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旗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白话翻译

  夏四月,从宋国取得郜国的大鼎。初九,安放在大庙,这是不合礼的。

  臧哀伯进谏说:「做国君的,是要表彰道德、杜绝邪恶,以昭示百官,还怕有所缺失,因此显扬道德以训示子孙。所以用茅草覆盖宗庙的屋顶,用蒲草结成的席子做祭天时所乘的车的车垫,祭祀用的肉羹不调五味,祭祀用的黍稷不精凿,这是用来昭示节俭。礼服、礼帽、蔽膝、玉笏、束带、下衣、绑腿、复鞋、横簪、瑱绳、冠带、冠饰,这是用来昭示制度。佩巾画上水藻,佩刀系上玉饰,鞶带垂饰,旌旗的飘带,马系的革带,这都是用来昭示定数。衣裳绘绣上火、龙、黼、黻,这是用来昭示文采。用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画各种形象,这是用来昭示物色。马锡、车横铃、车前铃、旗铃,是用来昭示声音。旌旗上画日月星,这是用来昭示光明。所谓道德,是要节俭有法度,增减有定数,用图纹形象来表示它,用声音颜色来彰显它,这是用来昭示百官。官因此戒慎恐惧,而不敢违反纪律。现在反而破坏道德树立邪恶,将受赂的郜鼎安置在大庙,公然向百官展示。百官如果效法,还能惩罚他们吗?国家的衰败,是由官吏的邪恶开始的。官吏会失德,就是仗着恩宠公然贿赂。郜鼎在大庙,还有比这更明显的贿赂吗?周武王灭商时,把九鼎迁移到雒邑去,高义之士还说他不对哩,更何况把明示邪恶叛乱的赂器放在大庙里,这怎么可以呢?」桓公不听。

  周天子的内史听到这件事,说:「臧孙达的后代在鲁国一定能长保禄位吧!国君违背礼制,他能不忘用道德去劝阻。」

  注:鲁桓公二年正月,宋国的华父督杀了孔父嘉,并且夺取他的妻子,又弑杀了宋殇公,然后从郑国迎回宋公子冯,立公子冯为国君,是为宋庄公。三月,鲁桓公在稷和齐厘公、陈桓公、郑庄公相会,承认宋国的新政权。宋国的新政权对其四君各有贿赂,鲁桓公得到的就是郜鼎。

古文观止卷一‧臧哀伯谏纳郜鼎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湖北一盲人在深山中自封「 ”皇帝”,设立后宫,在位10年后才被发现

    封建王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过程,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一直都是保持着君主制度,而权力最高的那个人无疑就是一国之君了,但随着历史的推进,末代皇帝溥仪之后便再没有了皇帝这一说,可仍旧有人想要利用未完全退化的封建思想蠢蠢欲动。

  2. 从齐、鲁、纪三国的兴衰入手,浅析春秋早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周平王东迁春秋早期齐鲁纪三国关系的浅析作者认为,纪国作为齐国扩张过程中第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国,对于读者们了解春秋早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纪国为切入点,通过探讨纪国灭亡的过程以及齐灭纪的真实原因来理清齐、纪、鲁三国间的复杂关系。齐国、纪国的世仇1.齐、纪双方世仇的由来纪国是位于齐国东部的一个姜姓古国,周天子重封后成为周的异姓诸侯国之一。

  3. 《古文观止》卷十・宋文:欧阳修10篇 苏洵4篇 苏轼5篇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

  4. 张居正为何不肯重用海瑞:在官场光凭道德还不够

    张居正和海瑞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是在嘉靖皇帝当政时步入政坛。而且两人有过交往。

  5. 杜老师读书:教育培养学生预见能力(古文观止第18篇 蹇叔哭师)

    鲁僖公三十二年,秦国进袭郑国,秦大夫蹇叔极力劝阻秦穆公,蹇叔认为劳师袭远,秦国必败,秦穆公非常恼怒,甚至中伤蹇叔,说出「”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恶毒之语。后来秦穆公兵败崤山,验证了蹇叔的预言。蹇叔神奇的预言烛之武退秦师两年后,留守在郑国的大夫杞子掌管郑国北部,他鼓动秦穆公偷袭郑国,争霸诸侯。秦穆公求教于秦国大夫蹇叔,蹇叔当时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烛之武也是七八十岁的老同志,晋文公也是六十多岁才当上诸

  6. 一起学!古文观止上册卷一左传第十二篇《子鱼论战》

    《子鱼论战》原文:楚人伐宋以救郑。

  7. 慎守其一,备其不虞·鲁桓公犹疑的根源(五)

    (了解自己就是了解大多数人。

  8. 给你的猫猫咬是不道德的吗?

