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泰山石刻看泰山全真教的历史发展

  泰山丰富的石刻遗存中蕴涵着丰富的道教资源,据此可以勾勒出泰山全真教历史发展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轮廓。泰山全真教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金元和明清两个阶段,前者是其由产生而发展到鼎盛的时期,后者是其由盛转衰并最终衰落的时期。

  [关键词]泰山;石刻;全真教

  泰山有丰富的石刻遗存,是泰山历史的一个见证。泰山又是一座道教名山,泰山道教的历史也深深地印在了泰山石刻之中。尽管由于石刻的缺失损毁和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它所承载的泰山道教的历史已经不很完整,但对泰山全真教来说,还是能够据此勾勒出其历史发展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轮廓。

  全真教产生于12世纪的金代,正式创立于山东半岛。其后不久,全真教即传人泰山地区,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泰山全真教的发展历程与整个全真教是一致的,大体可以分为金元和明清两个阶段,前者是其由产生而发展到鼎盛的时期,后者是其由盛转衰并最终衰落的时期。

  金代,全真教在泰山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而到元代,随着全真教整体的兴盛,泰山道教也成了全真教的天下了。

  有文献记载全真七子中的丘处机(如《岱史》)和孙不二(如《泰山道里记》)均曾修炼于泰山,恐不可信。金代全真教在泰山最著名的道观,应该是在其西北麓五峰山志仙峰下的洞真观。元好问在《五峰山重修洞真观记》中述说了它的来历:“泰和(1201—1208)中,全真师丘志圆、范志明刷地于此,屋才数椽而已。丘、范而没,同业王志深、李志清辈增筑之,始有道院之目。堂庑既成,贞祐(1213—1217)初,人口粟县宫,得为洞真观。”记中所述丘、范、王、李等人,均为广川真静大师崔道演的弟子。

  崔道演应该是金代泰山最著名的全真道士,“道行孤峻,口坐林间,于世无所与合,昆嵛口普照范炼师特慎许可,每一见必留语弥日。”普照范炼师即普照真人范圆曦,是全真七子之一的太古真人郝大通的弟子,当时正主持东鲁道教事。能得到范圆曦的赞许,可见崔道演不是一般道士所能比的。杜仁杰为之作《真静崔先生传》,对他作了更详细的介绍,传曰:“先生姓崔氏,讳道演,字玄甫,观之蓓人,真静其号也。赋性雅质无俗韵……去家为道土,师东海刘长生,甚得其传。……假医术筑所谓积善之基,富贵者无所取,贫窭者反多所给,是以四远无夭折,人咸德之。”传中还记叙了他的几件神异之事,以显示其道行高深。

  崔道演不仅道行高深,而且医术高明,活人无数,积累了无量功德。他的弟子显然也继承了这种作风,《五峰山重修洞真观记》就记述了王志深的种种济世之功:“志深外质而内敏,苦己利物。往时避兵布山,游骑所及,乡之人被重创者狼籍道路。志深扶伤救死尸秽间,亲馈粥药,恻然有骨肉之爱,赖以全活者余百人。祭酒以来,连口起茇舍,凡有徒老与夫环处而无供者,口厚为调护之。”崔道演师徒这种内外兼修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功行双全,是在全真道士中普遍存在的,也是全真教义所要求的。

  金代泰山全真教另一著名的道观是全真观,在泰山西南五十里的上章村,其创立者是泰安人巨阳子韩志具。宋子贞《全真观记》载:“金明昌(1190—1196)间,道者巨阳子始筑室其上,学为全真。寻请于有司,因得今额。……居既久,将薄游诸方,命其徒张志超嗣主观事。志超亦宽和能辑众,雅为道俗信向。继而州将李侯贵及其弟故帅进、进妻陇西郡夫人萧氏同助营缮,踵而成之。”

  由此可知,全真观是由韩志具创建、其弟子张志超最终完成的。全真观创立的时间比洞真观还要早,不过就目前所知的情况来看,全真观的名气远不如洞真观。

  元代是全真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对泰山来说也是如此。这一时期,泰山全真教的宫观众多,而且大多和一个人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元代泰山最著名的全真道士张志纯。

