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柯提思去世后,杜莎夫人迁居伦敦,她的蜡像在英国获得广泛好评。1835年,杜莎夫人在伦敦建立展览场所,此后杜莎夫人蜡像馆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蜡像馆。>林则徐雕像>作为英国曾经的对手,乃至“仇人”,林则徐夫妇的蜡像在同治年间被放入杜莎夫人蜡像馆中。那么为何杜莎夫人蜡像馆会出现林则徐的蜡像呢?王韬很好奇,打探一番后才知道这是林则徐夫妇的蜡像。

作者:张晶,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著名人物,他在 ... 战争前夕领导虎门销烟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虎门销烟也成为 ... 战争的导火索,使英国决心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国门。杜莎夫人蜡像馆同样非常有名,杜莎夫人是法国人,自幼丧父,随母亲居住在巴黎期间,杜莎夫人在医学家柯提思家做管家。柯提思教会了杜莎夫人怎样 ... 蜡塑,杜莎夫人开始给当时的一些名人 ... 蜡像。柯提思去世后,杜莎夫人迁居伦敦,她的蜡像在英国获得广泛好评。1835年,杜莎夫人在伦敦建立展览场所,此后杜莎夫人蜡像馆逐渐成为世界著名的蜡像馆。 >林则徐雕像 >作为英国曾经的对手,乃至“仇人”,林则徐夫妇的蜡像在同治年间被放入杜莎夫人蜡像馆中。那么为何杜莎夫人蜡像馆会出现林则徐的蜡像呢?下面的故事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60年代末,因被清 ... 通缉而逃亡海外的著名思想家王韬来到杜莎夫人蜡像馆参观。王韬刚到门口就发现一对华人男女的蜡像,这两个蜡像男的穿清朝官服,女的穿中国传统长裙。王韬很好奇,打探一番后才知道这是林则徐夫妇的蜡像。但是蜡像摆放的位置颇为奇怪,这两个蜡像并没有和其他蜡像摆在一起,而是放在蜡像馆大门两侧,如同两个门神在站岗。王韬询问蜡像馆工作人员为何把林则徐夫妇放在门口,工作人员回答说:“虽然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挑起了 ... 战争战端,但因此也使中国实现五口通商,也是林则徐的功劳,所以立其蜡像以资纪念。” >今日的杜莎夫人蜡像馆 >将 ... 战争的开端归罪于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并以蜡像来嘲讽林则徐,这完全是一种恶人先告状的行为,反映了大英帝国的倨傲和无理。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禁烟运动的确戳到了英国的痛处,使得英国不得不使用武力,而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中国国门,倾销英国的商品。 >参考资料:唐正才、何成刚:《以“林则徐蜡像”为例小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年第11期。 王韬:《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 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杜莎夫人蜡像馆林则徐历史军事历史明治维新清朝历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