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隋末,河北故城丁家寨有一位姓丁的员外,此人家大业大,儿子在朝为官,可谓是有钱有势。丁员外自幼习武,善使长枪,武艺高强,人称“丁一枪”。传说他与人过招儿,仅一枪便可将对手击中,方圆百里很有名气。

  不久前,丁一枪的儿子送给他一匹宝马,名曰“火龙驹”。这马又高又大,通身火红,红中透亮,如同绸缎一般,跑起来更是蹄下生风,又快又稳,能夜行八百,日行一千。丁一枪非常喜欢这匹宝马,简直爱不释手,时常骑上外出,引得路人羡慕喝彩。他家离集市不远,便时常骑马来集上炫耀。

  这天丁家寨大集,丁一枪骑上他的火龙驹,又一次来到集上。一人一骑往路口一站,立刻引来一群人围观,夸奖马的神骏。在夸赞马的同时,自然也捎带着夸夸他这个马主人。丁一枪更加高兴了,跳下马来,拍着马脖子,洋洋得意地说道:“不瞒诸位,我这匹马呀,天上难找,地下难寻。它往这儿一站,二十匹骡子拉不动,要是奔跑起来,咳!三十匹马也休想拽住它!我这决不是吹牛,不信?我的马还有更神的呢,七天七宿不喂草料,照样能日行千里,夜跑八百……”

  丁一枪这里正说着,只见人群中挤进一个牵牛的壮汉来。牛缰绳手上一缠,壮汉抱拳给丁一枪施了一礼道:“这位大叔,刚才你说你的马二十匹骡子拉不动?我不信!哼,休说是二十匹骡子,我骑上它,它就一步也走不动!”

  丁一枪正在兴头上,见来了个较真儿的,岂肯栽了面子?他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起眼前这个牵牛的壮汉,心想,你有多大本事,能让我的宝马走不动?真是笑话!想到这里,他冷笑一声道:“年轻人,你把话说过头了吧?”

  “过头?哼,我说的话能过头?是骡子是马,咱当场遛遛嘛!”壮汉毫不含糊,做了个要马缰绳的架势。

  丁一枪的火儿被戗了起来,说声“好”,立马将马缰绳交给了壮汉,话中带刺儿地说道:“当心,休让西北风闪了舌头!”

  壮汉也不理会,将牛缰绳交给了丁一枪,说声:“闪开!”纵身跃上了马背,使劲一夹马肚,火龙驹一声嘶鸣,扬开四蹄,箭一般向前射去,一会儿便没了影子。

  丁一枪和众人都等着看这壮汉如何能让这匹宝马走不动呢,万没想到,这家伙竟将马骑跑了。丁一枪紧攥着牛缰绳,眼望着跑没了影儿的宝马,当时就傻了。他想,这壮汉骑一会儿还不得老老实实回来吗?可是,丁一枪想错了,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壮汉回来。直到这时,丁一枪才意识到自己遭人暗算了!这家伙是成心来拐我的宝马呀!他望望手上牵着的牛,又悔又恨,一头牛换走了他的宝马,他实在不甘心啊!

  丁一枪悔恨难当,问在场的人可知那拐马的壮汉是谁?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知道。丁一枪这下可傻了眼!

  后来一个知情人悄悄告诉丁一枪,拐他宝马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窦建德!闻听“窦建德”三个字,丁一枪一下子犹豫起来。窦建德的情况他怎么不知道呢!窦建德从小就心高气傲,立誓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小小年纪就投身把式行,拜在当时闻名的武师“大刀张二”门下。几年后,他悄悄组织起了一些乡勇,拉竿子,拜盟友,打家劫舍,专和官府作对。眼下他又把手伸到了自己的头上,这可如何是好?

