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近代中国这群人里出了一位 ... 两位海军元帅

核心提示:在全体返国幼童中,日后诞生了国务 ... 1人,铁路局长3人,外交 ... 2人,铁路官员5人,公使2人,铁路专家6人,外交官12人,矿冶专家9人,海军元帅2人,海军军官14人……其中如开国人自建铁路之先河的工程师詹天佑,一度出任民国 ... 的唐绍仪,促成美国退回部分庚子赔款的外交官梁诚,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等,都是赫赫赫有名的人物。 留 ... 童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佚名,原题:晚清留 ... 童中途撤回 仅有詹天佑等二人大学毕业 清同治十一年七月九日(公元1872年8月12日),上海港。一艘轮船启锚了。船上30名统一着装的中国幼童向码头上送行的亲人挥手惜别,分外惹人注意。他们中很多人连县城都没去过,但现在即将远行,目的地是传说中的美国。 被曾国藩称为“中华创始之举,古来未有之事”的官派学生留洋活动,至此拉开了序幕。对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向来把异国篾视为“夷”的国家来说,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 首先不能不说,在对华交往中,美国是当时西方列强里不良记录最少的国家,清廷对美国有一种信任感。 其次要谈到“蒲安臣条约”。蒲安臣于1861年至1867年担任美国驻华公使,任内因主张对中国采取合作政策,并调停了中外多起外交纷争,成为第一个对清 ... 具有重大影响的外国公使,离任后还被清 ... 聘为出使大臣,委托他代表中国 ... 访问欧美。1868年7月28日,在赴美访问中,蒲安臣与美国国务卿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世称“蒲安臣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公民有居住、入学互惠权利。中国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即奠基于此。 最后应该归功于“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的第一个中国人容闳。因其毕业于耶鲁大学,熟悉美国情形,又是幼童留美事业的主要促成者之一,清 ... 把官派学生留洋的地点定在美国,也便在情理之中。 自1872年(同治11年)起,至1875年止,中国共派出四批幼童计120名,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 容闳在第一批学生出发前,先行赴美安排一切。他特访了母校耶鲁大学的校长波特,波特建议,将30名幼童每两三人分成一组,寄居于美国家庭之中,所有提供膳宿的家庭,一切费用均由中国 ... 按期照值给付,这样可使幼童学习英文的效率大大提高。容闳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影响到幼童及整个幼童留美事业命运的建议。 美国人民没有让他们的驻华公使失望。据美国人勒法吉所著的《中国幼童留美史》记载,“有120个美国家庭愿意接待两名幼童,合计可接待240名,可是年抵达的幼童仅30名”,“而所有热烈响应的,全是背景优良的家庭”。政客着眼于“更大的实惠”,普通百姓不可能如此深谋远虑。美国人民发自内心的热诚,从当地教育局长给那些接待中国幼童家庭的一封信中可见端倪。在信中,局长提醒家庭教师们,“当于慈爱之中,仍寓严整之意”,“应于每日酌留四刻,以便幼童专心温心中国文字”,“华生尤须令知保身之道,须令其时常浴沐。遇有天变,务必躲避风寒……”可谓关切备至。 幼童抵达康州哈德福城时,容闳亲自迎接他们。不久,幼童就分配到康州河谷两岸的美国家庭中。 当1872年首批幼童赴美之际,中美外交关系尚未正常化,美国在中国派有公使,常驻北京,而中国在外却无使节。以幼童出洋肄业局正、副 ... 名义,常驻美国康州哈德福城,负责管理幼童事宜的分别是刑部候补主事陈兰彬和容闳。1874年,李鸿章拨款美金四万三千元,授权容闳在哈德福城建造宽敞的3层楼房一座,可同时容纳幼童出洋肄业局的所有职员、教师和75名学生,餐厅、厨房、宿舍及浴室俱备,作为幼童肄业局永久性的驻美总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驻外常设机构。 让陈兰彬、容闳出任肄业局的正副 ... ,出于曾国藩、李鸿章这两位重臣的荐举。 关于留 ... 童的学习和生活,后来成为卓越工程师的幼童温秉忠1923年曾在一篇演讲辞中回忆:“最初,幼童均穿长袍马褂,并且结着辫子,使美国人当他们是女孩。