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代印章钮式那么多,你知道几种?

汉代印章钮式很多,有动物类,如龟、马、羊、鱼等;仿建筑式样的如桥、坛、台;器物式的如泉、斗、瓦等二十余种,这都与当时佩带者的身份有关。同时印钮与质地材料和系结在印钮上的绶绳的颜色等区别,显示出佩带者的官阶等级。如《汉归仪》中制订说:皇帝用璃虎钮,皇太子、列侯、丞相、丞尉三公前后左右将军及秩比二千石的官用龟钮;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的官用鼻钮。东汉光武帝更制定了印绶的颜色,《文献通考》:「 ”御史大夫,银印、青绶,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光禄大夫,无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墨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秩,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由此可知其品秩关系。私印并没有严格的钮式规定。钮不仅系上绶带(或绳带)可以佩在腰间,同时各种样式也增加了装饰之美,现将各种钮式简介如下: 1、鼻钮 这是造型最简单,也最通行的钮式。由战国到明清官私印中都有,到近世也还流行。其特点是钮和钮上穿孔都较细小,其形如鼻,汉代以后,鼻形逐渐加大,但其穿孔仍较细小。故后世称之为鼻钮。《勮右尉印》为西汉官印,《别部司马》为东汉官印,《臣鲵苍》为私印。 勮右尉印 别部司马 臣鲵苍 2、瓦钮 这是鼻钮的一种发展,形如覆瓦,在印台中部,故称瓦钮,钮孔较鼻钮宽大。官私印中均有用之。 孙千秋印 3、桥钮 这是由瓦钮发展而来,其形特点是钮的跨度更大,长与印边相接,形似石拱桥,故称桥钮。桥钮官印中少见,多用于私印。 □始光 4、坛钮 坛钮形如同垒起的有阶台的坛而得名,多见于汉魏私印中。图中两印之坛,虽都有三级,但高低仍各有差异。 陈端私印 王青肩 5、覆斗钮 覆斗钮,故名思义,像倒覆的升斗一样。它与坛钮近似。区别在于坛钮高起部份是有阶层的,覆斗钮高起的部份则呈陡直的斜坡状,汉魏私印,玉印中常见,如「 ”砀臞”、「 ”邵乃始”等玉印钮。 邵乃始 6、虎钮 虎钮,其钮形如虎。据史藉所传,皇帝、皇后,皆用白玉螭虎钮,取其威猛,以慑伏臣下也。一九六八年在咸阳出土的「 ”皇后之玺”白玉印,即为螭虎状钮。满城刘胜墓出土有螭虎钮印,惜印面无文字。 皇后之玺 7、驼钮 钮形似骆驼,故名。这是汉魏时专门授与北方及西北兄弟民族头领的官印的钮式。这大概与当地畜产特点有关。如「 ”汉保塞乌桓率众长”之钮印是。另在官私印中,汉至晋亦常见,如「 ”高鲔之印信”之钮,亦是驼钮。 汉保塞乌桓率众长 高鲔之印信 8、马钮 这种印钮极少见。在十六国时的赵国官印中有之。均较写实。如图「 ”亲赵侯印”之钮,即为马钮。1979年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发现的「 ”魏丁零率善佰长”印,亦为马纽。 亲赵侯印 魏丁零率善佰长 9、羊钮 羊钮同马钮情况基本相同,是颁授给西北少数民族头领官印的专用钮式,因西北草原,以马羊畜产特多,故取意为之。如「 ”汉匈奴守善长”之钮,即为羊钮。 汉匈奴守善长 10、狮钮 两汉私印中有取狮形作钮的。如「 ”刘镇”、「 ”郭尚之印信”等。其造型均较写实,细致。印面 ... 亦较为精致。 郭尚之印信 黄铜印章 黄铜仿古狮钮闲章 篆刻印章闲章 文房用品 ¥180 购买 11、龟钮 以龟形为钮的官私印很多,使用年代也较长。上至王侯,下及百姓均有之。《汉归仪》中有:「 ”丞相列侯将军,金印紫緺绶,中二千石、上千石银印青緺绶,皆龟钮。”