  张志纯是泰安埠上保(今山东肥城)人,生卒年不详。据杜仁杰《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载,当时张家“以财谷雄里社”,实际上也只是“有田若干亩,有牛若干角”而已,但是能够“周急继困,过官无问贵贱,馆之如一”,所以“当时遂有长者之称”。张志纯生在这样一个为富且仁的家庭里,可谓宿有道缘。

  张志纯自幼不爱居家,十二岁就离家入山学道去了,拜崔道演为师,得名志伟,号天倪子,后来为元朝皇帝所赏识,赐名志纯。短短几年工夫,张志纯已经名满齐鲁了。当时各地的地方官都是武将出身,但见到张志纯无不屈膝礼敬。当时东平行台严实让范圆曦住持万寿上清官,又再三邀请张志纯作其副手。张志纯赴任后不久,观内诸事“废者兴,缺者完,惰者勤,慢者敬,凡所应用,无一不备”。张志纯于是以“峻洁知办”称于道林,朝廷赐号崇真保德大师,并授紫衣。但张志纯并不为所动,而是“慨然拂衣,复还布山之旧隐”。

  张志纯最为人称道之处,也是他对泰山全真教的最大贡献,是他主持修建了大量的宫观。金元之际,战乱频繁,经久不息,泰山宫观遭到严重毁坏。战乱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张志纯毅然挑起了重建的重担。《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对此事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的记述,说他历经三十余年,重修、新建了玉女祠、南天门、会真宫、玉帝殿、圣祖殿、朝元观和蒿里山神祠等宫观。徐世隆的《岳阳重修朝元观记》和《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具体记述了张志纯重修朝元观和蒿里山神祠的经过。鉴于张志纯对泰山宫观的修建之功,朝廷对他“特加崇真明道圆融大师之号,兼提点泰安州教门事”;中统四年(1263),又“蒙燕都大长春宫掌教诚明真人专使赍奉圣训,委师提举修饰东岳庙事”。把东岳庙这一帝王祭祀的专用场所交由张志纯去“修饰”,可见朝廷对其信任之深。

  张志纯在当时影响很大,深受教内及教外各阶层人士的敬仰。在全真教内部,不仅一般道众,就是掌教祁志诚也对他十分尊敬。《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说他与张志纯意气相投,所以竭力促成张志纯的修建事业;《岳阳重修朝元观记》则说他为了让张志纯主持重修朝元观,甚至下拜不起。掌教尚且如此,一般道众就更不用说了。教外,朝廷赐给他大师封号,地方官员把他视为座上宾。文人学士也对他非常景仰,像大文学家元好问、翰林集学士徐世隆、著名隐士杜仁杰等,都作有赠他的诗。至于一般百姓,对他更是崇拜。据《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载,在修建宫观的时候,“人忘其死而成师之志”,以至于时人感叹道:“虽国朝为之,亦不能齐一如此。”以上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张志纯的人格魅力。

  除了张志纯修建的之外,泰山在元代还修建了其他一些全真教官观,比较著名的有长春观、会仙观、洞虚观等,这里不再赘述。

  二

  经过元朝的鼎盛之后,全真教在明朝开始衰落。这其中当然有其自身的原因,如元朝时全真教内出现了末流贵盛、高层腐化等现象,对后来全真教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明朝统治者虽然也尊崇道教,但尊崇的是正一教,全真教则处于受压制的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泰山全真教也开始走下坡路。

  在明朝的大部分时间里,泰山全真教一直处于低谷。在明朝前期和中期,不仅在史书中很少见到有关泰山全真教的记载,而且在石刻中也罕觅其踪影。不过到了明朝后期,情况就变得不同,泰山全真教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兴盛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三阳观的崛起;二是洞真观的复兴。

  不管明朝 *** 对全真教的态度如何,鉴于泰山的特殊地位,它对泰山道教还是非常重视的,将两级道教管理机构——泰安府道纪司和泰安县道会司——分别设在岱庙和碧霞祠,并规定岱庙住持由朝廷任免,使岱庙和碧霞祠成为当时泰山道教活动的中心。不过,明朝泰山最有影响的道士并不出自这两座道观,而是三阳观的昝复明。

