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永济蒲津渡遗址,千年黄河大铁牛经过考古发掘出土铁牛有四尊,旁边还分别立有四个铁人、另有两座铁山、七星铁柱等。永济蒲津渡遗址黄河大铁牛个个膘肥体壮气宇轩昂,...精良形象逼真,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堪称绝世国宝,如今这四尊大铁牛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黄河岸边,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远去的那个大唐盛世的气度与辉煌。

1988年的夏天,永济博物馆考古队根据史料《新唐书》和《蒲州府志》等对黄河蒲津渡和四尊大铁牛的记载,通过走访当地老人,终于在古城蒲州西门外发掘出了已经消失多年的国宝级文物,黄河大铁牛。 永济蒲津渡遗址,千年黄河大铁牛 经过考古发掘出土铁牛有四尊,旁边还分别立有四个铁人、另有两座铁山、七星铁柱等。铁牛两牛一组,分南北两组,面朝西前后摆列。铁牛每尊高近两米,长约三米,宽一米多,牛尾后还有长达两米多的横轴,直径近半米,铁牛的重量都在四十到七十多吨,神奇的是这些千年的镇河铁牛,隐藏于泥沙之中出土时基本完好没有被腐蚀,令人称奇。 永济蒲津渡遗址,千年黄河大铁牛 古城蒲州位于山陕交界处,在古代是秦晋之交通要道,古人在黄河岸边架起浮桥以沟通两岸,到了唐朝古城蒲州已是连接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的交通重镇,那时的大唐,国力强盛国库充足,公元725年唐玄宗下旨对浮桥进行改造,改竹索为铁链,并铸造铁牛为地锚以永固索桥。从此黄河天堑变通途,两岸来往更加方便快捷,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永济蒲津渡遗址,千年黄河大铁牛 这座索桥在随后的五百多年里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到元朝遭到破坏曾经被废弃,到了清朝年间由于黄河向西改道,蒲津渡彻底废弃,铁牛也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湮没在黄河河畔的泥沙之中彻底没了踪迹。一直到1988年被考古队发现才重见天日。 永济蒲津渡遗址,千年黄河大铁牛 滔滔黄河自古以来都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黄河水患也也让人们对黄河心生敬畏,铁牛有镇水之意,在黄河岸边放置铁牛,不仅是一件具有实际功能的实用品,更是表达了古人的一种美好愿望。 永济蒲津渡遗址 黄河大铁牛个个膘肥体壮气宇轩昂, ... 精良形象逼真,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堪称绝世国宝,如今这四尊大铁牛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黄河岸边,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远去的那个大唐盛世的气度与辉煌。
本文标签:铁牛黄河考古文物大唐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