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泉水清清汩汩流,一直流到淇水里。很快就能到卫国,应当不会有意外。这是一首出嫁女子的思乡曲。思乡是对家园的依恋。这是人类普遍的心态。家园感可以说是人类心灵中最为持久和强烈的冲动的来源。“诗经情话”微信平台整理发表。
点击标题下的诗经情话一键快速关注
❤美文怡心,美图怡情,诗经情话,不见不散
【原文】 毖彼泉水(1), 亦流于淇(2)。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3)。 娈彼诸姬(4),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5),饮饯于祢(6)。 女子有行(7),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8)。 出宿于于(9),饮饯于言(10)。 载脂载舝(11),还车言迈(12)。 遄臻于卫(13), 不遐有害(14)。 我思肥泉(15),兹之永叹(16)。 思须与漕(17),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18)。
【注释】 (1)毖:泉水流淌的样子。
(2)淇:河的名称。
(3)靡:无。
(4)娈(luan):美好的样子。诸姬:随嫁的姬姓女子。
(5)泲(JT):地名。
(6)饯:饯行。祢(ni):地名。
(7)有行:出嫁。
(8)伯姊:大姐。
(9) 干:地名。
(10)言:地名。
(11)载:语气助词,没有实义。脂:涂在车轴上的油脂。舝(xia):车轴上的金属键。
(12)还:返回,回转。还车:掉转车头。迈:行。
(13)遄(chuan):迅速。臻:至,到达。
(14)不遐:不 无,不何。
(15)肥泉:卫国的水名。
(16)兹:滋,更加。
(17)须、漕: 都是卫国地名。
(18)写:用作“泻”,意思是宣泄。 【译文】 泉水清清汩汩流,一直流到淇水里。 思念卫国我故土,没有一天不相思。 同嫁姬姓好姑娘,要和她们细商量。 出门曾在泲地住,还在祢地饯过行。 姑娘出嫁到远方,远离父母和兄弟。 回家问候姑姑们,还有我的大姐姐。 出门曾在干地住 还在言地钱过行。 涂上车油上好轴,坐上大车回家里。 很快就能到卫国,应当不会有意外。 思念卫国的肥泉,不禁抚心长感叹。 思念故乡须和漕,心中愁思剪不断。 驾上大车去出游,聊以宣泄心中愁。 【读解】 这是一首出嫁女子的思乡曲。
思乡是对家园的依恋。谁都会说家乡好。这是人类普遍的心态。衡量家乡好的标准,显然不是物质条件,而是那份梦绕魂牵的亲情。家乡完全可能很穷,很落后,很寒伧,没有丰富的物产和妩媚的山水,但这些对思乡人来说都不重要,都可以被忽略。 重要的是,生于斯、长于斯、铭刻在心灵深处的人生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这些体验和亲情对个人来说一生只有一次,既不可重复,也不可替代。哪怕是一些极小的细节,比如曾经采摘邻居的花朵而遭到责 ... ,背着父母下河洗澡,爬上屋顶恶作剧,放学路上漫无目的地游荡和东张西望,都可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在脑海里突现出来,变成思乡恋情中的一部分。 家园感可以说是人类心灵中最为持久和强烈的冲动的来源。久居家园不容易体验到这种冲动的强烈程度,也难以对思乡愁绪有深切的感触。一旦脱离家园,或者丧失家园,方才体会到家园的可亲可爱。游子思家,古今中外皆然,也是文学艺术表现的永恒主题。失去家园,既是失去了肉体的寄居之所,同时也是失去了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归依。犹太民族为重建失去的家园,忍辱负重,历尽坎坷,奋斗了三千年,为此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牺牲。可见,无论对一个民族来说,还是对一个人来说,都不可能一日无家园。即使没有实际存在的家园,必定会有心目中既神圣又可亲的家园。 有家不能回的忧愁,丝毫都不亚于无家可归的悲哀。在人遭受痛苦磨难的时候,家园家乡常常取代神灵上帝而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支柱和依靠,成为人们在痛苦磨难中坚持下去、与之抗争的力量源泉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愁是可贵的。
❤ 图文来源于网络。“诗经情话”微信平台整理发表。
❤ 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 投稿、荐稿、合作邮箱:yiduolian@foxmail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