  来硬的直接去夺?凭自己这身功夫,三个窦建德也不是个儿!如果那样,势必与他结怨成仇,不可;难道就此罢了不成?心头这口恶气怎能咽得下!他想到了自己的好友,也就是窦建德的师父“大刀张二”,请他出面讨要,说不定能成,想到此,他便急急去找大刀张二。张二一口应承下来,让他三天后听回话。

  转眼到了第三天,大刀张二来了,告诉他说,窦建德躲着不见,宝马也不知藏在哪里。不过张二已差人转告窦建德,让他速速归还宝马,张二的话,窦建德还是听的。张二劝丁一枪不要着急,一切有他呢!丁一枪这才稍稍放宽了心。

  就在当天晚上,窦建德差人送来口信,说明天上午他要丁一枪去寨北墨松林里比武,如果胜了他,归还宝马,如若不然,那就休再提宝马的事了。

  丁一枪闻听,感到又好气又好笑,刚刚学了三招两式就想与我丁一枪比武,实在是小蚂蚁撼大树——自不量力!大刀张二也说窦建德是不知天高地厚,自讨没趣。明天比武,他愿一同前往。

  第二天,丁一枪手执大枪,与大刀张二一同来到了寨北墨松林里。此次会面,是凶是吉,他实在猜不到,因为他弄不明白窦建德为什么要提出比武赎马,自己的功夫他不会不知道。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工夫不大,忽听林中三声掌响,只见窦建德单身出现在他们面前。窦建德一身行伍打扮,手上没有拿任何兵器,他这是……

  丁一枪一见窦建德,想想他集上拐马的事,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唰”地顺出大枪,厉声喝道:“窦建德,我平日里敬慕你是位英雄,可你不该拐走我的宝马呀!说!我的宝马在哪里?”

  窦建德见到二人,丝毫没有比武的样子,立时双膝跪地,抱拳深施一礼道:“师父在上,丁员外总算让我请出来了!”随即又转向丁一枪,再施一礼道:“员外息怒,恕窦建德不恭之罪,请容我说出实情……”

  于是,窦建德便来了个竹筒倒豆子,如实道出了拐马的隐情……

  原来,窦建德尽得师父张二真传后,仍不满足,自己要成就一番大业,必须要有一身更过硬的武功,他就想拜丁一枪为师,学习枪术。然而丁一枪这人脾气非常古怪,从不收徒,不知多少人被他拒之门外。

  窦建德想请师父找丁一枪说情,张二深知丁一枪的脾气,知道他根本不会答应,就劝窦建德死了这个心。这可怎么办呢?常言道,天下除了死法尽活法。窦建德经过一番了解后,暗暗合计了一个计策。他了解到,丁一枪有个爱在集市上炫耀宝马的毛病,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便精心策划了这个“拐马”之计,以此要挟丁一枪,达到拜师学艺的目的……

  这时,一旁的大刀张二哈哈大笑道:“老朋友,建德说的全是真话,他还让我从中配合他呢,这不,我们师徒俩就合演了这个双簧……”

  丁一枪闻听是这么回事,一时感慨万千!面对如此真诚学艺的窦建德,他还能说什么呢?丁一枪叹息一声,说道:“好吧,看在你师父的面子上,我就破回先例,收下你这个徒弟!”

  窦建德闻听,非常高兴,重又跪地磕头,行了师徒大礼。一旁的师父张二喜不自禁,笑呵呵地说道:“这回你满意了吧?你小子可别拜了新师忘旧师……”三人全都笑了。这时丁一枪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切地问道:“哎,窦建德,咱光顾着说话,我的宝马呢?”

  窦建德笑笑,冲着正南“啪啪啪”拍了三下手,早有人将火龙驹牵了过来。宝马失而复得,丁一枪百感交集,喜不自禁,他使劲捶了窦建德一拳道:“你呀,亏你想得出!害得为师险些上吊自杀……”说罢,大笑起来。

  就这样,窦建德拜在丁一枪的门下,苦练枪术。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军,他的刀枪功夫所向披靡,屡立战功,创立夏朝,成为“夏王”。他的这桩“拐马拜师”的故事,也一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趣谈。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窦建德拐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盛世唐朝篇之二~李氏父子统一之路

