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橐笔海上的近代浙籍书画家上海自开埠以来,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一些书画家的游踪也纷纷萃集于此。“海上题襟金石书画会”与“豫园书画善会”是当时上海最有名的书画社团。在海派画家中,浙籍画家不但以人数居多著称,而且他们的名字往往与大师巨匠联系在一起。“陈洪绶派”与“金石派”是“海上画派”最重要的两股势力,其代表人物任熊、任熏、任颐、赵之谦、吴昌硕即为浙江人。
橐笔海上的近代浙籍书画家
上海自开埠以来,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一些书画家的游踪也纷纷萃集于此。
《海上墨林》说:“闻昔乾、嘉时,沧州李味庄观察廷敬,备兵海上,提倡风雅,有诗、书、画一长者,无不延纳平远山房,坛坫之盛,海内所推。”可见乾、嘉时平远山房是上海画家集群之所的肇始。“海上题襟金石书画会”与“豫园书画善会”是当时上海最有名的书画社团。1839年,蒋宝龄聚书画家们于小蓬莱,则为上海书画社团的嚆矢,自此,全国规模最大,影响也最深的“海上画派”开始形成。
在海派画家中,浙籍画家不但以人数居多著称,而且他们的名字往往与大师巨匠联系在一起。“陈洪绶派”与“金石派”是“海上画派”最重要的两股势力,其代表人物任熊、任熏、任颐、赵之谦、吴昌硕即为浙江人。追溯海派源流,始于“三熊”与“二任”。三熊,即嘉兴朱熊、张熊,萧山任熊:二任,即萧山任熊、任熏兄弟。但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海派”之始创,当属绍兴赵之谦。赵氏虽未曾久居上海,但多次橐笔而游,对“海派”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后人将他视为海派的领袖人物,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称之为“海派之祖”。
在赵出生后的十年,也就是爆发 ... 战争的1840年,又一位海派绘画大师降临于世,他就是与赵之谦同乡的任颐。任颐(1840一1895年),字伯年,号次远、小楼,别号山 ... 人、山 ... 上行者。流寓上海,在城隍庙摆摊卖画,以砚田为生。早年师事族叔任熏,曾在苏州学习任氏兄弟的绘画,画风承接陈洪绶。后拜于张熊门下,声誉赫起。擅长人物、花鸟,尤精于传神写照。
任伯年是当时海派画家中艺术成就最高、最走红的画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其画风也影响了无数的画家。可是,他最主要的两位学生却都没有传承他的画风。一个是以金石入画,承接赵之谦精神的吴昌硕;另一个是转人吴昌硕门庭的王震。王震(1867—1938年),字一亭,号白龙山人,浙江湖州人。自幼家境贫寒,后寓居上海,发奋苦学,先入钱庄做学徒,再进身商界,曾参与沪上艺坛、慈善、佛教等团体活动以及与日本文化的交往,成为上海著名的实业家。与任颐、吴昌硕友善,吴昌硕晚年居住上海时,就得到了他的大力相助。对王震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佛教和书画,其书画的风格、题材与吴昌硕相近。著有《白龙山人诗稿》。
海派的兴盛,在于贤哲并集,缣素流播。其中浙人的挟艺来游,更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除了上述数人外,著名的还有赵叔孺、经亨颐、李叔同、丰子恺、吴滔、高邕等一大批书画家。
摘自:《文物天地》200409
编辑:之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