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老子道德经导读:苦恩 【经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帛书甲本:炊者不立,自视不章,□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居。 ...
老子道德经导读:苦恩
【经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帛书甲本:炊者不立,自视不章,□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居。
帛书乙本: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亓在道也曰「食赘行」,物或亚之,故有欲者弗居。
【翻译】
强求者无法成事,强进者难有德行。以自己所见为见者那么所见就无法明白清楚,自以为是者就无法彰显其德行。自夸的人无法有功绩,自尊自大者无法伟大。这些就为道者来说,是剩余的食物,累赘的行为。万物可能都厌恶而去了,有道的人当然不会在此居留。
【释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强求者无法成事,强进者难有德行。
此两句都是双关语,字面义为踮脚跟者无法站立,跨大脚步者无法行走。引伸字义为企盼强求者反而无法有所树立,一事无成;强进者反而无法
企者不立:一语相关,字面义为踮脚跟者无以站立。企又有企盼、盼望、企求之义,意指有心为之,殷切求之。而立有树立、地位之义。企者不立,谓求之者则事不可成,无法有所树立;位不可得,无法得其地位。
企:同「跂」,踮脚跟,引伸为盼望、企求、强求之义。河上公作「跂」,企同跂。《说文》:「举踵也。」段注:「歱各本作踵,非,今正,歱者跟也。企或作跂,《卫风》曰:跂予望之。《檀弓》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方言》:跂,登也。」《庄子。马蹄》「蹩躠为仁,踶跂为义」《集解》引李云:「蹩躠踶跂,皆用心为仁义之貌。」
立:站立,树立之义,又同「位」,地位、职位之义。《说文》:「从大立一之上。」立字上为大,下为一,大为人,一为地,为人在地面上,以示站立、地位之意。古文中亦作「位」。
跨者不行:与「企者不立」同样都是双关语,字面义为加大脚步走路或跨越者无法前行、前进。引伸义为强进者无法行事。河上公以跨为高高在上之义,谓「自以为贵而跨于人」。跨原意为跨越、越过,跳过,用以形容急切之状。遇事为求快而强行跨越,反而走不过。老子多隐喻,以道为路,以德为行。行用以喻德行。
跨:加大脚距为跨,跨越、越过,此为形容大步走、强进、强行之状。《说文》:「渡也。」段注:「谓大其两股间以有所越也,因之两股间谓之跨下,《史记。淮阴矦传》作胯下。夊部曰:,跨步也。」
行:行走、前行的意思,引伸为行事、德行。道为路,德为行。《说文》「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段注:「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谓之行,统言之也。《尔雅》: 『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析言之也。引伸为巡行、行列、行事、德行。」
河上公注:◎跂,进也,谓贪权慕名,进取功荣也,则不可久立身行道也。◎自以为贵而跨于人,众共蔽之使不得行。
王弼注:物尚进则失安,故曰企者不立。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以自己所见为见者那么所见就无法明白清楚,自以为是者就无法彰显其德行。
自见者:「自见」有两种解释,1. 自己看自己。2. 以自己所见为见,即坚持己见者。
是: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众人之标竿。《说文》:「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是」原本是以太阳来定位,有今日「标准」的意思。符合日正的就是「是」。后引伸之,为是非的是。其本义则有「标准」、「标竿」之义。不自是,不自以为是,不以自己所见之标准为标准。
第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河上公注:◎人自见其形容以为好,自见所行以为应道,殊不自知其形貌操行之鄙。◎自以为是而非人,众共蔽之使不得彰明。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夸的人无法有功绩,自尊自大者无法伟大。
自伐:自夸、自美。伐原本是讨伐、征伐之义,因为伐人者有功,所以引伸为功的意思,又引伸为自功、自夸。《说文》:「伐,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段注:「伐人者有功,故《左传》诸侯言时记功,大夫称伐。《史记》: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又引伸之,自功曰伐。」《小尔雅》:「伐,美也。」河上公注:「伐,取也。圣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于天下。」
自矜:自我怜悯、自尊自大。矜原意为矛柄,又以音而借为怜悯,《尔雅。释训》:「矜怜,抚掩之也。」矜又引伸为矜持、爱惜、自尊、自大之义,如《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管子。法法篇》「彼矜者满也」。这里似乎两个意思都可以通,但已「大」较佳,因为与矜(自大)对举。
长:久远、大也。《说文》:「长,久远也。」长为久远、长久的意思,但引伸之为大,如《易。文言传》:「元者善之长也。」长即大。此处两义皆通。
河上公注:◎所谓辄自伐取其功美,即失有功于人也。◎好自矜大者,不可以长久。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这些就为道者来说,是剩余的食物,累赘的行为。
河上公注:赘,贪也。使此自矜伐之人,在治国之道曰然敛余禄食为赘行。
王弼注:其唯于道而论之,若却至之行,盛馔之余也。本虽美,更可薉也。虽有功而自伐之,故更为肬赘者也。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万物可能都厌恶而去了,有道的人当然不会在此居留。
此阐明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处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居功)、不自矜。
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河上公注:◎ 此人在位,动欲伤害,故物无有不畏恶也。 ◎ 言有道之人不居其国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