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天人感应:人是效仿天的形象而产生的,人是天的副本,因此人与天是同类的。而“同类”事物之间会出现相感相动的现象。所以,天与人之间也存在相感相动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

认为,“天人感应”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人类社会的治乱与天道运行之间的关系上。具体来说,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状况会影响到天的道运行;反过来,天也会通过灾异或祥瑞来体现人间社会治理情况的评判。天地之间除了正常的现象之外,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小的异常称之为“灾”,大的异常称之为“异”。董仲舒认为,这些“灾”和“异”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它们是天对人间的警告。董仲舒的本意,是借助天对人间帝王起限制,威慑与警示的作用。

推而广之,天不仅会降下灾异现象来遣告人间统治的过失,同样会降下祥瑞之兆来预示有德者的兴起。所谓“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同类相动》)天对人间统治的干预是全方位的。因此,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乃是一个人作用于天,天作用于人的循环系统。

西汉时期的刘彻是一位非常重视儒学的人,在他即位的以后,便开始诏举贤良方正之士,董仲舒也在 ... 对策之列。对策这一天,武帝的第一个问卷是:“天命是不能挽回的吗?” 

董仲舒答道:“臣小心查考了春秋的记载,根据前代事来看天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觉的很值得敬畏。国家将要发生违背天道的坏事,天就先降下灾害来谴责、告诫他;如果不知道醒悟,又显示一些怪异的事情来警告他;仍然不知道改变,而后灾祸才来到。由此可见,天对人君还是爱护的,而且要替他来防止灾祸。只要不是十分无道的时代,天总是要扶助和保全他的。事情的成功取决于君主的努力。努力于学问,见闻就会广博;努力行道,品德就会日渐提高。” 

武帝看完他的对策很是满意,于是又问道:“虞舜为帝,整日漫步于回廊之上,拱手无为,天下太平。整日忙碌,到黄昏也无暇吃饭,天下也得到了治理,帝王之道不是一脉相承的吗?为什么劳逸相差如此之大呢?” 

董仲舒回答说:“臣听说尧接受天命,把天下作为忧虑对象,诛伐乱臣,力求圣贤,所以得到舜、禹、稷等贤人。有众人辅佐,所以教化大行、天下合洽。到了商纣王的时候,杀戮贤良、残害百姓,文王顺应天命,以圣贤为师,把仁爱施于百姓,天下归心。但此时纣仍然为君王,尊卑混乱,百姓逃亡。所以文王感到悲伤,要安抚他们,因此直到黄昏仍无暇吃饭。由此看来,帝王的传承相同,而劳逸有别,是由于时代不同的缘故。” 

武帝听了点头称是,又发出第三道诏问:“朕想寻求昌明或渐渐灭亡的道理,以便虚心变革。” 

董仲舒回答说:“臣听说,天是万物之祖,通过阴阳寒暑来使万物生长。所以圣人效法天而创立道;仁是人君用来爱护人民的;德是人君用来养育人民的;刑罚是人君用来惩罚人民的。道的根本来自天,天不变,道也就不变。所以禹继承舜的道,舜继承尧的道,三圣相传而遵守一个道。”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观点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他的“天人三策”,是是答武帝策问“贤良文学之士”的三个对策。从“天人感应”说出发,论证了“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的一套办法,归结到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在治公羊学时,说《春秋经》上所论的那些“变异”,如日月蚀、地震、山崩、水溢之类,不是自然界的偶然现象,而是“上天”有意的借以示警。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其对策语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这就是他所发挥的“灾异”之说的意义。

“天人感应”论,把天人格化了,把自然界原本与人间无关的灾异,硬拉在一起。他说,作皇帝的,须要时时刻刻注意这些“变异”。每当遇上“变异”的出现,变要检查自己的德行,看一看有哪些地方违背了“天意”,借此“改过自新”,争取挽回“天意”。

为了进一步将“变异”和皇帝的行动联系起来,他把若干自然现象同皇帝的某些行为,作了一个系统的类比。如阴雨象征什么,天旱象征什么,四时失时象征什么,日月失序象片什么,山崩地裂象征什么,凡此种种,仿佛列表一般,都依一定的次序排列出来。反正遇到这些“变异”,皇帝就要“修省”。如果“修省”之后,“变异”不消,皇帝就要受“天”之罚。但是,皇帝是“天子”,又不能因为惩罚而轻易去位,所以要借假“灾异”而转移到策免三公之制,甚至还有因“灾异”而诛杀三公的。理由是三公之官,代皇帝行使政权,应当任皇帝之咎。

