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别人的错误为什么碍着我们

别人的错误为什么碍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别人的错误,而且这些错误往往还会碍着我们。所以,一些憋不住的人就会提出来,有些人还是存有好心提醒别人、想帮助别人的,可是这样的做法以佛教的戒律来说,已经属于犯戒的行为。 因为佛教里有一条戒律叫“不说四众过戒”,其精神就是要大家不要随便说别人的过失,主要是为了保护修行者不轻易地指责别人。如果某一个人的过失很严重,非要公开来说的时候,需要经过作法(羯磨),然后才可以公开,这个时候再说就不犯戒了。 对于这条戒律,很多人不能理解,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我是好心帮助别人,怎么还犯错、犯戒了呢?我刚学佛的时候,对这一点就很纳闷,觉得他明明错了嘛,为什么不能说或者帮助他、提醒他呢?尤其是当他的过失影响到自己的时候,更是感觉憋屈和郁闷。 后来用功用久了,才感觉到这条戒律的好处。首先是感觉只管自己用功,不要去管(也不能管)外边的事情,省了自己很多的精力。因为用功实在费精力,不要说有戒律约束了,就算是没有戒律约束,也不想去管这些事情了。这样慢慢地心可安静下来,同时功夫也开始好做了。 当然,有的时候看到别人出错,妨碍到自己,或者是看到很明显的错误,但是因为戒律的约束只好不去管,也不去说,只是退让一些,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些。并且从这里吸取教训,让自己以后不要做这样的事情,明白这些是自己都感觉不到的犯戒。 一开始当然是要在心理上采取阿Q的精神, 想想这样正好可以考验自己, 看看自己的功夫能否抵挡得住。别人犯错,对我不见得是坏事,因为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给自己也敲了一下警钟。别人犯错误,自然会有管事的来管,我大可不必理睬。 久而久之,变成习惯,发现别人的错误不错,正好可以作为考验自己的机会。有的时候轮到自己执法,也尽量对这些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到了有人提出来或者是开会,才会采取纠正措施。自己则更加以此为鑒,告诫自己,这样做会影响别人,会让别人讨厌,以后千万要注意。 再久下去,明白了空性的道理之后,就基本上看不到别人的错误了。因为一切事物是缘起性空的,只是个人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有差别而已。而这个差别,正是自我的表现,是很狭劣的心态。遇到任何事情能够马上看到各个方面,自然有有利的和不利的方面。 再久下去,随着自己功夫的加深,发现根本没有对与错; 根本不存在有利与不利,一切是平等的。现实生活会有好与坏、顺利与障碍……一切不过是大家在一起共事,需要一定的规矩或者戒律而已,这些好与坏、顺利与障碍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这个时候再也不需要用《六祖坛经》的无相诵“……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来规矩或是要求自己了。 因为我已经亲身感受到了这一切,明白了戒律是律己而不是律人的了。管好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戒律的精神,遵守纪律、遵守规矩、遵守戒律、遵守法律……这样就能使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切事情都能顺利无障碍地完成,看一切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自己被推到管理员的位置上时,帮助别人也不用大喊大叫。只要把道理跟他们讲清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给他们听;把应该如何处理的 ... 告诉他们……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从而把刚才的矛盾化解。今后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行为,走上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菩萨四摄法之道。 >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别人的错误为什么碍着我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大德故事:南山律师的事迹

    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为了约束僧众,订下各种戒律,在第一次佛教毁灭之际,由优婆离向弟子们宣布。这就很让中国僧徒苦恼,戒律的混杂意味着行事的依据不能明确。直到唐初的道宜出来,专研律学,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订佛教受戒仪式,形成风靡佛教界的南山律宗,才真正解决了这种混乱局面,让出家豁然明白出家人该有的样子。当时,终南山中所有深潭里的龙都化作人形,前来参拜。

  2. 梦见清规戒律将会怎么样 – 周公解梦

    清规戒律是佛教为僧尼所规定的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思想行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现用以比喻繁琐、不合理而又束缚人的成规、惯例。那么,梦见清规戒律预示什么?梦见自己接受清规戒律,预示你很愚蠢,将受一些比你强势的人摆布。梦中听见或读到清规戒律,表示你不同意睿智的朋友给你的建议,无视其正确的判断,兀自坠入过失之中而无法自拔。梦见恶魔、魔鬼、妖怪、怪物、罗刹好吗–周公解梦

  3. 道教

    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东汉后期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正式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些道派在教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倡导三教合一,鼓吹儒释道教同源一致。三教所共同探讨的心性问题成为这一时期道教哲学的中心课题。道教在明清时期趋于衰落,社会地位逐渐下降。各种大大小小的道教神庙,受到官绅士民的普遍崇拜。这一时期纷纷出现的大批下层民间秘密宗教结社,亦多吸收道教思想。

  4. 情缘故事五则

    以下以五个故事来说明,情缘与爱欲的感人及对修行影响的深远,希望药师山佛弟子们深思。

  5. 戒是无上菩提本——纪念弘一大师诞生130周年

    本文即试图通过对弘一大师与律宗关系的梳理,戒律对大师生活习惯影响的探究,以解开对弘一大师认识偏颇的产生原因。故弘一大师引《南山行事钞》说:“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他给潘天寿的条幅明确写道:“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这使弘一大师领悟到戒律乃佛教徒思想品德之框架,应以戒律为参照,建立起庄严的精神座标。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11条、348条及500条等说。

