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中国历史上下三千年,大小政权轮回交替。

中国历史上下三千年,大小政权轮回交替。占据中原地区的,自然是「 ”正统”王朝。 古代的中原王朝,最大的内忧,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阶级昏庸无能,进而朝政混乱,最后搞得国内民怨沸腾最后农民揭竿而起;最大的外患,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南下,消灭中原王朝或者给中原王朝带来巨大灾难的例子,屡见不鲜。 古代占据中原的,就是「 ”正统”王朝 中原王朝时刻面临北方的游牧民族的侵扰 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对立 游牧民族女子 1、绝大多数中原王朝或者政权,都曾面临游牧民族的威胁 早在战国时期,北方的秦国、燕国、赵国等政权就面临着匈奴等少数民族的侵扰。 西汉王朝建立之初,匈奴强大而中央政权弱小。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匈奴,却以惨败告终。在长时间内,西汉王朝都对匈奴采取「 ”和亲”政策。即用女人和财富换取和平。再说简单点,就是教「 ”保护费”。 西晋王朝的衰败,根源在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趁着西晋王朝衰落之际,游牧民族趁机作乱。辉煌的西晋王朝风光不再。 唐朝时期的突厥、回鹘,都对唐朝造成过巨大的伤害。 北宋和南宋更是苦逼中的「 ”战斗机”,先后被契丹、金、蒙古狂虐。虽然两宋屡屡反抗,但总体来说胜少败多。 明朝的北方长期笼罩在蒙古人入侵的阴影之下。除了蒙古人,还有更危险的女真人,女真人直接将大明帝国打了个半死。 2、例外的情况是元朝和清朝。 (1)元朝本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蒙古高原和中原地区「 ”合二为一”。 (2)清朝是满洲人建立的,满洲人降服了蒙古,北方草原上和东北丛林中的威胁暂时解除了。 中原王朝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应对措施 1、主动出击,打击游牧民族。这一选项费时费力,即便打击了游牧民族。中原王朝也会消耗巨大的国力。 中原王朝武力征伐北方游牧民族 中原王朝武力征伐北方游牧民族 2、被动防守,依靠长城等工事,防备少数民族南下。这是大多数中原王朝采取的必要手段。事实上这一招有一定的效果。 长城 长城 3、和亲政策。汉朝和唐朝都实行过和亲政策。简单来说,就是皇帝把自己的一些远房侄女嫁给游牧民族的领袖。一般来说,和亲政策被看成是无奈的、耻辱的。尤其是出嫁的公主们,没有几人有好下场。 4、花钱买和平。即中原王朝向游牧民族领袖纳贡。两宋就把这一活动「 ”发扬光大”。 别无其他。 几种应对措施的分析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中原王朝不胜其烦,但又没办法完全解决游牧民族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中原王朝在前期,国力强盛,通常会选择主动出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王朝的国力开始衰微,只能借助工事防守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几种方案: (一)主动出击,困难重重 从战国时期开始,北方的秦国、赵国、燕国都主动出击,攻打匈奴等游牧民族。但是中原王朝想进攻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很不容易。原因如下: 1、游牧民族的男子善于骑射。 骑射几乎是每一个游民民族男子的「 ”必修课”。他们一直骑马打猎,「 ”训练”和「 ”生存”密不可分。 游牧民族打得过就打,打不赢就跑。仗着自己马匹充足,这些人来得快去得也快。中原地区缺少战马,养马是个奢侈的活动。中原的步兵很难和他们正面抗衡。 游牧民族 马背上的游牧民族 2、北方草原地区范围广阔,地形复杂。