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显微镜下的大明》明代著名的黄册管理制度,到底是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本书。 01 前面一篇文章,我们分享了这本书的第一个部分内容。我们通过「 ”李白”穿越到明朝,来分享了明朝的户籍制度。明太祖建立了大明基业,为廓清天下人口,便于管理赋税,制定了细致严苛的户籍制度,规定各色人等按职业分类,不得随意更改,不可随意流动。因此,在唐朝能潇洒游玩的李白,在明朝只能老老实实当个农民,哪儿也不能去。 接下来,今天,我们分享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我们还是借用李白的身份穿越到明朝,李白如果是在明朝考取功名后,没当官之前,会干些什么?通过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聊聊明朝的科举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前面讲到,李白在明朝,哪儿也去不了。因为明朝的户籍制度,将他钉在了原地。 那怎么办呢?所谓「 ”天生我才必有用”,总不能一辈子用在种田上呀。 李白还是有路走的,他爱读书,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尽管这八股文不对他的胃口,但为了跳出农门,他也得硬着头皮去考。 如果李白一路开挂,自秀才而举人而进士,那就可以授官,算是跳出了农门。 02 但世事总难预料,满腹诗才,不得进士者甚多。如果李白止步于举人,老是考不中进士怎么办? 有办法。可以暂且入国子监学习历练。 明朝的国子监除了收官家子弟,也收民家子弟。李白可以以举监入学。 举监,就是以举人资格入国子监读书的学生。 李白在国子监读书好处很多,一是可以毕业后被派往 ... 部门实习,二是可以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其中实习这个事儿很诱人,怎么说呢?明朝监生历事考核里明确规定了:实习一年期满,考官根据监生的实习表现,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可以委以重任,给个实缺官儿当当;中等可以随材任用;下等才会回校重学。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国子监学生们的上升渠道可谓是畅通无阻,作为一名监生是很光荣的。 那好,咱们李白进了国子监,等着升官儿吧。 想不到事情没有那么容易。 皇帝要他去玄武湖秘密基地干苦差,还不给钱,又不记入实习档案! 这是怎么回事? 03 这得从第一部分内容里面所讲的户口制度讲起。 明朝的户口管理,也是像我们今天一样,是有个户帖登记的。这个户帖,上面登记着该户的乡贯、男子丁口、女子口、名岁、与户主关系、户种、事产、住址等信息。一户人家是隶属什么县什么乡,家中几口人,是民户还是军户,具体住在哪里,这是户口管理的纸面文件。 户帖管死了全国人口,这也是李白不得乱跑的原因。 但朱元璋不满足于此,户帖最多让他知道全国人口概,最多能为人头税提供参考,他还要将天下人的田产变动,轮流徭役情况全部登记在册。 这种涵盖人口状况,载有田地、山塘、房屋、车船、牲畜等,并且列出田土买卖流转、应纳税额和服徭役次序的册子,唤作黄册。 这种黄册,相当于涉及全大明人口的身家档案。有了这份档案,统治者可以将天下变得透明,能让天下任何一处地方都触手可及。 04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是,黄册编造工作十分浩繁,民间文化水平有限,编造收录难免出错,二是人口会增长,田地会变化,每年都会有更新,每十年都要重新造册。 基层收录工作可以下到县,下到乡,收录汇总到中央后,必定要派人进行核对驳查。 谁来驳查?数量这么多,需要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是一大群,而且还是要识文断字的一大群! 上面很快就想到了国子监——反正他们是官僚预备队啊,正好拽过来当免费劳动力。 