    户部尚书安修仁与其兄安修贵发动兵变,并俘获李轨,将其押解至长安,然后处死了。数支唐军先后迎均被其打败。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敌数万人。至公元620年底,洛阳城外的王世充所属州县大部分已经落入唐军之手。因此,窦建德率10万大军前来救援王世充。王世充不得不自缚投降,河南,河北尽归唐朝所有。至此,唐朝完全统一了中国。

  2. 因此一事,山东十五岁以上男子要被全部活埋

    说起这事,不得不提隋末唐初一个著名的猛将,刘黑闼!此事的发生,就是因为此人引起。刘黑闼是山东人,年轻的时候是个地痞流氓,整日游手好闲的,横行乡野,嗜酒好赌,反正就是不干好事,当时被窦建德资助,勉强度日。谁知这刘黑闼不愿意,率领部下投靠了窦建德。这可把李渊给气坏了,投降又反叛是个什么道理,就命令太子李建成将山东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抓来活埋,年幼体弱者哥妇女赶去充实关中。这便是此事的由来。

  3. 文史宴: ... 「 ”三千破十万”的神话可以到此为止了

    文/朱勋...「”用三千五百精兵大破窦建德十万大军”的神话流传已久,本文从细节入手,点破这个人为的神话。虽然如此,本文并无贬低......才能的意思,即使现存史籍注水一半,...依然是中国史上第一流的...统帅。武牢关,即虎牢关。李渊称帝后,因避其祖父李虎名讳,遂谐音改称「”武牢关”。武牢关之战,是指武德四年(621年),...在此击败窦建德并生俘之,从而奠定李唐统一天下基础的战事。由于唐代实录存

  4. ... 真能用三千五百人击破窦建德十万大军吗?|文史宴

    ...「”用三千五百精兵大破窦建德十万大军”的神话流传已久,本文从细节入手,点破这个人为的神话。虽然如此,本文并无贬低......才能的意思,即使现存史籍注水一半,...依然是中国史上第一流的...统帅。本文欢迎转载。初盛唐专题:武牢关,即虎牢关。李渊称帝后,因避其祖父李虎名讳,遂谐音改称「”武牢关”。武牢关之战,是指武德四年(621年),...在此击败窦建德并生俘之,从而奠定李唐统一天下基础的战

  5. 萧皇后出身贵族,美丽与才华并存,经历六个男人实属无稽之谈?

    萧皇后是隋炀帝皇后。萧氏出生于二月,由于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实为不吉,因此由萧岿的堂弟萧岌收养。养父萧岌过世后,萧氏辗转由舅父张轲收养。由于张轲家境贫寒,因此本贵为公主的萧氏亦随之操劳农务。

  6. 尉迟恭娶「 ”黑白夫人”这对姐妹花是怎么回事?

    尉迟恭娶「”黑白夫人”这对姐妹花是怎么回事?尉迟恭让人羨慕的事,是他在《说唐全传》等书里,又一下子娶了黑夫人和白夫人这对姊妹花。黑夫人在《说唐全传》、《兴唐传》等书中,叫黑素梅,对黑夫人的容貌,《兴唐传》里有这样的描述:芙蓉开在黑池边,浑如一朵水青莲。她是宋义王孟海公的二夫人,那么,大夫人是谁?那就是白夫人。隋朝天下大乱后,历史上的孟海公在山东揭竿而起,自封为宋义王。山东离河北很近,而河北有位更狠

  7. 反隋义军号称「 ”十八路反王”,在历史上,有几个是真实存在的?

    作者:票非人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地烽火,乱者如麻。

  8. 同样数次换主,为何吕布是三姓家奴,他却成为初唐四大名将之一

    同样数次换主,为何吕布是三姓家奴,他却成为初唐四大名将之一隋朝末年,杨广倒行逆施,天下揭竿而起,群雄逐鹿中原,但最后,太原李渊脱颖而出,一统八荒,建立了大唐王朝。许多人认为,薛万彻数度背主,和吕布一样,为何吕布被称作三姓家奴,而薛万彻是初唐四大名将之一呢?所以薛万彻一不为名、而不为利,数度易主,都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这种现象,这古代名将的身上,屡见不鲜。

