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子也从没有放弃过抗争,女强人、奇女子、才女、美女,层出不穷,比比皆是,她们的作为丝毫不逊色于男子。今天博库君就和大家来聊一位和亲的传奇女子。说起和亲,大部分人应该会想起王昭君,毕竟她长得美……博库君要说的这个人,她出身比王昭君更高贵,人生也更富有传奇色彩。01那些年,汉朝边境一直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话说匈奴这个种族也是强大,从出场就开始骚扰各民族,一直没消停。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一直很低,一降再降,甚至曾有很长的时间,女子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 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子也从没有放弃过抗争,女强人、奇女子、才女、美女,层出不穷,比比皆是,她们的作为丝毫不逊色于男子。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命运,更带来不同的奇迹。 今天博库君就和大家来聊一位和亲的传奇女子。 说起和亲,大部分人应该会想起王昭君,毕竟她长得美…… 要不就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不过,她们都不是博库君今天要说的人。 博库君要说的这个人,她出身比王昭君更高贵,人生也更富有传奇色彩。她20岁远赴新疆和亲,一生历经四朝三嫁,以柔弱之躯、刚强之心,斡旋于西域少数民族间,促成了丝绸之路数十年的和平顺畅,古稀之年得返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也是最有作为的和亲公主。 她就是西汉和亲乌孙的公主刘解忧。 01 那些年,汉朝边境一直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 话说匈奴这个种族也是强大,从出场就开始骚扰各民族,一直没消停。前面始皇帝还为了抵御他们修了万里长城,这会儿另一位千古一帝也正因为他们焦头烂额。 好在汉武帝也不囊,雄才大略的帝王即位后,马上定下了「 ”远交近攻,联众抗匈奴”的伟大战略方针和外交政策,并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游说西域各民族:来啊来啊~一起打匈奴啊! 当然,光凭一张嘴确实没什么说服力,所以游说一番就该出必 ... 技了:和亲。 和亲,是古代民族间友好交流的象征,也是保障,就像现在中国外交还时不时外借大熊猫呢!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到达了新疆伊犁河畔的乌孙行国,向乌孙行国国王猎骄靡献上了丰厚的礼物,并转达了汉武帝的和亲意愿。 和亲当然不是随便选个国,随便挑个人就行的,那为什么我们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会选择乌孙呢? 因为当时的乌孙是西域三十六个行国中最强大的,拥有着六十多万人口,近二十万的骑兵,统治着新疆一代广袤的疆土,是当时少数几个有实力与匈奴对抗的行国之一,号称「 ”天山脚下最强悍的游牧民族。” 但是,乌孙国王并没有接受汉朝的主动示好。 原因大概是:乌孙号称「 ”天山脚下最强悍的游牧民族”,而人家匈奴,号称:「 ”最强悍的游牧民族”。 额……高下立分啊! 汉武帝也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你不同意,我就继续努力! 积极争取了十多年,最终还是乌孙国王妥协了,以一千匹马作为聘礼,向汉武帝求娶公主为妻。 嗯,是乌孙国王拗不过伟大的汉武大帝,妥协了,绝对不是因为匈奴对乌孙步步紧逼,大战一触即发,乌孙国王胆儿怂,真的不是,相信我!真的不是!! 反正,汉武帝的意愿达成了。 汉武帝欣然接受,并从罪臣之女中挑选出……刘细君。 不是刘解忧,根据小编多年的看剧经验,没有女主光环笼罩的刘细君,只怕要炮灰! 果然,不负小编猜测,细君姐姐柔弱多忧惹人怜,去了五年就炮灰下场了。 和亲的核心没了,那就得再补一个啊! 这次汉武帝挑中了刘解忧。 