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老子道德经导读:苦恩

  【经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帛书甲本:炊者不立,自视不章,□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居。

  帛书乙本: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亓在道也曰「食赘行」,物或亚之,故有欲者弗居。

  【翻译】

  强求者无法成事,强进者难有德行。以自己所见为见者那么所见就无法明白清楚,自以为是者就无法彰显其德行。自夸的人无法有功绩,自尊自大者无法伟大。这些就为道者来说,是剩余的食物,累赘的行为。万物可能都厌恶而去了,有道的人当然不会在此居留。

  【释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强求者无法成事,强进者难有德行。

  此两句都是双关语,字面义为踮脚跟者无法站立,跨大脚步者无法行走。引伸字义为企盼强求者反而无法有所树立,一事无成;强进者反而无法

  企者不立:一语相关,字面义为踮脚跟者无以站立。企又有企盼、盼望、企求之义,意指有心为之,殷切求之。而立有树立、地位之义。企者不立,谓求之者则事不可成,无法有所树立;位不可得,无法得其地位。

  企:同「跂」,踮脚跟,引伸为盼望、企求、强求之义。河上公作「跂」,企同跂。《说文》:「举踵也。」段注:「歱各本作踵,非,今正,歱者跟也。企或作跂,《卫风》曰:跂予望之。《檀弓》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方言》:跂,登也。」《庄子。马蹄》「蹩躠为仁,踶跂为义」《集解》引李云:「蹩躠踶跂,皆用心为仁义之貌。」

  立:站立,树立之义,又同「位」,地位、职位之义。《说文》:「从大立一之上。」立字上为大,下为一,大为人,一为地,为人在地面上,以示站立、地位之意。古文中亦作「位」。

  跨者不行:与「企者不立」同样都是双关语,字面义为加大脚步走路或跨越者无法前行、前进。引伸义为强进者无法行事。河上公以跨为高高在上之义,谓「自以为贵而跨于人」。跨原意为跨越、越过,跳过,用以形容急切之状。遇事为求快而强行跨越,反而走不过。老子多隐喻,以道为路,以德为行。行用以喻德行。

  跨:加大脚距为跨,跨越、越过,此为形容大步走、强进、强行之状。《说文》:「渡也。」段注:「谓大其两股间以有所越也,因之两股间谓之跨下,《史记。淮阴矦传》作胯下。夊部曰:,跨步也。」

  行:行走、前行的意思,引伸为行事、德行。道为路,德为行。《说文》「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段注:「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谓之行,统言之也。《尔雅》: 『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析言之也。引伸为巡行、行列、行事、德行。」

  河上公注:◎跂,进也,谓贪权慕名,进取功荣也,则不可久立身行道也。◎自以为贵而跨于人,众共蔽之使不得行。

  王弼注:物尚进则失安,故曰企者不立。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以自己所见为见者那么所见就无法明白清楚,自以为是者就无法彰显其德行。

  自见者:「自见」有两种解释,1. 自己看自己。2. 以自己所见为见,即坚持己见者。

  是: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众人之标竿。《说文》:「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是」原本是以太阳来定位,有今日「标准」的意思。符合日正的就是「是」。后引伸之,为是非的是。其本义则有「标准」、「标竿」之义。不自是,不自以为是,不以自己所见之标准为标准。

  第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河上公注:◎人自见其形容以为好,自见所行以为应道,殊不自知其形貌操行之鄙。◎自以为是而非人,众共蔽之使不得彰明。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夸的人无法有功绩,自尊自大者无法伟大。

  自伐:自夸、自美。伐原本是讨伐、征伐之义,因为伐人者有功,所以引伸为功的意思,又引伸为自功、自夸。《说文》:「伐,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段注:「伐人者有功,故《左传》诸侯言时记功,大夫称伐。《史记》: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又引伸之,自功曰伐。」《小尔雅》:「伐,美也。」河上公注:「伐,取也。圣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于天下。」

  自矜:自我怜悯、自尊自大。矜原意为矛柄,又以音而借为怜悯,《尔雅。释训》:「矜怜,抚掩之也。」矜又引伸为矜持、爱惜、自尊、自大之义,如《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管子。法法篇》「彼矜者满也」。这里似乎两个意思都可以通,但已「大」较佳,因为与矜(自大)对举。

  长:久远、大也。《说文》:「长,久远也。」长为久远、长久的意思,但引伸之为大,如《易。文言传》:「元者善之长也。」长即大。此处两义皆通。

  河上公注:◎所谓辄自伐取其功美,即失有功于人也。◎好自矜大者,不可以长久。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这些就为道者来说,是剩余的食物,累赘的行为。

  河上公注:赘,贪也。使此自矜伐之人,在治国之道曰然敛余禄食为赘行。

  王弼注:其唯于道而论之,若却至之行,盛馔之余也。本虽美,更可薉也。虽有功而自伐之,故更为肬赘者也。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万物可能都厌恶而去了,有道的人当然不会在此居留。

  此阐明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处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居功)、不自矜。

  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河上公注:◎ 此人在位,动欲伤害,故物无有不畏恶也。 ◎ 言有道之人不居其国也。

老子道德经导读:苦恩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老子道德经导读:体道

    老子道德经导读:体道  【经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甲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2. 老子道德经导读:养身

    老子道德经导读:养身  【经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甲本:天下皆知...

  3. 老子道德经导读:安民

    老子道德经导读:安民  【经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帛书甲本:不上贤,□ □ □ □ 。□ □ □ □ □ □,□ □...

