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龙泉窑青花瓷探析

龙泉窑青花瓷探析

  一、龙泉窑青花瓷产生的背景

  1.青花、五彩瓷的崛起和流行

  明代景德镇青花的大量生产及红绿彩、五彩的流行,在市场上逐步取代了单色釉瓷独霸市场的局面,而且渐渐地形成了以景德镇白瓷彩绘品种为中心的市场。最重要的是,人们的审美取向发生了由单色釉向青花及五彩转化的倾向,这也使流行了千余年历史的龙泉青瓷、越窑青瓷及北方黑瓷、白瓷、刻划花瓷等单色釉品种逐步走向衰落,很多单色釉瓷窑或停烧,或转向烧制青花瓷。

  2.各地仿烧青花瓷的流行

  因为青花的流行,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各地单色釉窑场在追求市场销量的环境下,有些窑场不得不考虑转烧青花瓷的可能。这在元晚期已开始出现,明以后各地窑场烧制青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从早到晚的基本顺序是:云南玉溪、建水青花,浙江红山、景和、云和、象山等青花,江西乐平、吉安、朝州青花,福建崇安、闽江、晋江、九龙江地区青花。此外还有广东大埔、揭阳、博罗、澄迈青花,湖南益阳、四川会理、广西容县、山东淄博、河南焦作、河北唐山等地也曾先后烧制青花瓷。其实有的以单色釉瓷为主的窑也有仿烧青花的,如德化青花。实际上从传世标本看,清代以后,烧制青花瓷的远不止这些地区和窑口。

  二、龙泉窑青花瓷的烧制和基本特点

  龙泉青花瓷就是在上述大背景下产生的。因没有考古资料,现仅根据已发现的龙泉青花的胎釉特点和景德镇青花风格特点来判断其产生时代。根据发现的标本来看,笔者初步认为,龙泉窑烧制青花瓷的时间约为明中期,并持续到明末和清初。关于龙泉青花的综合特点与景德镇青花的对比现列于下,以便研究者把龙泉青花瓷从地方窑青花瓷或景德镇窑青花瓷中分辨出来,因为人们多以为这类青花是景德镇窑仿龙泉窑烧制的外豆青釉、内青花的品种。龙泉窑青花工艺和釉色特点与同期龙泉窑普通产品并无二致,基本相同,惟内以青花为饰,大大区别于景德镇青花。龙泉青花内面釉色呈青白色,釉汁较厚。综合来看,龙泉青花瓷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形制结构 龙泉窑青花瓷盘胎体呈灰白色,挖足,并有放射状跳刀痕。足根由刀具切削修整而成,有尖削状和平削状,风格粗犷、简率,有的足根粘有窑砂。胎壁较厚,大大厚于景德镇窑口瓷器,特别是盘类口沿处更为厚实,并多有花口特征。可能因为龙泉窑胎土不如景德镇细腻、烧结度好,故龙泉窑盘碗类绝大多数胎体厚重,在窑内烧制过程中可以减少窑裂现象发生,胎体烧结度也不及景德镇青花瓷。

  2. 胎釉的特征 龙泉窑青花盘外足根施釉不够整齐,有的足圈内有釉,有的无釉,釉子有涂抹不匀现象,胎釉结合处有火石红出现。这种现象很普遍,常常内外釉层很厚,有薄厚不匀现象。内侧釉色泽偏青,其胎色也有灰白、灰色、深灰等不同特征。这也是龙泉窑普通产品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别于景德镇窑的胎釉特点。

  3. 装饰特点 龙泉青花的品种,以盘类最为多见,可能因为盘类可欣赏双面釉。这类盘内侧多绘卷草纹花边,盘内由双圈或多圈构成内区,中间则多绘狮子绣球、云气纹、麒麟、草叶纹等景德镇窑常见的题材。这也是龙泉仿景德镇窑青花题材的一个特点,当然也不排除龙泉窑场请景德镇窑青花工匠彩绘的可能。龙泉青花瓷装饰的另一个特点是外壁刻有划条纹、莲瓣纹,与龙泉窑普通青釉产品相同。刻划花也是龙泉窑装饰的主要特点,更是有别于景德镇青花的一个显著要点。

  除上述显著的特点外,龙泉青花多出土于浙江、福建、江西北部一带也是一个佐证。我们回过头来再简单看一下景德镇青花瓷的特点。

  景德镇窑青花盘最大特点是胎土细腻较白,当然也有灰暗胎体的,胎体轻薄,无法与龙泉青花厚重的胎体相比。龙泉窑的工艺特点如花口、修胎、釉色等,明显区别于景德镇产品。景德镇的胎体薄厚均匀,釉色较白,极罕有厚唇花口特征,而龙泉窑青花盘极罕有非花口盘。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龙泉青花居盘中,为主要欣赏位置,青釉在盘壁外,退居次要位置。如为景德镇仿龙泉,显然不会把青釉搞到盘外壁的次要位置。

  三、龙泉青花瓷并非景德镇窑仿制

  有人认为,龙泉窑青花是景德镇窑烧制的仿龙泉窑外青釉的青花瓷器。其实,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古代窑场互相仿制的现象就能看出,古代各窑口之间的仿烧主要是仿其特征与艺术风格,并不仿其工艺特征。