李白初来国子监,不明白这事儿的辛苦,同学中那些有经验的,一听这差事来了,纷纷指以他事请假开溜。 为什么呢?驳查黄册苦呀。 05 首先是环境差。 黄册数量多,内容又要紧。可不能随便放,也不能离皇帝远。哪个地方有这么隐秘宽敞且防火防盗呢? 答案是南京玄武湖。 本来这片湖水景色甚好,是个荡舟出行的好地方。但朱元璋同志是个实用主义者,觉得这里很方便隔绝行人,也利于防火,离京城也近,想调阅取档,极其方便。 好哒,自从玄武湖上建了档案库,湖面上半条船也看不到,且湖岛上夏天蚊虫叮咬,湿气又重,极容易生病,冬天呢,为着防火,又没有取暖设备,冻得人直跺脚。干活时只能蹲在一个小号里干活。可谓环境恶劣,令人却步。 06 除了环境不好,活儿还重。 李白们要做的「 ”驳查”,是从户部总册的数字往下查,层层验算,从司册至府册、州册、县册乃至里册,验算其旧管、开除、新收、实在的四柱增减。可谓纷繁复杂,一旦出现驳查欠详、扣算欠精失误,轻则责罚,重则拿问。 由于驳查黄册,工作辛苦,又没有报酬,还不记入监生的实习档案。因此,老练些的监生们纷纷逃避这个差使。一到驳查之年,纷纷请病假事假。甚至有些人眼看国子监地位一年不如一年,连免费的伙食费也发不出来了,干脆就保留学籍,回家读书去了。 李白初来乍到,不明真相,只好和那些没有别的脱身 ... ,只能等着每月发放廪米的同学们过湖来驳查。 驳查的人手少了,黄册的数量却变多了,这必导致驳查的时间越来越长。倒霉摧的李白,眼看过年都回不了家。他也不敢张这个口,上头正暴怒呢,这不,有个同学累病了,都不放出去治,禀报了几回,才派了个医生过来,一看,治不了。治不了,也得在湖上等死,然后等到开湖禁的日子才能把尸体运出去。这装黄册的地方就是这么严!怪不得外头的人们把这儿看得这么神秘莫测了。 李白不敢作声,有个低他几届的叫唐鹏的同学忍不住了:特地跟朝廷上书,把这儿的工作状况描述了一番,提出意见——现在驳查黄册的效率这么低,都是因为干事的监生待遇太差。因此,请求上头予以改善。 唐鹏具体建议朝廷,将驳查黄册的工作记入监生的实习档案。 他这个要求倒不算过分,南部户部也支持,朝廷无法,作了一点妥协:可以折算成实习经历,但三个月封顶。 07 唉,聊算于无吧。李白叹了一口气继续卖苦力。 李白算老实的,叫干活就干活,白干也干。 但其他人就不这么想了。上头不给钱,自己想办法挣。 穷则思变,终于又有一个叫史鲁的刑科给事中站出来,给中央献了一条妙计,那就是罚款。 从前监生驳查出问题,会打回原籍勒令重造,现在多加一条规矩:凡是驳查出了问题的黄册,当地主管部门要被罚款。这些罚款,交给南京户部转寄应天府,以后黄册库有什么开销,就从罚款里出。 如此一来,黄册库变得有钱了,李白一时也分了两个铜板,可是好景不长。玄武湖上的黄册库,由冷衙门变成香饽饽,各路人马都来分一杯羹,很快黄册库很拉扯得站立不稳。 不仅如此,随着明朝吏治的 ... ,黄册库里装的数据慢慢地早已在各地的投机取巧、营私舞弊之下,变得面目全非。黄册库的管理,也早已松弛失禁,不复从前了。 但那都是后头的事了,李白自己,好不容易在湖上挨了一年多,总算了了差事,回去了。 08 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我们以李白在明朝读书跳农门的经历,介绍了明朝的黄册档案管理。 李白来到国子监读书,摊上了一个驳查黄册的差使。大明黄册库是一个巨大的关于天下人口、田产、徭役等的档案库。由于黄册管理经费少,国子监生们不得不听命在玄武湖上当免费劳动力。 朱元璋编造黄册的初衷,在于天下透明,人人各行其事,各负其责。他的理想是美好的,在他的强腕治理下,黄册的编造与管理都能按照初衷执行。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各级官吏与富户们勾结,篡改黄册、偷税漏税、转嫁徭役的事时有发生。而且,负责驳查的国子监生们上升渠道不再如明初时畅通,且驳查黄册又无报酬,渐渐地,黄册的监管也日益松弛。于是,朱元璋的美好设想越到后头,越发失效。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后面小播将继续分享这本书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 ”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