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中原的军队穿越沙漠和搜索草原很不容易。想要找到游牧民族的准确位置不容易。更别说还要打仗和后勤运输。游牧民族哪怕不打,只要和中原的军队「 ”躲猫猫”,都很容易耗死对方。 北方草原和沙漠广阔 3、古代的经济和科技很落后,中原王朝主动出击,哪怕是打胜仗,自身的损失也会很大。 毕竟古代的中原王朝是农耕社会,生产力极低。边军北上作战,消耗的军需物资和粮食巨大。旷日持久的战争,让王朝不堪重负。如果 ... 行动不顺利,后果更是中原王朝难以承受的。 从历史来看,秦始皇派大军远征匈奴,汉武帝派兵远征匈奴,后周和北宋都曾经北伐契丹,明太祖、明成祖出兵攻打蒙古。看似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是中原王朝的国力损失也惊人。更要命的是,匈奴和蒙古都没能被 ... 消灭。北宋初期展开北伐,消耗巨大国力,却无所获。 而南下劫掠几乎是游牧民族的必然选择。 (1)游牧民族本身生活困苦,自然条件恶劣外加物资奇缺。 (2)游牧民族没有先进的文明,大多处于一种原始的野蛮之中。对于「 ”礼仪”,他们知之甚少。 (3)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也会展开有限的贸易,但游牧民族的科技文化极度落后,能有多少商品或者物资来贸易呢?贸易不如直接掠夺方便。 (二)依托工事防御 长城就是我国古代的 ... 防御工程的结晶。有人说长城是消极的防御,不可取。但是从历史发展看来,长城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如上文所述,在一个中原王朝强盛的前期,中原王朝虽然能打得游牧民族节节败退,但是始终不能将其彻底消灭。 随着时间推移,中原王朝内部出现问题,如朝 ... 败、国力下降的时候。游牧民族瞬间「 ”回血”。只要有刀,马匹,牛羊肉,游牧民族就可以「 ”大干一场”。接着就是游牧民族大肆侵扰边关。 此时的中原王朝只能依托长城等边防工事,进行防御。防御不可能固若金汤,毕竟长城防线太长,总有一两处薄弱地可以突破。 更别说很多国势衰弱的朝代,军备不整,更容易让游牧民族钻空子。毕竟游牧民族的人从小就讲究好勇斗狠,而不是捧着书本读死书。加上他们有古代闪击战的必备之物:大量的马匹。 长城防线守得住,游牧民族的危害就很低,但是当游牧民族突破长城防线之后,内地的城镇就会遭受灾难。西汉、北宋、明朝,都是鲜明的例子。 北宋是最苦逼的,因为北宋的长城防线掌握在对手契丹人手里。北宋不得不在平原上对抗契丹或者金国的军队。 古代的中原王朝始终没有能彻底解决游牧民族的问题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英雄豪杰都和游牧民族干过架。但他们没能彻底解决游牧民族入侵的问题。其他弱小的朝代更是难以解决游牧民族入侵的问题了。 即便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北方仍然有威胁。忽必烈就和草原上的反对派大打出手,元帝国和其他几个蒙古人的汗国也时战时和。 稍微好一点的是清王朝,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归顺打了大清。但是西方的准格尔蒙古部落,仍然威胁了大清数十年。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维皇帝的不懈努力(也耗费了巨大国力),清王朝才最终消灭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不过,满清的皇帝们也没有太高兴,因为,北方的俄罗斯帝国崛起。这是一个比游牧民族更可怕的存在。 最终,俄罗斯帝国代替了游牧民族,成为了中华民族新的威胁。 反思:为什么中原的王朝始终不能消灭游牧民族呢? 笔者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1、古代的中国是农耕社会,经济落后。统治者采取的都是「 ”重农抑商”的政策。对于商人狠狠打压,把人口大量限制在土地上。商品经济?没有哪个皇帝会喜欢它,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商品经济不发达,中原王朝靠传统的农业税,国库很难充实。 农民辛苦一年,交的税负还不够统治者挥霍。 