  4. 老子道德经导读:无源

    老子道德经导读:无源  【经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帛书甲本:□ □ □ □ □ □ □ 盈也,潚呵始万物之宗。锉其解其纷,和其□ ,同□ □ □ □ □ 或存,吾不知□ 子也,象...

  5. 老子道德经导读:虚用

    老子道德经导读:虚用  【经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帛书甲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姓□□狗。天地□□,□犹橐籥与?虚而不淈,蹱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6. 老子道德经导读:成象

    老子道德经导读:成象  【经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帛书甲本:浴神□死,是胃玄。玄牝之门,是□□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帛书乙本:浴神不死,是胃玄牝。玄牝之门,是胃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翻译...

  7. 老子道德经导读:韬光

    老子道德经导读:韬光  【经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帛书甲本: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与,...

  8. 老子道德经导读:易性

    老子道德经导读:易性  【经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帛书甲本: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

  9. 老子道德经导读:运夷

    老子道德经导读:运夷  【经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帛书甲本:而盈之,不□□□。□□□□,不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  帛书乙本:而盈之...

  10. 老子道德经导读:能为

    老子道德经导读:能为  【经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帛书甲本: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有疵乎?生之畜之。生而弗...

随机推荐

  1. 千随百顺是什么意思?

    【拼音】qiānsuíbǎishùn【解释】随:追随;顺:顺从。形容完全顺随别人,别人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之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例子】无【相关】百度“千随百顺”

  2. 唐朝大臣宇文融 救人活国其利博哉

    宇文融是一个很聪明、很有办法、也很能干的人。不过,总起来说,宇文融的工作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宇文融为他初步解决了一个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一来,更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宇文融和检核户口了。>>玄宗听说了这一情况,也很受感动,他下诏表彰宇文融,说他做的工作是:“救人活国,其利博哉!”宇文融志得意满,以天下为己任,任命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士居于要职,并声称几个月之内,就要让国家太平无事。

  3. 【莅职】的意思是什么?【莅职】是什么意思?

    ●南朝齐谢朓《酬德赋》序:「建武二年,予将南牧,﹝沈侯﹞见赠五言。予时病,既以不堪莅职,又不获复诗。」●唐姚合《酬光禄田卿六韵见寄》:「莅职才微薄,归山路未通。」●宋《燕翼诒谋录》卷四:「国初州郡官属,皆长吏自行奏辟;姓名未闻于朝,已先莅职。」参见:莅职莅职是什么意思莅职lìzhí到任;就职。

  4. 夫贵妻荣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fūguìqīróng【解释】指丈夫尊贵,妻子也随之光荣。见“夫荣妻贵”。【出处】唐·唐正辞《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鱼轩象服,夫贵妻荣。”【例子】无【相关】百度“夫贵妻荣”

  5. 中国第一打虎民族,比武松还厉害,能开拓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我们在《水浒传》里看过「”武松打虎”的故事,中国历史上真正会打虎的人,其实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畜牧业,但是仅凭畜牧业,他们是无法建立强大的游牧帝国的。武松打虎世界历史上有两次民族大迁徙,都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推动的。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就是由北匈奴的西迁而引起的,匈奴人的西迁在欧洲引起了连锁反应,推动了日耳曼人的西迁,并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崩溃,欧洲历史从古典时代进入到中世纪

  6. 佛度憍陳如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便前往王舍城宣說佛法,以度化憍陳如等人。在牠們還有氣息、尚未斷命的時候,眾商人問牠們:「您們解救我們脫離險境,我們該如何報答?您們有什麼心願嗎?」白象和獅子回答:「只願能夠成佛,度盡所有的人。」眾商人聽了大受感動,也發願:「如果您們能成佛,願我等人在初會的時候,就能夠聽聞您所證得的妙法,並且開悟得道。」聽完這席話,獅子和白象便命終了。

  7. 关于展子虔《游春图》的鉴定问题

    而且,关于《游春图》的鉴定,诸如款识、著录、质地、题材、画风等等,均存在不少问题,这些基本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游春图》为展氏真迹之说,恐难以立足。这个问题从来无人指出,争议《游春图》的正反方都是公认为徽宗所题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来鉴定“展子虔游春图”六字是否宋徽宗所书,因为我们可以采用反证的鉴定...。

  8. 【傈僳族】的意思是什么?【傈僳族】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傈僳族」在《汉语大词典》第1600页第1卷1600★「傈僳族」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02页★「傈僳族」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傈僳族」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傈僳族lìsùz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

  9. 奖学金感谢信

    此致敬礼参考感谢信二:奖学金感谢信(七)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您们好!很高兴能获得这次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喜悦的是自我能够为父母减轻一些经济上的负担,感到压力的是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不是那么的简单,不是那么的心安理得,它意味着更多的是未来的职责、感激、回报、进取、期望!也正是正因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关怀,才能使我得到同学的广泛认可,才让我有幸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

  10. 致命之吻:宝宝会不会因为感冒而感染致命病毒?

    爱荷华州的一名新生婴儿本周死于一种病毒的感染,这种病毒会引起唇疱疹,而她很可能是因为接吻而感染的。事实上,根据3月份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大约85%的单纯疱疹感染新生儿在分娩期间感染病毒,而只有1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从感染者那里感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可导致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如果不进行治疗,60%的病例会因感染而死亡。

返回
顶部