……为了减少困扰,数月以后,幼童向‘出洋肄业局’ ... 呈准改穿美式服装。当时幼童平均不及15岁,对新生活适应很快,迅速接受了美国的观念及理想。……中国幼童们与一同食宿的美国家庭及中学、大学同学们,均建立了深厚之友谊。……美国老师及监护人那种家长式的爱护,使幼童们久久铭感不忘。” 幼童“美国化”的速度惊人,不仅要求改装,有的甚至希望剪掉被清廷视为忠君爱国象征的辫子,有的还加入了基督教。怎样应对这种趋势,肄业局 ... 陈兰彬和后任 ... 吴嘉善,与副 ... 容闳针锋相对:容闳理解、同情幼童,陈、吴则斥之为数典忘祖。 国内攻击幼童事业的声音也一直没有消歇过。光绪六年十一月(公元1880年12月),一位叫李文彬的御史上了一个折子,弹劾留 ... 童,“多入耶稣教门,其寄回家信有‘入教恨晚死不易志’等语。……或习为游戏,或流入异教,非徒无益,反致有损,关系实非浅鲜”。 ... 衙门接连听到对留 ... 童事业不利的声音,开始征求重臣及相关人士之意见,有的主张全撤,有的主张半撤半留,有的主张整顿。而主张全撤者占据主流。 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七月,中国幼童奉命辍学撤退回国。当幼童由美国撤回时,全体幼童中,只有詹天佑等两人大学毕业。诚如温秉忠所言:“大多数再过一两年即可毕业,中途荒废学业,令人悲愤异常。” 赴美120名幼童中,于1882年返华者计94名。其余或因犯规,或因品学欠佳,或因剪辫入教早已遣返,也有几位违令不归,而长居美国。 清廷关于是否撤回幼童曾经开展讨论,但对于撤回的幼童,怎样助其完成学业,及分配工作等事宜,却没有拟定任何办法。作为直隶总督,又在大兴实业急需人才的李鸿章,努力不让幼童埋没于官场,94名幼童中,头批21名送电信局学传电报,二三批学生中由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23名,其余50名安插于水师的机器鱼雷、水雷、电报各处。但正如黄开甲所抱怨,这种“完全不按个人志趣及在美所学”的办法,伤了幼童们的心,他愤怒地质问:“这就是东西双方影响下,中国 ... 的‘进步政策’吗?”并强烈质疑清王朝的统治的合法性,认为其必须彻底改革,“才适合治理它的万千子民。”这里,“美国化”的影子显示出来了。 尽管有种种不如意,回国的幼童们还是绽放了他们的才华。在全体返国幼童中,日后诞生了国务 ... 1人,铁路局长3人,外交 ... 2人,铁路官员5人,公使2人,铁路专家6人,外交官12人,矿冶专家9人,海军元帅2人,海军军官14人……其中如开国人自建铁路之先河的工程师詹天佑,一度出任民国 ... 的唐绍仪,促成美国退回部分庚子赔款的外交官梁诚,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等,都是赫赫赫有名的人物。 还有幼童为国家献出了生命。中日、中法两次海战中,7名服务于军中的幼童表现英勇,慷慨捐躯。美国驻华公使特地于1884年中法海战后,照会 ... 衙门,说“中法闽省之战,中国官兵均甚出力,其中尤为出力者,则系扬武船内由美国撤回之学生。……想该学生等出洋习业,曾有谓其惟务洋学,恐与中国事理,诸多未谙,难为有用之才。兹阅前因,足见深明大义,均能以死力报效,实为不负所学。”最后建议,“尚望贵国于幼童出洋一事,嗣后仍按时举办,将见人才辈出,贵国兴盛之基,自必蒸蒸日上矣。”但这时慈禧已借中法海战撤换全部军机大臣,政局的动荡,加上主持中枢者的缺乏眼光,留美计划终未恢复。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近代中国这群人里出了一位 ... 两位海军元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00年前,孙中山设想建设3个世界级港口:以港口来带动中国的复兴

    一,孙中山的港口建设思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不就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按照「”南北议和”的协约让给了袁世凯。孙中山认为此时已经实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和民权,只有民生尚待实现。于是孙中山从当年就开始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收集资料,并且宣传「”平均地权”、「”兴办实业”「”修建铁路”等思想。到1918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上海写下了《实业计划》、《民权初成》,

  2. 同为清末民初的「 ”长江五虎”,为什么独独安庆在近代走向衰落?

