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前段时间,香港普选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各种势力纷纷登场,好不热闹。每逢这种时候,国际势力在幕后上下其手,对中国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但多少都还顾忌脸面,只在幕后,不敢到台前。可是“末代港督”彭定康突然跳出来说,英国必须关心香港的命运,这是英国的“道义责任”,让人大感意外。
  说意外,其实也不算意外。大英帝国虽然早已是明日黄花,风光不再,但还是动不动端着宗主国的架子,对前殖民地指手画脚,乃至直接插手干预,也是常事。所以,在彭定康这样的英国人看来,作为香港的前宗主国,他们对香港还负有“道义责任”。
  彭定康所谓英国对香港的“道义责任”,也就是香港2017年要实现普选的问题。言下之意似乎是,我们英国人虽然走了,但我们和中国谈好了,要给香港人民民主自治,现在香港遇到困难了,我们也不会坐视不管。看上去是一副好心,让人难以拒绝。
  不过,这种好心显然并不是所有的前英国殖民地都有福消受。正如沙烨先生指出的,同样是英国前殖民地,美国决心绕过联合国、以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样莫须有的罪名入侵的时候,英国不但没有想起他们对伊拉克应该承担的“道义责任”,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还带领英国参与了美国的入侵行动。更近些,正在饱受埃博拉病毒肆虐之痛的塞拉利昂,也曾是英国殖民地,可是英国人却没有主动提出来要去承担“道义责任”,反倒是中国人在那里舍生忘死,救死扶伤。
  也许有人会说,入侵伊拉克不仅不是英国人忘记了他们的道义责任,反而恰恰是承担了他们的道义责任。正是英美联军吊民伐罪,将伊拉克从独裁者萨达姆的专制之下解放出来了。至于后来伊拉克局势发展到现在“ *** 国”席卷北部,搅得中东鸡飞狗跳不得安宁,那不能怪吊民伐罪的英美联军,只能怪伊拉克人自己不争气:我们都把民主送给你了,你们自己玩不好,怎么能赖我们呢?
  说来也是,在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中,英国确实有点独特,走的时候常常给殖民地人民留一套民主选举体制,让殖民地人民感恩戴德不已。加上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样成功的例子,南非虽然不算特别成功,在非洲矮子里拔将军,也算是差强人意。于是不少中国人也时感欣羡,过几年就要出来感叹一番,早知道中国这么多年还搞不成民主,还不如让英国殖民三百年。
  但这么说的时候,他们常常忘了,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体系,大英帝国的领土面积一度达到3400万平方公里,包括56个国家和2个地区(指美国独立时的十三州及中国香港),连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都难望项背,(英国历史 www.lishirenzhi.com)可不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这点地方。除了这几个国家,能让人想起来的前英国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似乎也没什么拿得上台面说事儿的了。更何况这几个国家中,除了南非,其他四国的原住民早已基本绝迹,留下的和动物园里频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相去无几,只有供人观赏的价值。
  稍微翻翻史书就会发现,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能够统治的时候,其实从来不会给殖民地人民民主自治,一旦碰到殖民地爆发民主运动,绝对会坚决镇压不商量,在印度如此,在非洲如此,在香港更是如此。一旦已经镇压不了了,必须要撤退,让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英国就会留给殖民地民主。
  当然,要让英国人留下民主的代价不止是流血的战争,还有其他必须接受的“钉子”。世人皆知,英国在从殖民地撤退的时候,往往会对领土进行划分,而划分的原则就是“同一个民族一定要划分为不同国家,同一个国家必须包括不同的民族”。这样做,对殖民地而言,就是“埋钉子”。比如英国从印度撤退时,通过蒙巴顿方案,将印度一分为二,给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留下一堆算不清的烂账,终至于发展到刀兵相见,留下长久的历史伤痕。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民主,众所周知,至今仍然是其发展的体制性阻力。
  经过殖民者的长期掠夺,殖民地国家往往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极端落后,在亚非拉的广大前英国殖民地,不少国家甚至还是游牧状态。要在这样的国家搞民主政治,无异于给一台二八六电脑装一套win8系统,根本无法正常运行,最后只能走向系统崩溃。正是因为民主,这些国家无法走上真正的独立自强之路,而英国的贵族和商人们则可以通过他们留下的英国法律体系,继续掌握这些国家的资源和经济命脉。也因此,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56个国家中,除了缅甸、爱尔兰、津巴布韦和民主也门,其他54个国家至今还在“英联邦”体系之中,而这在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笔下,就成了英国人带给全世界人民的一大福利,最早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好的民主必须适合自身的土壤,不加区分的将民主称之为好东西,就要推广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自然会有削足适履的危险,对许多殖民地国家而言更是邯郸学步,别人的不一定能学会的,自己的还忘了,最终只能爬着走。
  就香港来说,在英国人统治的时代,英国面对香港的民主运动坚决镇压毫不手软,一直到中英谈判已经确定,香港将在1997年回归中国,英国才开始在香港进行民主化的“政治改革”,而这和前面提到的英国在其他殖民地的做法一样,并不是为了香港,而是为了给香港“埋钉子”。
  香港回归17年来,基本保持了繁荣稳定,但随着中国内地的开放程度提高,香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无疑会缩小,香港自身也需要转型发展,出现政治波动在所难免。但这些都可以在基本法的框架之下解决,用不着也轮不到英国人关心,更用不着他们来承担什么“道义责任”,香港的道义责任自然有香港人民和中国人民承担。英国人还是想想如何应对就快要进行独立公投的苏格兰吧!

