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陶朱公的故事:千金散尽还复来

  范蠡(生卒年不详),有说约为楚平王十二年(西元前517年)出世。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或陶朱公,早年居楚时,尚未出仕,人称范伯。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范蠡帮助越王打败吴国之后,认为勾践其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

  定陶,战国时称为陶,后因为纪念范蠡的居住,将名字改为“定陶”,至今沿用。

  “商祖”留名青史

  在民间的商界,范蠡被公认为是“商祖”,受到经商者的参拜。在历史上,经商成名的人颇多,比范蠡早的经商者也有不少,但是“商祖”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陶朱公,即范蠡。

  范蠡之所以成为中国商界第一人,首先要归功于司马迁。最早为商业、商人立传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立传著述的第一个人,就是范蠡,其后虽有子贡、猗顿等商人,但是这些人的经商业绩都不如范蠡,都没有达到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遂至巨万”的水平。

  据《史记》记载,当时到陶邑做生意的还有一位大商人,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乃孔子的得意门生,但热衷于经商。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人,“家累千金”。后来陶朱公居陶经商成功,朱公的经商手段及所拥有的财富远远超过子贡,他自愧不如陶朱公,就另到齐国谋生去了。中国旧时商店的门面通常雕刻“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楹联,就是将他二人认做鼻祖。

  陶朱公造秤

  据当地民间传说,陶朱公居陶经商时还发明了秤。陶朱公经商的时代还没有衡器,市场上很多货物的交易都是估计分量,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于是他便设想制造一种能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

  一天,陶朱公用桔橰从井中汲水时受到启发。桔橰是当地常用的汲水工具,它是运用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陶朱公急忙回家模仿桔橰做起实验来:他用一根细直的木杆,一头拴上吊盘,用以盛装货物,一头系一斧头作砣,再用木桩把木杆支撑起来。实验发现,吊盘的货物越多,斧头就要移得离支点越远,才能保持木杆平衡。他把货物的多少与斧头移动的距离一一作了记录,且在木杆上刻出标记。为使用方便,他把一只斧头的重量定为一个单位——斤。但是,比斧头轻的东西怎样称量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很长时间,一天夜里,天空星宿的排列又给他带来灵感。他于是便将秤杆上一斤的距离平分为十三份,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为表现它的公平,陶朱公就给它起名叫“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计量货物重量的工具——秤。这种秤必须把木桩固定在地上使用,对于坐商还可以,而对于行贾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于是陶朱公又对秤进行了一番改造,在秤杆支点上钻个小孔,小孔穿上麻绳,用手来提。这样一来,秤的使用和携带就方便多了。

  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他决定把秤再作改进,警告奸商用秤要公平心正。他改秤杆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据史料对照,陶朱公发明的秤比罗马大秤还早二百多年呢。

  人们心目中的财神

  陶朱公善于聚财,乐于散财,又肯帮助别人发财,聚财散财,随心所欲,财富对他来说几乎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简直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人们对这位驾驭财富得心应手的“财富英雄”顶礼膜拜,愈传而名愈显,陶朱公就一直被商家奉为祖师爷——商圣、财神。

  有人还专门对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进行比较研究。由于

  地域文化的差别,各地所供奉的财神也有多位,又有文武之分,如武财神赵公明、关羽,文财神比干、陶朱公等等。在所有被供奉的财神中,只有陶朱公与财富有关,陶朱公是当之无愧的“财神”。

  陶朱公经商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他却屡聚屡散,乐善好施,周济贫困,司马迁称赞他“富好行其德者”。陶朱公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百姓发家致富,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生财之道。陶地低洼多水,陶朱公便教百姓凿池养鱼。定陶县城内现仍存有一大池塘,传说是陶朱公当年教民养鱼的地方。后来,陶朱公在总结民间养鱼经验,写出《养鱼经》一书,传播养鱼技术、帮助百姓致富。

陶朱公的故事: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大顶级军师,个个都是传奇人物,名垂千古

    众所周知,在冷兵器时代,行军打仗期间,必然少不了这么一类人的存在:军师。事实上,如果对战双方其中的一方,拥有一个优秀的军师,那么这场战争的胜利天平无疑就会偏向于这一方。

  2. 为什么功臣很难避免「 ”兔死狗烹”的下场,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最早「”兔死狗烹”这个词出自春秋末期,范蠡、文种帮助勾践复兴越国,灭掉了吴国,范蠡非常有商业头脑,在功成之后他选择了辞官从商,并且也劝文种这么做,理由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商圣范蠡塑像他跟随勾践多年,对勾践的德行非常了解,他对人性也摸得透彻,他跟文种说,勾践这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我们于他就就相当于是猎人身边的狗和手里的弓,敌人都消灭了,你不如跟我一起离开吧,文种不干,最后的结果是

  3. 一个创业者三次归零,三次成为全国首富,他究竟做对了什么?