  9. 窦建德的仁义之师为什么败于 ... ?原因在这里

    窦建德为人慷慨仗义,和士兵同甘共苦,手下士兵都愿意为他出生入死。所以窦建德的军队越来越壮大。手下士兵要为死去的同伴报仇,要...掉王琮,把他给上锅里蒸了。窦建德说,王琮为主尽忠,是真正的忠臣。还有一次战役中,窦建德俘虏了李勣的父亲。窦建德说,奴才...主这是大逆不道,我怎么会接受你呢?窦建德的队伍算是仁义之师了。那他带领十几万大军救援王世充,怎么就败于...呢?窦建德画像其一窦建德听信谗言,妄...了一文一武。

  10. 详解契丹斡鲁朵宫卫骑军制,为辽朝皇帝巩固江山的一个神秘组织?

    契丹人在建国之后,推行的斡鲁朵宫卫制是辽朝政权因国情的特殊性而设立的一项轨制。原先是契丹氏族的一种称谓。实为辽朝诸宫领兵的一个官方组织机构,统领各宫帐所属的蕃汉丁户。蕃汉转户就是指契丹建立辽朝后,宫帐户籍编制的一种。斡鲁朵宫卫骑兵斡鲁朵,在《金史》记载中称之为"斡里朵",而在《元史》记载中称其为"斡耳朵"。

随机推荐

  1. 祖孙对话

    奶奶:“你知道爷爷和奶奶结婚多少年了吗?”

  2. 中国著名寺庙:白马寺有佛寺“祖庭”之称(组图)

    寺庙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种象征,存在于各朝各代。下面,为你介绍中国现存的著名十大寺庙。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2公里处,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有中国佛寺“祖庭”之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灵隐寺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禅宗胜地,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 梦见金蛙进家

    周公解梦梦见金蛙进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金蛙进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伊万·麦格雷戈简介

    麦格雷戈接着出演了三部星球大战:第一集幽灵的威胁,第二集克隆人的攻击和第三集西斯的复仇。

  5. 谁打响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第一枪?

    1977年的二三月间,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南京大学的教师胡福明正在谋画着写作一篇战斗檄文,从根本上去批判“四人帮”。他心里清楚自己真正要批驳的是“两个凡是”。胡福明胡福明,1935年生于江苏无锡,江苏省政协原...,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中国的未来命运一下子又被推到了生死悠关的抉择关头。

  6. 梦见上楼_周公解梦梦到上楼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上楼好不好

    做梦梦见上楼好不好?梦见上楼或爬上高台,表示吉星高照。梦见上楼梯,意味着步步高升。梦见死而复生_周公解梦梦到死而复生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死而复生好不好商人梦见上楼梯,是发财的预兆。梦见上升、上楼梯或爬楼梯,你的工作十分顺利,并获得上司赞赏,会升职加薪。梦见永远爬不完的高楼楼梯,表示表示读书运很好。梦见在学校楼梯上上下下,表示暗示成绩忽上忽下,很不稳定。

  7. 梦见伞破了 破伞

    周公解梦梦见伞破了 破伞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伞破了 破伞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窦婴怎么死的,汉武帝为什么要 ... 窦婴背后原因

    窦婴为什么一定要死还有另外一层背后原因,这也是汉武帝的御下之术,加强中央集权。窦婴便让侄子上书向皇帝报告接受遗诏的事,希望再次得到汉武帝的召见。于是便弹劾窦婴伪造先帝的诏书,应该判处斩首示众的罪。

  9. 【令政】的意思是什么?【令政】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令政lìngzhèng1.善政。明·汪廷讷《种玉记拂券》:「老旦:‘家中有令政么?’生:‘红鸾信尚遥。’老旦:‘既然未娶,倘若有人家要招赘,官人不知肯俯从么?’生:‘凭将快婿招。’」详「令正」。用令政造句1.但党没有任何权力去命令政权工作同志不执行上级政令,或者自己来一套。

  10. 厉王击鼓成语故事_成语“厉王击鼓”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楚厉王曾通令,遇有国家危急的情况,就打鼓为号,通知老百姓来防守。有一次,厉王喝醉了酒,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