英国留给殖民地的不止是民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2. 这是 ... 战争?香港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偏颇到如此地步

    执笔/温新前几天,笔者去香港历史博物馆参观香港故事展,偶遇该馆导赏团讲解《南京条约》,立足细听几分钟后,感到非常震惊。

  3. 「 ”公理对强权的抗争”——伍廷芳的外交点滴

    历数伍廷芳的从政生涯,你很难说清楚他到底是哪个政权的人。毕竟,他既在英国殖民下的香港任过议员等职,又是晚清...的驻美外交大臣。在那段政权不断更迭的民国...中,他既当过孙中山的司法总长,甚至代行大总统之职,也当过段祺瑞...的外交总长。

  4. 160年前,一位英国侵略者的芝罘登州见闻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记录了在芝罘和登州上岸后的见闻,并配有两幅插图。1859年6月,英法联军在攻打大沽口惨败之后,费希尔等人曾于7月14日到21日乘船到芝罘和登州两地,主要目的是采购补充给养,书中对于芝罘风土人情有不少文字介绍,对于在登州的概况和经历也费了些笔墨。登州:英国人持枪强买了几只羊费希尔等人的船只于7月18日上午九点离开芝罘,当天下午五点到达登州府海港落锚停泊。

  5. 清廷主动划租界给英美,美国领事受宠若惊不敢要,还要请示华盛顿

    宫慕久和英国人于1845年签订的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叫《上海租地章程》,当时英国军队早就从大清国的土地上撤走了,与其谈判签约的英国领事巴富尔是文官,没有英国军队参与。天津美租界也是清...自愿,甚至主动划割给美国的。一开始,美国领事受宠若惊,不敢要,举棋不定之下,发电报向华盛顿请示。华盛顿正忙于南北战争,无暇回复,美国领事又不敢贸然放弃,只好暂时接管。1902年,美国领事无奈之下,将租界转送给英国,并入英租界。

  6. 他以船业出名,儿子是老年「 ”王思聪”,拍卖的瓷器能买北京的豪宅

    在香港,有个来自江苏无锡的商人,通过这里的不懈奋斗,最终以造船业闻名于世。

  7. 愚蠢落后到港督都看不下去,直呼「 ”光祖宗玄灵,振大汉天声!”

    港督金文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英国汉学家、广东通金文泰担任香港第17任港督,曾经在当时的报纸上登过一篇文情并茂的演说词,呼吁在港华人,重视汉文学习。他支持香港兴办大学,并提出了三条理由:第一,华人要顾全自己祖国的学问,香港还是华人占多数的地方,只顾学洋文,轻视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是一件大憾事。

  8. 全球仅存「 ”日不落帝国”,领地遍布各大洲,国力强悍可与英美比肩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为花费更少的资金建立基地,就必然会选择更便宜的人力,奴隶贸易就渐渐兴起。同样由于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各国便会不断鼓励本国民众迁居。▲大英帝国极盛时期疆域随着野心的扩大,殖民地的范围也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扩大、从一个大洲向另一个大洲扩散,一个个殖民大国登上历史舞台。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殖民大国,有葡萄牙帝国、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等。

  9. 英国侵占香港始末:香港殖民历史的开始,竟是英国的退而求其次?