    安庆,位于安徽西南部,皖江与长江交汇处,西接湖北,南临江西,东周时期就是古皖国的所在地,今日安徽简称「”皖”,即是因此得名,南宋时期,为守卫长江,在此建城,因绍兴年间的舒州德庆军改称为舒州安庆军,故以安庆名之。由于地处长江沿岸,安庆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守卫南京的西大门,自明末一来,就由巡抚在此镇守。乾隆25年,安庆升级为安徽省布政使司所在地,至此,安庆完成了从...重地向政治重地的转变,而随着长

  3. 100年前,孙中山规划了一条西南出海铁路,如今显得遥遥无期

    1917年,孙中山开始将自己的实业计划写下来,到1919年完成了《建国方略》。在其中的《实业计划》的西南铁路系统中,孙中山设想7条主要的铁路,以连接珠三角地区和云贵川地区。

  4. 王荷波:临难前留给家人遗言「 ”绝不能走与我相反的道路”

    王荷波,男,1922年加入中国...。曾任...中央局...、临时中央......、中央监察...会主席、...中央北方局书记等。王荷波王荷波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是中国...早期领导人之一。

  5. 1910-1911年东北的肺鼠疫流行及应对

    1910-1911年东北的肺鼠疫流行,就可以认为是处在这两种趋势的交错点上的事件。1910年9月16日,在俄国的达乌里亚发现了首例患者。到11月,肺鼠疫流传至哈尔滨等东北北部地区,至1911年1月,在包括东北南部的广大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流行。1910年10月27日,哈尔滨的俄国租界发现了第一例肺鼠疫患者。俄国方面派出来自东清铁路公司的人员,偕同医师对傅家店的肺鼠疫发生情况及相应对策展开调查,并会同商会协商应对举措。

  6. 亡羊补牢终是晚:清王朝灭亡前夕错失的最后四个机会与反思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古代中国的封建集权体制经过2000年的演变完善,最终在清朝臻于巅峰。

  7. 八十年代天津街拍,黄家花园郭庄子佟楼

    民国十二年,京奉铁路郭庄子铁路地道建成;郭庄子位置在地道之外,故又有地道外之名。清朝咸丰十年,英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清朝末年,黄荫芬在今和平区荣光里附近购地建房;黄家公馆建有带玻璃暖窖的小花园,人们便把这里叫作黄家花园了。民国十九年,英租界工部局规定黄家花园一带可以并建店铺、住宅。黄家花园亦被改建成房屋。1934年至1937年间,后来成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就居于黄家花园;当时,他在天津航运公司供职。

  8. 湖南株洲1985年,昔日城郊百姓生活

    古时,今株洲被称作建宁,后又被称为槠洲。清朝光绪三十四年,设立株洲厅。清朝光绪十六年,张之洞建设汉阳铁厂;因当时缺少煤炭,后由盛宣怀组织,在江西萍乡开发煤矿。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湘赣首条铁路通车;株洲镇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了。二十年代末期,受战争等因素影响,醴陵的百余家瓷厂陆续停产;湖南瓷业公司的釉下五彩瓷生产亦被迫停止。《湖南株洲老照片,1985年。摄影:迪尔德·麦克劳林》

  9. 河南洛宁王嘉飞:史话洛宁第一日本留学生——王范李庭彩

    时间过的真快,据洛宁第一日本留学生王范李庭彩先生所处的时代整整过了100年。清末民国初期,有史所载洛宁到日本的共两人:一个是赵村镇革命志士许幼平,一个是王范镇学生李庭彩。