    作为一个商人,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肯定好奇,范蠡到底做的是什么生意,能够大起大落、轻松自如、手到钱来?我们的结论是,范蠡的第一次财务自由,实际上是打了政策的擦边球儿.也可以说是他的大胆创新,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要,让老百姓出一份儿的钱,就买到了盐又买到了肉!纵观范蠡的一生,有情有义、跌宕起伏,叫人叹为观止!

  4. 范蠡只教勾践三招,就让三千越甲能吞吴,学会三招凡事皆能赢

    正是在范蠡的辅佐,险些被灭国的勾践,才忍辱负重地卧薪尝胆,并最终带兵攻进吴国,成为一方雄霸。这样智谋高超的范蠡,其实,只教了勾践三招,竟能让越国富强起来。韬光养晦扮猪吃老虎春秋时,越王勾践一意孤行,率兵攻打吴国,结果反遭吴王夫差打得落花流水,连国都也被攻破。勾践带领士兵躲进会稽山,结果整座山都被夫差率兵困住。勾践追悔莫及,他想起范蠡,后悔当初不听范蠡劝告,才有今昔的惨败。

  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决定战国命运的一场大博弈,最终秦国胜天半子

    在战国周赧王时期,战国的烽烟愈演愈烈。秦国、齐国两强并立,在它们之间,在中原的大地上进行着一场巨大的博弈。这场博弈,将当时所有的诸侯国都卷了进去。博弈前的战国形势图第一个登场的国家,梦想称霸的宋国和它的国君宋康王。

  6. 厚黑学精髓:落魄时要「 ”厚”,辉煌时可「 ”黑”

    春秋时期,浙江江西一带有一个国家,被称之为越国。春秋末期,越国国君允常与吴国发生矛盾,常年互相攻伐。允常死后,越王勾践继位,至此,勾践传奇的一生便开始了。勾践继位第三年,由于决策失误,被吴王夫差击败,仅剩5000兵马退守于会稽。这时,勾践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以仅剩的5000兵马和吴国拼个鱼死网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勾践选择了第二种...,因为他知道,他不能死,因为他还没有完成父亲允常伐吴的宏愿。

  7. 这一对好友共同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一个被 ... ,另一个成为「 ”商圣”

    公元前511年,在越国得到任用的范蠡写信邀请文种来越国,知己相邀,文种欣然应允,辞去了宛城令的职务后,直奔越国而去。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后勾践即位。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的消息,于是出兵攻打越国。在檇李,勾践派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排成三行,步至吴军阵前,齐声呐喊着自刎身亡。吴军看得出神,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吴军战败,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吴王阖闾,斩落吴王阖闾脚拇指。

  8. 安徽发现西施与范蠡合葬墓,范蠡归隐去向新说法,地名因西施而来

    西施夫妻墓本文作者倪方六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越国人,又称西子。其在史上实有其人。

  9. 西施服侍夫差近二十年,功成名就回到越国,为什么依然很抢手?

    越王勾践兵败吴王夫差以后,采用了范蠡、文种的建议,给夫差做了三年奴仆,回到越国后,又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期间还送了美女西施和郑旦给夫差,以消磨意志,最终一举灭掉吴国,而范蠡却在功成名就以后,带着西施翩然而去,留下一段佳话。

  10.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那么古代有哪些功成身退的功臣?

