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所以,斯大林把他派往前线,并没有让他行使指挥权力,只是作为总参谋长亲临前线督阵而已。虽然朱可夫作为统帅部代表到了前线没能扭转苏军被动挨打局面,却了解了战场状况,掌握了前线敌情,为苏军统帅部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941年6月22日,当190个师的德军分三路大军涌向苏联边境时,斯大林直到战争打响前两个小时,才下令前线准备阻击。但是,战争走向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当西部特别军区遭到德军严重打击后,局面变得越来越无法控制,前线什么情况苏军统帅部根本没法掌握,情急之下,斯大林派总参谋长朱可夫亲自到前线督阵,可形势也没有得到好转,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朱可夫作为统帅部代表前往督战,并没有行使战场指挥权 苏军在二战之前一直有个很好的传统,每当重大事情来临,苏军统帅部就会派出最得力的将领,到前线督阵并掌握第一手情况,被派出的代表一般都是斯大林最信任的人。在二战历史上,享有这份荣誉的没有几个,除了朱可夫以外,伏罗希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也被派到过前线。 但是,作为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更愿意在基层发展建树,他在张鼓峰和诺门坎两次对日本关东军的重大行动中崭露头角,在苏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提议他任苏军总参谋长也是他的好友铁木辛哥的主意,作为朱可夫本人,他更乐意在前线跟士兵们打成一片。所以,斯大林把他派往前线,并没有让他行使指挥权力,只是作为总参谋长亲临前线督阵而已。 因此,当朱可夫来到前线,眼前的局面让他大吃一惊,整个西方面军全部没有了指挥系统,各军各师都各自为战,红军们都依托自身条件在浴血奋战。一方面,德军的突然袭击让苏军的通信系统瘫痪,另一方面,苏军的指挥也出现了失误。他来到前线,仅能看到机械化第八军,而且还是在从四面八方向军长亚贝舍夫靠拢,经过一夜的时间才形成了整体战斗力。 其次,在德军凌厉的进攻下,苏军指挥系统被打乱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战斗力 对于希特勒德军的闪击进攻,斯大林没想到,位于西部前线的苏军将领更是没有想到,战争发起前,按照统帅部的命令,整个西部军区都是以进攻队形部署的,因此,当德军突然进攻,苏军来不及转换防御态势,遭遇的伤亡可想而知。 朱可夫来到前线时,他面前的指挥员好多都是没有经过战争洗礼的,面对德军的突然打击显得不知所措。加上指挥不顺畅,对德军的敌情不清楚,战斗打得异常艰苦。 指挥上的失误,从准备进攻态势转变为临时防御态势,苏军都要靠时间来完成,因此,在德军进攻的前一周,苏军基本上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再次,苏军西部特别军区总司令巴甫洛夫不在指挥位置,造成整个指挥系统错乱 朱可夫来到西部前线之前,在这里负责的也是斯大林非常信任的高级将领巴甫洛夫,如果没有德军进攻苏联这件事,他日后恐怕还是朱可夫的一大竞争对手。 但是,在战争爆发前,作为斯大林最信任的战友,也是苏军中实力最强大的西部特别军区,巴甫洛夫并没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在关键时刻几次对边境上报上来的敌情置之不理,因此错失了加强防御的战争准备机会。 当战斗打响以后,巴甫洛夫又没有站在自己的指挥位置,而是仓促来到下面部队,致使整个西方面军群龙无首,指挥体系迅速被德军打散,这个情况成了苏军防御失利的主要原因。 而且,在疯狂的敌人面前,一些苏军将领甚至没有来得及组织有效的抵抗,苏军前线都在撤退的阴影之下,伤亡极大,士气降到了冰点,这也成了日后斯大林 ... 一儆百的原因。 因此,当朱可夫到前线两天以后,斯大林眼见局势并没有缓解,相反,德军前锋已经到达明斯克,他只好打 ... 把朱可夫召回莫斯科,与铁木辛哥等人研究对策后,直接任命铁木辛哥元帅接替巴甫洛夫的西方面军司令员职务,而把巴甫洛夫等20多位将领送上了 ... 法庭。 虽然朱可夫作为统帅部代表到了前线没能扭转苏军被动挨打局面,却了解了战场状况,掌握了前线敌情,为苏军统帅部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铁木辛哥元帅的到任,虽然暂缓了德军的进攻步伐,但并没改变整个战场局势,一直到了朱可夫离开总参谋长岗位调任预备方面军司令员以后,他在叶利尼亚战役大获全胜,才使苏军士气大振,斯大林又把他派到列宁格勒战场,指挥二战宏伟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此,朱可夫战场救火队员的称呼应运而生。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本文标签:格奥尔吉·朱可夫斯大林军事历史二战德军历史陆军苏联红军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