,甚称砚中极品。罗纹石品变化微妙,因其纹理似丝织纱罗(俗称平纹绸)组织规则的横向或纵向条纹而得名,图案清晰,温润缠绵。所谓“角浪罗纹”是指图案似水上波纹起几何形规则并呈四方连续,有如海面涟漪,更似龙麟映月。
点评人:稽灵洪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