由于时代不同,龟的形态也略有变化,汉代早期龟身平伏,颈部较短不伸出,如「 ”武猛都尉”印:「 ”□为私印”,缪篆印为东汉后私印,其龟钮足已较西汉立起。魏晋南北朝时,龟身作站立状,四脚着印背,腹下皆空,龟首亦作上昂,或背多隆起如弓形,如「 ”平远将军章”。 武猛都尉 □为私印 平远将军章 仿古龟钮印铜印章闲章 文房用品篆刻印章(T10-T18) 精品 包邮! ¥198 购买 12、蛇钮 蛇钮较少见。汉初官印「 ”彭城丞印”,曾用之。其形象为虺蛇。其后专为颁授与西南少数民族首领的官印印钮式,因西南多蛇,故以此为特征。如云南出土的「 ”滇王之印”,即为蛇钮。私印中如「 ”赵临”,半通印亦为蛇钮。 滇王之印 赵临 13、蛙钮 钮形呈蛙伏望状,此种钮仅见于汉私印。如「 ”王遂”印钮,可见其概貌。 王遂 14、鱼钮 鱼钮传世不多见,汉初「 ”泰仓”半通官印有之。东汉私印「 ”史少齿”,亦为鱼钮。 史少齿 15、乌钮 其钮形如蹲乌,仅见于汉私印,如「 ”挚顺私印”,即是一例。 挚顺私印 青田石龟钮印章闲章文房用品篆刻印章(Q01-Q09) 精品 包邮! ¥158 购买 16、辟邪钮 辟邪有除邪恶之意,古代多作镇兽用,形象略近于狮,而张嘴露齿。威严过之。传记中说「 ”广平侯印辟邪钮”。传世作品中仅见于私印中。如「 ”刘永信印”之钮即为辟邪钮。 刘永信印 17、鹿钮 鹿钮也较少见,仅见于私印「 ”靳君”一印。其造型、 ... 均较别致,精巧。 靳君 18、象钮 钮形为象作坐状,私印中「 ”丁苍之印”即是。其他私印中少见。 丁苍之印 19、犬钮 钮为一犬坐望状,汉私印中有之,如「 ”王宪私印”即是。 王宪私印 20、柱钮 钮形近似方柱体,柱上有小孔可以穿绶带,战国时已有之,汉魏沿用,图中第一方为柱钮两面印,顶部为「 ”张付”底为「 ”张文孟缣”;另一方钮体有纹饰。 张付、张文孟缣 大利旦中公 21、龙钮 龙钮,又称盘龙钮,《十钟山房印举》中有两方,一钮孔环在上,一钮孔环在侧,今选较大的一方,其钮孔在侧的「 ”白色同宜”一印为例。 白色同宜 仿古螭龙钮印章 铜质印章闲章 文房书画用品篆刻印章精品 ¥299 购买 22、泉钮 泉钮,亦称钱钮。多以汉代的「 ”五铢”、「 ”货泉”为之。如「 ”尹是”、「 ”王仆”等印。 货泉、尹是 王仆 23、环钮 此仿泉钮,龙钮之理,作圆环状,以便携带也。此种钮式极少,仅见汉「 ”黄神越章天帝神之印”。 黄神越章天帝神之印 24、钏钮 钏钮较环钮之环更大,即臂环,臂环为钏。为了携带方便,故在钏上加制印章。一物二用也。如「 ”日利”、「 ”门传”等印,均为钏钮也。 日利 25、钩钮 钩钮,即带钩上附有印章,理同钏钮。带钩是汉代衣服上配件,用于挂带佩物之用。 田则 26、觽钮 觽(音希),形曲而有尖锥,佩饰之物,用以解绳结,以象牙为之,先秦和汉代,以觽为印钮,实为方便携带,一物二用也。古玺中如「 ”长生敖”,「 ”南生徒”,汉印中如「 ”日利”等,即为觽钮。 日利 27、连珠钮 连珠钮即由连珠印组合而成为一体。图中「 ”李长宽”即为一例。 李长宽 连珠小印 印章闲章 篆刻印章(L01-L20) 多款可选 ¥198 购买 仿古龟钮印铜印章闲章 文房用品篆刻印章(T01-T09) 精品 包邮! ¥168 购买

古代印章钮式那么多,你知道几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军事

      春秋战国是长达五百年的一个变局,这一场变局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管理方式、官制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我们先说一说军事的变化。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亡了楚国,在战争之前秦王曾经跟两个将军有一段对话,他问老将王翦,灭楚需要多少人?王翦回答说需...