这一年,刘解忧二十岁。 02 天子诏令突然而至,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封刘解忧做公主,并赐婚西域乌孙国王。 刘解忧成了西汉和亲西域的第二位公主。 自己闺女要和亲,老母亲哭得如丧考妣,「 ”和亲多凶险啊,看看刘细君,才去五年人就没了”,老母亲真是越想越害怕。 刘解忧却日渐从容,还反过来安慰母亲:「 ”妈呀,别哭了,既然上天选中了我,那就只能上了!放心吧,我有女主光环死不了的。” 解忧公主可不是只有嘴上功夫,她其实还是个实干派。 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既然决定了要去,就得先了解一下基本情况,细君姐姐怎么死的,我是怎么脱颖而出,当选的? 原来,当时刘细君嫁到乌孙才发现,老奸巨猾的乌孙国王猎骄靡怕和西汉和亲惹匈奴不高兴,于是在赢取西汉公主的同时,也迎娶了一位匈奴公主。 他还将匈奴公主封为左夫人,封刘细君为右夫人。 要知道古代可是以左为贵,看到自己在匈奴公主之下,我们的细君姐姐不免倍感屈辱,每天嘤嘤嘤的哭。 再加上听不懂乌孙语,生活习惯也迥然不同,婚后的细君姐姐那是倍感凄凉。 最致命的打击是:婚后不到一年,老国王就撒手拜拜了。根据乌孙习俗,前任国王的遗孀都要改嫁新国王。 我的天啊!道德沦丧啊! 细君姐姐作为一个大国姑娘,估计也是和小编一样竖中指的心情,「 ”忍不了,这事儿忍不了”! 刘细君上书汉武帝,希望能够获准回国,结果显而易见:驳回。 伟大的帝王心中装的整个天下,哪会联系一个小小的罪臣之女,联合乌孙对抗匈奴在他看来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回信不仅驳回了细君姐姐的要求,还让她从俗改嫁。 圣命难为啊!一家老小的性命还在人家手里呢,细君姐姐只得含泪改嫁新国王军须靡。 但长期郁郁寡欢,加上产后身体调理不当,下嫁乌孙第五年,细君姐姐郁郁而终。 要维系与乌孙的同盟关系,汉武帝下令再选个合适人选补上去。 因着之前的经验,这次负责人聪明的加了两条考核标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负责人:刘细君就是太娇弱了,所以才早早被炮灰掉,这回决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因此这位责任心爆棚的负责人,在众多待选姑娘中发现了刘解忧。 这姑娘好啊,废王刘戊的孙女,正牌刘氏宗亲,身份高贵,基本条件合格; 年芳二十,关键是身体强健、性格开朗; 你看看那圆润的小脸蛋,红扑扑的,听到和亲的消息,这么多姑娘也就她还笑得出来; 身姿挺拔,朝气蓬勃,这身子骨简直就是为和亲西域量身定做的啊! 就这样,刘解忧被命运选中了。 知道了前因后果,刘解忧就开始做准备了。 抓紧时间学习乌孙语言,话都不会说,没法交流啊! 尽可能多地了解乌孙国情和习俗,免得像细君姐姐一样被奇葩习俗打击到。 03 公元101年,解忧公主坐在豪华舒适的车辇了,带着送亲队伍,从长安浩浩汤汤的一路向西而去。 当她一路风尘仆仆到达乌孙,她才发现自己对于前景还是太乐观了啊! 刘解忧和刘细君一样被封为右夫人,依然在匈奴公主之下,更不幸的是,这时候匈奴公主早就得到了新国王的宠爱,还生下了儿子泥靡。 而解忧公主即便放下少女的矜持,百般示好,也仍然因为错失先机,以及文化习俗方面存在的巨大鸿沟,一直得不到宠爱,婚后数年一无所出。 好在女主光环强大,新国王是个短命鬼,没几年就暴病而亡了。 军须靡临死,因为他唯一的儿子泥靡还太年幼,无法继位,所以决定将王位传给堂弟翁归靡,并与之商定,待泥靡长大,翁归靡要将王位归还。 翁归靡继位后,老规矩接手了堂兄的大小老婆。 匈奴公主和解忧公主摇身一变,又成了翁归靡的左右夫人。 这种蛮夷陋习虽然也让解忧公主感到不适,但她知道机不可失啊!现在大家都在统一出发线上,只能各凭本事了。 也许真的是女主光芒太盛,解忧公主轻松打败匈奴公主,得到了新丈夫的喜爱,并得到了参与处理国家政事的允许。 于是,带来的小伙伴终于有机会发挥功效了。 冯嫽,是和解忧公主一起长大的,解忧公主和亲前本想放她离开,她是自愿请求来陪刘解忧的,而且这也是个厉害的姑娘,来之前和刘解忧一起做了准备,现在已是乌孙右将军之妻。 解忧公主可以得到可以参与处理国事的允许后,就派遣她以特使的身份,频频带礼物出使西域各国,斡旋于各游牧民族间,加强了乌孙、西汉和西域各国的关系。 