    猫咬引起猫行为的变化。在我看来,给宠物一种能改变情绪的物质是否合乎道德是值得考虑的“猫咬”是出售小包装和玩具以及高浓缩形式,如油和喷雾。猫主人经常嘲笑猫友们的这种行为是“高”的。一些哲学家提出了一个论点,认为给予动物与给予人类同样的道德考虑。辛格认为,我们不应将我们的物种作为衡量标准指他人的价值或能力,或道德考虑的价值。在社交媒体和其他网站上,关于给予猫咬是否合乎道德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中。

  9. 维京人认为神在监视他们吗?

    维京人真的相信像奥丁这样的北欧诸神吗?对于真正的维京人来说,雷神可能同样因其伟大的功绩而受到人们的敬仰,但肯定不是因为他的道德坚毅。最新研究表明,维京人并不指望他们的众神神殿能给他们带来道德教化,他们也没想到神会惩罚作恶的人。古挪威人的传说、诗歌和手工艺品确实表明,维京人相信有超自然的生物在注视着他们。

  10. 崇尚道德取名法_姓名测试

    崇尚道德取名法好名字是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_姓名测试中国人由于受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有一种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也在取名方面表现出来。第十节崇慕圣贤取名法由于圣人和贤达人士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有卓越贡献,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此,受到人们的敬仰、崇慕。古今以来,人们在取名时,也以圣、贤的名字作为取名选字的一种依据,表达出对圣、贤的崇慕与效法。

随机推荐

  1. 物理学家在铀化合物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磁铁

    劳伦斯·劳里/盖蒂图片社: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隐藏在铀化合物中的全新磁铁。这种化合物,USb2,一种所谓的“单重态”磁铁,它产生磁性的方式与科学家所知的任何其他磁铁都完全不同。根据负责在USb2的发现中,物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怀疑自旋激子群可能以相同的方向与磁场聚集在一起。单重态磁体中的并不是由大量混沌磁场突然对齐而产生的,而是在现有粒子中出现一种新的磁场。在单重态磁体中,态间的跃迁更为剧烈。这似乎是在USb2中发生的。

  2. 孕妇梦见蛇钻进身体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蛇钻进身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蛇钻进身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奶水往外流

    周公解梦梦见奶水往外流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奶水往外流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持衡拥璇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íhéngyōngxuán【解释】比喻掌握国家政权。【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放勋驭世,流璧属子;重华握历,持衡拥璇。”【例子】【相关】百度“持衡拥璇”

  5. 彻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彻”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彻首彻尾——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彻内彻外——指完完全全。彻里至外——指从里到外。彻上彻下——彻:贯通。

  6. 梦见精疲力尽

    周公解梦梦见精疲力尽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精疲力尽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吕公枕】的意思是什么?【吕公枕】是什么意思?

    及醒,旅店主人蒸黄粱尚未熟。●元萨都剌《鹦鹉曲·题杨妃绣枕》:「繁华一梦人不知,万事邯郸吕公枕。」★「吕公枕」在《汉语大词典》第3504页第3卷98参见:吕公枕吕公枕是什么意思吕公枕lǚgōngzhěn据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于邯郸旅店中遇道士吕翁。

  8. 【棂床】的意思是什么?【棂床】是什么意思?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发病道死」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床上叹息良久。」参见:櫺床词条推荐

  9. 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10.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二:改善虚寒体质春季应该这么做

    《黄帝内经》中的生命智慧,是古人对生命和这个世界认知的精华,而学养生知识是我们回归肉身聚合生命能量开启生命智慧的第一步。《黄帝内经》这部经典由于是古文言文,读起来不太好理解,而很多的在解读的时候都加上了自己的观点和认知,总不免有一定的导向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