《显微镜下的大明》明代著名的黄册管理制度,到底是什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6.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7.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中秋节祝福语_中秋节送给朋友的祝福短信_中秋节祝福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送给朋友的祝福短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预祝中秋节快乐!中秋节送给朋友的祝福短信(二)1.人间最美是金秋,五谷飘香丰收乐;一年最圆中秋月,桂树玉兔伴嫦娥;人生最暖是团圆,翘首盼望团圆节;最美季节赏圆月,快意人生幸福多。

  2.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是什么关系?松赞干布更喜欢哪个?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的地位高?也就是说,在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在布达拉宫和她举行了盛大婚礼,并当场加冕她为王后。换句话说,文成公主才是吐蕃国公开册封的王后。甚至而言,尺尊公主就是和松赞干布另外的三个出自吐蕃大族子女的妻子相比,都没有嚣张的资本。由此也再次证明,尺尊公主与文成公主,完全不是一个同等级别的对手。

  3. 中国十大害人的“俗话”,是不是有点道理-感人的情话

    在谣言散播过程中,邻居余某相信苍蝇不叮无缝蛋,煽风点火,说把某一定是干了这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四处散播。看,这大俗话苍蝇不叮无缝蛋,不仅能害别人,还能害死相信这句话人的性命。人挪活,树挪死这句大俗话,实际上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逻辑推理。在各扫门前雪的大俗话前,见义勇为正在沦落。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4. 梦见车门被撬开

    周公解梦梦见车门被撬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车门被撬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踩蛇

    周公解梦梦见踩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踩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才墨之薮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áimòzhīsǒu【解释】指文人聚集的地方。【出处】清·龚自珍《书金伶》:“噫!江东才墨之薮,楼池船楫之观,灯洒之娱,春晨秋夕之游,美人公子,怜才好色,姚冶跌逿之乐,当我生之初,颇有存焉者矣。”【例子】无【相关】百度“才墨之薮”

  7. 夏季如何预防胃病 夏季预防胃病吃什么

    夏季如何预防胃病夏季预防胃病吃什么——包心菜包心菜有健脾养胃、缓急止痛、解毒消肿、清热利水的作用,可用于内热引起的胸闷、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聪、睡眠不佳、关节不利和腹腔隐痛等症。夏季如何预防胃病夏季预防胃病吃什么——菠菜菠菜味甘性凉,有益肠胃、润燥养肝、通便秘的作用。夏季如何预防胃病夏季预防胃病吃什么——红薯红薯性平味甘,具有补脾益气之功效。

  8. 男子放生乌龟五次龟不愿走

    男子放生乌龟五次龟不愿走>春节前的一天,四川遂宁市的余先生和妻子李女士买了两只乌龟,准备炖锅汤给父母补补身体。2月7日,余先生从盆里拿出两只乌龟正准备宰...了炖汤,但遭到其父母的反对。余先生又用一根小木棍将乌龟赶进水里。余先生再次慢慢将其放入深水中,谁知刚放下去,乌龟掉头就爬了上来,第四次来到余先生脚下。余先生抓起乌龟使劲将其扔到30米外的江水中央。

  9. 光禄古镇——云南千年变迁的见证

    光禄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县城北部12公里处,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现保存有众多高品质的旅游景点。

  10. 古代皇帝“生理启蒙”的女官,教完皇帝以后,她们的结局什么样?

    在古代,皇帝长期统治世界。他们都有生理启蒙的“女官”。宫殿里有许多种女性官员,其中之一是皇帝的生理教授,他们的选择非常严格。基本上,皇帝青少年时期的成长与他们密切相关。这也是这些女官被称为生理启蒙老师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教会了皇帝,男人和女人的知识后,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皇帝最有可能宠幸的是这些“女官”。虽然这些女官员非常接近皇帝,并且和他呆了很长时间,但是如果她们犯了错误,皇帝不会轻易放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