  咎复明,号云山,陕西渭南人。他的师父是王阳辉,号三阳,祖籍沈阳,后迁居于山东东平。据观中所藏明于慎行所作《重修三阳观记》载,王阳辉曾经“穷游四域,遍历名山”,后来携昝复明归而隐于泰山。嘉靖三十年(1551),王阳辉与昝复明在泰山之阳的凌汉峰下“伐木薙草,凿石为窟以居”。后来又在别人的帮助下,修起一个草庵,名之为“三阳庵”。王阳辉死后,昝复明继承师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使三阳庵面貌一新,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神宇庄严的道观,于是更名为“三阳观”。从此以后,“四方道俗,香火醮祝,岁月无虚”,几乎可以与泰山最著名的东岳庙相提并论,可见此时三阳观道场之盛了。

  三阳观在昝复明时达到鼎盛,有徒子徒孙近百人。不仅民间百姓、达官贵人前来焚香醮祀,就连皇亲国戚来朝拜岱顶的碧霞元君,也要来此作醮。观中有三通《皇醮碑记》和一处摩崖的皇醮记文,记录了万历年间明神宗所宠爱的郑贵妃四次派人来泰山祭拜泰山娘娘,并在三阳做醮的历史事实。四处石刻虽然所刻时间不同:第一次在万历十七年(1589)十月,第二次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正月,第三次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九月,第四次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三月,但内容和格式大致相同。其中前三次都是由昝复明立石,最后一次是由郭志合立石,因为就在此前一年的万历二十六年(1598),咎复明已经去世了。

  三阳观南有道士墓群,据现存的墓碑所记,三阳观全真教徒的传法谱系为:“崇静真阳复,志坚守太玄。智礼清白信,存义法明长。道贵诚正理,德尚宽和行。参赞干坤机,变运造化功。”查《诸真宗派总簿》,知其属于全真教中的果老祖师云阳派,其门徒师承明确,辈份清楚,至民国年间的住持满贵祥,在泰山共传十九代。现三阳观山门前立有一碑,碑文即冯玉祥于1934年所撰的《三阳观道士满贵祥赞》,可惜曾遭破坏,已经不能辨读完全。

  洞真观在明朝后期的复兴,也与明神宗有着密切关系。万历年间,明神宗为供奉其母李太后,命全真道士周云清再次将洞真观整修扩建,创构官宇,横殿岿崇,金碧辉煌,号称极盛,并建九莲殿,封李太后为九莲菩萨。据观中所藏《颁藏经敕谕碑》载,万历二十七年(1599),明神宗在颁发给岱庙一部《道藏》的同时,也颁发给洞真观一部《道藏》。明神宗还改洞真观为“保国隆寿宫”,并敕建隆寿宫石坊。由此可以看出,洞真观在明后期与皇室的关系确实不一般。于是乎一时间,洞真观香火大盛,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不过好景不长,到了清代,洞真观同样渐渐衰落下去,到清末时已大部倾圮。

  满清时期,统治者素无道教信仰,尽管清初为了笼络 *** ,曾经对道教有所重视,并因而成就了全真龙门派的一次中兴,甚至出现了“龙门、临济半天下”之说。但是此后,清朝诸帝对道教都没有兴趣,道教失去了统治者的扶植,更加无力振作了。到清末民初,全真教随着整个道教一起失去了对民众的吸引力,最终衰落下去。

  清代的泰山全真教,总的来说乏善可陈,在石刻中也没留下什么值得夸耀之处。而除了统治者的不重视之外,促使其最终衰落下去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以碧霞元君为代表的民间神祗信仰的空前发展。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奶奶、泰山娘娘等,对其信仰自宋代发端以来发展迅速,到明朝时,碧霞元君不仅和泰山之神东岳大帝一样走出了泰山,成为全国性的信仰,而且最终超过了东岳大帝,在民众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碧霞元君和东岳大帝都是道教的神仙。道教将他们纳入其神祗的行列,当然有借其在民间的影响力以吸引大众的意思。但结果是,在碧霞元君信仰空前发展的同时,泰山全真教却在进一步衰落。到泰山来烧香磕头的人可能不知道全真教为何物,但都忘不了要到碧霞祠去求泰山娘娘。以至于到了最后,泰山全真教真的要靠泰山娘娘来维持了,所以有人说泰山全真教“吃泰山娘娘”,是“娘娘派道教”。由此可见当时泰山全真教是何等的萧条。