在翁归靡和解忧公主的共同努力下,乌孙国蒸蒸日上,与大汉朝的往来也日益频繁,两国相交融洽。 经过冯嫽数十年的努力,西域各国也几无战火,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商贸兴盛。 04 解忧公主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多年来备受冷落的匈奴公主受不了了。 她跑回娘家哭诉一番,添油加醋地把乌孙和大汉交好,说成是对匈奴的最大威胁。 匈奴派兵偷袭乌孙,扬言只要交出解忧公主,断了与大汉的联盟关系,就化干戈为玉帛,否则就让乌孙族灭。 危急存亡的关头,翁归靡男子气概爆棚,他拒绝了匈奴的要求,与解忧公主 ... ,请求西汉派兵,与乌孙一起抗击匈奴。 公元70年,汉宣帝派兵与乌孙骑兵夹击,大败匈奴。 此一役,匈奴死伤人口4万,损失了牛羊牲畜70多万头,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为西域赢得了数十年的和平。 匈奴败退,乌孙和汉朝都想进一步巩固联盟关系。 巩固关系当然还是——和亲,这真是百试不爽的 ... 啊! 翁归靡上书汉廷,说想立解忧公主长子元贵靡为继承人,希望能和汉朝亲上加亲,为元贵靡也求一位汉朝公主。 多好的事儿啊,汉宣帝双手赞成,双方都开开心心的。 可惜天不遂人愿。 公主到达乌孙之前,翁归靡病逝了,乌孙发生了政变,泥靡夺得了王位,成了新国王。 05 解忧公主的好日子到头了。 泥靡暴虐非常,又是匈奴人的外孙,和解忧母子那叫一个水火不容啊! 为了赢得一线生机,解忧公主又忍辱下嫁了泥靡。 那……这辈分,该怎么称呼呢? 虽然成了夫妻,但是解忧公主和泥靡国王的关系仍然十分紧张,能不能活命不好说啊! 于是,解忧公主和汉朝使者联手诛 ... 泥靡。 可惜,行动失败了,泥靡负伤逃走,他的儿子细沈瘦将解忧公主和汉朝使者围困在乌孙都城中。 幸好,汉宣帝收到了消息,并立马派遣西域都护郑吉,联合西域各国一起出兵,才将被困数月的解忧公主一行救出。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匈奴公主和翁归靡的儿子乌就屠也不甘寂寞的来参了一脚。 他率领一部分兵马进入北山, ... 死了逃亡在外的泥靡,还得到匈奴的支持,自立为王。 面对乌孙的内乱,我友好大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西域都护了解到乌就屠和乌孙右将军交好,而右将军之妻就是杰出的外交家冯嫽啊!自己人。 于是他向汉宣帝建议,请冯夫人前往游说乌就屠,汉宣帝同意了。 于是,冯嫽孤身犯险,深入北山,与乌就屠详细解说了种种利害关系,说了啥不知道,总之结果是成功的,乌就屠表示愿意和元贵靡分治乌孙,还请冯嫽帮忙,向汉朝求得一个名分。 自此,乌孙一分为二,正式成为汉朝属国。 06 两年后,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病故,孙子星靡继位。 年逾古稀的解忧公主伤痛不已,由此萌生了返回故里的想法。 解忧公主上书汉宣帝,说:「 ”我老了,想家了,想回去看看,以后死了也得落叶归根啊!” 一封信写的情真意切,以仁孝治国的汉宣帝看的感动不已,马上派人去乌孙,将解忧公主接回长安。 公元前51年,解忧公主带着冯嫽回到了长安。 汉宣帝亲自到城外迎接,以极高的规格安置了大汉的这两位巾帼英雄。 那一天,两位古稀老人互相扶持,缓慢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长安街头,脸上老泪纵横。 五十年了,历经武帝、昭帝、废帝、宣帝四朝,长安依旧繁华,她们却从韶华青葱的少女变成了佝偻皓首的老妪。 遥想当年,登车出塞,谁成想一去竟是五十载。更没想到,有生之年,有朝一日,还能魂归故里。 那一年,她们没有想太多,她们只是被命运选中,她们只是顺应了命运的安排,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屈不挠,拼尽全力,活到最好哦,仅此而已。 - END - 你点的每个点赞,博库君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文标签:解忧公主西域汉朝历史汉武帝乌孙公主西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