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吴晗学者官员双重身份的悲剧

吴晗(1909~1969)是著名的明史学家,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又使他走进民主运动的队伍,成长为坚强的民主战士,以至于成为 ... 忠实的朋友。这种历程又为他展现了宽广仕途——他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 吴晗为什么多次辞官>  >1949年11月,时任清华大学军管会副代表、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的吴晗到苏联访问。途中他听到自己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的消息,立即给周 ... 发了一个电报,要求不当此职,想“继续从事史学研究和教育工作”。这倒不是吴晗的谦虚,早在西南联大搞民主运动时,他就和闻一多约定:“等到民主政治实现,便立刻退回书斋,去充实自己,专心著作。” >现在,这个副市长职位打乱了吴晗对前程的思路。吴晗回国以后,周 ... 亲自找他谈话,要他顾全大局,服从革命的需要。因此,吴晗当副市长并不是他的本意。 >吴晗当了副市长后,虽然很努力,但工作总不如意,思想并不愉快。他工作了一年,总感到“手忙脚乱,心虚胆怯”,工作“不知从何下手”。于是,吴晗就以“能力薄弱”和“知识的缺乏”为由,恳切地给彭真、聂荣臻写了一封信,要求辞官回到教育工作岗位上去。市委领导亲自找吴晗“恳谈”,希望他“留任”。吴晗最终也只能服从市委领导的意见。 >由于吴晗是党外人士参政,他总感到组织上对他照顾多、严格要求少。这是吴晗最接受不了的一个思想疙瘩,也是他后来再提出辞官的原因。 >例如,1959年吴晗身边的工作人员发现,近一年来,吴晗生活不如以前充裕,往年购买公债都是1000元,这次只买了500元;把自费订阅的书报杂志也减订了一部分。主要是夫人袁震看病、住院、买药。吴晗是行政六级,工资300多元,收入不算少,但发工资时扣药费、扣出差费后只剩下90多元,入不敷出。吴晗身边的工作人员向领导作了汇报,领导决定给吴晗一次性补助500元,吴晗没有接受。随后,领导又专门规定了袁震看病住院的报销办法。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使吴晗过意不去,感到不自在。 >吴晗辞官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长期隐伏在心坎里的心病,即加入中国 ... 的问题。他在1948年到石家庄时,就向 ... 提出入党要求。 ... 在给吴晗的一封信中,表示“同意”,但“唯实行时机尚值得研究”。大约也就是这个“时机”问题,吴晗在副市长任上曾多次申请入党,都没有得到批准。对此,吴晗很苦恼。他在1954年给彭真的一封信中说:“因为我不能参加党,党对我是客气的,优容的。”吴晗认为这种“客气”和“优容”对自己简直就是个伤害。 >学者和官员的变数 >吴晗是个学者,这是众所公认的,包括 ... 也是更多地把吴晗当历史学家来看待的;但出于政治的需要,有时也把吴当成政治人物看待。 >1959年4月, ... 看了湘剧《生死牌》,对剧中的南包公海瑞大加赞赏。随后,他的秘书胡乔木根据主席讲话精神找到吴晗,约吴晗写有关海瑞的文章,这自然是因为吴晗是个明史专家。由此引发的《海瑞 ... 皇帝》、《论海瑞》、《海瑞罢官》都属于学术性的著作。 >而当 ... 由于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需要,必须找到一个能把矛头直指彭真、 ... 的突破口时,吴晗是首选人物。这样一来,上述学术著作就都由学术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成为大毒草。此时,吴晗成了被揪出来的“官”,彭真也成了包庇吴晗的“黑帮”。很明显,只有拿吴晗这个副市长开刀才能联系到邓拓,才能联系到彭真。设若吴晗只是个学者,不是个官,至少用不着毛主席亲自出面指挥组织批判吴晗的文章,亲自宣布《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此时就把吴晗学者的属性剥得精光,变成一个“反党”、“反人民”、“反革命”的可怕政治人物了。1969年,吴晗被迫害致死。1979年 ... 。 >“难于改变”的学术见解 >吴晗是个学者,他有独到的学术见解。比如,对朱元璋的评价,他在给傅斯年的一封信中认为朱元璋晚年得了“老人狂病”。 ... 读了吴晗两次呈送的《朱元璋传》稿本之后,第一次批评吴晗“尚未完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 ... 论”。后来, ... 读了吴晗的《朱元璋传》1954年稿本后,干脆直截了当地说:“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晚年应该写得好点。”吴晗为更好地解读 ... 的批评,曾花大力气读了几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著作,特别是 ... 著作。但如何吸收、消化并运用到修改《朱元璋传》中去,仍不得要领,对朱元璋的历史评价依然故我。 >吴晗并不是故意怠慢 ... 的批评,而是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符合 ... 意见的思路,以为写历史重在史料,只要史料充分,论从史出就可以了。吴晗并不知道政治家和学者对同一学术问题的评价和标准是不一样的。政治家的评价标准是要考虑对现实的得失和影响,而学者的标准主要是史料的准确性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性。这个不同的标准,铸成吴晗沿着自己的学术见解越走越远,而对 ... 的批评意见却理解不到点子上去,未能作出正面交代。 (《炎黄春秋》2009年第6期 苏双碧/文)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吴晗学者官员双重身份的悲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的文史、英语双满分,数学只有0分,被北大拒绝却被清华录取