 

  可以看出,在几百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状况的不断变化,泰山全真教也在不断地变化,尤其是明清以来,变得越来越人世、越来越世俗。道士们所重的不再是神仙信仰和道教修炼,而是力求深入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去,或为百姓禳灾,或为皇室典醮,通过满足社会上的种种现实需要,以获得实际的利益。明末三阳观的昝复明和洞真观的周云清是如此,其他的泰山全真道士也是如此。但就在这一过程不断深人的同时,泰山全真教也在不断地衰落。当然,不仅仅泰山全真教是这样,整个全真教都是这样。

从泰山石刻看泰山全真教的历史发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传奇人物:道教的创立者「 ”张天师”

    张天师,道教门派之一的「”正一道”龙虎宗各代传人的称谓。「”正一道”(即「”天师道”)由张陵(张道陵)创立,后世称张陵为「”(祖)天师”,其子张衡为「”嗣师”,其孙张鲁为「”系师”,曰「”三师”(「”三张”)。其传人为其子孙世袭,后皆称为「”天师”,因此张姓即被称为「”张天师”。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官方上正式承认「”天师”的称号,在《制》文中称张宗演为「”嗣汉三十六代天师”。此前的天师称号则一直是

  2. 泰山如此神奇,众多神话故事让人目不斜接

    凡是爬过泰山的人,不论内客还是外宾,没有不拜见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据说,碧霞元君能为众生赐福,消病去灾,所以泰山的香火至今缭绕不绝,每年春天,都有许多人从外地纷至沓来,进香许愿。主意一定,武王便把封神大权交给了军师姜子牙,让他分封诸侯。这下可好了,三个都看准了泰山这块宝地,可总不能都去坐呀!等到黄妃爬上泰山,兄长早在南天门上等得不耐烦了。

  3. 这个可恨的蟊贼,因他胆大妄为,岱庙里藏的三件宝贝我们看不到了

    凡是去过泰山游玩的读者们都知道,在泰山之上有一座岱庙,而岱庙中陈列着三件宝贝,号称「”泰山三宝”。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其实我们看到的「”泰山三宝”无一例外都是赝品,之所以会造成这个局面,还与一桩著名的...案有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41年春节前夕的一天深

  4. 1907年山东老照片,泰安府,泰山,曲阜县,孔庙

    1907年6月17日-25日,泰安府,岱庙。1907年6月23日,泰安,蒿里山墓碑。1907年6月20日-21日,泰山,玉皇庙。1907年6月22日,泰安府,梳妆院。1907年6月25日,汶河。1907年6月26日-29日,曲阜县,孔庙至圣坊。(更多精彩请在右上角关注!

  5. 为何朱元璋没去泰山封禅?历史上最后一个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是谁?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历来就十分崇尚天地神明,古代的皇帝都被称为天子,被百姓们认为是上天派来统治自己的,「”君权神授”的这种思想也一直都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成为主流。在古代的时候,帝王也时常会进行一些祭天的仪式,来为自己的江山社稷祈求和平,为自己的子民祈福,而这种祭天的仪式当中,最为高级的典礼,就莫过于泰山的封禅大典了。封禅和普通的祭天仪式还不一样,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的最高仪式,一般都在整个国

  6. 碧霞元君是谁?碧霞元君的来历及民间传说

    碧霞元君是以中国大陆华北地区为中心的山神信仰(道教),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碧霞元君的圣诞为农历的四月十八日,一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是时泰山碧霞祠和供奉碧霞元君的庙观均要举行隆重的庆典。

  7. 道教

    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东汉后期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正式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些道派在教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倡导三教合一,鼓吹儒释道教同源一致。三教所共同探讨的心性问题成为这一时期道教哲学的中心课题。道教在明清时期趋于衰落,社会地位逐渐下降。各种大大小小的道教神庙,受到官绅士民的普遍崇拜。这一时期纷纷出现的大批下层民间秘密宗教结社,亦多吸收道教思想。

