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家人要互相照顾

出家人要互相照顾 人生苦短, 此身不久将意识全无地躺在地上, 一如无用的木材。普提珈塔提舍比库得到佛陀给他的观想题目后,努力禅修,但却生起病来。身上首先长满小疔,然后变成大的伤口,后来这些伤口破裂开,他的袈裟受到脓血的玷污,而变得黏腻腻的,身体也开始发臭,因此获得普提珈塔提舍的称呼,意思就是发臭的提舍比库,其它的比库因此弃他于不顾。 佛陀知道他悲惨的状况,也预知他马上就要证得阿拉汉果了,就到他停留的火边去,并且亲自烧了一些热水,然后到他躺着的地方,抓住床沿。这时候,其他比库才聚集过来,佛陀就叫他们把他抬到外面去洗涤身体,同时也一并洗涤、晒干袈裟。这时候,他的身心焕然一新,就系念在前。佛陀站在床头,告诫他说,生命消失时,身体就像木头一样,一无是处,而被放在地上。佛陀说法后,他就证得阿拉汉果,不久之后,也入灭了。佛陀要其它比库将他火化,将骨灰纳入浮图中。 有人请问佛陀,普提珈塔提舍比库的身体为何会发臭,佛陀说普提珈塔提舍比库的某一前世是个残酷的捕禽人,经常设陷阱捕捉鸟类。抓到之后,就折断鸟的翅膀和脚,防止它们飞走。由于这些恶业,所以今生身体发臭。 佛陀最后说:「比库们!你们出家为比库,父母无法照顾你们,若不彼此照顾,谁会照顾你们?请记住,谁看护比库,就等于看护佛陀!」 >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出家人要互相照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2.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3. 全国唯一不供佛祖的佛寺,被帝王尊崇上千年,门票0元少有人知

    佛教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佛教对我国中原王朝影响意义深远,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比如说人们熟悉的梁武帝,只不过他最终的结局不好,王朝也没有成功统一。缙云寺建立之后,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封赐。因此在隋朝时期,缙云寺没有受到皇帝的尊崇。

  4. 佛陀之死,学佛是理性的思辨,不是迷信的狂欢

    佛陀认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关键要探讨求源!佛陀的一生就是辩论的一生,辩倒了无数婆罗门,逼着对方不得不改革自己的宗教。佛陀很伟大,但是也是人,生老病死一样不能少。82岁的佛陀,耗尽了最后的力量。他用一生告诉世人,不要偏执,不要迷信。夜,一颗罗沙树下,佛陀进入了弥留之际,阿难哭了。佛陀所有秘密之言,唯有阿难能知。佛陀的一生,从无神迹,他开创了一个独特的,帮助世人理解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体系。

  5. 金蝉子为啥被贬下界?你看他以前在灵山干了啥

    虽然说唐僧转世之前的金蝉子确实是风光,身为佛祖的二弟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来巴结,但是不巧,金蝉子因为犯了一个错就被佛祖贬下来了,那么金蝉子为啥就被如来佛祖贬入下界了呢?金蝉子在灵山干了什么呢?

  6. 照片中:火化的佛像和佛像

    精神发现这尊菩萨雕像是260多尊雕像中的一个,被发现埋在火化后的遗骸附近,铭文上写着高达摩佛或者仅仅是佛陀)。火化的遗体火化的人类遗体被发现在这个陶瓷盒子里。偷偷偷看一张陶瓷盒的x光照片显示的是罐子和后来被火化的人类遗骸。一个国王这尊雕像展示了一个被称为“天王”的神。这尊菩萨像高34厘米,一位探索者这尊菩萨像被发现时头部和身体分开,必须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中国文物》杂志上。

  7. [网上展馆] 木雕神明造像选粹

    民国黄杨木瘦骨罗汉高22厘米清黄杨雕罗汉高18cm清晚期东方朔像高12厘米,座子高3.5厘米。传统木雕神明造像自东汉开始可分三类:一、道教造像。武财神名赵公明,传说是钟馗同乡,陕西终南人氏,后遇张天师而得到。被信徒奉为财神,来自《封神榜》神魔小说。因此,后人将契此塑造成大肚弥勒佛,名扬四海。本期展馆我们特选了数个木雕神明造像,愿与木雕爱好者共赏!