    提及到我国近代的「”偏科学霸”们,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人选。臧克家先生、钱钟书先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位「”偏科学霸”却有点儿不一样,让咱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这位「”偏科学霸”叫做吴晗。吴晗,浙江省义乌市人。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尤其是在研究明史上,吴晗是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其他「”偏科学霸”不一样的是,吴晗在小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

  2. 发生在吴晗与梁思成之间的仅是牌楼之争吗?

    也就在这个月,为配合国庆活动,北京市建设局养路工程事务所对东、西长安街牌楼进行了油饰。市...随即要求建设局对城楼、牌楼等古代建筑的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修缮计划。当年参加这项工作的孔庆普向笔者追述道:写完报告,10月中旬报给张友渔副市长,张副市长跟吴晗副市长说,你去找梁思成,告诉他北京要修城楼、牌楼。梁思成非常高兴。

  3. 谈谈民国期间书刊的收藏

    谈谈民国期间书刊的收藏1911年至1949年,作为一个朝代,虽然年头不长,但却是社会激烈动荡、天翻地覆的三十几年,这是一个...、...、屈辱的年代,同时,也孕育着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巨大力量。民国书刊值得收藏,主要在于它的版本意义。这里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民国书刊可否纳入善本之列。民国期间价值高的图书刊物是否也可以视作善本呢?民国时期出版的革命历史文献也是弥足珍贵的。

  4. 吴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晗应聘到云南大学任教授,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57年3月,吴晗加入中国...。年表吴晗与妻子袁震1929年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预科。之后,作为明史专家的吴晗随即发表了《海瑞...皇帝》、《论海瑞》、《海瑞罢官》等作品。当时...对于这些作品大加赞许,并赠送自己亲笔签名的《...选集》给吴晗。吴晗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最出名的知识分子之一。吴晗在文化大革命被认为反...路线,遭到批斗。

  5. 张荫麟用故事笔法“画”历史

    遭其批评的冯友兰在他去世后,主持设立了“张荫麟奖学金”;顾颉刚也在《当代中国史学》一书中,肯定张荫麟在通史领域大有建树;陈寅恪更是写下“大贾便便腹满腴,可怜腰细是吾徒”的悼词。>半个多世纪后,在张荫麟执教过的清华大学历史系,一位教授在一次课堂上向学生提起张荫麟及《中国史纲》,竟然无人知晓。

  6. 吴晗学者官员双重身份的悲剧

    吴晗最终也只能服从市委领导的意见。吴晗身边的工作人员向领导作了汇报,领导决定给吴晗一次性补助500元,吴晗没有接受。设若吴晗只是个学者,不是个官,至少用不着毛主席亲自出面指挥组织批判吴晗的文章,亲自宣布《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难于改变”的学术见解>吴晗是个学者,他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吴晗并不知道政治家和学者对同一学术问题的评价和标准是不一样的。

  7. ... 明史我看了最生气

    ■对朱元璋研究得比较仔细>1964年5月,...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对吴晗的修改表示满意。...熟读《明史·海瑞传》,被海瑞等忠直之士在国难当头之时表现出的气概所打动。...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通过阅读《明诗综》等史料,他改变了看法。

  8. 历史普及读物出版的三次热潮

    在这波历史热之前,历史普及领域是怎样的情形?>吕思勉、吴晗、易中天堪称三次“历史热”的代表性人物>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历史最古老,知识最密集的学科。史学的视线与读者的群落从上层转移到下层,这对中国传统的旧史学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因此有“史界革命”之誉。这些都可视为20世纪以来,历史读物通俗化的第一浪潮。新中国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著述,恢复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成就了新中国史学的辉煌业绩。

  9. 文革中 ... 威胁周恩来:不是我们你也会被打倒

    1965年9月30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主持盛大招待会,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六周年。周恩来事先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对吴晗,周恩来是有长期了解的。...对《汇报提纲》没有表示反对。在打倒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时,...也已下定打倒彭真的决心。周恩来没有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

  10. 海瑞罢官的故事_为什么说“海瑞罢官”是文革的导火索?