    中国古代似乎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就是如果臣子功高盖主,都逃不掉被...的命运。战国勾践...文种,西汉刘邦...韩信,宋代岳飞被冤...。这些不管是被有意...死还是冤死的人无不有赫赫战功声名远扬。但是他们的下场无不令人唏嘘和遗憾。但是总是有人能逃过历史的诅咒,这些人似乎更懂得明哲保身。他们在历史的激流中急流勇退,最终落得个好下场。春秋时期范蠡因不满楚国的...统治到越国投奔了勾践,成为了越王旁边的一员大将,戮力辅佐。

随机推荐

  1. 对于共和国的长子,你了解的有多少?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东北的工业基础相对全国是最发达的。国家理所当然因地制宜继续发展东北的工业。说东北是中国工业的摇篮,一点都不过分东北老工业基地之所以在东北,有几个原因:1、张作霖和张学良统治东北时期兴建的许多军工厂,为东北发展重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本为了侵略中国,大量开采东北资源和供应...物资,建了许多工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利用这些工厂和工人发展了东北老工业基地。

  2. 梦见泳衣

    周公解梦梦见泳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泳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万苦千辛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ànkǔqiānxīn【解释】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四折:“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例子】无【相关】百度“万苦千辛”

  4. 暗恋表白日志

    已是夜深人静,只听到户外旷野中虫类的杂鸣声。不远处的楼房原是通亮的窗户,现在已隐没在夜暮中了。十年为你深藏着痴狂,为你执着着暗恋。我的持重、含畜、忧郁,我迟到了,你的心扉已对我关闭。十年来,真想把我对你的情感磨就成一把金钥匙,金灿灿的,明晃晃的,喝上六两老白干,偷偷的,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开启你那扇关闭的门。,与日同行,与月为伴,从冬到春,从春到冬,我的心会伴随着你到天荒地老。

  5. 晏殊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晏殊生平

    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江右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政治家、文学家。之后到秘书省做正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婉丽,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6. 成语【一败如水】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一败如水的意思解释成语一败如水发音:yībàirúshuǐ释义: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7. 历史上刘墉和和珅的关系如何 是否真的对他恨之入骨呢

    历史上刘墉真的恨和珅吗?>>那么,在历史上,这三人真正的关系到底如何的呢?事实上,的确如此,在政治舞台上,刘墉从不会与和珅共舞,刘的为官之道,就是独善其身。但是,刘墉却建议,要给先帝留点面子,毕竟和珅是前朝的重臣。同时,为了避免有人会以和珅案子为借口打击报复,扩大案情,刘又向嘉庆帝建议做好善后工作。他跟乾隆的关系又如何呢?同时,也可以看出,作为嘉庆帝的老师,刘墉与其朝夕相伴,关系还是也是非常好的。

  8. 七岁神童放牛不慎虎口丧命 投胎转世后精通佛经

    七岁牧童智慧超群,声入心通妙解经论。有一个小孩子,年龄只有七岁,在城外放牧牛群。他向比丘礼拜后坐到一边,安心听比丘讲经。夫人在怀孕期间,口中便能念般若波罗蜜经。这长者家素来不知道佛法,认为妇人嘴里在说胡话,称这种现象为“鬼病”。妇人见到比丘,随即向他行礼。婴儿出生时,手叉胸前,长跪合掌,口诵般若波罗蜜经。长者随即又请来众僧人,比丘们都聚集到他家中,婴儿说经文上的故事,始终没有任何障碍。

  9. 化神通 劝兄弟

    佛陀的大弟子当中,被人赞誉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他本兄弟二人。目犍连尊者知道了这种情形以后,特地跑到弟弟的家里,设法度化他。目犍连尊者的开导是成功的。弟弟看得奇怪,就问目犍连尊者道:“哥哥!这是什么地方?是什么人住的宫殿?我从来没看到过这样辉煌的建筑,而且在这么多的美女当中,没看到一个男人。”

  10. 羅睺羅出家緣記

    不一會兒,侍女返回稟報:「佛陀派遣使者來,要度羅睺羅出家做沙彌。」乍聞這消息,耶輸陀羅立即帶著羅睺羅登上高樓,並吩咐守衛緊閉所有門窗。耶輸陀羅向目犍連尊者表達懺悔與感謝,她牽挽著羅睺羅的手交給目犍連尊者。佛陀讓阿難尊者為羅睺羅及五十位王公貴族剃髮,命舍利弗尊者為他們的和尚,由目犍連尊者擔任教授和尚,為他們傳授沙彌十戒,成為出家沙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