  2. 明朝赵永贞戒淫行善,终后福无穷

    赵永贞,明朝正德时代的人。赵永贞被文昌帝君析理的怒斥后,才悔悟过来,立即拜伏在地,痛哭流涕,极其恳切的忏悔并立誓说:“我已知过,愿从今以后,目不斜视,心不妄动,倘若在放纵心思于淫欲之念,甘受天罚,得身首异处之报。”说后即用笔直指他的心,赵永贞经此一指大惊失色,遂即醒来。

  3. 大吹大打是什么意思?

    【拼音】dàchuīdàdǎ【解释】指鼓乐齐作。【出处】《西游记》第...回:“文武多官,满城百姓,伏龙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众出城。”【例子】他媳妇也是个翰林的女儿,万家费了几千两银子娶进来,那日大吹大打执事灯笼摆了斗街,好不热闹。《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相关】百度“大吹大打”

  4. 清末科幻小说《新中国》,看看清朝人幻想的新中国与今天有何不同

    如果我们谈清朝时期的科幻小说,很多人肯定一脸懵逼,清朝还有科幻小说的?代表作有《新中国》、《新水浒》、《血滴子》等等。1910年,32岁的陆士谔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名曰《新中国》。《绘图新中国》书影总的来说,作者描绘的新中国,主要是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几个方面来阐述的。同时,中国的国货已经畅销全球,洋货在中国已经沦为无人理睬的次品。

  5. 没有六个指头

    别佳吃东西总是像饿狼一般,看见好菜端上来,喜欢用手去抓。“你干嘛总用5个指头抓菜吃?”>“那当然了,我又没6个指头。”

  6. 尼弥王的故事 (第七集)

    天人们都赞叹尼弥王随喜功德,请求帝释说,他们希望能看到尼弥王,因为是以前他们在人间的老师。且由于尼弥王,他们才能享受天界,请天王邀请他来忉利天。随后玛搭哩司机天人为接尼弥王开天车往人间。当宝车渐近,才知道那是宝车,他们都欢喜地赞叹国王说,连来自天界的宝车也来赞赏尼弥王的波罗蜜啊。

  7. 加特林堡大火:田纳西州的野火怎么蔓延得这么快

    国家公园管理局大烟山国家公园关闭,附近城镇盖特林堡和田纳西州鸽子堡的数千居民在公园大火昨晚变成迅速蔓延的火海后逃离家园。至少有14000人撤离据田纳西州应急管理局称,这两个度假城镇和数百座建筑已经被破坏或毁坏。据美国干旱监测机构称,截至11月23日,田纳西州东北角的一小部分地区处于中度干旱,而该州其他地区则在严重、极端或异常干旱下挣扎。

  8. 梦见追蛇

    周公解梦梦见追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追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解梦应该具有的境界 -周公解梦

    解梦应该具有的境界任何的释梦都是以一种心理学理论为前提的指导。只是根据笔者多年的释梦经验、心理治疗的经验中,我们更倾向于荣格层面对梦的解释,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具建设性。在弗洛伊德层面了解,这是个典型的愿望满足的梦。这个“求亲”意味着梦者的阿尼玛斯与梦者现有人格的整合。而梦中伯母的死亡意味着梦者一种旧的人格面具将被新的所取代。在解梦10余年之后,我终于体会到,解梦的最高境界是不解之解。

  10. 大明紫禁城 宫女为何恋上太监

     大明紫禁城 宫女为何恋上太监  文/刘黎平  对食恋的覆盖率:  万历年间的明朝宫廷 宫女配太监比比皆是  看过《后宫甄嬛传》的都知道,宫女与太监搭配过日子,叫做“对食”,有点搭伙吃饭的味道,这玩意在汉朝就有了。在这里,我没能力做学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