  6. 如何积聚福德

    如何积聚福德德格有一个小王国,这个皇室的血脉在大约一个世代以前中断了,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德格皇室的后裔。「福德」的概念是非常广大的。如果你问佛教徒,他们会说这是福德使然;或者他们可能会先说,这是业力的缘故。有个东西我们称之为「共业」,或者「共同的福德」。举例来说,我们不知道我们有何种福德或没有何种福德,所以某一位总统参选人会当选。基本上,任何带你趋近实相的行为或情境,就是「福德」。

  7. 戒律律己非律他

    戒律律己非律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别人的错误,而且这些错误往往还会碍着我们。所以,一些憋不住的人就会提出来,有些人还是存有好心提醒别人、想帮助别人的,可是这样的做法以佛教的戒律来说,已经属于犯戒的行为。因为佛教里有一条戒律叫“不说四众过戒”,其精神就是要大家不要随便说别人的过失,主要是为了保护修行者不轻易地指责别人。因为我已经亲身感受到了这一切,明白了戒律是律己而不是律人的了。

  8. 别人的错误为什么碍着我们

    别人的错误为什么碍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别人的错误,而且这些错误往往还会碍着我们。所以,一些憋不住的人就会提出来,有些人还是存有好心提醒别人、想帮助别人的,可是这样的做法以佛教的戒律来说,已经属于犯戒的行为。因为佛教里有一条戒律叫“不说四众过戒”,其精神就是要大家不要随便说别人的过失,主要是为了保护修行者不轻易地指责别人。

  9. 佛陀传

    有一个被称为释尊的人,他以前住在这个世间,他达到人间所能成就的佛陀,对于我们所给与的感铭,没有比它更深的。以往的佛传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够与这一个人面晤?譬如,西拏尔于他所着『关于佛陀的传说』,否定这种人物的存在,并说有关他的传说是出自太神秘的神话,是它的代表。其中,马鸣的『佛所行赞』,是古来被称为佛传文学中的白眉。又『佛本行集经』六十卷,也是在佛传中的最详细的。

  10. 佛陀为什么要制定佛教戒律

    佛陀为什么要制定佛教戒律当年佛陀快入涅盘时,弟子们问他∶「佛入涅盘后,我们以谁为师?」佛陀答∶「以戒为师。」可见戒律的重要性。佛陀制定戒律多是因为他们而起。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是正法常住。佛子只要严持戒律,佛教就能兴盛。「戒」是防非止恶,为实践佛道之基础,与定、慧共称三学;学佛不守戒律,即谈不上修行,当然也到不了彼岸。若是不了解,就会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随机推荐

  1. 梦见与长寿的人谈话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出门在外的人梦见长寿的人,会一路平安地到达目的地。老人梦见长寿的人,是凶兆,预示著不久的将来会重病缠身,命归西天。小孩梦见长寿的人,会福寿多禄,长大后非富即贵,成为一代社会名流。未婚女人梦见长寿的人,会嫁给一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为妻,两人爱情甜蜜有佳。为官者梦见长寿的人,会官运亨通,一飞冲天。病人梦见长寿的人,是祥瑞,不久会恢复健康。梦见自己长生不老,意味着自己的寿命会减少。

  2. 有关思念爱人的诗句 自君之出矣

    狄金森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天涯地脚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梁启超《台湾省竹枝词》相思无日夜,浩浩若流波。-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3. 远藤三郎简介_远藤三郎生平_远藤三郎 论持久战

    被日本右翼骂为国贼和赤色将军。几乎所有的前陆军同僚都和他断了交。

  4. 女生空间说说爱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其实,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什么样的女子才是男人眼中永远的渴求?

  5. 每一个爱傻笑的人,心里都有放不下的痛-感人的情话

    六、唯一知道的是,空荡荡的语言描述,没有恐惧力。

  6. 梦见别人家办酒席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家办酒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家办酒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唐朝末年的“挟天子”事件 唐朝皇帝连饭都吃不饱的冬天

    即便这样,只要有天子这个头衔,傀儡皇帝依然是众多野心家看好的抢手货。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唐朝末年,劫持皇帝的事情仍在上演。在军事上,朱温要比李茂贞强大,李茂贞派人出战了几次,均被击败。应该说,朱温的战略是对的。将士和百姓如此,昭宗的日子也不好过。堂堂大唐天子,竟沦落到这步悲惨田地,昭宗欲哭无泪。议和的先决条件,即昭宗归朱温。就这样,昭宗转手成为朱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王牌。

  8. 【良守】的意思是什么?【良守】是什么意思?

    晋·傅咸《赠建平太守李叔龙》诗:「弘道兴化,实在良守。」《晋书诸葛恢传》:「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足食足兵,在于良守。」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三:「昔者贤牧分陕,良守共治,下邑必树其风,一乡可以为绩。」良守的拼音liángshǒu良守是什么意思良守liángshǒu贤能的州郡长官。

  9. 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成语故事_成语“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周时,景王有一天叫人去铸造无射的大钟,单穆公反对,他说出了许多道理去劝止他,但景王不听他的话,固执地去铸造大钟,等到铸造好后,乐人报告景王说钟声已和平了。景王去问州鸠,州鸠说:“还不知道究竟怎样呢?”景王问...

  10. 钳口结舌是什么意思?

    【拼音】qiánkǒujiéshé【解释】钳口:闭口。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不敢讲话。【出处】汉·王充《潜夫论》:“智士所以钳口结舌。”【例子】【近义词】张口结舌,闭口不言【反义词】直言不讳,脱口而出【相关】百度“钳口结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