  后朝仿前朝或同时代互相仿制瓷器的艺术风格,在古代窑场是很常见的现象。比如景德镇仿龙泉釉色,我们称之为仿龙泉或豆青釉,它只是追求其豆青釉的色彩及艺术风格,而不是在工艺流程与特点、胎土胎色、形制结构上刻意模仿,因为这种仿制的目的是追求艺术效果,而不是当今仿古趋利行为。这与后朝如明清仿古代钧窑、汝窑、官窑的釉色特征一样,并不是刻意追求胎体结构和工艺特点。青铜器仿古也是这样,仿的是纹饰及艺术特征,而不是形制结构与工艺特征,是追求艺术效果,追求古风与韵味。明清两朝仿龙泉釉特点的瓷器很多,但很少有综合特征与龙泉窑相符的产品。重要原因还有:青花瓷和五彩在明中后期已是市场主流产品,民间窑场没有再仿外豆青内青花的龙泉瓷的必要,更没有理由和必要刻意模仿龙泉窑的胎土特征和工艺特征,这与古代仿制艺术行为是不相符的,而且这些都是普通民窑产品。所以说,龙泉青花瓷本为龙泉窑所烧,而非景德镇窑烧制仿龙泉窑的外青釉的青花瓷器,从图1至图9的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上的特点。

  诚然,关于龙泉窑青花瓷的问题还有很多,如龙泉窑上百处窑口,究意是哪个窑口烧制的?有限的龙泉大窑发掘没有发现青花标本。为什么要双面釉色?因为发现的龙泉青花胎土也有区别,到底有哪些窑场烧制?这些问题都需要热衷研究的专家来探讨,更需要今后的科学考古发掘来进一步证实。关于龙泉窑青花的研究,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因为龙泉窑址太多,发掘每座窑址是不可能的,即使这种外青釉内青花白瓷盘不是景德镇窑所出,也不排除有些这类瓷器是龙泉窑外其他窑口生产的可能,如江西的赣州窑、横峰窑、弋阳窑等,尚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摘自:《收藏界》2007年第5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龙泉窑青花瓷探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代中国两大绝密技术为何会被盗?

    「”丝绸之路”,是一条陆地交通线,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来的,他曾七次沿着这条商路来到中国,著有三卷本的《中国》一书。「”陶瓷之路(TheChinaRoad)”,是一条海上航线,起源于唐代中后期,当时,中外通商,依赖这条海上大动脉。瓷器跟丝绸不一样,怕碰,易碎,最适合海路,因此,「”陶瓷之路”,又称「”海上丝绸之路”。工业革命来临之前,中国贸易几乎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最牛气的,莫过于丝

  2. 铜川老照片:耀州中学,王石凹,红旗桥,矿务局,文化宫,百货

    上世纪50年代,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项目建之一——耀县水泥厂在西北高原上拔地而起。,60年代的俱乐部曾经的耀州中学奋发向上多努力朝气蓬勃向前进(70年代王石凹矿中学运动会)曾经的铜川红旗桥有变化吗原来的小河沟地区那个高楼就是曾经的铜川宾馆人口普查宣传车。大同桥建设图片这个是大香山原来的模样铜川街道那个年代的宜君礼堂影剧院。▲铜川矿务局医院三里洞的煤矿工人雕塑铜川文化宫铜川新风大楼曾经的登

  3. 宋官窑现在的市场拍卖价格成交率高吗?

    两宋官窑概述:「”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粹”,这是《饮流斋说瓷》中对宋代官窑瓷器的赞美。宋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宋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明代《事物绀珠》、《留留青》因袭此说

  4. 泰兴号中国商船于道光二年意外沉海,外国盗宝人发现后掠夺走

    1822年1月,一艘叫"泰兴号"的中国商船从厦门港出发,朝古称爪哇的印尼驶去,为避海盗抢掠绕道西沙,不幸触礁沉没,1802条生命永远地沉睡在了南中国海的海底。与之一同被埋葬的,还有上百万件珍贵的清代瓷器等宝贝。100多年后,一外国人私自闯入海底盗宝,挖走了价值三四十亿元的中国宝藏。

  5. 民国时,景德镇瓷器式样守旧,差点被工业化瓷器生产拍死在沙滩上

    民国景德镇瓷器景德镇制瓷业不合理行规清朝以来,由于细瓷需求的兴起,柴窑成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主要窑炉。洋货盛行的背后是中国手王业产品的衰退,景德镇瓷器也不例外。民国景德镇瓷器尽管商品消费并不完全和质量有关,但景德镇瓷器产品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景德镇瓷器式样守旧,不能生产出时代特色的产品自然无法得到市场认可。景德镇瓷器质量要优于日本,但日本瓷器式样新颖,深受欧美消费者认可。