董仲舒认为“天”对地上统治者经常用符瑞、灾异分别表示希望和遣责,用以指导他们的行动,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将天道人和事牵强比附,企图论证“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假借天意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

董仲舒认为天下都应归天子来管理,人人都应来服从他。同时又提出天这一说法,来约束天子的行为,天子胆敢做出大逆不道的是,就会遭天打雷劈。董仲舒就以此来教育出一个好皇帝。

简述董仲舒提供的天人感应论这一思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梦见神仙老寿星

    周公解梦梦见神仙老寿星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神仙老寿星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98 大千为床

    98大千为床有一次,苏东坡要来见佛印禅师,并且事先写信给禅师,叫禅师如赵州禅师迎接赵王一样不必出来迎接。苏东坡自以为了解禅的妙趣,佛印禅师应该以最上乘的礼来接他──不接而接。

  3. 桑维翰简介 桑维翰的历史评价

    不过,历史上对桑维翰的评价大多都是负面的,甚至被王夫之称之为“万世之罪人”!桑维翰>桑维翰简介>桑维翰,字国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臣,石敬瑭卖国的帮凶。>桑维翰的历史评价>桑维翰作为石敬瑭卖国的帮凶而一直遭到后人谴责。>王夫之专门写过一篇叫做《桑维翰论》的文章,斥之为“万世之罪人”>但是对桑维翰的评价也随着时代变迁有变化的过程。>到了现代,桑维翰仍然是作为历史的反面人物而得到否定的评价。

  4. 怎样看待红颜知己?男人如何看待红颜知已

    男的红颜知己,而如果一个男却是有老婆的,那么在你老婆的角度和自己的角度中,自己的红颜知己又是如何去看待的呢,对此怎样看待红颜知己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怎样看待红颜知己男人如何看待红颜知已?1、拥有一位漂亮的“铁哥们”会更让人得意男人或许都渴望有一位红颜知己,假如好朋友是美酒,女性朋友无疑是非常醉人的一种,她们更心细,因为地位不同,又比情人更能帮助男人;假如是一位充满须眉气质的红颜,做事甚至会

  5. 梦见写信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信封,通常意味着交上新朋友,或者和朋友之间消除了误解与隔阂,言归于好。商人梦见信封,意味着得到了顾客有效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经营,获得更大利益。黄色和绿色的信封是幸福的标志。未婚男女梦见黄信封或绿信封,则意味着将要结婚。梦见破信封,意味着和关系亲密的人失去联系,家里可能会有人去世,最好不要远行。梦见逼婚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6. 李隆基为什么给杨玉环报仇?原因是什么

    你们知道杨玉环被人逼死,李隆基为何不给她报仇?李隆基惊慌失色,只能跑路,不过他但还是演了一出戏。一切准备就绪后,李隆基就带着杨玉环、杨国忠、皇子公主、宦官们,在禁军的护卫下,向西逃命去了。李隆基犹豫很久,终于下了决心,让高力士勒死了杨玉环。但直到李隆基死去,他都一直未对当年作乱的禁军打击报复,也没有秋后算账,...死当年逼死她的叛军,为自己心爱的女人报仇,这又是为什么呢?

  7. 梦见左眼跳

    周公解梦梦见左眼跳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左眼跳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罕见的玉人,来自距今4400年-5000年前 之七,真切的文明

    方国里行礼作揖的玉人,颚下有石质工具旋磨的痕迹和田玉,深绿色偶像面具,束双圆髻的男性单孔面具背后,高90毫米,宽90毫米,侧边厚40毫米沟槽里有明显的旋磨痕迹,这是用燧石的外壁旋磨槽沟时留下的划痕石质小钻头由内向外钻孔由外向内钻孔,两次对钻相接后形成一个通孔距今4400年-5000年前,黄土高原上那个有阶层有管理有王的一方之国,称为方国。方国是一种存在着文明的社会组织形式。

  9. 适合表白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你将我的内心占据,加快了我的心率。不轻易放弃希望的人!

  10. 雨的成语

    疾雨暴风——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瘴雨蛮烟——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雨蓑烟笠——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雨霾风障——指狂恶的风雨。雨露之恩——滋生万物的雨露的恩情。后因以“雨帘云栋”形容高敞华美的楼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欧风美雨——①喻欧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