    1840年,北京城依旧处于莺歌燕舞的「”太平盛世”情景之中,尽管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留给嘉庆与道光皇帝的清帝国已是问题重重。镇压白莲教的战争持续数年,国库白银已损耗殆尽,...大量进入国内,又使得白银大量外流,尽管处于如此情景之中,清帝国却怎样也无法想到一场「”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即将到来。时任清帝国皇帝-道光皇帝一、战争乌云笼罩下的清帝国1839年,朝廷钦差林则徐奉命南下广州,在南下之前,清帝道光刚

  10. 他24岁差点葬身鱼腹,大难不死活107岁;被封爵士,为国捐款100亿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中国有一奇人,他24岁时乘船遇海难,差点葬身鱼腹,他大难不死,后来活了107岁。他还被封为爵士,成了大富翁,为国捐款100亿!欲知此人如何传奇,且看本期详细分解。

随机推荐

  1. 三个棺材

    三个棺材有一年去蓟县办个案子,事情办完了到村边的饭馆吃饭,就看到马路对面有个木材店在忙碌的打三个棺材,两个稍微大点,一个稍微小点的,我看到有点好奇,就问饭馆老板,这是怎么回事,同时做三个棺材,老板叹口气说:别提了,这是一家三口,前几天被...了,父母和一个闺女,孩子有18了吧,凶手当时就捉到了,是那闺女对象一个小伙子,因为这个父母反对孩子找这个小伙子,就让闺女断绝关系,闺女听话就不让他来找来,小伙

  2. 月攘一鸡成语故事_成语“月攘一鸡”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戴盈对孟子说:“税率减去十分之一,免去关卡和商品的税收。今年还不能完全免这些赋税,只能设法先减去一点,等到明年,再完全免掉它,怎样?” 孟子说:“现在有这样一个人,他每天偷邻居的一只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正派人应该干的事,’他却说:‘请让我减少...

  3. 春期战国十大正妹排行榜:西施仅排第二

    春期战国十大正妹排行榜:西施仅排第二  相貌是一个人对他人最直观的一种体现,而世人皆爱正妹,这一点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有迹可循的,君不见那些关于正妹的形容之词与歌颂正妹的诗词歌赋形成了现代人们研究美学的重要史料。想知道中国古代哪一时期的女美最为声名远扬吗?若要小编来说应是春...

  4. 关于真情、友情、爱情的名人名言

    (谢觉哉)6.友谊的本质在于原谅他人的小错。(培根)11.两个人交谈,一个人可以洗耳恭听。(马克思)19.不论是多情的诗名、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比亲密的友情。(谚语)46.友谊是一个神圣而又古老的名字。

  5. 依照一贯道教义修行,来生果报如何?

    依照一贯道教义修行,来生果报如何?若在此道场当护法,来生果报又如何?到佛教道场来护法,跟佛结了缘,这个缘殊胜,你这一生没有发心往生净土,你来生后世肯定会发心。如果你要是觉悟得快,虽然是一贯道也没有关系,我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一贯道也可以生净土。只要你依照净土经典的理论、...去修,没有一个不成就。

  6. 谈判仍有必要,张季鸾的坚持能否换来日方的诚意?

    张季鸾方面认为谈判仍有必要,但是重庆方面已对谈判失去兴趣,指示将1938年萧振瀛工作期间留在香港的文件全部销毁,同时对日方采取决绝态度。电文中,和知表示,将于九月末至东京,然后携带所决定的《要纲》来澳门,张季鸾可先回重庆,但本人返澳后务求张来澳相晤。这样,张季鸾就又在香港留了下来。张要求日军全面撤兵,不承认汪伪政权。同月23日,日方表示接受,要求重庆方面派出正式代表。

  7. 目光如鼠造句_目光如鼠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目光如鼠mùguāngrúshǔ目光如鼠的意思和解释:形容人眼神奸滑。目光如鼠的出处目光如鼠的例子目光如鼠造句目光如鼠造句相关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8. 提香简介_提香作品_提香油画_提香海岸

    提香出生于意大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卡多列,10岁时随兄长到威尼斯,在乔凡尼·贝利尼的画室学画,与画家乔尔乔内是同学。在提香所处的时代,他被称为"群星中的太阳",是意大利最有才能的画家之一,兼工肖像、风景及神话、宗教主题绘画。提香崇拜乔尔乔内,模仿他的绘画风格,以至人们几乎辨别不出两人作品的作者。

  9. 海的女儿读后感

    海的女儿读后感读后感一:《海的女儿》读后感寒假里我读了《安徒生童话精选》,其中给我感受最深。此刻读《海的女儿》,我坚信,那是一个愉悦的童话。追求本身是一种美-–《海的女儿》读后感登录作文网,你也可投稿。小时候,怀着好奇的情绪读完了《海的女儿》。

  10. 沼气中毒急救

    甲烷又称为“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煤气、沼气、淤泥池塘和密闭的窖井、池塘、煤矿(井)和煤库中的有害气体之一。倘若上述环境空气中所含甲烷浓度高,使氧气含量下降,就会使人发生窒息,严重者会导致死亡。若空气中甲烷含量超过45~50%以上时就会因严重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以致窒息而死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