  10. 1363年,鄱阳湖大战后的500年

    1363年,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场水战,发生在江西的鄱阳湖,史称「”鄱阳湖大战”。对阵的双方,朱元璋以20万兵力,迎战陈友谅的60万大军,最终以少胜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此战,朱元璋的胜利对中国历史走向意义重大:不但为接下来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以后的北伐南征和攻灭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而鄱阳湖大战的发生地——江西,从此纳入朱元璋集团,并成为其核心势力范围,是朱元璋南

随机推荐

  1. 带有惶字的成语

    包含有“惶”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人心惶惶——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惊惶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惶恐不安——内心害怕,十分不安。战战惶惶——戒慎畏惧貌。惊惶万状——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惊惶失色——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惶惶不安——惶:恐惧。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2.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简介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rdqu...

  3. 失眠:人类健康中无形的伤害,用这几招,缓解你的睡眠

    「”全世界晚安,你却一个人失眠”,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喜欢失眠的感觉吧,睡不着、睡不好、容易醒这都是失眠的表现,而且你知道吗不好的睡眠相当于慢性...!那么失眠究竟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调理呢?【失眠的危害原来这么多,你知道吗】1、脱发你是否想过,这是由「”垃圾睡眠”引起的呢?睡眠时间的长短与脱发无明显关系,但脱发却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2、健忘症长期失眠会影响人的精神与记忆力,做什么事情都无法集中没有精

  4. 沈约的人物思想 沈约的文学成就

    人物思想>沈约是"神不灭"论的积极维护者。在这次激烈的思想辩难中,沈约先后写了《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形神论》、《神不灭论》、《难范缜神灭论》、《六道相生作佛义》、《因缘义》等文。>文学成就>沈约诗文兼备。"钟嵘《诗品》将沈约的诗作定为中品,评道:"梁左光禄沈约。约于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故微,故约称独步。

  5. 华冠丽服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huáguānlìfú。

  6. 梦见手机坏了 梦见手机坏了什么意思

    梦见手机坏了,预示著会因为性急而与客户发生争吵,延误大事。男人梦见手机坏了,预示梦者的业务可能会因此你自己的情绪而失败,要注意自己的性格。女人梦见手机坏了,预示梦者对于感情十分的不放心,时刻都要知道对方在干什么,可能会因此而葬送了爱情。孕妇梦见手机坏了,预示梦者将会在怀孕期间做许多对宝宝有利的事情,一切不良的习惯都会改正。

  7. 风水中的“形势”是什么?_风水知识

    我国风水的“势”,是指龙脉发源后走向穴场的过程中起伏连绵所呈现出的各种态势。风水学认为山的态势是寻找风水宝地时第一考察的内容。风水中的“形”是指结穴之山的形状。风水学认为山的形状是气能否在此止住的关键,山形的吉凶就是穴的吉凶,穴的吉凶就是人的吉凶。“形势”就是寻找风水宝地时必须看到的两大要素:山势和山形。郭璞在《葬书》中说“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8. 啼啼哭哭是什么意思?

    【拼音】títíkūkū【解释】哭泣不止。【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之一回:“只见许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过。”【例子】无【相关】百度“啼啼哭哭”

  9. 也许存在才有希望,不要等到有一天爱情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也许存在才有希望,不要等到有一天爱情失去了原本的色彩,诺言也就一文不值了。这世上的事有开始就会有结束,感情亦如此吧。等到Gameover的那一刻,是毁灭还是解脱,也只能独自承受…

  10. 大金湖的双眸:状元扩建甘露寺的传说

    甘露寺(新浪网)甘露寺(新浪网)福建大金湖“水上佛寺”的美称,说的就是被誉为“南方悬空寺”的甘露寺。如果说大金湖是一个文秀隽美的女子,那么这甘露寺就是她灿若明星的深邃眼眸。提起甘露寺,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那个甘露寺。甘露寺建在巨大洞穴之中,洞穴上宽下窄。为偿还母亲的夙愿,叶状元调集天下建筑高手来此建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