打仗就更耗钱了,打到最后,国家财政无法负担:胜利了,朝廷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失败了,对国家的财政和政局更是巨大的打击。 2、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极端困苦。历朝历代涌现出许多「 ”盛世”,这些所谓的「 ”盛世”,在今天看来,都是不值一提的。底层人民仍然是仅仅能勉强填饱肚子。盛世以外,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为艰辛,灾荒年间甚至会死人。大多数时候,底层百姓的赋税高的吓人。如乾隆盛世时期,一个农民累死累活一年,还不够自家温饱。很多文人墨客高喊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底层百姓对此可没有什么兴趣。先填饱肚子吧! 3、古代统治者对于科技的态度十分值得玩味。没有哪个皇帝真正支持科技发明创造。统治者们的思路很简单:一是愚民;二是固化社会阶层。搞发明创造,研究什么人文思想的,通通没有出路。无论是皇帝是好还是坏。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落后 火枪火炮在古代中国一直不是「 ”主流”,谈不上标准化 读者们听过中国历史上有科学院这样的机构吗?我国历史上有科技人才,几乎都是郁郁不得志,默默无闻的。 明朝皇帝对于西洋人的枪炮,采取的是冷漠的态度。明朝末年,明军的主要军备还是刀剑弯弓,西洋枪炮并不是主流。虽然有部分将领采用过火器,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现代化的 ... 体系。几把火枪,几尊火炮,并不能完全压倒蒙古人和满洲人。 清朝皇帝更是厉害,对于西洋人的发明更是不予理睬。历史上「 ”开明”的康熙皇帝,也仅仅是把西洋人的科技发明当成娱乐项目。雍正皇帝更是排斥西洋科技,觉得「 ”骑射是根本”。乾隆皇帝更是盲目自大,除了圆明园里摆了一些西洋玩意儿外,对于崛起的英国人及其科技嗤之以鼻。 无独有偶,日本德川幕府也是如此。 归根结底,还是制度的问题。专制社会,皇帝只在乎自己的皇位。 古代的王朝讲究人治。国家的兴衰,朝政的运转,都和皇帝有直接的关系。皇帝当然不希望有人比自己厉害,能够取代自己。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自己的统治会造成巨大的威胁。有人把枪口对准自己怎么办? 大多数朝代都有这样的「 ”顽疾”: 王朝早期,皇帝兢兢业业,治理国家;王朝中期,皇位的继承人出现问题,开始腐化堕落;王朝末期,皇帝极端无能,国内各种矛盾应声而起。没有一种制度能够解决这种死循环。 因为「 ”家天下”的缘故,皇帝们不愿意大权旁落,哪怕子孙是弱智 ... ,也不会传位给外人。「 ”能者就列,不能者止”,这一套在皇帝身上绝对行不通。 皇帝们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力,巴不得其他人越笨越好,这样就没人威胁他了。发明创造?你发明出来威胁我的皇位怎么办?经商贸易?你有钱了不是对我造成挑战?不如让农民种地织布,这样最好。底层百姓生活如何?不好意思,科技落后,皇帝可没有千里眼、顺风耳。长城以北的土地,打下来能怎么样?不能种粮食,那就不打。 中原王朝的经济和科技始终不能产生质的飞跃。动拳头和刀箭,自然是游牧民族的特长。因为他们穷惯了,生活中就是打猎,打猎和打仗似乎差距不大,打仗还能劫掠。 于是,游牧民族始终不能被消灭。毕竟中原王朝没办法占领草原地带,按照原始的管理办法,占领草原地区是入不敷出的。大清王朝平定了准格尔势力,蒙古人才彻底臣服了大清帝国。但是大清帝国对蒙古的控制仍然是不牢固的。清 ... 的税收仍然来自关内地区。 俄罗斯人出现,让一切发生巨大的转变。俄罗斯人精良的火器,俄罗斯人一个个坚固的城堡,草原民族的战略空间被大大压缩。游牧民族的骑兵再也不能重现辉煌,蒙古人有骑兵,俄罗斯人也有厉害的骑兵,更厉害的是俄罗斯人的现代化兵器。 可惜清王朝统治者并没有对北方的新敌人引起足够的重视。 俄国哥萨克骑兵 (我是小林,一个历史领域的作者,希望我的文章您能喜欢,更希望您能关注我)
本文标签:游牧民族中原中原文化中国古代史明朝汉朝长城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