    因为一篇海瑞罢官的文章引起了政治上的批判,导致文革的进行。后来逐渐扩大把皇帝罢官同庐山会议上撤消了彭德怀职务一事联系在一起,政治话了海瑞罢官的文革导火索海瑞罢官的明朝历史事件明人海瑞,号“刚峰”,这两个字形象地道出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随机推荐

  1. 退伍特种兵吸毒后产生幻觉 徒手爬八楼变蜘蛛侠

    曾是特种侦察兵的蔺某退伍后心情不佳,在吸食毒品后产生幻觉、身手大显,从楼外徒手爬上8楼,并闯入陌生老人家中引起惊吓。昨天上午9点半,28岁的蔺某被带上法庭,当过特种侦察兵的他身材高大、显得很健壮。法院在判决中认定,蔺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造成他人轻伤的严重后果,严重影响了公民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全,其行为已经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听到声明的内容后,蔺某当庭表示服判。

  2. 【今日历史】11月5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75年11月5日中国同斐济建交44年前,1975年11月5日,中国同斐济建交。2010年11月5日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将升至第三9年前,2010年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5日宣布,IMF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2010年11月5日吉林商业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9人死亡9年前,2010年11月5日,吉林商业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9人死亡,另有24人住院、3人留院观察。大火于21时30分被扑灭。

  3. 朱常淓当了多久皇帝_朱常淓为什么会投降清朝_朱常淓生平事迹介绍

    万历四十二年,潞王朱翊镠薨,朱常淓年幼,由母妃李氏摄理王府事,万历四十四年袭封潞王。五月,清军入关,朱常淓随军南渡长江,寓居杭州。二月十九日朱常淓决定弃城出逃。初八日称监国于杭州,次日,黄道周建议朱常淓在十日内即位称帝,但朱常淓却根据马士英的意见派陈洪范作为监国潞王的代表与清军和谈。贝勒以书招王,王度力不能拒,又不忍残民,遂身诣营,请勿杀害人民;贝勒许之,遂按兵入杭,市不易肆。

  4. 【卢橘】的意思是什么?【卢橘】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卢橘lújú1.金橘的别称。●宋苏轼《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诗:「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王十朋集注引师尹曰:「《谈助》云:‘卢橘,枇杷也。’」●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岭外以枇杷为卢橘子,故东坡云:‘卢橘梅梅次第新。’」●明陶宗仪《辍耕录卢橘》:「世人多用卢橘以称枇杷。」★「卢橘」在《汉语大词典》第11073页第7卷1471参见:卢橘卢橘的拼音lújú卢橘是什么意思卢橘lújú1.金橘的别称。

  5. 揭秘罗马帝国衰亡祸首:禁卫军公然叫卖帝位

    揭秘罗马帝国衰亡祸首:禁卫军公然叫卖帝位  禁卫军公开出价将帝位卖给德第乌斯·尤利安努斯克劳狄乌斯·阿尔比努斯在不列颠、佩西尼乌斯·尼格尔在叙利亚、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在潘诺尼亚,公开声讨谋害佩尔蒂纳克斯的叛贼塞维...

  6. 揭秘:古代除夕之夜“撞钟”为何要敲108响

      古代除夕之夜撞钟为何要敲108响?辞旧迎新,年年岁岁的新年及除夕之夜,京城内外都会听到钟楼上传出的响亮而绵长有力的108响钟声。钟声洪亮、庄严,音波起伏节奏明快,击钟的尾音可持续一分多钟,钟声可远传至二十公里以外。  钟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传说在黄帝炎帝时期...

  7. 梦见儿时与父母相处

    周公解梦梦见儿时与父母相处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儿时与父母相处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一艘船

    一艘船感悟精选一:身体如一艘船身体,是一艘没有航道的船。我让自我的身体斜靠著,成为一艘会思想的船。我,一艘航行了六十年的老船,想着我的性命、性命中的偶然必然茫然。囡囡宝宝,你是一艘什么船?而你,囡囡宝宝,咱们是***的,咱们用***的身体相互取暖,两艘纠缠在一齐的船。你的船旧了、破了、沉了,新的船一艘又一艘正在进行他们的初航。让一艘艘慢慢行驶著的老船,全身上下都闪出光亮。我务必提醒自我只是一艘船。

  9. 万里香

    顾客:“怎么!这香水一点也不香?”

  10. 开国上将中唯有这两位可配枪进入中 ... 他们是谁

    王震与许世友合影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小熊历史,开国上将中,有两位可以配枪进入中...,你知道都是谁吗?等中华民国成立后,中...成为北洋...的办公地点。在1949年后,中...成为我党领导人,入住的地方,所以一般人进中...都不能配枪进入,而在上开国上将中,有两位可以配枪进入中...,你知道都是谁吗?这关系非同一般,尤其是毛主席特批他可以配枪进入中...。这也是忠心耿耿的代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