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第八团守了三天,而这支汉军守了整整十个月,最后只剩下13人回到玉门关。疏勒城的守将是耿恭,将门世家,他手下只有数百屯田兵。匈奴人围住疏勒城,截断疏勒河,想饿死渴死守军。耿恭让人挖井,打到十五仗仍未出水。也有专家认为,这是疏勒河被堵了以后,地下水位上涨,才有可能挖出井来。见强攻不下,匈奴人派使者来劝降,答应耿恭投降后封他王。此时耿恭所部还剩下26人,饿得不成人形,但他们没有垮,随时准备与城共存亡。

大唐安西孤军深陷敌后这种事情,在汉朝也曾发生过,幸运的是,大汉正处于太平盛世,没有内乱。大汉朝廷也愿意救援自己深陷敌后的战士。 就像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第八团那样,一支数百人的汉军被数万胡军围困在小小的城堡里。第八团守了三天,而这支汉军守了整整十个月,最后只剩下13人回到玉门关。 自从汉武帝开始经营西域,大汉与匈奴展开长达数百年的拉锯战。公元75年,匈奴在西域占有优势,西域都护府被攻破,再加上车师国叛汉投匈奴,汉军只剩下两只孤军分别守在疏勒和柳中城。 疏勒城的守将是耿恭,将门世家,他手下只有数百屯田兵。但疏勒城是汉朝长期经营的要塞,城墙坚固,草原上没有树林,匈奴人也不会打造攻城器械,所以具备了长期坚守的条件。 匈奴人数虽多,但攻城时发挥不出来。小城寨其实比中原的大城市更容易防守一些。因为要塞面积小,只需少数兵力就可控制整个城墙。而匈奴人更善于射箭,而不是肉搏。在盔甲齐全的汉军面前,讨不了便宜。 匈奴人围住疏勒城,截断疏勒河,想饿死渴死守军。守军把皮甲煮熟吃掉,榨马粪取水喝。耿恭让人挖井,打到十五仗仍未出水。耿恭向上天祈祷,居然真的灵验了,清水从井底冒了出来。也有专家认为,这是疏勒河被堵了以后,地下水位上涨,才有可能挖出井来。 见强攻不下,匈奴人派使者来劝降,答应耿恭投降后封他王。耿恭怎么回答他们的?岳飞的《满江红》里有答案。 这个时候,朝廷已经得到了西域的战况,很多大臣认为孤军深陷4000里敌后,可能已经覆灭,没必要再派援军涉险。但司徒鲍昱向皇帝说道,现在如果不救,只会助长蛮夷的暴虐,伤害死难之士的心,将来匈奴再犯,谁还肯为国尽忠? 正是这番话打动了汉章帝,决定派兵救援疏勒、柳中二城。公元76年正月,七千汉军赶到柳中城,大败匈奴,车师国重新投降汉朝。但是,柳中城守将关宠已经阵亡,更遥远的疏勒城恐怕更是希望渺茫。 正当大家犹豫时,耿恭的部将范羌决定自己去援救。他率领2000人翻越天山,克服无数艰险,终于在三月份抵达疏勒。范羌看到的是,大汉的红色军旗仍然高高飘扬在城头。 此时耿恭所部还剩下26人,饿得不成人形,但他们没有垮,随时准备与城共存亡。当这些汉军回到玉门关时,由于身体已经承受到了极限,这26人中只有13人活着回到玉门关。 这就是大汉铁军,为国死战不放弃,国家也不抛弃自己的战士。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大汉数百年的辉煌,才有了犯强汉者必诛的气魄。 参考文献:《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第九》、《资治通鉴·卷四十五》、《资治通鉴·卷四十六》
本文标签:耿恭汉朝历史玉门关匈奴族东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