  8. 浅谈当前大众文学中的道教文化内涵_宗教信仰

    当网络小说兴起,成为大众文学主力之后,道教文化成了大众文学中一种主流的思想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发现,不少大众作家正在锐意探讨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的某些本质性问题。他们力图以现代的人文意识,结合其他宗教的神学研究成果,重新阐释道教文化的内涵。道教内部纷争颇多。这种思想认识在传统的大众文艺中是不多见的。丹道论是道教贵生论的基石之一。

  9. 济宁青华洞道观所供奉的神仙介绍

    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青华洞道观的主殿纯阳殿就是供奉吕祖的地方。关公又被尊为武财神,保护工商业的兴隆。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青华洞内就是供奉太上老君的山洞。

  10. 碧霞元君

    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极盛,信徒以之为奉神,祷之即应。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是碧霞元君的生日,香客多来此祭拜以示庆贺。岱庙遥参亭内自明以来一直供奉碧霞元君,民间把遥参亭称为泰山第一行宫。

随机推荐

  1. 新年祝福语_给老师的狗年新年祝福语2018_新年祝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给老师的狗年新年祝福语2018”,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给老师的狗年新年祝福语20181.一条短信,有如此多的牵挂,只因它承载了浓浓的祝福,愿恩师新年幸福,合家欢乐!给老师的狗年新年祝福语20181.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给老师的狗年新年祝福语20181.亲爱的老师,对您的感激,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给老师的狗年新年祝福语20181.旅程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

  2. 执意不从是什么意思?

    【拼音】zhíyìbùcóng【解释】执:坚持;意:意见;从:依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的意见。【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你若执意不从,惹他性起,一时翻过脸来,...一顿,打一顿,你待走上天去。”【例子】你们想明天就是交易的日期,劝他等一天,他一定不肯,再四相留,他执意不从。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相关】百度“执意不从”

  3. [名家名品] “河东三凤后人” 薛绍彭

    [名家名品]“河东三凤后人”薛绍彭宋薛绍彭草书晴和帖页宋薛绍彭行书杂书卷宋薛绍彭草书手札宋薛绍彭云顶山诗卷宋薛绍彭摹兰亭序一般来讲,宋代书法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行书盛行;二:尚意轻法,书贵自运;三:书风纵肆欹侧,意气外露;四:多学刻帖。因二人同为当时著名的收藏家和书法家,有人将他们以“米薛”相称,对此薛绍彭有些不满,以为失当,故投书米芾道“书画间,久不见薛米?”

  4. 真武大帝的传说 真武大帝即玄武神

    真武大帝的传说 真武大帝即玄武神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湖北武当山是著名的道家胜地。在武当山上官观林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必然是天柱峰顶的金殿。金殿里面供奉的是一尊铜铸的神像。那神像重达万斤,神像散着头发,身穿黑衣,手执长剑,脚下踏着龟蛇。他的随从手里拿的旗帜也是黑色的。...

  5. 情人节祝福语_七夕节祝福语:玩浪漫必备_情人节语录

    祝福语栏目为您提供七夕祝福语,祝大家七夕快乐。传说,七夕情人节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有情人会在这一天向月亮乞求真挚而浪漫的爱情。送祝福,静悄悄,一颗真心为你来捎,七夕佳节祝你:甜蜜美好,幸福逍遥!七夕鹊桥见,情谊两绵绵。情人节里祝福你!

  6. 梦见煮粥 熬粥

    周公解梦梦见煮粥 熬粥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煮粥 熬粥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涨水

    周公解梦梦见涨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涨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参加老公葬礼

    周公解梦梦见参加老公葬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参加老公葬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娶媳妇_周公解梦梦到娶媳妇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娶媳妇好不好

    做梦梦见娶媳妇好不好?梦见娶媳妇娶新娘并不是暗示你将会结婚的梦,而是财运好的梦,你可能会获得一笔数目不少的钱,是一个好梦。梦见自己看到死人娶媳妇,预示著自己的世界将会有新的异性闯入。周易解梦提起结婚,让我想起民间有句脍炙人口的歇后语,就是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结婚是要受家庭责任、法律责任约束的。此外,梦中结婚还象征结束。

  10. 与命运抗争的贝多芬

    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