  6. 他以船业出名,儿子是老年「 ”王思聪”,拍卖的瓷器能买北京的豪宅

    在香港,有个来自江苏无锡的商人,通过这里的不懈奋斗,最终以造船业闻名于世。

  7. 价值过亿的天球瓶,不只是皇家专属,普通人也能买回家

    天球瓶这种瓷器,以造型大器天成、极具气势而出名。这种深受外国文化影响的瓷器,每次在拍卖场上现身,都会拍出高价:普通的天球瓶400万元起价,官窑天球瓶至少是要千万元。

  8. 中华陶瓷发展史(九):创造的魅力—元代陶瓷

    元代虽然享国不到百年,其瓷业生产却呈现出一种全面的创新气象和强大的创造魄力,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阶段。元代景德镇除延续生产宋代的青白瓷外、还创烧了卵白釉、铜红釉和钴蓝釉,特别是青花瓷和釉里红瓷的烧制成功,使中国制瓷业别开生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揭开了中国瓷史新的灿烂一页。

  9. 中国为何被称为China(瓷器)?不可不知的中国陶瓷发展史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份陶瓷发展史。甘肃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曾出土200多件彩陶,是中国境内迄今为止发现时期最早的一批彩陶。被誉为中国彩陶艺术的顶峰。马家窑文化彩陶4、商周:原始青瓷诞生、发展瓷器的烧成温度比陶器高,随着建窑技术改进,窑内温度升高,于是原始青瓷诞生了。

  10. 1985年的瓷都景德镇城郊百姓生活

    迪尔德·麦克劳林先生在景德镇期间,并没有拍摄与陶瓷相关的照片。瓷都景德镇位置在皖、浙、赣三省的交界处,为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春秋时期,景德镇属楚东境。民国十六年,设置景德市。五十年代初,景德镇为省辖市。景德镇西南的昌江区,就是因昌江流经境内得名。昌江区为景德镇的城郊区,现辖二街二镇三乡,有西郊垦殖场、荷塘垦殖场等。《江西景德镇老照片,1985年。摄影:迪尔德·麦克劳林》

随机推荐

  1. 海滩婚礼策划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海滩婚礼策划,希望可以帮到您哦!因此在请柬上要注明,如:海边婚礼或沙滩上的婚礼等。切记不要用丝绸,因为它比较厚,不适合炎热的室外海滩婚礼。在婚礼前应为客人提供水或其他不含酒精的饮料,可用装满冰的容器盛放。

  2. 完颜阿骨打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哪些?他打起仗来有多厉害?

    完颜阿骨打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哪些?他打起仗来有多厉害?  完颜阿骨打是金朝的开国皇帝,史称金太祖,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他是丐帮帮主萧峰的结拜兄弟,是个侠肝义胆之人。历史中的完颜阿骨打是个比小说中的他更为杰出的人物,他创下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完...

  3. 梦见过年回家路上遇见猫

    周公解梦梦见过年回家路上遇见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过年回家路上遇见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咸丰的母亲是谁?咸丰母亲简介

    咸丰的母亲是谁?咸丰母亲简介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透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咸丰的母亲是谁,咸丰母亲简介,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

  5. 孕妇梦见买裙子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买裙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买裙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多情的好色的 梦见多情的好色的什么意思

    梦见多情的好色的是什么意思?梦见多情的好色的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多情的好色的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多情,警告你克制自己的个人欲望和享乐,因为有把你卷入丑闻的危险。梦见取钱梦见取钱什么意思梦见他人在恋爱,预示着你将被人说服忽视自己的道德职责。如果是动物,表示你将和放荡不羁的男男女女参与可耻的寻欢作乐。

  7.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何以能够横扫欧亚大陆?

    世界古代史上创造了最显赫战功的人,被公认为尊号“成吉思汗”的蒙古开国之主铁木真。1206年,44岁的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将过去分散且长期内讧的蒙古部落统一起来,集中起来的10万骑兵成为震撼世界的“上帝之鞭”。成吉思汗征战时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草原上奔驰的蒙古马体质特别结实粗壮,远胜于农耕民族圈养的牲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何六次征伐西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何征服不了印度?

  8. 成语典故_信口开河的故事

      【注音】xìn kǒu kāi hé   【出处】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   【解释】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随口乱说   【结构】兼语式   【近义词】胡言乱语、胡说八道、...

  9. 服务宣传口号标语 | 口号大全

    服务于一线的员工是整个公司的形象和服务质量展示最重要的代言人。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体现良好、规范、人性化的“微笑服务”能彰显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挂图大师认为,在中国,上至领导者,下至客服专员,目前客户服务意识依然很薄弱。从而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心态要祥和,销售传福音,服务献爱心。

  10. 史话196 汪培英牧师略历

    事蹟甚多,今不赘言,仅记略历如下[参见汪培英牧师履历表]。因品学兼优,19岁就任亭仔脚教会小学助教,翌年任岗林教会小学教员。1901年2月,汪培英24岁,任教福音书院属「另大学」及中学。1923年3月22日任教师,同年9月27日受按牧,成为嘉义教会首任牧师[见嘉义教会汪培英就任合照]。1928年4月,汪培英51岁转任朴子。夫妇生有9男5女。1940年起日人在台推行「改姓名运动」,汪培英敢名中江英树,是故在日汪培英裔沿用中江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