  8. 释迦牟尼故事(5)

    释迦牟尼的佛法,从此向更广泛的地域传播。释迦牟尼曾答应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在当时的古印度,除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之外,还有六个较为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在佛经中将这六个教派称为“六师外道”或“沙门六师”。释迦牟尼到后宫去看望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侯罗。释迦牟尼这次回故乡虽然只住了7天,但由于他宣讲佛法,感召了许多王族的子弟。

  9. 释迦牟尼故事(2)

    另两人为释迦牟尼的堂弟阿难及王宫理发师优婆离。释迦牟尼向他们宣讲佛法,后来也先后度了他们出家。耶输陀罗后来与释迦牟尼姨母摩诃波闍波提一起皈依佛门后,成为最早的比丘尼(尼僧)。

  10. 释迦牟尼故事(1)

    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释迦牟尼故事》画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美、最完整的佛祖故事资料,数十幅形象亲切,色彩绚丽的故事画面,概括了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及他的一些基本思想。释迦牟尼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

随机推荐

  1. 梦见吃螳螂

    周公解梦梦见吃螳螂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吃螳螂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服用芦荟的副作用

    芦荟的功效1、全面调节人体免疫力,使一些慢性病不治自愈。芦荟的作用许多美容品中都含有芦荟的成分。芦荟的副作用由上可知芦荟虽好,要对症使用,芦荟味苦性寒,主要适用于实证病型,对于虚证病症就不太合适。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用苦寒清热的芦荟产品,泄气伤阳死的更快。

  3. 梦见大蛇小蛇

    周公解梦梦见大蛇小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蛇小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5种典型胃肠炎症状,让骄傲的我们低下了头,想抬头,多食2种食物

    胃肠炎通常都是因为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胃肠炎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成年人会因为胃肠炎而引起生活的不便,而身体虚弱、老人、小孩的话,病情可能会威胁生命。说了那么多胃肠炎的典型症状,那么胃肠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食用哪些食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了胃肠炎患者多食用3种食物1菠菜菠菜它具有润燥养肝,益肠胃,通便秘的作用。

  5. 天命之年是多少岁,50岁之后被称为天命之年

    历史认知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天命之年是多少岁,50岁之后被称为天命之年”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天命之年指50岁的人50岁之后的人被称为天命之年,比喻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明白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做事情努力却不企求结果。幼学之年:10岁。碧玉之年、破瓜之年:女子16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弱冠之年:男子20岁。花信之年:女子24岁。而立之年:30岁男子。

  6. 热爱读书的座右铭

    热爱读书的座右铭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歌德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4、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   5、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重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

  7. 在维生素C的100种死法里,这6种最「 ”惨烈”

    维生素C作为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素之一,肩负着预防慢病、守护身体健康的「光荣使命」。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应摄入100毫克维生素C;想达到预防慢性病的效果,推荐摄入200毫克。

  8. 梦见亲吻:亲吻对手,双方和解_周公解梦梦到亲吻:亲吻对手,双方和解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亲吻:亲吻对手,双方和解好不好

    在梦中,亲吻象征著自己渴望被他人理解。也正因为此,在梦中和同性亲吻,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梦见自己和陌生人接吻,暗示做梦的人近期将会遭到小人的暗算,所以最近行事一定要倍加小心。梦见亲吻自己的对手,暗示做梦的人和对手不久就会和解。梦见亲吻的对象是自己的孩子和妻子,暗示做梦的人在家庭中没有尽职尽责。梦见亲吻的对象是自己的情人,暗示做梦的人将会在性生活方面有烦恼。

  9. 我颠覆,我快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是郭德纲。”2006年,郭德纲享受着某种神奇的快乐——虽然我写不出唐诗,但是我可以颠覆唐诗!我颠覆,我快乐!当然,如果不希望一个人总是去颠覆,那就帮助他/她更多学会享受建设而不是破坏的乐趣吧。

  10. 健康要远离汤、糖、躺、烫

    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运动习惯,已成为通向健康的必经之路。少量吃糖据有关部门统计,大量的淀粉、糖类添加到食物中和西式快餐的引进,是近两年高糖饮食的主要原因。高糖饮食所引起的糖尿病、脂肪肝、乳腺癌、肠道癌等发病率普遍上升,都说明过量的糖是人们健康第一大敌。喜“烫”致癌爱喝滚烫功夫茶,喜食热烫生滚粥,这些饮食习惯易造成食道损伤,甚至诱发食道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